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出版行业中的“浮夸风”现象

出版行业中的“浮夸风”现象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出版行业中的“浮夸风”现象在“大跃进”中,出版社片面追求“快”,使得出版数量大幅度上升了,但出版质量却大幅度下降了,出现了许多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中宣部新闻出版处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向陆定一作了书面汇报。《汇报》认为,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浮夸现象比较严重,出版工作重数量,轻质量,很多书籍粗制滥造,质量低劣。

二、出版行业中的“浮夸风”现象

在“大跃进”中,出版社片面追求“快”,使得出版数量大幅度上升了,但出版质量却大幅度下降了,出现了许多问题。据统计,1958年全国出版图书45 495种,其中新出33 170种;图书中书籍38 739种,其中新出28 358种;出版课本2 521种,其中新出1 798种。而之前的19 56年,全国出版图书28 773种,其中,新出18 804种;图书中书籍为25 439种,新出16 751种;课本为772种,其中新出488种。1958年与1956年相比,无论是图书出版总量,还是新出图书的种数,均大幅度增加。

在“大跃进”中,由于片面追求出书的数量,片面追求“快”,结果,出版质量大幅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中宣部新闻出版处在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向陆定一作了书面汇报。《汇报》认为,出版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浮夸现象比较严重,出版工作重数量,轻质量,很多书籍粗制滥造,质量低劣。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有三个:

其一,不注意质量,盲目快速出书,片面强调数字指标。特别是下半年的国庆节前后,进行数量上的竞赛,发展数量的歪风达到了高潮。

其二,浮夸现象也存在于出版工作中,主要表现在滥出“丛书”上。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1958年,各种名义的“丛书”全国出版的就达到460种以上。其中湖北人民出版社(33套、312本)、浙江人民出版社(40套、208本)、江苏人民出版社(76套、共621本)。此外还有很多“丛书”的编辑东拼西凑,没有章法,质量低劣。

自从“大跃进”以来,出版部门的干劲出现了很大转机。但与此同时又滋生了一种很反常的庸俗作风和浮夸习气。造成目前书籍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多、快、好、省”变成了单纯追求高数字的空指标。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宣传指导下,主管部门制度不健全,业务工作不认真,只片面强调数字指标,硬性规定任务,甚至提倡“放卫星”等做法,造成以上不良现象是有责任的,是不能推辞的。[38]

其三,因为过于盲目追求书籍的数量,致使粗制滥造,质量较差。其主要体现在:

(1)政治上有错误、有毛病和出版水平达不到标准的著作。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人民出版社出版)基本上利用已有的资料抄袭拼凑而成,一些地方还存在政治性错误。《石油矿床学》(地质出版社出版译本),出现了一张把我国台湾划归日本,把东北排除在外的“中国地图”。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友谊号》书籍封面,竟也出现了类似的错误,把波兰的国旗错绘成印度尼西亚的;此外还有不少书籍出现了对“大跃进”的浮夸宣传,非常不切实际。

(2)存在书籍滥编现象。1958年出版的大多数反映“大跃进”,配合政治运动的传播宣传手册,很多直接是由报刊上的文章转载加以拼凑编成,相互重复,质量低劣。这当中大部分文章不仅对实际工作了浮夸的宣传,传播了许多不恰当的口号,且对党的政策加以歪曲,同时还对共产主义作了许多不恰当或庸俗的诠释。

(3)编校工作不严肃认真,导致有出版价值的书籍在出书时没有章法,进而造成了工作中的混乱现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心雕龙注》标着“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判丛刊”,而另一本《饮冰室诗话》一书却归于“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判丛书”名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