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的灵活运用

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的灵活运用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 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的灵活运用前面我们曾反复强调,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这里,有一个灵活运用的问题。比如说,有的录音新闻为了突出现场感,在录音新闻中有意识地运用了现场报道的某些元素。

第五节 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的灵活运用

前面我们曾反复强调,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这里,有一个灵活运用的问题。当然,关键是要领会其实质,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变通。

一、现场报道是否可以合成

在本章第三节中我们曾讲过,现场报道是“没有写作过程”的一种广播新闻样式,是记者在新闻现场直接说出来的。应该说,这是现场报道的原则形式,也是现场报道最理想的形式。然而,在讲这句话的时候,前面加了一个限定成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里,我们给现场报道进行合成制作保留了一点点余地。

这里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毕竟我们今天的音频编辑合成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将采自新闻现场的录音原声和事后录制的记者解说进行合成,可以合成得非常逼真。

第二,只要不是直播,我们就有充裕的时间,因此也不必非在现场一次性混录完成。

第三,在现场一次性混录完成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即一旦合成就无法再修改。如果以后需要做些修改的话,有的地方将很难改动。

基于以上考虑,对一些现场报道——比如不是很情绪化的(情绪化的现场报道事后很难模仿),就可以采取合成技术,可以稍微有一点灵活性。

也许会有人提出,这样做是否违背了新闻真实的要求?其实,只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就应该是可以的:

第一,音响必须采自新闻现场,绝不能用模拟音响。

第二,记者的表述必须符合现场的一切要求。要注意,录音间录出来的音响效果与现场录到的音响效果是有差别的,要想办法消除这种差异性。

第三,音响的使用一定要按照在新闻现场一次性合成的原则来进行,即背景音响不能时断时续。

一般来讲,只要记者真的到了新闻现场,采回了现场的真实音响,而且,他所报道的内容是真实的,那么,他就没有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

当然,这是就现场报道的灵活性而言的。我们说,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现场报道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

像前面列举的《广播声声越昆仑》,既然明确说是“现场报道”,那就一定要按照“现场报道”的原则去做。一句话,就是别做得不像在现场。这里,我们反复强调,不是不能合成,关键在于不要做得不像现场报道了。现在的广播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多好的技术条件,在这样的条件下,为什么还会出现问题?这里,不外乎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有一些广播工作者对现场报道的重要特征还认识得不太清;再一个就是对音响表现的真实程度缺乏足够的重视。

应该指出,随着广播新闻的不断发展,广播新闻的样式也在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但是,不论新闻的样式怎样变,其基本性质不能变,其本质特征不能变。

二、在录音新闻中加入现场报道的因素

我们在前面曾列举了录音新闻和现场报道的种种不同。但是,随着当代音响报道的不断发展,新闻报道的方式也更加灵活,更加多样。比如说,有的录音新闻为了突出现场感,在录音新闻中有意识地运用了现场报道的某些元素。请看下面这个例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轿车首次大规模出口发达国家》(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辽宁台)。

播音员:请听录音新闻《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轿车首次大规模出口发达国家》:

【音响】我们有请华晨汽车副总裁何国华先生和德方代表××交接钥匙。(掌声、音乐,声音持续……)

记者:各位听众,我是记者××,现在是12月22号上午10点,这里是中华轿车出口德国交接仪式的现场,在我身边,3000辆崭新的中华轿车即将启程,从大连港直接运往德国。

根据沈阳华晨汽车集团和德国哈姆斯集团签署的协议,5年内,将有总计15.8万辆的中华轿车出口德国,这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首次大规模出口发达国家。沈阳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祁玉民:

【音响】中国汽车做出口梦已经做了50多年了,我们轿车打入德国轿车市场,是圆了我们一个50多年的梦想。

记者:(背景音响消失)德国是汽车市场准入门槛最高的国家,此次出口德国的中华轿车外形圆润大气,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点,特别是以一个醒目的“中”字作为车标,更凸显了这款轿车的中国特色。在核心技术方面,这款轿车搭载了华晨集团自主研发的1.8T涡轮增压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超过国外同类产品15%。原德国宝马公司高级副总裁、现任华晨集团首席品质顾问斯佩尔:

【音响】……(德语原声,压混出译音)在这款车上,有很多中国公司的独特设计……

这篇新闻在前面的导语中明确说是“录音新闻”,但是,在后面记者的报道中,几乎完全采取了现场报道的手法,如,我是记者某某,现在的时间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这里是什么现场等等。但后面,在记者介绍“德国是汽车市场准入门槛最高的国家”时,背景音响消失,这显然是在告诉我们,这不是现场报道;还有,后面出斯佩尔的讲话,先是原声,然后“压混”出译音,这显然也是合成的,是录音新闻。

可以看到,像这样把录音新闻做得很像现场报道,在当代广播新闻中似乎是越来越多了,像前面提到的《防火成放火——黑河林区盲目点烧防火带引发森林大火》也属于这一类。应该说,记者采取这样的方法,并非真的想“鱼目混珠”,而无非是想方设法突出新闻的现场感和时效性,把新闻和听众拉近。这样做,不但无可厚非,反而应该提倡。只是有一点要注意,即千万不要把概念搞错——一定要报“录音新闻”,而不能报“现场报道”。

事实上,在当代广播录音新闻中越来越多地加入现场报道的元素,这种合二而一的新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广播新闻的表现力。

请看下面这个例子:《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播音员:经过5天的飞行,中国自主研制、载有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7日凌晨,在预定区域顺利着陆,两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随即宣布,中国进行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下面请听本台记者的详细报道:

【音响】(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厅内欢呼声)

记者:听众朋友们,我是记者耿庆庆。我现在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您做现场报道。今天凌晨4时33分,我在控制中心大厅的大屏幕上看到“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主着陆场顺利着陆了,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现在正在自己走出舱门。现在,我所在的控制中心大厅已经是一片沸腾,人们热烈鼓掌,庆贺中国进行的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

播音员:在飞船着陆地点,数百名搜寻、救援人员以及记者亲眼见证了飞船和两位航天员的归来。

【音响】(着陆现场音响)

播音员:当看到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安然走出舱门时,人群爆发出欢呼声。尽管经历了5天的太空飞行,两位航天员仍面带微笑,不断向人群挥手。随后进行的医学检测显示,两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正常。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了飞船着陆全过程。在飞船安全着陆之后,他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宣读了贺电。

【音响】吴邦国讲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播音员:贺电还表示,中国将继续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积极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

经过短暂的地面适应和身体检查,两位航天员由直升机送离了着陆地点。随后,他们换乘专机飞抵北京。

本台记者蔡靖骉一大早就守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以下是他发回的报道:

【蔡报道音响】听众朋友,现在是北京时间5点47分,我现在的位置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位于北京的中心位置。每天早上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里都要举行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来自中国各地的许多老百姓都会自发地前来观看。我们注意到,虽然距升旗时间还有将近一小时的时间,但广场上已经聚集了数也数不清的人。(报道止)

播音员:当听到收音机传来“神舟”六号飞船顺利着陆的消息时,来自山东省的男青年及光晖说:

【音响】“神六”的成功和咱们国家能看到的进步,让我充满希望和充满信心。希望国家能变得越来越好,国家的经济、科技实力越来越提高,在国际上声音越来越响。

播音员:伴随着初升的太阳,伴随着中国的国旗——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来自河北省的女青年袁海娜对记者说:

【音响】(背景是国歌声)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歌响起的那一瞬间,心里的感觉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特别自豪。作为中国人,我感到非常骄傲。

播音员: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于十几年前,两年前首次实现了载人飞行。当时,“神舟”五号飞船搭载一名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了近一昼夜之后在预定着陆场安全返回。本次“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于北京时间12日上午9时发射升空的,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77圈,历时5天,从而在中国的航天历程中首次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同时,飞船还进行了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实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按照中国此前公布的计划,今后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目标是实现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掌握空间飞行器对接的技术,并建立永久的空间实验室。

这是一条综合消息,也是一篇做得非常巧的长消息。它巧就巧在将现场报道与录音新闻巧妙结合。因为,就该新闻本身而言,如果要全做成现场报道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它有三个现场,而且距离遥远,一个是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另一个是在飞船着陆点,第三个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但作者既想保留现场报道的特点,又不至于使内容“穿帮”,于是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是采取了模糊法:在导语中说是“详细报道”——既不说是现场报道,也不说是录音新闻。

二是采取了“两全其美”的方式:用录音新闻的方式做总串联,其中穿插了两个现场报道(由两名记者来做报道)。这一构思既克服了几个地点很难互相兼顾,容易“顾头不顾尾”的缺陷,又充分保留了现场报道的长处,增加了报道的现场感。

可见,广播新闻的报道方式完全可以创新。这篇报道可以说就是现场报道和录音新闻两相结合、灵活运用的一次成功尝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