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各类新闻的事实还原

各类新闻的事实还原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处理调查性报道的事实还原时,编辑要把握以下要点:●取舍。重大的调查性报道,要由编辑部负责人牵头,进行专题研究。调查性报道通常涉及大量的、不同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只有搞好协作,才能充分还原事实。

6.1.3 各类新闻的事实还原

一、消息的事实还原

消息是日常新闻报道中涉及最多的品种,消息的采写也是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之一,它能在短短的篇幅中,以极快的速度传递出核心信息,集中展现出强大的新闻价值。一篇不足千字的短消息,有可能撼人心魄,在历史爆炸的瞬间把它凝固下来,从而成为经久流传的名篇。

在新闻实践中,有时可以看到,做调查报道的记者可以把每一个细节都写得很详细,但是,整个事件却没有聚焦点,逻辑关系也不严密,原因之一正是缺乏消息采写的锻炼。因此,合格的编辑应该有丰富的消息采写经验,知道怎么在几百字、一千字的篇幅内,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讲周全、讲精彩。

在处理消息的事实还原时,编辑要把握以下要点:

●方案。重要消息的采写,编辑要与记者一起商定报道方案,确定采访中的各个关键点,确保不遗漏要害事实,并尽可能搜集一切相关材料。

●预写。这也被称作“搭架子”的工作,即编辑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估量有哪些事实必须写入消息,并与记者一起预先写出将要发生的新闻,做出导语、标题和新闻主体。在香港回归、三峡截流、奥运夺金等报道中,都出现过这样的预写。不过,这绝不能代替记者的现场采访。

●跟踪。消息越短,往往越要集中精力,即时跟踪。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编辑要全程关注事件的进展情况,与前方记者保持沟通,掌握现场出现的最新事实。

●核对。编辑要查证消息中各种基本事实的准确性和精确度。比如记者的文字表述是否严谨,数字是否与权威部门核实过,是否有多个消息来源对事实进行佐证,采访对象是否有名有姓(不能笼统为“一位负责人”,或“从某处获悉”等)。编辑要反复问自己:说清楚了吗?没问题了吗?

●提炼。编辑要从记者的稿件中,把真正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炼出来,并把它放在导语和标题里面。有时,编辑会从原稿最后一段中,根据一句话,重新组织整个新闻的结构。面对同一事实,如何选择角度十分重要。

●突出。消息要尽可能突出一个核心事实,去除枝蔓的东西,去掉无关紧要的事实,去除形容词的堆砌。消息切忌写得过长。另外要记住,很多事实只适宜用消息来表现,不要将其人为拉长写成通讯。如遇到这种情况,编辑要将通讯改写成消息。

●补充。对稿件作修改时,编辑应要求记者补充更多的事实。有时,单独一条消息难以让读者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时,编辑就应增加背景。

●送审。为避免失实和出现政治差错,不少重要消息均要送审或与采访对象核对。编辑不要忘记这道工序。

二、深度报道及调查性报道的事实还原

深度报道是一种集新闻性、信息性、知识性、解释性、调查性和分析性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闻类型,这些功能都必须以事实包括数据、统计、史料、引语等为依据,并反映所报道题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它最基本的内容是:背景,事物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过程,最新的发展,当前的状况,未来发展的趋势(3)

调查性报道是深度报道的一种,它更为复杂,难度更大,风险也更大。有论者指出:“在一切有关新闻业务的探讨中,也没有哪一种工作,会比探讨调查性报道的理论与实践更为激动人心。”(4)一位编辑如果能够胜任编辑调查性报道,则显示其业务能力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国内调查性报道经常触及的领域有:官员违法和违规行为,司法腐败,有组织的犯罪与黑社会,农村和农民,环境问题,财经内幕,消费纠纷调查,文艺和体育领域。

调查报道通常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揭露性或批评性调查报道。重点是揭露政府官员、公司企业经理以及公共机构中管理人员的不法行为和丑闻,也可以是对某种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抨击;二是建设性调查报道。重点是对政府机构、公司企业以及整个国家生活中的某种社会现象或体制弊病,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又称作“调研性报道”。如“三农”问题如何解决、国企改制如何进行等。

另外,在日常新闻的采编中,有时也引入调查性报道的手法,以使新闻更加全面、客观和深刻,并增加可读性。比如,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时,有的报刊便派出记者,对战争幸存者进行调查,对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进行调查。

在处理调查性报道的事实还原时,编辑要把握以下要点:

●取舍。对报道选题进行正确的取舍。调查性报道成本大,时间长,如果判断不准确,损失会很大。有的题材虽值得报道,但也因为多种原因较难实施。因此,编辑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

●搜集。在确定选题后,编辑应与记者一起搜集线索,阅读大量背景资料,通过读者来信、知情者、线人、公开报道、内部资料、政府文件、法庭记录、其他文献、专家学者等,对即将涉入的事实进行尽可能多的侧面了解。

●假设。编辑与记者一起,提出假设并作初步核实,明白一些基本点:要证明什么?要获取什么事实?核心问题是什么?这时可以派出记者探路。对假设的初步核实应尽快完成,从而明确下一步方向,以免使调查在等待中失去意义。

●计划。如假设成立,编辑与记者就可以一起拟定整个调查过程的详细采访计划,包括:明确利害关系,安排采访的先后次序,确定采访对象,列出必须拿到的资料清单,等等。对调查的方式也要纳入考虑(体验式、实地实验、民意调查统计分析、跟踪调查等)。要向记者明确交代采访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事项,比如,提问的方式,采访中身份的使用,占有和保存证据的手段,调查手段的合法性,等等。这些案头工作要体现在策划日志上。重大的调查性报道,要由编辑部负责人牵头,进行专题研究。同时,下定把调查坚持到底的决心,做好对付说客的准备。

●互动。在调查实施过程中,编辑要与记者保持密切互动。调查性报道时间长,情况复杂,变数大,应安排固定的编辑,随时跟踪记者的进度,掌控报道方向,及时处理记者遇到的困难,并视情况动用编辑部的综合资源去解决问题。调查性报道一旦成形,不像消息那样容易修改,关键性的问题都不应该在成品稿出来后再作处理。

●协作。独行侠式的调查并不总是行之有效。调查性报道通常涉及大量的、不同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只有搞好协作,才能充分还原事实。因此,要把记者、法律专家、统计分析专家、情报资料人员、市场调查人员组织起来一起工作,编辑部多个部门也需要协调配合。要考虑新技术处理手段的应用,包括特殊的计算机分析软件。在一些抽样统计类的调查性报道中,还要在不同城市征召自愿调查员。这些都是编辑的分内之事。

●核实。调查报道的生命在于事实准确,角度反而次之。因此与日常消息类的新闻报道相比,核实的工作十分繁琐艰辛,非常考验编辑的眼力和对问题的把握。特别是,批评性的调查性报道可能涉及一些人的终身命运,编辑必须十分谨慎。除了编辑个人的核实工作外,编辑部还需要建立对批评性文章采访资料严格的审核制度,并设置专门人员及时、准确地完成审核工作。

●加工。稿件成形之后,如果发现事实不足以支撑结论,则应立即进行二度调查。另外,文字表述不准确,也可能对事实造成伤害,编辑在后期修改时要特别留心,务必使一字、一词、一句都十分精准。无法印证的单方面信息来源要作舍弃。另外,调查性报道一般不会单发,还需要编辑提前准备相关的资料链接和新闻背景。

●审阅。编辑把改写好的调查性报道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尽可能送与当事人过目,并送与报刊社法律顾问审查。技术性强的调查报道,要由相关领域专家核审。有的稿件,还要送上级主管部门审定。

●善后。事实的还原常常不是唯一考虑的因素。编辑需要综合考虑播发后涉及的社会各方面利害关系。在采编过程中,就要为退路做好准备。编辑要有为报道涉及的关键事实和关键数据“给出说法”的预先考虑,要准备和保存好所有的证据。

三、突发事件报道的事实还原

突发事件多指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生态环境破坏和对全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或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堪称新闻竞争的主战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对编辑的综合专业素质要求很高。

我国对突发事件的报道,经历了认识和深化的过程。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我国新闻机构三年后才做报道。2002年大连“5·7”空难,国内公开报道也受到限制。如今,情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一些部门和媒体意识到,在事件发生后,在决定报与不报的问题上,首先要立足报,要立足先发制人;该报道的必须要报道或尽量争取报道;报道一定要及时。这样,才能安定人心,维护国家形象。

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自然灾害(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而媒体在实践中也对突发性事件作了相应的分类(见表6‐1)。

表6‐1 国内新闻媒体在作业层面上对突发事件所做的分类

img15

(续表)

img16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事实还原时,编辑要把握以下要点:

●导向。编辑需熟悉中央对突发事件报道的有关精神和指示,了解突发事件披露的程序和管理流程、发布制度和有关纪律。突发事件往往比较敏感,编辑要把握好舆论导向。在还原事实的过程中,要掌握内参报道与公开报道的区别,不能片面强调“透明度”和“时效性”。既要积极主动,又要把握好度。要防止灾难、事故、案件等报道过于集中。要报道好中央以人为本、积极处置的措施,不要无根据地随意指责有关地方和部门的处置方式。

●信息。对突发事件进行事实还原的前提是迅速获取信息。平时即要与政府关键部门保持联系,发展信息员,畅通渠道。编辑部可公布热线电话,编辑要随时监听监看有关媒体。要建立跟踪和报告机制,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得重大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

●组织。编辑的作用在突发事件报道中体现得尤为充分。一些大报大刊的编辑部设有突事件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有相应的处置组织,制订了突发事件报道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按照预案的安排,负责人和相关编辑召开指挥会议,部署报道事宜。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还要多次召开形势分析和协调会,安排后续报道、深度报道和配合报道。

●及时。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千方百计抢在竞争对手之前,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还原基本事实。“争分夺秒”是用来形容突发事件报道的关键词。编辑没有及时向记者通报新闻线索,没有及时部署和组织采访,没有及时处理记者来稿,隐瞒重大新闻或重大新闻的主要事实,没有发现记者瞒报重大新闻事实,没有及时跟踪重要媒体的报道,都应算作严重失职。

●“金点”。获取突发事件新闻素材有一个“黄金时点”。一般来说,灾难刚发生后那段时间,是记者“浑水摸鱼”获取信息的好时机。另外,与延时较长的调查性报道不同,突发事件的报道具有“瞬间性”,存在报道的“关键期”和“竞争期”,事发后十余小时最为关键,一般是两三天内决定报道成败。编辑应掌控报道进度和节奏。

●准确。突发事件的报道自然是越快越好,但越是这样,编辑越需要对事实再三核实,做到真实、客观、全面、准确。对事故原因和责任不要在先期报道中妄下结论。灾祸事件的当事人可能会因惊惶失措或者个人偏见而夸大新闻事实,编辑对记者来稿要冷静分析。要避免稿件中出现一面之词,或夹带入记者个人感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等重要数据应送有关主管部门核实,或与新华社通稿核对。当然,准确性的另一要义在于,报道要客观真实,绝不能把灾祸当喜事报。

●要害。报道需直接切入要害事实。在组织报道时,编辑要把重心放在人们最关心的信息上,焦点问题一定要报出来,不能讳莫如深,不痛不痒。比如,究竟死了多少人,损失有多大,可能是什么原因,是天灾还是人祸,有没有官员渎职,等等。不要把那些读者不关心的话语放在导语里面,比如,某某领导亲临现场指挥抢救(他不到现场指挥抢救才是新闻)。要指挥记者掌控切入点,盯紧关键部门和关键人物,力求找到“坚冰突破点”,特别是,突破一些部门和地方官员设置的阻力。

●联系。整个报道过程中要保持信息通畅。要与上级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按照统一部署和宣传口径进行报道,同时与事发地省级党政机关保持联系,争取支持。要及时向各部门、现场记者传达有关报道精神,并汇总从各部门、记者以及其他渠道获得的各种信息。要始终与关键的“线人”保持联系。要密切关注海外媒体、网络及国内其他媒体的舆情反应。要及时从读者和市场那里获得反馈。

●立体。需要各种报道方式的综合利用:快讯、简讯、详讯、综述、深度报道、调查报道、现场特写、评论、专家访谈、新闻背景、资料链接、通讯社稿件综编、其他报刊文章转载摘录、新闻摄影、制图制表等。在版面上通常要进行比较复杂的处理。前后方的报道要打通。编辑应进行外围的补充采访。要封死各个角度。应注意后续报道,特别是对事故处理结果的报道。

●保障。编辑部要考虑资金和物资保障对报道工作的影响。这方面包括:汽车、计算机、海事卫星电话、摄影器材、电视机、录音机、收音机、复印机、打印机、文传机、文传纸等。编辑需了解现场的危险情况,告诫记者服从公安、卫生防疫等部门的指挥,向他们讲解安全防护知识。编辑部应为记者购买人身安全保险。要为记者配备避弹衣、防毒面具、病毒防护服、救生衣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