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论,新闻传播的旗帜

评论,新闻传播的旗帜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评论,新闻传播的旗帜报纸自1663年在德国莱比锡诞生以后,就认识到媒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新闻信息,更在于传播舆论和制造舆论。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尤其重视革命舆论的引导作用。程仲文的《新闻评论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新闻评论学专著,1947年9月由上海力生文化出版社出版。

一、评论,新闻传播的旗帜

报纸自1663年在德国莱比锡诞生以后,就认识到媒介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播新闻信息,更在于传播舆论和制造舆论。美国学者康拉德·芬克在他的《新闻评论写作教程》一书中,从历史的角度揭示了新闻舆论对社会的巨大影响[5]:

18世纪,北美大陆的评论撰稿人先驱者拿起鹅毛笔,为一场即将到来的革命开始推波助澜和摇旗呐喊。

1831年,《美洲铁路日报》开始对铁路经营进行评论。于是,出版业这个新的“行当”诞生了,并自此通过其评论推动着美国工商业的不断变革。

1925年,《纽约人》杂志带着其令人眼花缭乱和耳目一新的老辣评论和社会分析问世了,并由此改变了美国人的衣食住行和言谈举止。

我国报刊新闻评论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1874年1月,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是我国第一份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该报主张变法自强,每天发表一篇评论洋务的时评文章。王韬的文章多以“强中以攘外,习远以师长”为主题,倡导学习西方、变法自强的进步思想。1883年,王韬将自己在《循环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整理成《韬园文录外篇》。这是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6]

梁启超在主笔《时务报》期间,撰写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政治的政论文章,在《时务报》创刊号上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推崇报纸“去塞求通”、“监督政府”、“向导国民”的作用。中国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更是重视报纸的舆论作用。1905年11月,他在东京创办《民报》,在《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了“三民主义”的主张。《民报》倡言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并与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了空前的大论战。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尤其重视革命舆论的引导作用。从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到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无产阶级领袖,无不重视报纸的舆论引导作用。毛泽东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中,不仅亲自撰写了大量新闻评论文章,还在1958年就党报如何写社论,亲自给广西壮族自治区负责人写信:“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社总编辑,要共同研究。第一书记挂帅,动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论是必要的。一张省报,对于全省、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

程仲文的《新闻评论学》是我国较早的一部新闻评论学专著,1947年9月由上海力生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教学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新闻评论与报纸的关系,评论的机能,新闻评论记者需具备的道德、政治修养和写作才能,提出了新闻评论“写作三要件”(即评论的见解、评论的资料和写作技巧)。[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