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民办养老机构与上海养老机构的区别

民办养老机构与上海养老机构的区别

时间:2022-03-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北京市老龄委规划,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方能满足320万户籍老人中约4%老人在养老院养老的需求。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有631家养老机构,床位10.2万张,45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受益老人4.8万名,两者共计覆盖15万老人。据调查,老人要求入住敬老院的近10%。今后养老机构必将有大的发展,而且主要将由民办养老机构来承担,因此,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是一项重要任务。
机构养老_“积极养老”的全方位探索——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针、内容和动力的研究

1.机构养老的基本模式

机构养老是指由专门的养老机构(包括福利院、养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临终关怀医院等)将老人集中起来,进行全方位的照顾。这些正规的养老机构,日常管理比较严格,可以分为三类:国家创办的国营养老机构,乡镇、社区、村、街道办的集体所有制养老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创办的民办养老机构。下面以北京和上海为例,介绍这两个城市的养老机构。

(1)北京的养老机构。

根据2001年的数据,北京共有养老机构340家左右,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约有100家。在这些机构中,进入公立养老院的难度人所共知,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100%,有1 600多人在排队等候入住,城八区的公立养老院入住率也都在98%左右。而民办养老院的床位已有近12 000张,但平均入住率只有2/3。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更多老人趋向于公立养老院,是出于对“国字头”的传统信任感。在其他城市状况有所不同,各方面条件优越的养老机构入住率较高。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不断完善“9064”养老服务模式(到2020年,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养老,6%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托老,4%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格局[2]

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1年底,养老机构总数为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9张。与2001年的数据相比,虽有增加,但在这10年之内,增加的幅度不大。

2011年北京市政协调研数据,北京369家养老机构中,只有100多家内设医务室,比例不足1/3。

到2015年,北京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户籍人口23%,8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4万,占户籍人口4%。

按照2012年政府老龄工作规划,建设100个具备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规范建设6 000个社区(村)托老(残)所,北京市托老床位达到6万张,养老(助残)餐桌达到1万个。北京市老龄委规划,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方能满足320万户籍老人中约4%老人在养老院养老的需求。

(2)上海的养老机构。

到2001年底[3],上海市已有养老机构453家,3.11万张床位,其中民办106家,床位0.84万张,占全市床位总数的27%。截至2011年底,上海市有631家养老机构,床位10.2万张,450家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受益老人4.8万名,两者共计覆盖15万老人。

据调查,老人要求入住敬老院的近10%。目前本市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还不到1.5%,一些地段较好的养老机构,早在几年前已住满,市第一福利院、杨浦区福利院等预约登记入住的老人多达数百人,市中心区的敬老院也大多爆满。今后养老机构必将有大的发展,而且主要将由民办养老机构来承担,因此,积极鼓励、支持民办养老机构是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对53家民办养老机构的调查,多数是1998年市政府颁布《上海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其中由企业办的6家,由原民办托幼机构改行的19家,群众团体(主要是工会退管会)办的8家,私人办的20家。这些养老机构的财务状况差异很大:目前收支能够持平的22家,占41.5%;略有盈余的8家,占15.1%;收支不平衡的23家,占43.4%。

民办养老机构已开始为各界人士关注;其发展势头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多数养老机构在经济上尚未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私人创办的养老机构20家中有9家处于亏损困境。

●一些退休早、退休金低、高龄病残而家庭无人照顾的老人,要进民办养老院,但经济上承受不了。

●部分养老机构设施简陋,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是利用原有工房或租用停办的幼托机构,硬件条件比较差,床位拥挤。有的养老院基本上没有绿化空地、休闲空间及活动场地。

●市政府颁布的鼓励社会办敬老院的优惠政策,有关部门未取得共识,至今尚未完全落实。

●民办敬老院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宣传不够,对市政府规定养老机构“扶持与优惠”政策宣传不够。

2.机构养老的效益分析全国众多社会开办的养老机构中,效益相差很大。有关调研资料表明,投资主体、保障定位、服务项目、选址分布、经营规模、创办时期、管理理念等因素均会影响到最终的盈亏状况。

(1)定位高收入的保障对象比定位中低收入的保障对象的养老服务机构效益更优。

(2)主要服务于高龄、生活难以自理者的康复医疗项目比主要服务于较年轻健康者的生活基本项目更能盈利。

(3)选择在交通便利、人气旺盛、公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地方比边远乡村、人员稀少、基础设施缺乏、嘈杂喧闹地址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效益更优。

(4)床位较多、面积较大、投资较多的大规模养老服务机构比小规模养老服务机构效益更优。

(5)创办期较长、市场经验较丰富、顾客资源较稳定的养老服务机构比创办期短、缺乏经验、服务资源流动性大的养老服务机构效益要好。

(6)边干边学、人性化、规范化公司式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比盲目上马、文本化、混乱化家族式管理的养老服务机构效益更优。

由于真正以经济效益为标准的养老服务产业化试行时间还不久,从大部分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运营情况看,他们在短期内基本为保本微利经营。

3.制约养老服务机构盈利的主要因素

具体而言,制约养老服务机构盈利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五点。

(1)产业化意识不强。以往由于养老服务方面主要以国有福利性养老机构对五保户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为主,对于集体养老及机构运营方面缺少适应市场化运作的实践经验。

(2)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养老服务产业的服务群体较特殊,统称银发人群,但在具体创办养老服务机构时,不能过于笼统,要深入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收入、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入住原因、不同服务需求等方面对于老龄人的影响,在对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充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本身最有优势的资源和最有把握的方向确定细分的目标市场。一旦在某方面形成专业化分工,可以继续扩大规模或扩大范围,尽量提高该目标市场的占有率。

(3)规模效益不明显。据民政部的资料,养老服务体系的投入资金平均每张床位要几万至十万元,由此可见,要扩大规模,首先要有足够的投入资金。在保证入住者的居住条件不恶化的情况下,如果适当扩大规模并达到一定的入住率,则可以降低人均基础设施使用成本,并形成聚集效应,可以增进对外辐射功能,减少对外宣传开支等的人均成本;在规模过小、分布零散的养老机构中,伙食标准与住宿条件已相当艰苦,在成本无法再降的情况下,若提高收费水平又将减少入住率,进而抬高人均成本,从而难以长期持续快速发展,所以要积极地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增加盈利的可能。

(4)服务方式较单一。由于服务人员不专业,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项目估计不足,基本停留在对生活可以自理者提供住宿、卫生、饮食等服务,对生活轻度不能自理者提供生活护理的服务,对重度不能自理者提供康复服务,但服务水平较低下,服务内容多为满足物质性需求,形成严重的结构雷同格局,最终出现一方面大量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良好愿望难以落实,另一方面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资源闲置的错位现象,而且单一无特色的服务不能形成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源泉,对于收入的增长形成瓶颈效应,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效益的提升潜力。

(5)风险评估不全面。养老服务产业本身有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市场潜力大、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如果缺乏对养老事业的正确认识,忽略风险评价,往往会导致破产的不良后果。

4.对机构养老模式发展潜力的展望

机构养老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社会养老模式,有人极力予以鼓吹,养老院有专职养护人员和配套的养老管理,专业水平比较高。根据中国国情,从总体发展趋势上看,养老院、老年公寓不可能成为中国社会化养老模式的主要选择。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造成资源的浪费。老人原来都有自己的住所和完善的生活设施,老人进到养老院以后,这些都将闲置,而养老院要重新占用土地资源和水电资源,造成浪费。

(2)养老院的收费相对比较高。大多数老龄人的家庭难以承受养老院的高收费,而且,越来越庞大的老龄人口规模也是养老院难以容纳的。

(3)最关键的是绝大多数老人并不愿意去养老院。老人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相对陌生的地方,和原来并不熟悉的人朝夕相处,将会增加他们的失落感。许多养老院里都是能活动的老人与患病的、卧床的、痴呆的老人混居,一进养老院就闻到一股浓浓的异味,让人产生压抑感。老人进到养老院,对于子女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对老人来讲,往往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因此,机构养老虽然成为我国重要的养老模式之一,但不能满足有众多其他需求的老龄人群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