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

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今天,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精密,不少人越来越固守于仅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却与大的方向越来越远。但目前社会还有一股趋势在走向融合,即打破专业局限,打通分口之间的壁垒,使得采访走向综合。然而当我读了完整记录艾丰职业经历的这本个人传记之后,我对此人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强化和提升,以下记录其中的若干感触。

三、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

今天,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精密,不少人越来越固守于仅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却与大的方向越来越远。专业分工的合理性主要在于专业明确,其不足之处在于使人颇有局限,视野狭窄。今天的记者也有这样的问题,在采访分工方面,还是有一种按行业定性的倾向,如工业、农业、文教、政法等口子,当然都市类媒体又增加了机动记者口,以应付突发事件;还有专题口子,为那些专刊进行采访。由于分工过细,虽避免了记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却又使得记者的采访范围狭小,采访能力受到削弱,采访农业的面对工业发展就无法逾越,而专跑文教的对政法案件就无法涉足,等等。但目前社会还有一股趋势在走向融合,即打破专业局限,打通分口之间的壁垒,使得采访走向综合。因为社会中事实不是孤立存在的,事实的变动更是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从综合方面去抓住事实,从社会的多个视角去深入探索事实背后的原因,这都需要宽广的视野。要当一个学者型记者必须突破种种限制,努力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同时,走向融合也是还事实联系的本来面目,还原真相,展示本质,揭示观点,启迪受众。融合是一个必然趋势,在这里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力求弄通自己的专业

记者不是大学和研究机构专职人员,不需要去做艰深的学术研究,但是需要吸收对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记者平时积累专业资料,包括每次的采访记录、专家的学术成果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垄断本专业领域,况且现在每个领域都有人在研究。记者的长处是既可以到一线去访问,又可以向专家求教,有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吸收优势。现在不少记者对事件的采访很注意吸收专家学者的观点,这是一个好的学习途径,同时也是记者学习的机会。不仅可以接受学术熏陶,而且也可以直接使用对方的研究成果,少走弯路。弄清自己的专业还要多读书刊,不是仅从以上两个方面学习就够了,多吸收前人成果,开卷有益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2.在专业精的基础上广泛涉猎

记者要杂学多看,不固定于一门专业,培养多专业的兴趣,这样将多方面的知识作一个库存存放在大脑中,可以使它们碰撞发酵,产生化学反应,以激发新的思想认识,这显然很有好处。记者的知识需要广泛浏览吸收,将别人的成果拿来为我所用(不是抄袭剽窃而是借鉴参考),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这就会推动采访的深入与提高。而且记者本身具有这个优势,因为到处奔波,有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就会得到比校园教学者更多的新知识。

3.争取触类旁通,善于借用别的专业知识服务本专业

记者采访事实,要弄清事实的发生经过也许不难,除非采访对象设置障碍。但是当事实了解清楚了如何认识又是一回事了,因为事实发生的背景不是那么清楚明晰,它会隐藏得很深。这里有怎么把握的问题,就需要别的知识来打通了。例如房地产热已经持续四五年了,很多人呼吁警惕这种泡沫,但到了2009年下半年房市还是在稍作下滑之后又强力上扬。记者采访会看到什么?事实经过很清楚,但原因背景则不容易清楚了。是房产商哄抬房价、恶意炒作(2009年7月央视午间30分曾披露北京有些房产商利用员工自己买房当“房托”制造旺销假象问题)?是购房者买涨不买跌和以房投资?还是政府卖地生财?如果各种因素都有,怎么分析就涉及的不仅是单纯的经济学知识,还有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了。虽然表面看报道房市动态一般不需要这么多知识,但作为学者型记者肯定不能停留于这么一个低层次水平,而是需要有综合知识,力求透视其中的问题,梳理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对策方面更加需要记者的见识,不是那么随便拍脑袋就可以提出解决办法的,要有内行的眼光、内行的话语、内行的办法,让内行人认同。这是说报道非常专业的领域,如果换作娱乐报道又如何?应当说道理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娱乐报道在一般情况下更追求感官刺激,甚至仅仅是迎合低级趣味而沦为无聊。但是对于从事这类采访的记者来说,影视知识是基础,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知识也很重要,对于市场管理等专业也应有所涉猎,否则也就难以深入了解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弄不清事实之间复杂的背景,难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在结束本章之际,回顾深度报道采访对背景的梳理是必要而且重要的。深度报道主要依靠背景支撑,以突出它的意义。事实发生的背景即意义与价值,需要记者去挖掘。深度报道为何有深度主要在于它会带给人们重要的观念启示,当今社会信息太过丰富使得社会无所适从,因而记者提供意见性信息就恰逢其时了。伴随“风险社会”的是深度信息的匮乏,为了预防风险也急需对足以引发社会动荡的细微变动予以告知。当今社会学专家走红,反映出人们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对于媒体来说,也显出学者型记者的发现力极为重要。

思考题

1.简述深度报道在今天的意义。

2.深度报道如何体现其思想性?

3.怎样理解学者型记者的发现力?

4.采访中如何突破专业分工,走向融合?

阅读材料:

希望涌现更多“艾丰式”的记者[8]

这两天,我看了著名记者艾丰的评传——《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这本书,的确很有感触。记者的职业是我所熟悉的,在我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最初四年,我的职业生涯就是从新闻记者(编辑)开始的。尽管这段新闻经历很短,但它却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以至于我对记者这一行业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一个行业背景和职业渊源。当然,艾丰在我国新闻界名气很大,它是当年真正的“无冕之王”——人民日报机动记者部的几员大将之一。当时曾经有过“人民日报机动记者的采访,各级官员都不得拒绝”的说法,这个头衔对于各级政府官员来说,的确是如雷贯耳啊。十几年前,沈阳的夏任凡几起几落就与此公有着直接的关联,由于和夏的同学关系,我对当时这位大记者的威名和影响,还是有所领教的。因此在“当当网”上看到了这本书之后,马上就装入了我的“购物车”中。然而当我读了完整记录艾丰职业经历的这本个人传记之后,我对此人的印象有了非常大的强化和提升,以下记录其中的若干感触。

记者并不是单纯数别人脚印的。在现实生活中,多数吃这碗饭的记者,都是习惯于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根据领导的意见,围绕政府的工作中心,宣传先进典型,弘扬杰出人物的高风亮节。坦白地说,这样的记者很好当,也能够讨得领导的喜欢,但这样的记者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大出息的。曾经有一句记者的职业名言说得好:“铁肩担正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个新闻职业的从业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社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尖锐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以促进问题的解决,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样的记者其实就只是个吃“干饭”的角色了。

艾丰就是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经济理论及新闻采访与写作功底的优秀记者,在他先后担任人民日报机动记者、经济部主任、经济日报总编辑的职业生涯中,不仅高产尽责,而且善于发现和探索问题,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起到了有效积极的推进作用。我当年在下决心离开新闻队伍时,曾狭隘地认为:“在目前的我国国情之下,记者不过是个跟在别人后面数脚印的应声虫。”看了艾丰的作为后,我不得不承认,当年的我有些过于简单和狭隘了,尽管多数人的确干着“数脚印”的活儿,但如果能像艾丰那样工作,就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与时俱进,走出自己的探索之路来啊。

记录与研究是经济记者的基本功。艾丰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首批新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尽管他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读研究生时,已经是40岁的“高龄”了,但他毕竟还是赶上了这个末班车。扎实的业务理论功底为他后来的专业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时,主持人总是习惯地用“著名经济学家、著名记者”这样两个头衔介绍艾丰。后者当然众望所归了,而前者也同样为社会各界所深度认同,用著名经济学家魏杰略带调侃的话说:“艾丰不仅是经济学家,而且是经济哲学家,是指导我们这些专业经济学家的人。”可见其在理论界中的威望之高。

在中国的新闻实践中,艾丰有着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他担任人民日报经济部主任的时候,他开创了“经济述评”的新体裁模式。他运用自己敏锐的新闻触觉和清晰的经济头脑、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当时全国的改革开放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探索和指导作用。当然现在的各种媒体上,这种经济述评式的文章已经为我们所熟悉了,但艾丰当年的开创性工作,将记者的忠实记录与学者的深入研究这两种功能集于一身的尝试,是对中国当代新闻改革的杰出贡献。遗憾的是,时至今日,这种有情况、有问题、有分析、有见解的述评文章,在许多媒体中也是颇为鲜见的。

【注释】

[1]周虎城:《没有民意基础的决策须慎行》,南方报业网,2007年5月31日。

[2]刘炎迅:《厦门:一座岛城的化工阴影》,载《凤凰周刊》,2007年第21期。

[3]张建伟:《深呼吸》,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4]参见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24页。

[5]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6]邓清波:《死亡笼罩的“癌症村”》,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2007年6月23日报道。

[7]梁国典:《今天我们怎样当记者》,载《青年记者》,2003年第7期。

[8]参见冯雪松:《希望涌现更多“艾丰式”的记者》,载价值中国网,2008年5月2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