首页 百科知识 什么是制片管理?制片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制片管理?制片管理的概念

时间:2022-08-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电视剧制片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电视剧作品的生产和组织并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能有效地利用剧中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电视剧生产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激励和控制电视剧运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通过其有效的管理,保证其所制作的电视剧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要实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依靠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所形成的管理体制来发挥作用。

第一节 制片管理的概念

一、什么是制片管理

电视剧制片管理是面向电视剧生产过程的管理活动。制片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具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基本属性。所以,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管理的基本属性。

1.管理及其特征

(1)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它广泛存在于大到国家,小到企业、学校等各类社会组织的活动中。国内外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管理进行了界定,我们将这些界定大体归纳为以下四类:一是从过程角度,认为管理是指为实现目标而组织和使用各种资源的过程;二是从职能角度,认为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三是认为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而不是对物的管理;四是认为管理即是决策。

我们认为,所谓管理,就是一种有效地支配和协调各种资源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这里的“有效”指的是追求效率和效果。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同时必须通过管理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作为管理活动的一种,制片管理也不例外。

(2)管理的主要特征

①实践性。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特定的人群(管理人员)来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管理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管理人员对其他人员的组织、协调与控制上,管理人员并不直接进行某类达到实践结果的工作,而是通过其他人的直接活动来完成一定的实践结果。

②思想性。管理者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进行管理活动的,它的思想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管理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目标,管理者预先要制定方案。制定和选择方案,正是人的思想认识的具体体现。

③目标性。管理是一种目标责任活动过程,旨在根据社会系统所固有的客观规律和组织的系统目标,进行控制、协调以施加影响,从而使社会系统呈现一种新的状态。

④组织性。管理是在一定组织内协作劳动的产物,它通过将个人的活动控制在组织活动范围之内,处理、协调人的活动、行为与关系,为在集体中工作的人员谋划和保持一个能使他们完成既定目标和任务的工作环境,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

2.制片管理

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和所有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然而,由于管理的具体对象不同,内外部环境不同,分析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及生产产品的不同,因此,不同领域中的管理实践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电视剧的制作领域中,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电视剧制片管理。

所谓电视剧制片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电视剧作品的生产和组织并在内外部环境约束下,能有效地利用剧中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电视剧生产目标而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激励和控制电视剧运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换言之,电视剧制片管理涵盖电视剧的策划、制作和运作的全过程,其目的是使电视剧的生产活动通过使用可靠的投入资源,由最佳的制作流程提供出电视剧市场需要及观众满意的精神产品。

二、什么是电视剧制片人

概括地讲,制片人是指从事电影或电视节目制作和经营的项目经理人,其中,专门从事电视剧制作和经营的即是电视剧制片人。

正如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一样,电视剧制片人是在电视剧行业从事经营管理的专门人才。与其他行业的高级企业管理人员(例如软件公司的项目经理、销售经理等)类似,电视剧制片人本身不一定是电视剧版权的所有者,也不一定是投资方,他只是电视剧制作行业内的行家里手,对电视剧市场了解深入,懂得制片过程方方面面的运作程序,能够顺利完成电视剧的摄制并设法将其推向市场,为投资者收回成本并赢取利润。

电视剧制片人是电视剧制作的总负责人,是电视剧生产经营过程的核心组织、管理者。他受电视剧出品人或投资人委托,从电视剧剧本选择或策划开始,到资金筹措、主创人员选择、前后期制作,直至市场营销等,对电视剧制作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组织和管理。他是一个电视剧剧组的最高管理者,对委托人负责。通过其有效的管理,保证其所制作的电视剧能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其所负责管理的电视剧制作经营活动结束时,其制片人的任务也随即完成。

在我国,近几年随着电视业的迅猛发展,对电视剧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要求。传统的电视剧制作、管理手段和运作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电视剧制片人的出现一方面使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有了一个责、权、利为一体的核心管理队伍,从而规范了电视剧产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立一个投入产出良性循环的市场机制。目前,电视剧制片人已经在电视剧的策划、制作和运行的实际操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制片管理体制和制片人制

1.管理体制

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它包含相当数量的参与者,也有着系统的组织原则和共同目标。在这样的社会活动中,要实行有效管理就必须依靠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所形成的管理体制来发挥作用。这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的简单相加,而是涉及面相当广、涉及层次相当多、包含内容相当丰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综合体系。它一般是针对一些有共同性质的管理活动而言的。如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文化管理体制等等。

任何一种管理,都不能只讲原则和抽象的理论,而必须制定具体的制度,采取具体的方法,并把它落在实处,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去遵循、去执行。所谓管理体制,就是这些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管理体制在社会活动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和依据。合理的管理体制会使管理活动顺利开展、收效显著;反之,会给各环节造成困难、形成障碍。因此,管理体制的建立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地考虑管理活动当中的每一个过程,并按照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完成这一系统性工程的构建。

2.制片管理体制

制片管理体制是指有关制片管理的各项制度和管理方法的总称,是制片管理制度的有机综合体系,在制片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包括制片领导体制、制片组织和影视产业当中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从宏观角度讲,它包含国家制定的电视剧政策和有关电视剧制作管理的法律及规定。从微观角度看,它在电视剧制片方面又呈现为多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方法。

3.制片人制

制片人制也称制片人中心制。是指在影视剧制作经营的全过程中实行的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具体而言,是指制片人代表出品人或投资人的利益,对制作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规范化的管理,以保证其所制作出的产品能够达到投资者的预期目的的一种管理机制。

我国的制片人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计划经济解体的最后几年,当时,电视剧的生产基本以电视台为主,作为组织管理者的制片主任和导演都是由台领导指定,实行的是“导演中心制”的生产模式。电视台播出的电视节目源自于台与台之间的交换。随着电视剧生产逐渐规模化,电视剧的货币化交易促进了电视剧市场雏形的形成,“导演中心制”愈来愈显现出它的弊端和与市场的不适应。在此之前,一批优秀的制片主任已接触到西方的制片管理理念,他们坚定不移地倡导和推动“制片人制”。电视剧“制片人制”的确立和电视剧初级市场化密不可分。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为真正意义的“制片人制”带来了契机,“制片人制”带动了当时电视剧生产的发展和繁荣。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电视栏目制片人。中国电视制作业尝试制片人制不仅是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制片人制”能集资金控制权与艺术决定权于一身,保证经济管理因素的最大体现,使制作的电视剧在市场中有足够的竞争力。这一切在“导演中心制”或“导演、制片主任分工负责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电视剧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形成,“制片人制”方得以大行其道。在电视剧的产业化生产中,电视剧的投资主体日趋社会化、多元化,制作更趋专业化、规模化,作为电视剧的投资者希望通过电视剧的制作和播放,产生出更广泛的社会效益,进而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但由于电视剧制作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艺术生产过程,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生产周期也相对较长,所以,作为一般的投资者来说,就难以对制作经营的全过程实施全面管理,因此,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制作人来代理这种管理职责,“制片人制”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而确立的一种管理机制。

实行电视剧“制片人制”后,制片人在电视剧的制作经营活动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为保证这一制度的健康发展,2001年12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电视剧制片人持证上岗暂行规定》(广电总局令第11号),明确规定“国家对电视剧制片人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电视剧制片人的资格条件、认证程序、资格管理等进行了规范。“11号令”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电视剧制片人制的正式确立,也标志着这项制度开始步入依法规范管理的发展轨道,还标志着我国的电视剧制作业与时俱进、向国际舞台靠拢。现阶段实行电视剧制片人制,必将促进和保证我国电视剧制作业向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