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还原事实的关键

有效还原事实的关键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6.1.2 有效还原事实的关键一、率先披露重大事实有的编辑很注重细节的还原,花上很长的时间,对记者稿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核实来核实去,比如说,领导职务的写法和他们的排名。

6.1.2 有效还原事实的关键

一、率先披露重大事实

有的编辑很注重细节的还原,花上很长的时间,对记者稿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核实来核实去,比如说,领导职务的写法和他们的排名。这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不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读者关注的重大事实的披露上,那么,他也很难被称作是称职的编辑。

因此,还原事实首先是一个编辑如何掌控选题的问题。毕竟,报刊的版面和采编力量都不是无限的,精力和金钱都必须用在追踪要害问题的真相上。值得花大力气去做事实还原的,首先是那些一流选题。

这就是为什么重大问题的调查性报道受到编辑部重视的原因。比较著名的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坦关于“水门事件”的报道,披露了事实真相,导致了尼克松总统的下台;而关于越战的一系列调查性报道则对于那场战争的终结起到了很大作用。因此,全世界的媒体都很重视对重大事件的还原。在韩国,媒体的报道帮助揭露了卢泰愚总统的受贿行为,导致其下台入狱;在日本,《文艺春秋》记者立花隆执笔的《田中角荣研究》成了田中内阁垮台的导火线;澳大利亚报纸对于霍华德政府几名官员多领差旅费的情况进行了详尽披露;德国新闻媒体对科尔政治献金丑闻作了深入报道……

披露重大事实的报道,并非记者单枪匹马可以成就,而首先取决于总编辑的决心,其次是以编辑集体的力量为后盾。但在中国,有时记者摸到了重大线索,也很有勇气去做,却因为总编辑、编辑前怕狼后怕虎,担心这担心那,而导致报道流产。

在中国,还原事实具有特殊意义,因为它常常披露出了最敏感、最要害的情况。一些地方官员敢于对中央命令阳奉阴违,甚至敢于欺骗国务院总理,却通常有两怕:一怕公开曝光,二怕内参。内参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事实还原手段。有时,一些内参转入公开报道,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震撼力,也为报刊社赢得了声誉。

二、决定还原成功的一个要害

能否抢在竞争对手之前拿到扎实的第一手权威材料,这是编辑在判识新闻并决定进行报道之后要考虑的要害问题。他在处理新闻的整个过程中,便是指挥记者为此而忙碌。可以说,编辑本人也要使尽浑身解数,想方设法、锲而不舍地突破一切防线,通过各种关系搜集信息,最终,把最震撼人心、最权威详尽、最有深度、最有说服力的独家报道端上版面。

如何拿到材料呢?其实也就是“找人”。切记:找人是报道环节中最关键的因素。这往往取决于编辑部是否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组建编织了强大的人脉网络,是否早已在关键部门安插了足够有分量的线人。任何后期的语言技巧包装、任何的角度切入,都顶不上知情人的描述。真正的“料”,往往是当事人爆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编辑必须驱使记者到现场,而绝不能让他们闷头在办公室内拼凑稿件。当然,仅仅找到人还不行。记者的职责更在于“提问”。编辑要事先在记者脑子里装满大量的好问题,否则,再重要的人脉都会被浪费掉。

在重大新闻发生时,编辑不是说看到有相关内容的稿件就行了。在“郎顾之争”时,他要求有郎咸平和顾雏军的专访;在“神舟”飞船发射时,他要求有载人航天七大系统负责人的原话;在中日关系紧张时,他要求记者尽可能采访到我国驻日大使;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前,他要求记者能尽量访问到中央党校某位事前知晓全会内容的教授;等等。总之,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由权威人士提供的权威材料,都是最重要的。不具备权威性的材料,可以在文字上包装得很风光,但对于事实的还原,价值不大。

三、决定还原成功的三项因素

第一,编辑部的决心。编辑部有没有胆识,去调查和披露某个新闻事实?新华社高级编辑熊蕾曾引用一个例子。2000年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文章,披露中国辽宁制造假化石的新闻。该杂志随后请求在调查性报道方面经验丰富的记者刘易斯·西蒙斯调查这一错误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西蒙斯旅经中国和美国许多地方,采访了农民、博士、小商贩、记者和化石爱好者等。他用上了显微镜、放大镜和扫描仪,收发了不计其数的文件、电子邮件、传真和电话,并在2002年10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以五页的篇幅“不加掩饰”地叙述了事件的经过。熊蕾说,“调查的深度和广度,的确让人服气。而没有《国家地理》的决心和投入,这样深入的调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浮躁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记者个人。”(2)这里,编辑的心境十分重要,一个对还原事实不感兴趣的编辑,一个热衷于妥协和说套话而不愿意接触实际的编辑,无法使报刊在披露真相上深入下去。

第二,编辑部掌握的资源。包括报刊自身的性质、它的背景和品牌、它的社会影响力、编辑部建立的采编系统和能动用的采编力量、总编辑及编辑的社会影响力和关系网等等,这些因素,通常超越了记者个人的能力。编辑部可支配的财力也相当重要,一些都市类报刊,虽然不具备《人民日报》和新华社那样的权威背景,但在还原事实上也相当专业,这与它们不惜财力、不计成本、力保记者深入现场有关系。决心果断,再加上财力充足,则有可能聘请到一流的调查记者。记者的个人突破能力仍然重要,但这也是可以通过编辑部的整合而加以调度的。弱势报刊个别记者某几次偶然的突破,不代表能对大批量的事实作持续的还原。

第三,编辑部组织策划报道的手段及采编人员的执行力。编辑的作用在这里十分明显。包括他们的责任意识、他们把握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他们的新闻敏感、他们的专业水准比如对新闻学原理运用的熟练程度等等。所以,编辑是决定性的因素之一。没有编辑做出的具体努力,任何信誓旦旦和强大背景都是空谈。报道的影响力,最终还是在这个环节一锤定音。由于编辑的临阵不举、指挥不力而致使报道设想与现实差距极大,这种情况也是屡见不鲜的。

四、编辑处理稿件时应关注的基本事实要素

编辑在处理稿件时,首先必须审查稿件中是否具备了基本的事实要素,并对其进行核实。这些要素主要有下面一些:

●时间。时间作为重要事实元素,常常难以判明。比如,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开县井喷,关于灾难发生的具体时间,不同媒体曾报道出六个不同的时间,相差最大者为1小时45分钟。

●地点。记者写报道时常常会漏掉地点,有时会写错地点。一字之谬,会差之千里。曾有一个县政府与媒体打官司,就是因为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把彼县写成了此县。

●人物。新闻事件中的核心元素是人,没有人物的新闻不能算是还原了事实。记者有时会漏掉应提及的关键人物,有时会把人物的名字和职务写错,有时还会编造人物的言行。

●事件。究竟发生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新闻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读者。但常常可以见到一些新闻,写了好多段还不知道在说什么。

●过程。事件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开始,又怎样结束?报道应对来龙去脉进行描述。编辑要注意稿件中是否漏掉了关键场景和环节,逻辑上是否合理。

●原因。没有经验的记者在追根溯源方面挖掘不够。常常可以看到,重大突发事件在动态报道之后就没有下文了,事故原因得不到回答。有的虽报道了原因,却停留在表层的解释上,缺乏深度。

●现场。准确描述现场情况是忠实于事实的重要方面。但通常的情况是,记者在本该描述时,却变为叙述;本来亲眼看到了很多视觉感很强的东西,但读者却感到这新闻仿佛是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这时,编辑要做的事就是让记者复述当时的情景,把现场“吐”出来。

●对话。原汁原味的直接引语,能让新闻生龙活虎地跃然纸上,也能使记者陈述的事实具有可信度。

●关系。新闻中的人与事、人与人不可分离,完整而深入的事实还原,必须还原到“人事”上面。编辑应当注意的是:记者有没有充分描写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和背景?是否刻画出了人与人、人与事纠缠形成的结构图和利益图?

●细节。具有细节的事实才真实,才能让新闻“站”起来,从而打动人。编辑要高度重视细节。

●故事。事实不应是干巴巴的材料,而是要用故事来陈述。好的新闻应有起落转承,有伏笔高潮,有矛盾冲突。同样是报道案件,好编辑修改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而差编辑只是整篇铺陈读者看不懂的法庭公文

●环境。编辑要注意记者稿件中是否描写了环境,是否烘托了氛围。在采访人物后,不仅要描写他的言语表情,还可以描写一下他的办公室,甚至在离开办公室后,还要写一笔他走廊上的陈设。

●全局。在还原事实时,编辑要注意在表象和局部的真相之外,记者是否揭示了事件的本质及全局。有经验的编辑往往会追问这么几个问题:这事其实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还包含什么?它还与什么有关?它将带来什么?

并不是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包含以上所有要素,否则,新闻也未免太沉重繁杂了,使编辑难以操作。但是,传统的五个W和一个H,仍然是还原事实时,一般都要具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