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间娱乐和中国电影

民间娱乐和中国电影

时间:2022-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间娱乐和中国电影刘 莎引 言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而与之相匹配产生出来的一系列民间娱乐活动也是历史悠久,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多样的民间娱乐形式。我国古代的民间娱乐形式丰富多样,类型繁多,简直可以独立成史。以下笔者从五个方面论述民间娱乐形式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和作用。

民间娱乐和中国电影

刘 莎

引 言

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而与之相匹配产生出来的一系列民间娱乐活动也是历史悠久,可以这么说,自从有了中华文明,就有了多样的民间娱乐形式。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已经开始用跳舞等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祭祀、庆贺、祈祷、狩猎、战争等,这是民间仪式的雏形,同时也是当时人们最早的娱乐活动。当然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活动中所包含的严肃崇高的含义要远远大于娱乐消遣的成分,但是尽管如此,这仍然可以被看做是民间娱乐的起源和最早形式。而在这些活动中,也有流传到今天的娱乐形式,即民间社火。民间社火是在重大节日举行的系列性大型民间杂戏活动的统称,节目均为进行式,边走边演,自演自娱。这是来源于古老的对土地与火的崇拜。其中包括的锣鼓类、秧歌类、车船轿类、阁跷类、灯火类、模拟禽兽类、模拟鬼神类、武技类等活动形式,至今仍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流传,经久不衰。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不仅体现在生产、生活中,也体现在日常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中。我国古代的民间娱乐形式丰富多样,类型繁多,简直可以独立成史。从参与人数看,有强调集体活动的如蹴鞠、马球、社火扭秧歌等,有单独一人就可以进行的如放风筝、放爆竹、踢毽子等;从活动目的看,有体育健身类的如秋千、射箭、蹴鞠等,有益智类的如猜灯谜、棋类、牌九麻将等;从娱乐方式上看,有参与性强的例如扭秧歌、放风筝等,也有观赏性强的如皮影戏、相声表演、双簧表演等民间曲艺表演形式;从活动类型上看,有在专门场地进行,受规则、人数限制,规范性较强的活动如蹴鞠、麻将、棋类等,也有不限场地、没有规矩的如斗鸡斗蟋蟀、放爆竹等。而笔者上面列举的还只是汉族为主的中原地区古代主流民间娱乐项目,并不包括某些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所特有的娱乐方式和习惯。由此也更能体现出我国民间娱乐活动内容形式的广泛丰富。

现在我们所说的“娱乐”概念里,包含了更通俗大众的含义,而古老年代里的民间娱乐,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动物图腾崇拜、神佛信仰以及民间风俗传统之间千丝万缕的瓜葛,同时也与中国传统的歌舞、行业、节庆、神话传说甚至科学发明等产生广泛联系,纠缠成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方向。也就是说,很多古老的民间娱乐项目,在今天看来仅供消遣,而在当时,其中却往往包含了更广泛的内涵和寓意。以下笔者从五个方面论述民间娱乐形式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和作用。

一、作为特定背景,渲染气氛,表达特定情境、情绪、氛围

前面已经提到过,我国古代民间的娱乐形式往往是和节庆场合紧密联系在一起出现的,而其中的很多娱乐项目在形式和寓意等各个方面都保持了由古至今的很大相似性,在几千年的延续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带给人们在感官上和心理上的习惯性和适应性。也就是说,某种特定的娱乐形式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引发人们对于相对应的特定的时间、场所、气氛的联想和感受。于是这也就成为电影导演们在电影中惯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手段。

(一)《过年》(1991年)

电影《过年》讲述了东北农村一个大家庭在大年初一一天里围绕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情人等各种关系发生的错综复杂、纠缠交错的故事。电影把整个故事的背景放在了中国人最重视的春节里。影片开始,大儿子带着妻子、孩子回家,远远看见老父亲在一群红火热闹的秧歌、高跷队里。整个场景鼓乐喧天,乡亲们披红挂绿,脸上洋溢的是由衷的喜悦。这样的场景立刻就把中国北方农村春节的热闹气氛渲染得生动、自然,给观众一目了然之感。同时,这样热闹、喜庆的场面又为下面一家人钩心斗角、暗波汹涌的情节打下铺垫,形成对比映衬的效果,更显示出导演拍摄手法的高明。

(二)《甲方乙方》(1997年)

电影《甲方乙方》中,刘蓓饰演的周北雁和葛优饰演的姚远在五一劳动节去大街上“送欢乐”,就是逮谁夸谁。这时候在街上也出现了一队跳秧歌的大爷大妈们。这个秧歌的场景出现在城市,当时也不是过年的时候,但是也有着很恰当的表现力。扭秧歌作为传统的民间娱乐项目,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地消减了在农业社会时期的神佛崇拜的内涵,而成为城市里老年人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同时,秧歌这一庆典形式也不再单纯地为春节这个节日服务,而发展成为各个节庆期间最普遍、最受欢迎的庆祝形式和娱乐方式。在《甲方乙方》中,老年人在京城的大街上扭秧歌,一方面很好地表现出了节日的气氛和情绪,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城市里老年人生活的快乐和谐,与电影里“好梦一日游”的公司业务的主导精神不谋而合。整个影片从小的细节上也表现出了欢快喜庆的基调,作为一部针对节庆档的贺岁片,不失为一个成功的创作。

二、作为情节线索,引出、串联情节

把民间娱乐的方式运用到电影中,有时候可以起到“线索”的作用。整个电影的故事发展、情节延续都是由这个“玩意儿”牵引,这种娱乐方式在电影中并不是决定性的情节因素,甚至把它拿掉情节也照样可以发展,不受影响。但是这个小小因素的参与,却使整个影片更生动灵活起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都市风光》(1935年)

《都市风光》是1935年电通公司推出的中国第一部音乐喜剧故事片。影片讲述了几个生活贫困的外乡人梦想瑰丽奢华生活的故事。影片清新活泼同时又辛辣尖锐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这部影片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拉洋片的艺人。“拉洋片”也称“看西洋景儿”,是过去东北大中城镇江湖人聚焦的“杂巴地”以及庙会等处常见的半土半洋的生意,与之伴随的就是拉洋片的艺人。拉洋片的之所以算做是一行艺人,是因为他们并非只会拉绳换片,而且还会唱词儿和打锣鼓点伴奏。在片匣子侧面的木架上,安有锣、鼓、钹等乐器,用绳子连接,艺人用手拽绳就可以打出不同节奏的锣鼓点。同时,还要有与片子内容相关的唱词。在招揽生意和拉片的过程中,都要把锣鼓点打得热闹,词儿唱得引人入胜,还要伴以滑稽可笑的动作和表情,这样才能把更多的人引到自己摊前来。这样的方式,使得无论是掏钱看洋片的人,或者是站在旁边凑热闹听唱词的人,都可以参与娱乐,可以说是皆大欢喜。

电影中拉洋片的艺人用唱词的方式开始影片情节,把观众带入几个外乡人幻想的豪华、富贵的生活中去。在影片结尾,又是这个艺人仍然唱着同样的曲儿把情节拉回现实。首尾一唱一和之间,整部影片就这样被生动自然地串联起来,给这个“梦幻式”的电影又加上了点儿嬉闹、顽皮的意味。“拉洋片”本身就被看做是电影的最早雏形,电影又被认为是制造人类梦幻的最好手段。《都市风光》中的主人公们,看着洋片,用梦幻的方式经历了一段虚无缥缈的人生,殊不知,他们的人生也这样被别人观看了,而所有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梦幻。影片用这样独特新颖的方式作为线索,其中包含的反讽意味含蓄深长。

(二)《活着》(1994年)

这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小说原著内容就几乎包含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部历史,以其深刻的人性化精神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难得佳作。而张艺谋在拍摄这部影片的时候,除了充分表现了原作的精神内涵,还在里面加入了具有中国传统民俗特点的娱乐项目:皮影戏。电影的主人公福贵是个纨绔子弟,把家业全部赌输了,几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在经历了家变之后,幡然悔悟,而他走上新生活的标志就是:四处去表演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把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照射在白色的影幕上,配合音乐、唱白以表演故事的民间娱乐样式,也是一种戏剧形式。皮影戏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为皮影。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它源起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考证。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皮影戏已极成熟,在《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书中,都述及宋代皮影戏的盛况

张艺谋在电影里引入了这种传统的极具中国风味的艺术、娱乐形式,关于它带有的所谓“后殖民”色彩在这里笔者不想多说了,而这个形式在电影里的确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的。首先,皮影戏作为串联情节的线索,几乎贯穿了影片的首尾,间接地拉动了情节发展。其次,皮影戏被设置成主人公福贵改过自新的重要手段和标志,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战场上,福贵念念不忘保护他的皮影箱子,表现了他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坚持。最后,皮影戏作为电影中的重要道具,多次直接参与情节,推动情节发展,并起到帮助主题表达的作用。例如大炼钢铁期间,皮影箱子上的铁钉也被起出来拿去炼铁。从某一侧面表现出了当时这一政治运动的荒唐和可笑,也表达出体制对普通劳动人民的玩弄和压迫,讽刺意味明显。

三、作为细节道具,暗示情节发展

民间娱乐项目还往往作为重要的细节道具被运用到电影中,对接下来的情节发展起到暗示和预告的作用。

《红楼梦》(1988年)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1988年拍摄了共六部,全长735分钟的中国电影巨著《红楼梦》。其中有一段猜灯谜的情节在电影中就起到了暗示情节发展的作用。

谜语在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作“隐语”、“瘐辞”。刘勰的《文心雕龙·谐隐》篇首次出现“谜语”一词。中国古代的许多文人例如宋朝王安石、苏轼等都喜欢做谜猜谜,并且流传下来许多传说佳话。南宋以后,人们常将谜语字条贴在彩灯上,故称灯谜。而灯谜也作为元宵节的传统娱乐项目被保留到了今天。

《红楼梦》中,元宵佳节,贾母同儿孙们一起吃元宵,猜灯谜。贾元春贵妃娘娘特地命人从宫里拿来她编写的灯谜,供贾母等玩乐。她的灯谜是这么写的:“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的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个灯谜并不难猜,谜底是爆竹。然而这个谜面写得却叫人,尤其是贾家的当家贾政心惊肉跳,大叹不祥。这个情节中,灯谜就被作为了重要道具、重要细节,这个灯谜也作为一种预言,暗示了在接下来的情节中,贾家也一定会落入“回首相看已化灰”的悲惨境地。

四、作为主体内容,生发延续整个故事

有的电影以某种民间娱乐形式为整个故事的主体内容,由这种娱乐形式为切入点和主要框架,生发延续整个电影情节。娱乐形式本身包含的娱乐性与观赏性和电影的故事情节发生化学反应,使得整个电影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呈现出“1+1>2”的最终效果,是很多商业化影片尝试和运用的绝佳手段。

(一)《黄飞鸿·狮王争霸》(1992年)

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为了宣扬国威,决定举办一场狮王争霸战。黄飞鸿(李连杰饰)为了参加这场比赛,千里迢迢从广州赶到北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十三姨发现争霸赛的背后有一个更大的阴谋,那就是外国人要在狮王大赛上暗杀推广洋务运动的李鸿章。于是黄飞鸿依然放下个人恩怨,以个人的名义参加狮王争霸赛,粉碎了外国人的阴谋……“赛狮大会”上,黄飞鸿技压群雄,力挽狂澜,夺取“狮王”称号,并制服赵天霸。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唐代开始,狮舞就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

在电影《黄飞鸿·狮王争霸》中,舞狮斗狮成为了主要的情节内容,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的斗智斗勇都形象化、具体化地被浓缩到了舞狮当中。中国传统的这种民间娱乐项目成为了正义与邪恶力量斗争的关键,成为了中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宣扬国威的工具,也成为了展示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疾恶如仇的精神的最佳载体,在电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雀圣》系列电影

从2005年开始,香港喜剧片王牌导演王晶推出了以麻将技巧争斗为主要内容的《雀圣》系列电影。这个系列电影与之前的《赌神》系列电影相似,都是用一种大众的游戏——赌博技巧为电影载体,运用花哨、多变的技艺、手法甚至科技手段,进行正邪较量,展开情节。在《雀圣》里,王晶选择了中国古老的也是最流行的游戏形式——麻将。

麻将又称马将、麻雀牌,是从清代到现代久盛不衰的赌具,也是最具大众性的娱乐牌。在《雀圣》电影中,麻将作为一种赌具出现,主人公们的麻将技艺出神入化,令人眼花缭乱,而各种老千、偷牌、猜牌的技能更是让观众叹为观止。电影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麻将这种最受欢迎的娱乐形式本身独特而又丰富的娱乐性以更加夸张、荒诞的方式展现出来,与电影中的情节互相作用,使得电影的娱乐商业意味大大增强了。而这种影片又往往让主人公在拥有精湛技艺的同时,在性格上拥有某种缺陷或者优点,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这种缺陷或优点进一步演化,成为与反面势力斗争的性格基础。而结尾往往是皆大欢喜,劝人向善。所以虽然以赌博方式为卖点,在主题思想上却仍然能够坚持健康向上的路线,作为娱乐身心的电影作品,可以说也是比较成功的。

五、作为象征符号,富含寓意、深化主题

在有些电影中,参与其中的民间娱乐方式也并不是影片的主要内容,但是却以简单的篇幅在电影中起到象征、比喻的作用,具有提纲挈领之功。而娱乐方式本身的含义和电影的深层含义相互映衬、呼应,从而使电影主题的表达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蓝风筝》(1992年)

《蓝风筝》是著名的第五代导演田壮壮的代表作品,它被认为是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面貌的最重要和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国际电影节上曾获多项大奖。影片以小孩铁头的视角,反映了自1953年至1967年的中国社会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变迁。女主人公是铁头的母亲陈树娟,一生际遇坎坷。第一任丈夫被错划为右派,在北方劳改时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死。好友李国栋为照顾铁头母子,成了第二任丈夫,但在大跃进后期的大饥荒中积劳成疾致死。第三任丈夫是老干部,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批斗致死,她也被划成反革命分子。影片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

影片的叙述者、小男孩铁头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放风筝。他常常拿着一个蓝色的风筝问他的每个爸爸(叔叔):“带我放风筝好吗?”放风筝的情节延续在整部影片中,可以看出其所起到的情节线索的作用。而风筝在这部电影里最主要的作用并不在于此。

风筝作为中国民间最普通的游戏项目,因其能够形态优美地飞翔于天上而被人们喜爱。在电影中,风筝表达出了飞翔、自由的含义。电影所描画的是中国最为特殊的一个时代,个人的权利和性格在这个年代被极大地削弱和镇压了,自由成为最奢侈的向往,而这种自由往往是思想、灵魂上的自由。铁头希望他的爸爸们带他放风筝却总是不能如愿,正反映了在那个年代,自由是不被允许的。风筝在这里成为自由和希望的象征,每个人都努力地想把它放飞到天空,却总是不能如愿,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而影片的最后,当铁头把砖头砸到红卫兵头上,自己倒在地下的时候,他常常拿着的蓝风筝无助地挂在了树枝上,这一场景形象地表达出了自由被限制、人性被束缚的主题,含蓄而又力道十足。

(二)《暖》(2003年)

《暖》是导演霍建起近年来的一部力作,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影片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讲述了农村里几个青年关于人生、前途和爱情的故事。女孩暖是男人追逐的对象,城里来的武生、同学井河和村里的哑巴都喜欢她。情窦初开的她把初恋放在了武生身上,武生却留下一句承诺就走了。暖荡在秋千架上等待,井河大胆地上去和她一起荡。就在感情正要萌芽的时候,暖从秋千上摔了下来。井河考出了村子,同样留下一句承诺要暖等候。十年过去了,井河再回到村子,暖已经嫁给哑巴并成为孩子的妈妈了。

电影讲述了一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秋千在其中扮演了同样重要的一个角色。

首先,荡秋千的情节设计使井河和暖的爱情变得美丽动人,形式直观又令人回味无穷。荡秋千的场景在电影中被极力渲染,这种表现爱情的方法不落俗套又韵味十足,初恋的动人心魄之感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观众对这样的爱情在情感上有了欣赏和认同。

其次,荡秋千的运动感使这个情节安排具有了更深刻的寓意内涵。荡秋千时所获得的快感几乎是当时井河与暖陷入爱情时生理和心理快感的物化表现。井河的情欲在荡秋千的瞬间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释放,使得这个情节有了无比性感的内蕴。而随着秋千荡起逐渐增强的井河的情欲和力量把武生从暖的心里彻底抹去,爱情重新降临。

最后,荡秋千情节作为电影的重要转折点,在影片中起到了引发情节的作用。荡秋千在影片中几乎是最快乐又是最悲恸的时刻,既代表了暖和井河的爱情的萌芽,又是暖一生悲苦生活的开始。在一个情节点上设置两个截然相反的情绪表达,设计巧妙,引人遐思。在这部影片中,秋千起到了带动情节、渲染气氛和寓意主题的多重作用,是把民间娱乐与电影作品结合的绝佳典范。

以上笔者简单分析了中国民间娱乐形式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和所起到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的电影中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反应。民间娱乐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许多影视作品运用,并不罕见。笔者所作的仅仅是一个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