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流派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流派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1.2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流派尽管系统开展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该领域的研究却十分活跃。通过这一契机,迈克尔·波特将其竞争优势理论成功地应用到了WEF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体系之中。“钻石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国家竞争力问题,属于竞争优势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范畴。在一国众多的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在上述因素方面均具有特定优势的行业。

1.1.2 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流派

尽管系统开展国际竞争力研究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该领域的研究却十分活跃。在仅2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该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代表人物和研究机构,形成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流派。下面,我们就对其中一些主要的学术流派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国际竞争力研究的代表人物。1980—1990年间,迈克尔·波特教授相继出版了《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竞争优势:创造和维持优良绩效》、《全球产业中的竞争》和《国家竞争优势》4部著作,提出了用以解释国家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用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5种竞争作用力模型”、用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价值链”分析方法等理论观点,形成了一个涵盖国家、产业和企业3种竞争力主体的国际竞争力理论体系。1998年,他被WEF聘请为顾问,负责关于各国微观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和分析。通过这一契机,迈克尔·波特将其竞争优势理论成功地应用到了WEF国际竞争力的评估体系之中。

(一)“钻石模型”

波特教授是在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这一模型的。“钻石模型”主要用于解释国家竞争力问题,属于竞争优势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范畴。波特指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发挥其竞争优势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生产要素可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其中高级要素的优劣是一国国际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决定因素;国内需求可分为细分的需求、挑剔的需求和前瞻性的需求3类;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是指因共用某些技术、共享同样的营销渠道或服务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或具有互补性的产业;支持产业则通过低成本的原料和中间产品的提供、信息的传递、提供合作机会等为主导产业创造优越的外部环境;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包括企业创立、组织和管理的环境以及国内竞争的环境。在一国众多的行业中,最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取胜的是国内在上述因素方面均具有特定优势的行业。除了这几种主要影响因素外,政府和机遇也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处于转型期的国家或产业来说,政府的行为尤为重要。政府行为中最重要的往往并不是对某个产业的支持力度,而是其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机遇则是指偶然的时间和机遇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保持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发明创造活动的突破、重大技术非连续性的进展、投入成本的非连续性的变化、世界货币金融市场和汇率体系的重大变化等。

img1

图1.1.2A 波特提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模型

(二)“5种作用力模型”

“5种作用力模型”主要用于解释产业竞争力问题,属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产业竞争力范畴。波特教授认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产业外部因素和产业内部因素两大类。其中,产业外部因素对于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的影响通常是相同的,因而产业外部因素只是在相对意义上起作用,关键在于产业内部的企业对外部影响的应变能力。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5种竞争作用力(Competitive Force),即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砍价能力和供方砍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5种作用力汇集而成的合力,决定了特定产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波特认为,一个产业的进入威胁,主要体现在进入壁垒和准备进入者可能遭到的已进入者的报复方面;替代产品设置了产业中企业可谋取利润的定价的上限,从而限制了一个产业的潜在收益;买方的竞争手段是压低价格,要求较高的产品质量或索取更多的服务项目,这些都会降低产业的潜在利润;供方可以通过提价、降低所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等手段来向产业中的企业施加压力,这些压力可以迫使一个产业因无法使价格随着成本进行增长而失去利润;此外,一个产业内竞争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行为也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

(三)“价值链”方法

“价值链”方法主要用于解释企业竞争力问题,属于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企业竞争力范畴。波特教授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其总和构成企业的价值链(Value Chain)。企业的价值链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为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即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环节,包括进货后勤、生产作业、发货后勤、经营销售和服务等项活动;另一部分为企业的辅助价值活动,包括企业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等活动。这些活动为企业的基本价值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使基本价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波特教授强调,在一个企业的价值链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那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企业在价值链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因此,战略环节要紧紧控制在企业内部,其他非战略环节则完全可以分离出去,利用市场降低成本、增加灵活性。对于企业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还必须做出战略决策以决定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内,哪些应当安排在国外,哪些该集中,哪些该分散?如果企业把价值活动的每个环节都设在该环节的最佳地点,则可以降低整个价值链的成本,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国际竞争力。

img2

图1.1.2B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分析产业和竞争者的技术》一书中提出的价值链系统

(四)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波特教授认为,一国经济地位上升的过程就是其竞争优势加强的过程。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以下4个阶段:

要素驱动阶段(Factor-driven)。处于这一阶段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几乎都得益于某些基本的生产要素,比如,拥有自然资源或者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投资驱动阶段(Investment-driven)。与要素驱动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升级主要由投资供给推动,而不是由需求拉动,投资到那些能使生产要素向更高级方向发展的领域,同时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产业国际竞争趋于白热化。此外,政府能否在这一阶段实施适当的政策也非常重要。

创新驱动阶段(Innovation-driven)。在这一阶段,生产要素的自然禀赋优势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越来越少。相反,生产要素的劣势刺激企业不仅要引进和运用国际先进技术,而且还要不断地对这些生产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具有消化吸收和创新改造外国先进技术的能力是一国产业达到创新驱动阶段的关键,也是创新驱动与投资驱动的根本区别。

财富驱动阶段(Wealth-driven)。这一阶段的驱动力是已经获得的经济财富,而不是投入更多的自然生产要素或人力资本,更不是通过积极创新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向财富驱动阶段过渡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产业内外广泛的企业兼并和企业收购,反映出企业希望通过减少竞争来增强稳定性,而这并不能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进而推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相反,企业还会因竞争程度的减弱失去进一步开拓创新的斗志。因此,这一阶段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衰退期。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作为企业竞争力主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从企业内部寻找国际竞争力来源的一个重要国际竞争力理论流派,也是国际竞争力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开拓者和重要代表。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含于企业内部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期在竞争环境中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他们认为,建立核心竞争力是公司长期竞争优势的来源,从短期来看,公司竞争力取决于当前产品的价格和性能比。但从长期来看,竞争力取决于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建立可以应用于无法预知的未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斯奈德(Amy Snyder)和埃贝林(William H.Ebeling)也为丰富这一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指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那些有形的价值增值活动。他们认为,优势技术、良好的商誉、顾客忠诚度等并不是核心竞争力,它们只是发挥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的结果。核心竞争力应该被看做是一种能为公司创造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才创造出优于竞争者的优势技术、良好的商誉、顾客忠诚度等。

关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外延,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厦门大学王勤教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系统概括,他指出,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有(10):第一,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的能力可分为技术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管理创新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等。而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各种能力中处于中心和支配地位。第二,核心能力是企业拥有的最主要的资源,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差别是企业效率差异和继而造成的收益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开发和控制,企业可以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第三,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价值,它是独特的,是不可引进或模仿的,它暗含于企业文化、员工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

(一)核心竞争力的识别

核心竞争力的识别是企业培养和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曾提出了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3个标准:

第一,核心竞争力必须能为企业提供接近各种市场的潜在机会并且转化为新的机会。

第二,核心竞争力应该能够满足顾客对最终产品的要求,对顾客是有价值的。

第三,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独特的,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

(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培养核心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研究的目的之所在。围绕着这一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其中,斯奈德和埃贝林提出的培养核心竞争力的4条重要准则最有影响。斯奈德和埃贝林认为,培养核心竞争力必须坚持4条重要准则:

第一,避免罗列一系列核心竞争力,成功的公司只定位于一项或两项关键活动。

第二,高层管理人员必须就核心竞争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并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

第三,利用组织力量对核心竞争力加强管理,以保持这一竞争优势。

第四,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应学会运用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外共享核心竞争力。

三、WEF和IMD竞争力评价理论

WEF和IMD主要是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实践者,纯粹的理论研究并不是它们的目的。但是,两者在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却可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它们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理论贡献。

1985年,WEF提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认为国际竞争力是“一国企业能够提供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优质量和更低成本的产品与服务的能力”。1986年,WEF基于这一理解正式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竞争力研究与评价体系。同年,发表了颇具轰动效应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1)

1987年,原本担任WEF管理主任的斯蒂芬·贾瑞利(Stephane Garelli)教授进入IMD的世界竞争力中心(World Competitiveness Center),并担任主管。从此WEF和IMD开始携手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研究。1989年,两个机构共同设计出包括经济推动力、工业效率、市场导向、金融推动力、人力资源、政府影响、自然资源利用、国际化等在内的10个一级指标构成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同年,又共同出版了基于新的评价体系的新版世界竞争力年鉴。随后的几年间,WEF和IMD对国际竞争力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将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的一级指标由10个调整为8个(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企业管理、科学技术、国民素养)。

1996年,两大机构终因研究方法上的争议而分道扬镳,各自展开独立的研究。两者的分歧主要在于,WEF越来越倾向于研究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而IMD更重视国家向企业提供具有竞争力环境的能力。当年,WEF开始独立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IMD独自出版《世界竞争力年鉴》(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此后,这两份报告每年按时向全球公布,涉及评估的国家或地区的范围也逐年增加。

1998年,WEF聘请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作为顾问,负责WEF关于各国微观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和分析。2000年,迈克尔·波特根据其竞争理论,为WEF设计出“企业竞争力指标”(Business Competitiveness Index,BCI);2001年,WEF又邀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杰福瑞·萨奇教授(Jeffrey D.Sachs)和地球研究所的约翰·麦克阿瑟教授(John W.McArthur)共同设计了“全球竞争力指标”(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GCI)。“企业竞争力指标”同“全球竞争力指标”共同构成WEF评估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其中以GCI为主要指标,BCI为辅。这套体系沿用至今。

2001年,IMD提出了新的评估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取代原有的8个,即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这套体系沿用至今。

除通过其评价体系反映出的理论贡献之外,WEF和IMD在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确立等方面还直接推出了多方面的理论成果。例如,IMD提出的影响一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10大要素就是一例。IMD认为,影响一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这10大要素分别是:

(1)创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法制环境。

(2)构造一个灵活和弹性的经济结构。

(3)对基本基础设施和技术基础设施优先投资。

(4)促进私人储蓄和国内投资。

(5)在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力。

(6)政府和行政管理需在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努力创新。

(7)保持工资水平、生产率和税收之间的合理关系。

(8)减少收入分配不公,扩大中间阶层,确保社会结构的稳定、优化

(9)增加教育投资,尤其是注重中等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的终身培训。

(10)保持经济运行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整体协调,促进国民财富创造能力的持续提高,维护公民意愿及其所追求的价值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