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人际传播的表现方式

网络人际传播的表现方式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众所周知,网络人际传播具体形态的演进始终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丰富多彩,技术的进步也促使网络人际传播演绎出了新的精彩。与BBS、聊天室等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不同,电子邮件的内容在形式意义上仅限于交流双方知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E-mail会使人际传播的质量受到影响。

众所周知,网络人际传播具体形态的演进始终源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丰富多彩,技术的进步也促使网络人际传播演绎出了新的精彩。下面,我们先介绍几种最为常见的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形态。(6)

1.电子邮件(7)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E-mail),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相互传送和接收信息的现代化通信方式,是一种类似于传统通信手段的人际传播方式。它与邮局收发的普通信件一样,都是一种信息载体。电子邮件毫无疑问是互联网诞生以来所产生的最重要的应用工具,也是现代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交流工具和工作沟通方式之一。作为互联网上有效、快捷和成熟的通讯工具,电子邮件已经是网民使用最多的交往手段。电子邮件最早萌芽于何时,目前学界认为已无法稽考,但至少有三个重要事件奠定了电子邮件发展的基础。一是1969年10月,互联网关键技术——分组交换技术的发明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科学教授伦纳德·克兰罗克(Leonard Kleinrock)通过互联网发给同事的一条简短讯息,内容只有两个字母——“LO”。二是1971年秋季,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受雇于美国国防部研制阿帕网的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研究公司(Bolt Beranek & Newman,BBN),一个高级工程师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博士把一个可以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文件拷贝的程序和一个仅用于单机的通信程序进行了功能合并,研制出一套可用于计算机网络发送和接收讯息的新程序SNDMSG(即Send Message的简写),并确立了用“@”符号作为邮箱地址分隔符这一事实上的标准。三是专门从事阿帕网研究的工程师大卫·H.克罗克(David H.Crocker)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了两项国家电子邮件系统,并因此获得了IEEE(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颁发的互联网贡献奖。这三人都被称为“电子邮件之父”。1988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学生史蒂夫·道纳尔(Steve Dorner)编写了一个名叫Euroda的程序,由于它是第一个有图形界面的电子邮件管理程序,很快就成为各公司和大学校园内主要使用的电子邮件程序,电子邮件也从此开始在计算机爱好者以及大学生中广泛传播开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浏览器诞生,全球网民人数激增,电子邮件被广泛使用。

电子邮件是异步网络人际传播形式的代表,在本质上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讯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其出现主要是为了满足大量存在的人与人之间进行快速(几秒钟之内可以发送到世界上任何指定的目的地)、低成本(不管发送到哪里,都只需负担电话费或网络费即可)通信的需求。

首先,电子邮件传播速度往往要比传统通信快得多。传统通信的速度与地域的关系很大,双方距离越是遥远,通信速度越慢。但电子邮件使得跨地域的文本信息交流变得简单、快速,使用者只要轻轻点击,不论对方有多遥远,通过互联网都能将电子化的信件、大量的内容资料即时发送到对方的邮箱里;而且书写、收发电子邮件都通过电脑自动完成,双方接收邮件都无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交流速度的加快,实际上也带来了交流频率的增加。无论大事小事,人们都可以通过E-mail交流来完成。从一定意义上,这有助于形成更加牢固的交流关系。

同时E-mail交流是一种多媒体交流,内容丰富。由于电子邮件的功能主要是替代传统邮政,因而其传播方式和特征更接近传统书信,而非用来进行即时交流的工具。早期的电子邮件仅仅限于文字表达,但如今已经扩展到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和影像信息的多渠道联合传播。不过,电子邮件如同信函,需要用户不断地接收和查看才能获得信息的更新。这种异步模式容易造成双方在沟通上的延迟,这种异步性作为电子邮件的标志性特征,迄今为止从未改变。除异步性之外,私密性也是电子邮件的一个鲜明特色。与BBS、聊天室等网络人际传播方式不同,电子邮件的内容在形式意义上仅限于交流双方知晓。当然,有可能存在多人共同使用一个电子邮箱的情况,但从计算机或网络技术的专业角度来看,只要是同一用户名(username)和密码(password),都只看作一名用户。因此,电子邮件是典型的私密性一对一异步网络工具。

同时,传统的通信交流只限于相互认识的人之间,但是E-mail交流可以因偶然因素产生,带有一定的功利性。现代社会人们已经逐步用电子邮件来代替传统的信件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以后它很可能成为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

但是应当看到,由于E-mail传递的信息都是数字化的,所以一些背景信息会被削减。如电子邮件的文本方式看不出人的字迹,也很难通过这种潜台词来揣测发件人的性格、情绪等,人们再也不会有“拿着对方的信就像握着对方的手”的感觉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E-mail会使人际传播的质量受到影响。

2.网络游戏(8)

网络游戏最早可追溯至1969年瑞克·布洛姆(Rick Blomme)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远程教学系统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为平台编写的一款名为太空大战(Space War)的支持两人联网的游戏。此后的10年中,出现了更多的PLATO系统编写的游戏,如根据《星际迷航》(Star Trek)改编的32人联网游戏《帝国》(Empire,1972年出品)。但最早真正具有社会互动性质的网络游戏当属1973年基于PLATO的飞行类模拟游戏《空战》(Air Fight)。在游戏中,人们相互之间可以通过模仿虚拟人物来打交道。尽管游戏只是PLATO的附属功能,但共享内存区、标准化终端、高端图像处理能力和中央处理能力、迅速的反应能力等特点令PLATO能够出色地支持网络游戏的运行,因此PLATO成了早期网络游戏的温床。1978年,罗伊·特鲁布肖(Roy Trubshaw)和理查德·巴特尔(Richard Bartle)在英国的埃赛克斯大学完成了运行在PDP-10上的一个多人游戏系统《MUD1》,即之后被称为泥巴(multi-user dungeon,MUD)游戏的第一个版本。《MUD1》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多人交互网络游戏。它的两个特征确立了它的里程碑意义:第一,它可以保证整个虚拟世界的持续发展。尽管这套系统每天都会重启若干次,但重启游戏后的场景、怪物和谜题仍保持不变,这使得玩家所扮演的角色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第二,它可以在世界上任何一台PDP-10计算机上运行,而不局限于埃塞克斯大学的内部系统。此后,泥巴游戏迅速发展,并从最初的纯文字形态演变为今天诸如《传奇》(The Legend of Mir)、《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式的集文字、图像、声音为一体,并可容纳数十万人同时在线的大众化多人网络角色扮演游戏(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role playing games,MMORPG)。

网络游戏是最能体现虚拟社区形态的网络人际传播平台之一,包括策略类〔strategy game,SLG,如《星际争霸》(StarCraft)〕、动作类〔action game,ACT,如《反恐精英》(Counter-Strike)〕和角色扮演类(role palying game,PPG,如《魔兽世界》)等多种类型,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娱乐。这一网络人际传播形式从早期到现今已经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早期网络游戏以射击类(shooting game,STG)为主,虽然具有一定的同在感,但由于游戏的内在设定相对较为固定,游戏者可支配的空间不大,因此游戏的互动性并不强烈,严格来说甚至还不能算是作为网络人际传播平台的网络游戏;而后期的网络游戏以角色扮演类为代表,画面生动、可控性高,参与者在进入游戏之后能够在真实身份隐匿的情况下扮演虚拟角色,并发生自由度相对较高的互动,特别是能够直接进行虚拟的语言交流,是不折不扣的网络人际传播平台。网络游戏通常是一个有偿使用的开放性系统,任何人只要注册账号和密码并缴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使用,其传播特点类似于BBS系统,既包含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也包含小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以及以系统公告方式出现的大众传播。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中的具体交流形式已经逐渐从单一的文本交流转变为文本交换与语音对话相结合的交流方式。不过无论如何演变,网络游戏中的互动均以同步传播的方式为主,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其中通过印象管理进行选择性自我展示,也可以持续发展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虚拟人际关系。

3.电子公告牌系统(9)

电子公告牌系统的前身是电子论坛。在电子论坛中,聚集着一群有相同兴趣的人,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交流观点、寻求帮助。电子论坛其实就是这样一组人的地址清单。如果一个人加入了某一电子论坛,该论坛所有成员讨论的信息都会转到这个人的电子信箱中,他的观点也会通过论坛转到其他成员的电子信箱。

在一群人之间,使用世界范围的新闻组进行交流已是常事。人们在一起讨论各种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有越来越多的公众参加进来。在讨论中,一旦某人发表一篇文章,其他订阅新闻组的人就可以阅读它并发表看法,通常这种讨论很有趣也很热烈。

电子公告牌是电子论坛的扩大化,电子公告牌能将电子论坛的用户数增加到成百上千。1978年,美国芝加哥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电子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BBS)——基于8080芯片的CBBS/Chicago(Computerized Bulletin Board System/Chicago),最初是被用来公布故事价格等信息的。证券公司使用这套BBS系统公布股市价格,以便股民们能方便、及时地了解股市行情。之后随着苹果机的问世,开发出了基于苹果机的公告牌系统(Bulletin Board System)和大众讯息系统(People's Message System)两种BBS系统。早期的BBS功能与一般街头或校园内的公告牌几乎没什么区别,而且只能在苹果机上运行。1981年,即个人计算机出现之后的第二年,Buss Lane用Basic语言编写了BBS的原型程序,并经过Capital PC User Group(CPCUG)的“通信特别兴趣小组(Communication Special Interest Group)”成员的努力于1983年改写成为PC版本。这一版本由托马斯·马赫(Thomas Mach)整理后,终于形成了PC的第1版BBS系统——PBBS-PC。由于其源程序全部公开,因此后来的BBS绝大多数以此为框架。1984年美国的汤姆·强尼(Tom Jonning)开发了一套具有电子功能的BBS程序FIDO,该软件具有站际连线和自动互传讯息的功能,站际间彼此可以在一个共同的预定时间传送电子邮件,使得BBS初步实现了网络化。

BBS是一种专门为有着相同兴趣和爱好的人提供的公共论坛,是一个用于发布电子公告或进行不同规模的公众讨论的电子空间,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BBS上围绕同一问题开展规模庞大而又井然有序的讨论。它由有兴趣的使用者共同组成,是一种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交互式传播系统。它允许使用者往里面添加消息,就如同人们在公告板上张贴自己的信息,并且可以留言回复。于是BBS成为一个用户可以发布消息进行信息交流的地方,主要用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网络通信,现在通常也将之称为“网络论坛”或“在线论坛”。很多用户通过BBS系统来和别人讨论计算机、硬件、Internet、多媒体、程序设计以及医学等各种有趣的话题,或是利用BBS系统来看一些征友、廉价转让及公司产品等启事。随着话题的不断拓展,各种主题的BBS也越来越多。BBS使用者可以在版面上留言,等待其他成员的回复,也可以与同时在线的成员在版面上进行准同步互动(版聊),或者利用系统自带的即时通讯工具在在线成员之间进行完全同步的实时交流。此外,BBS版面的信息对于所有使用者而言是完全开放的,每一条主帖和回帖在未被管理员删除的情况之下都会被保留在版面上供每个使用者查阅,不具有私密性。同时,在BBS系统中,既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也可以进行一对多和多对多的群体交流,还可以以站务组公告的方式进行大众传播。

BBS适合快速而大量的资讯传递。与普通公告栏相比,BBS的特点是传播快速、广泛且成本低廉。用户可以如同访问其他的网站或网页一样,通过浏览器直接登录访问。在BBS里,资讯交流也不像传统媒体那样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而且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所以BBS很受大家的欢迎。不仅如此,起初的BBS只能处理文本信息,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BBS的功能也有所扩充,增加了文件共享(提供上传和下载)、图片显示等功能,现在的BBS还集成了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的功能,成为了一个复合性的网络交流平台。可见,与电子邮件不同,BBS是一种集合了多种传播时位、多种传播形态的开放性网络传播工具。大量的互联网用户,会花费大量时间来浏览BBS上的信息,围绕各种主题内容和其他用户展开讨论。区别于IM使用者之间的私密性交流,由于BBS上的交流对于所有用户都是开放的,因此有更强的公众主题性,可以说,BBS的话题更为严肃,且更具普遍意义。它的出现和发展成熟,使计算机网络中首次出现了具有社区(community)意义的虚拟群体。BBS渐渐成了一个虚拟的空间,一个可以让大量用户进行交流,完成信息交换的空间。于是BBS从简单的电子公告板,发展形成了网络社区。

像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国内的BBS文化最早也是从高校开始盛行的,因为高校总是最早拥有计算机的地方。水木清华BBS,是清华大学设立的BBS,于1995年8月正式成立。北京大学的BBS相对开设得晚一些,北大未名BBS在1999年才通过测试,2000年开始提供对外服务。北大的另一个非官方开设的BBS“一塌糊涂”,曾经是高校当中影响力最大的BBS之一。

其他很多高校也都有自己学校的BBS社区,但由于清华、北大BBS开设的时间较早,而且具有作为中国最顶尖学府的影响力,因此清华、北大的BBS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在线人数都在数千以上,代表着中国高校的网络社区文化。由于高校的特殊环境,高校的BBS对学生的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些BBS的用户群主要为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及专家学者等,还有工作在各行各业的高校毕业生。

在BBS讨论区中,包含有各类学术、艺术、技术、娱乐、情感、体育等话题的主题版面。一些学生社团或趣味相投的小群体还可以申请内容公开,但不允许外人参与讨论的俱乐部版面。与学生生活更密切相关的,则是包括出国、求职、讲座、二手、团购、房屋、寻物等在内的实用信息发布版面。学生会在这些版面中搜寻信息,许多公司、组织机构也会在这些讨论区中发布相关的广告、招聘信息。

有趣的是,在高校BBS当中,“鹊桥交友”版通常都会是较为火热的版面。许多在高校单身的学生,或是希望找到恋爱对象的用户,会在BBS专门的交友版面上挂牌,公布自己的信息和对恋人的期望,引得有意向的用户应证,通过电子邮件或IM继续交流联系。很多高校学子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了自己的恋爱对象。经常在同一个版块交流的用户,还经常会发起版聚,组织素未谋面的用户一起来聚会吃饭。这些都成为了最早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活动的模式。

4.计算机协同工作(10)

计算机协同工作的全称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CSCW)”,是指在计算机支持的环境中,一个群体协同工作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它的基本内涵是计算机支持下的通信、合作和协调。这个概念是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艾琳·格瑞夫(Irene Greif)和DEC公司的保罗·卡什曼(Paul Cashman)等人提出。CSCW包括群体工作方式研究和支持群体工作的相关技术研究、应用系统的开发等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的环境,改善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消除或减少人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分隔的障碍,从而节省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群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网络人际传播最初的研究对象——计算机会议系统(computer-conferencing system)以及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roup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GDSS),都是CSCW的应用形式。CSCW是一个覆盖面很大的技术体系,在科研、教育、医疗、商务、行政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具体实现技术和分支至今仍在蓬勃发展之中。

从CSCW的设计宗旨可以看出,这是一种任务导向性(task-oriented)的网络人际传播形态,并不作用于情感导向性(emotion-oriented)的社交交往,因而其中体现的情感因素或是人的因素几近于无。这是CSCW区别于其他网络人际传播形态最大的不同点。通常在协同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使用者利用CSCW可以进行一对一传播,也可以进行组织传播,交流的时位特征是互动完全同步。实际上,时位同步只是CSCW发挥作用的基本功能设定,绝大多数协同系统需要或宽松或严格地实现共享互动,甚至达到“你见即我见(What You See Is What I See,WYSIWIS)”的标准。CSCW平台下的所谓“互动”也不仅仅限于语言交流,而是包括了各种计算机专业色彩浓厚的非语言互动形式(如按键式对话、共同编辑某一对象等)。因此,CSCW具有比其他网络人际传播形式多得多的机械性。

5.聊天室(11)

聊天室的正式译名是“互联网中继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IRC)”,中文称为“网络聊天室”。它是由芬兰人雅各(Jakko Oikarinen)于1988年8月在芬兰奥卢大学信息处理科学院参加的一个计算机编程的暑期实习项目时首创的一种网络聊天协议(IRC协议)。这种特殊的协议,能够使大家连到一台或多台IRC服务器上进行的聊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IRC传到世界各地,并架设了四十余个服务器。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由于伊拉克的入侵,科威特的广播和电视信号大面积中断,网友利用IRC向外界发布最新的消息,有时甚至超过了主流新闻媒体的速度,IRC一时间声名大噪并且迅速流行开来。

IRC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模式,能实现Internet用户之间的实时会话(real-time conversation)。每个用户通过客户端程序与远程主机建立连接,远程主机接收多个来自客户端程序的连接。IRC的特点是速度非常之快,聊天室几乎没有延迟的现象,并且只占用很小的宽带资源。所有用户可以在一个被称为频道(channel)的特定界面中使用对应的昵称(nickname)进行公开的交谈或私密交谈。在前一种情形下,任何一名用户的发言都是公开显示在频道界面上的,在这一频道内的用户都可以看到;在后一种情形下,发言内容分别显示在会话双方的终端界面上,除了会话参与者以外的其他本频道用户都无法看到。

如果说电子邮件重在联络功能、网络游戏重在娱乐功能、BBS重在话题发布与评论功能的话,IRC则重在社会交际功能。使用者进入IRC频道就如同进入了现实中的一个交际会所或沙龙,可以结识来来往往的许多陌生人。相比电子邮件、网络游戏、BBS等形式的网络人际传播,IRC受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较小,虽然界面已不似最初那样单调,但至今仍是以文字交流为主。从基本框架上来看,IRC以话题区分频道、一对一传播与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相结合等特点都与BBS较为相似,所以不妨将它看作实时版的BBS。不过IRC的信息流量较大,一般不能像BBS那样持续保存,以致若不是在熟识的会话者之间发生的谈话,往往都停留在相互寒暄和客套的层面,更谈不上什么讨论的深度了。

网上聊天是网络特有的一种人际交往方式,由于网络聊天具有隐蔽性和匿名性特征,上网聊天在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成为很多年轻人上网主要做的事,成为许多网民进行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之一。用一个虚拟的名字,扮演一个全新的人,和素不相识的人敞开心扉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全新的感受,常常让人们在聊天室里流连忘返。

6.博客(12)

博客(blog)起源于个人主页,可追溯到1994年贾斯丁·哈尔用HTML语言手动编写的网页“Justin Hall's Link”,这个网页带有鲜明的私人化风格和非正式色彩,充斥着日常生活记录。此后出现的博客大多集中在IT专业技术领域,属于极少数技术爱好者的自留地。

1997年,时任Userland公司CEO的戴夫·温纳(Dave Winner)开发出具有博客功能的脚本程序,创建了Scripting News网站,迈出了博客从手动走向自动的第一步。虽然如此,但当时的博客数量仍然少得可怜。同年12月,博客使用者约恩·巴杰(Jorn Barger)运行的博客主页“Robot Wisdom Weblog”第一次使用了“weblog(网页日志)”的说法。1999年春,另一位博客使用者彼得·莫霍兹(Peter merholz)将之简称为“blog(博客)”,博客这一名称才正式问世。也正是这一年,博客网站Infosifit的编辑杰西·J.盖瑞特(Jesse J.Garrett)把收集到的博客地址制做了一份博客名单放在互联网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并由此而形成了一个博客社区。同年8月,Pitas公司和Pyra公司发布了基于服务器的博客运行系统Blogger和GrokSoup,其中,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和两个朋友创立的Blogger.com是最早提供博客发布服务的网站之一。Blogger.com为用户提供免费的服务器空间,用户不需要自己提供硬件设备,即可在互联网上拥有专属于自己的固定链接的博客空间。

图9-1 Blogger.com网站截图

资料来源 http://www.podcastingnews.com/articles/Make_Podcast_Blogger.html.

在Blogger.com开先河之后,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提供博客服务。更多类似Blogger.com这样的网站的出现,给个人开设博客提供了所需要的所有资源服务,使得开设博客成为了更简单的事情。博客开始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今天,互联网上的博客数量已经今非昔比,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博客实际上是几种网络人际传播工具中最不具有典型人际互动色彩的一种形态。博客使用者借助专门的博客工具创作个人主页,并将日志按照逆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定期更新,使博客成为个人思想和生活的“活的历史”,也成为个体自身丰富性的写照。在此种意义上看,与其将博客归入网络交流工具,不如将之称为网络个人表达工具。基于博客的互动一般而言是异步的(访问者留言或评论,博主回复),但也可以是实现博主与访问者或是访问者之间的准同步互动(类似于BBS的“版聊”)。除了用密码限制访问的少数博客之外,绝大多数博客都是开放性的个人空间,但其传播对象的数量是不确定的,既可能只有像普通博主的亲友那样的寥寥数人,也有可能像名人博客那样广纳各方网友而多不胜数。再者,博主与访问者之间的人际互动是明显不对称的,博主拥有大量访问者所不具有的特权,这也是博客区别于其他形态的网络人际传播工具的一个鲜明特色。而与其他网络互动工具相同的是,博客的传播符号也经历了从文字为主到图文并茂再到如今文字、图片、视频、音乐多样化的变迁——当然,大多数权限都限于博主享有。

7.即时通讯(13)

1996年夏,以色列的四个刚服完兵役的年轻人——26岁的高德芬格(Goldfinger)、27岁的瓦迪(Vardi)、25岁的维格斯(Vigiser)和24岁的埃米尔(Amir)聚在一起,决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通信优势开发一种软件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快速交流,以方便几个人在网上即时联系。这就是ICQ(I Seek You)网络寻呼软件的最早版本,也就是最早出现的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工具。几个月后,他们将ICQ软件放到网上供人们免费下载使用,短短半年下载人数就突破了百万。结果,ICQ很快就演变成为一种交友聊天工具。1998年,ICQ注册用户数量达到了1200万,被美国在线收购。至2001年5月为止,注册用户数已经突破1亿大关,平均每天有1000万用户在线,每个用户平均在线时间为3小时。继ICQ之后,各种类似的网络寻呼软件如雨后春笋般在世界各地疯长,到2006年年底,全球使用人数达4.32亿,注册账户数达11.5亿。目前,IM的功能日益丰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工具,而是发展成为了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

由ICQ衍生出来的中文ICQ,如CICQ、PICQ、OICQ等近年来也发展迅速。如近年来十分风行的OICQ超越了ICQ的范畴,不仅是网络寻呼机,而且能与传统的无线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的短信息系统互联;不仅进行互联网虚拟寻呼,而且支持显示朋友在线信息、即时传送信息、即时交谈、即时发送文件等。在今天,ICQ已经具有很强的“一体化”通讯功能,不仅仅是一个在网络空间与他人进行沟通的聊天工具,而且还将寻呼、手机、电子邮件、个人博客等多种通讯形式集于一身。

如果说电子邮件是异步网络人际传播的代表形式,那么IM就是典型的同步网络人际传播的代表形式。它是一种类似电话的、具有即时沟通性质的信息传播和信息传输模式。它将电子邮件的讯息交换手段从异步变成了即时,大幅度提升了交流的效率,进一步满足了人与人之间在地理位置分散的情况下进行快速、低成本的联络和交流的需求。IM与电子邮件的功能完全不同,主要用于即时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实现一对一的即时互动,也可以通过建群组或临时聊天室的方式进行一对多或多对多的即时互动。但与电子邮件相似的是,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IM早已从早期的纯文字交流扩展到如今的文字、视频、语音的多渠道传播,功能上也逐渐集成了电子邮件(如QQ邮箱)、博客(如QQ空间)、游戏(如QQ在线游戏)、音乐、电视和搜索引擎等。不过,IM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仍然是私密性的,其内容形式仅限于参与交流的各方知晓。总体而言,IM是一种集一对一传播、小组会议式的群体传播或组织传播于一身的私密性同步网络人际传播形态。

作为网络上非常普遍的即时通讯工具——QQ已经成为了中国网民的一个标志,它的使用者非常多,影响力巨大。QQ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传统的人际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里,我们通过下面的文字,来了解如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于QQ热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论述,研究QQ传播的介质、QQ传播的特征。文章认为QQ传播是一种新的人际传播形式,同时还指出QQ人际传播存在的问题。相信,新的传播介质出现都会对于人类的传播方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研读专栏]

QQ人际传播探析(14)

“QQ爱,E时代。分不清好与坏,没有成功也没有失败。轻轻松松享受自己的存在。”有人这样来描述QQ。今天,几乎每一台电脑的桌面上,都在右下角藏着一只小企鹅。不知不觉,QQ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腾讯公司用它的那个企鹅形象的小图标,改变了中国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的方式。QQ传播正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传播形式。

一、QQ的由来及功能介绍

QQ,即OICQ,是由ICQ衍生出的中文网上工具,ICQ即“I seek you”的谐音缩写,俗称网络寻呼机,由以色列的Mirabils公司于1996年开发出来,此后短短几年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网上即时通讯工具。在中国,腾讯公司率先开发了OICQ即时通讯软件(Tencent Instant Messager),并于1999年3月正式提供服务,OICQ简称TM或腾讯QQ。

QQ具有如下功能特点:一是信息沟通的即时性。QQ的最大特点就是让你知道网络上的朋友是否在线。上网打开QQ,它便自动和支持软件的服务器连接,好友一上线,头像就会变为彩色,用户即可与其交谈,也可以通过“看谁在线上”或“自定义查找”添加新朋友,并与之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交流。二是传输内容的丰富性。QQ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发送、回复,而且还有网上寻呼、传输文件、语音邮件、手机短信等服务功能。此外QQ还可以与传统的无限寻呼网、GSM移动电话短消息互联。三是交流内容的私密性。QQ腾讯系统具有密码保护功能,能最大限度的保护QQ用户的个人资料、聊天内容等,他人很难盗取相关资料。

“网络人际传播是个体间借助计算机、互联网,运用文字和网络符号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传播活动。按反馈的即时性可以将其分为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显然,QQ传播是一种同步传播,是网络条件下新的人际传播形式——QQ人际传播。

二、QQ人际传播的社会心理机制

为什么QQ如此风靡?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社会心理机制作用的结果。QQ传播适应了现实中人们交流的客观需要,因而深受人们喜爱。

(一)“孤独社会”的理性反叛

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戴维·里斯曼(David Riesman)在其社会学名著中将二战后的美国人称为“孤独的人群”。他指出,高速公路、大众媒体(比如电视)、郊区化在带给美国社会结构性变迁的同时也给美国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疏离感,以及家庭和社区的解体趋向。钢铁水泥铸就了现代文明,同时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疏远,造成了现代人的孤独感。躲进QQ空间成为现代人不自觉的选择,它正成为现代都市人敞开心灵、获取信息、寻找友谊甚至“虚拟爱情”、拥抱生活的一种生存方式。从人的心灵的敞开性意义上讲,这无疑是向人类本性的回归,是失落的“聊天”在新时代的重建。

(二)“倾吐”——“倾听”

由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现代都市人更喜欢倾诉。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喜欢别人的唠叨。而在网络中,你可以找到以极大的耐心和热忱包容你、倾听你的人。相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流而言,QQ的不同在于:一方渴望“倾吐”,另一方愿意“倾听”。而且,“倾吐”和“倾听”是相互的,即彼此既互相“倾吐”,又互为对方的“倾听”者。对那些有类似心灵需求的人来说,QQ刚好是一个适宜的场所。于是,QQ中的朋友,就像久违的亲人或作为心灵依靠的朋友,彼此没有现实生存法则的阻隔,没有年龄、身份、文化教养的界限。他(她)能站在你的立场,分享你的快乐,分担你的忧伤。

(三)释放心灵

QQ、网络、手机短信,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存放心灵的空间”。这里,虚拟和现实、物质与精神、都市与乡村、文明与愚昧,甚至友情与爱情,彼此之间“边界消失”、完美融合,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世界一个合理的组成部分,或者说,传统的现实生活已经延伸到一个陌生的虚拟世界,而这个世界正让我们逐渐熟悉起来。所以,当有些现实矛盾和伤害郁积在心中,不能在生活中尽情宣泄的时候,人们几乎会像小孩一样的跑向那台机器,去QQ空间中向那些耐心倾听的人倾诉,以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去蔽”。

三、QQ人际传播的特征

作为一种新的人际传播,QQ人际传播有着独特的传播优势,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传播环境——匿名性与安全感

QQ的密码保护功能能够有效保护个人的隐私,因而其传播环境是具有安全性的。在传统的人际传播中,限于种种因素,人们在交际时常常担心被偷听,“隔耳说”即是。而QQ的匿名性可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因而,人们就很少会担心来自现实秩序、社会道德等因素对自己言行的束缚,也不用担心年龄、职业、地域等的差异。这种话语上的私密性质体现了个体的心灵自由,有助于缓解现代人巨大的生存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二)传播主体——广泛性、偶然性、匿名性、平等性

QQ不同于传统的人际传播——往往囿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QQ传播中空间无限巨大,人与人的接触带有很大的未知性和偶然性。同时人们大多是不相识的,传播主体又具有匿名性的特点。所谓匿名,指传播双方隐去了在物理现实中全部的或部分的真实身份,包括法定的真实姓名、住址以及其他与个人身份、社会角色相关的一切属性信息,交往双方互不认识。在匿名的条件下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交流,如一方不满意QQ的传播就不会存在或者中断。

(三)传播介质——以文字交流为主

QQ中的交流以文字符号为主,它造就了QQ的神秘感,聊天热主要是文字热,人们通过文字交流感情。有人认为,文字交流是QQ人际传播的魅力所在。其次是QQ脸谱、视频、音频,是QQ的语言特色。QQ脸谱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

(四)传播效率——即时性

传统的人际传播往往局限于村落、部族之间,在这一时代,时间起着标示与区分不同空间的作用。对于传统人际传播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本质上受制于两个“空间维度”:因物理距离导致的空间维度和不在同一时间点上的空间维度,共同的时空存在是传统聊天赖以发生的根基。今天,QQ聊天打破了这种时空界限,改变了传统身体经验中的时空观。QQ传播给人们之间的交流增添了翅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了同步进行,迅速快捷。

(五)传播效果——去功利性

去功利性,是指人们在QQ人际传播中并不求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意义上的有利性。一方面由于虚拟性,网络人际空间并没有与物理现实完全连通,通常的社会权力结构和其他制约要在网络中直接发挥作用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QQ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和非连续性,交往双方一般不存在日常现实上的接触和利害关系,这使得交往双方更加自由和放松,更加看重交往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此,QQ传播的目的不在于影响或劝服,而主要是信息、态度和情感的交流与分享。

四、QQ人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

由于匿名性,QQ用户不用为自己的言行负责,这样谣言和小道消息在这里就有了传播的空间。没有了大众媒体视真实性和权威性为生命操守,无需层层把关的审查制度,一些道听途说的传闻、无从考证的假消息,甚至充满诽谤的留言都在QQ上屡见不鲜。这在“非典”时期显得尤为突出,其间“北京要封城”、“蓖麻可以治非典”的流言在QQ上满天飞。

(二)性别偏差与犯罪

QQ聊天在本质上更是一种基于异性交往的联系方式,网上交流对象通常是异性。因为此,QQ从一产生起便得到了人们的青睐,许多青年人更是钟情于此。当第一对网络婚姻出现时,人们欢呼雀跃,惊呼科技的发展如何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交际酿成的悲剧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受其害:“女儿漠然:3月12日,武汉某大学生‘丽’到沈阳见网友,被父亲千里追回。”“网友命案:合肥市公安局破获一起因会网友而引发的杀人血案。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这是2003年2月的《新闻周刊》上刊登的有关网络交际犯罪的《停,别网下》论文的开篇语。QQ在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有人利用QQ视频、音频进行色情交易,这是QQ人际传播中亟待解决和规范的地方。

(三)偏离现实,影响人的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一个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角度来说,它指的是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等以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传统的人际交流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促进人格的形成,使得个体更好的融入社会。而过多的沉迷于网络势必会影响现实中的人际交流,它会使人脱离现实,一方面会出现逃避现实的倾向,另一方面会对现实中的人际交流束手无策,这样就影响了人的社会化进程。因而QQ的负面作用值得关注和深究。

研读小结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即信息”,指明了传播方式或媒介技术本身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构筑和改变我们及我们身边一切的力量。如今,我们正逐渐步入一个“媒介社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依赖于一个中介化、形式化和数字化的标准。真正的网络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物理学概念,它改变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传统的社会规则、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造成强烈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之间的交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传播也与网络中的其他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作为网络上非常普遍的即时通讯工具——QQ已经成为了中国网民的一个标志,它的使用者非常多,影响力巨大。QQ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传统的人际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有关QQ的研究较少。

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于QQ热的社会心理机制进行探索,研究QQ传播的介质、QQ传播的特征,未尝不是研究QQ传播这一新型人际传播形式的一种途径。

除了以上七种已经出现较长时间的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形态之外,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近年来,方兴未艾的SNS社交网站的崛起,带给人们的全新社交体验,它把人际交流和传播带入了一个社交网络化的新时代。

1.SNS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SNS全称为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化网络服务,是指那些帮助人们建立社会化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15)SNS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网络服务形态,它把人们拥有的社会关系纳入到互联网之中,并根据人自身的特点和需求,依托其社会关系,重新进行信息组织和建构。

狭义的SNS,通常是指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兴网站模式;而广义上来说,博客、具有分享功能的网络相册、视频网站甚至是即时通讯软件,都包含在SNS的概念中。

中国首家SNS应用咨询服务商AppLeap公司CEO任自力,2010年2月在北京的某次公开发言中,如此描述SNS:“最新诞生并走红的SNS,则是一场全新的互联网革命的前夜。它的伟大意义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终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关系链条,彼此连接,互相交织,组成一圈又一圈、密密麻麻的社交脉络。这种以社会关系为纽带牵连的网络,首先是自我存在,然后是自我表达、自我揭示,再然后是与关系链条上的其他人互动分享,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关系管理的效率,满足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社会化媒体的出现,给用户搭建了一个平等、开放、去中心化的沟通平台,每个人都称为创造者和传播者,而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人们不一定再依赖雅虎和新浪这样的门户网站读取信息,不一定再依赖Google和百度这样的搜索引擎寻找信息,人们在社交网站上返璞归真,依靠口碑相传,创造内容,维系关系,编制感情。”

SNS一词的兴起,源于Facebook网站的风靡。Facebook于2004年2月4日在美国上线,截至2010年7月,Facebook已经拥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它强调用户身份信息的实名化,这就使得网站成为更好地维持熟人关系的网络工具。这个网站提供的社交服务,使得它在几年之内迅速成长,成为美国拥有实名注册用户最多的站点。在它获得巨额投资之后,中国的SNS网站也风起云涌,出现了人人网、开心网等一大批社交网络,吸引了大批用户,其他网站也纷纷向社交方向靠拢。

2.SNS的新形态——以新浪微博为代表

微博是整合了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是博客与即时传播信息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传播现象。2007年,微博在我国兴起,它以其多样化的发布方式,快捷、广泛的即时交流特点,迎合了现代人碎片化生活背景下的心理交流需求,加上写作门槛的降低,强化了网民的参与度,使其在我国发展迅速。清华大学金兼斌教授认为:“微博客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都会发挥更大的影响,特别是人们的信息沟通、情感交流方面。而且其短小精悍、信息量密集的特点,也契合今日人们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特点。”(16)微博摒弃了社交网站双向互动的紧密人际关系,而是以单向的跟随关系,将虚拟空间的人际关系进行了重新组合。它在关注与被关注中形成了其独特的信息分享和流动模式,通过所提供的@功能、转发功能等给用户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社交关系,扩展了用户之间交流的机会。

2007年之后,国内陆续出现了多家微博网站,如饭否、做啥、叽歪、嘀咕、贫嘴、同学网、腾讯滔滔、9911等,这其中,发展的最好、也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就是新浪微博。

2009年8月,新浪开辟“微博”功能,李开复、姚晨、赵薇、李宇春、黄健翔、李冰冰等众多名人相继开通新浪微博,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与参与。此后,新浪微博就一直保持着爆发式增长。一年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新增2亿,平均每月新增用户超过1600万。根据新浪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突破3亿大关,日活跃用户比例为9%。下面,我们挑选出了新浪微博13个最具人气的应用,做一个简单的展现,一窥微博在SNS领域的特殊魅力。

1)微直播:人人都是直播台

微直播是依托于微博基础,通过汇集微博上来自各方面的实时信息,全方位展现大型活动进程的直播平台。在微直播中,普通网友也能通过参与现场播报,与明星嘉宾一同成为活动的主角。同时依托微博快捷的传播机制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微直播已成为活动信息最快速的传播平台。

图9-2 新浪微直播2012北京车展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直播首页,http://live.weibo.com/。

图9-3 新浪微直播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微直播,http://live.weibo.com/zb/201202271766。

这种直播形式可以应用在任何场所,可以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通过手机、笔记本电脑或者iPad等各种移动终端实现现场直播。“微直播”可以立即实现现场与全国2亿微博用户之间的互动,同时又可以链接到相关的博客、论坛、网站,甚至可以与传统电视台形成多媒体交互,是迄今为止最方便的多终端交互模式。以经常召开的各种会议为例,只需一台可以上网的笔记本电脑,或者具备3G传输功能的iPad移动终端,即可实现“微直播”。会议现场的投影仪可以链接微博,直接将画面投影到大会的背板上,就可以实现“演讲者+与会者+全国2亿微博粉丝”的三方即时互动。

2)微访谈:深度交流的平台

微访谈是基于微博的访谈类产品。微访谈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于普通网友,并且由访谈者直接回答,真正做到了嘉宾与网友之间的零距离交流。与传统的访谈形式相比,微访谈具有如下的特点:网民各型各色的原生态提问都会在里面呈现;数万网民现场围观,使得嘉宾和围观人群都有一种很刺激的“现场感”;在这个过程中,普通网友通过提问成为记者;可以与自己喜欢的明星进行对话。

图9-4 新浪微访谈首页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访谈首页,http://talk.weibo.com/。

图9-5 新浪微访谈海地维和专题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访谈首页,http://talk.weibo.com/ft/201111302779。

3)微博大屏幕:网络与现场的完美互动平台

微博大屏幕俗称微博墙,是在展会、音乐会等场所展示特定主题微博的大屏幕。大屏幕上可以同步显示现场参与者发送的短信和网友发送的微博,使场内外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传递和获取现场信息。最早见于新浪微博潘石屹同济开讲玩微博搞互动(17)

图9-6 新浪微博大屏幕首页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大屏幕首页,http://screen.weibo.com/。

微博大屏幕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作为个室内会场的展板。试想在街头,在世贸天阶,消费者看到企业的大屏幕,有谁会不想“上墙”耍酷。微博大屏幕具有很强的调动现场气氛作用,它可以很好地促进场内场外互动交流:现场参与者与网络用户形成互动的文字、图片直播,现场只需通过短信或者客户端发布微博就能同时在微博墙和网络上同时呈现,而场外的网络用户根据一定关键字发送的微博也会同步显示在微博墙和网络上。通过“上墙”,现场参与者可对大会现场环境直接反馈,网友则可对现场的新闻进行实时捕捉和评论。

图9-7 关于新浪微博大屏幕的微博截图

4)微博投票:倾听用户声音的平台

微博投票是企业倾听用户声音的新平台:当新产品新业务推出后,可通过“投票”及时获得用户的真实意见,也可以进行调研市场潜在需求,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指导。

图9-8 新浪微博投票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投票首页,http://vote.weibo.com/?topnav=1&wvr=4。

5)微活动:释放用户能量的平台

活动平台,较之简单转发或评论,有更好的粉丝参与度和互动频率。微活动平台,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活动形式和规则,如大转盘、砸金蛋、有奖转发,保证了活动的公平公正。

图9-9 新浪微活动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活动首页,http://event.weibo.com/?topnav=1&wvr=4。

新浪微活动,其活动类型包括三种:同城活动、有奖活动、线上活动。活动内容囊括了出游、演出、交友、聚会等等。

同城活动:活动内容针对特定地区奏效,可以是省份,可以是城市,也可以是小区。内容包括聚会、促销打折、作品征集等等。

有奖活动:活动内容需要设置奖品,包括奖品数量、中奖几率等等。活动形式分为:大转盘、砸金蛋、有奖转发和其他。活动的共同点是活动发起者必须是新浪认证用户,发起时间最长为5天,一旦发起,不可更改奖品名称和发起时间。即将结束时,可以追加奖品的数量,但是不可以更改奖品的名称。

图9-10 新浪微活动中国电信某次有奖转发活动的截图

资料来源 “中国电信囊括三大操作系统”有奖转发微活动页面,http://event.weibo.com/440050。

线上活动:活动内容只在线上进行,形式包括晒照片、送祝福、测试等等。对企业来说,尤其是新入驻微博的企业,活动是聚集人气吸引粉丝的常用方式。所以在规则上可以通过加关注和转发的方式,推广活动和企业微博。

6)微音乐:一款最火爆的微博音乐应用

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有“微音乐广场”,提供各知名男女歌手的作品聆听和分享,其主题频道有:歌单广场、音乐电台、排行榜、新歌速递、我的收藏等。用户可以收听所关注的艺人的电台。微音乐可以测试用户与他人或任意两人的音乐情缘,给用户提供关于音乐的意外惊喜。

图9-11 新浪微音乐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音乐首页,http://music.sina.com.cn/t/。

7)微视频:及时互动分享平台

微博新功能之一,支持本地上传视频,配合“后病毒时代”,通过微博,品牌TVC及视频短剧被提炼成一个让网友记忆鲜明的话题,该话题与品牌紧密结合,形成强大的口碑效应。

图9-12 新浪微博客的截图

8)微领地:“位置”营销平台

“微领地”是基于LBS+SNS平台OEXTM上的新浪官方LBS产品,深度融合了新浪微博、娱乐、生活等资源,可实现多方式签到、位置交友、完成主题任务、收集奇趣徽章、了解明星动态、发掘身边玩乐信息等。“微领地”将与新浪微博实现信息同步,微博关注及粉丝数会自动同步到“微领地”;同时,微群、微博活动也将实现同步,这意味着用户在签到的同时可随时随地发现身边人,实现位置交友。

图9-13 新浪微领地的首页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领地首页,http://vld.sina.cn/。

LBS对于消费者来说,似乎只是签到,签到,还是签到……

微领地为企业的LBS营销带来了更多的遐想空间。假如我们插个“图钉”或发条微博,说想喝咖啡,而踩着大板车的星巴克咖啡配送员即刻给我们送来外卖,很酷吧!这不是空想,星巴克已经在美国推出LBS应用程序Mobile Pour,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基于自己所处位置下订单。

图9-14 新浪微领地关于星巴克图钉的微博截图

9)微电台:实现跨界的联动平台

微电台突破了以往收听广播的地域及终端限制,也改变了用户被动收听广播的习惯,微博用户可在收听微电台的同时,与主持人和网友进行互动,可以说是传统媒体的“微博化”。

图9-15 新浪微电台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页面,http://radio.weibo.com/china/fm900?source=radioarea_lastlisten。

10)勋章:专属形象展示,特殊身份符号

微博勋章,是由微博衍生开来的应用及虚拟物品,作为博主个性和参与活动的展示。微博勋章是用户在微博某项行为活跃的象征,根据不同行为的活跃度,为用户提供不同类型的勋章;也是企业推广活动打造专属的微博形象符号。

新浪微博于2011年6月21日全新改版勋章平台,升级后的新浪微博勋章不仅种类丰富、规则有趣、样式也更讨网友喜欢,同时每位微博用户都有自己的勋章展示馆。新版勋章的上线将增加新浪微博用户使用时间,增强网友互动性,是新浪微博加强社区化的又一体现。每一枚勋章都有相应的任务规则,完成任务即可领取勋章。

图9-16 某位网友的新浪勋章截图

11)微群:打造你自己“圈子”的平台

微群,就是微博群的简称。能够聚合有相同爱好或者相同标签的朋友们,将所有与之相应的话题全部聚拢在微群里面,让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以微博的形式更加方便地参与交流。

新浪微群其实是大微博里的小圈子,服务新浪微博现有微博用户,提供用户小圈子的聚集、沟通、交流平台。在微群状态中,用户可以创建自己的微群,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微群,并且为未加入微群的用户随机推荐热门微群。根据新浪微博的推荐机制来看,不排除关联标签、地区与讨论话题。在微群发言界面中,参与群组的用户可以互相交流,并且同步发布至微博。

图9-17 新浪微群王菲演唱会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群首页,http://q.weibo.com/。

企业通过加入行业交流群,可带来曙光和营销机会。例如电商企业,可以加入“网购”、“潮流”、“尚品”等类似的群,这里可能有潜在的消费受众,借助软性、温和的宣传方式吸引潜在消费受众的关注。

图9-18 新浪微群上以“家居”为关键词搜索微群的截图

资料来源 http://s.weibo.com/q/%E5%AE%B6%E5%B1%85?refer=weiqun.

12)微盘:信息储存分享的平台

微盘是一款免费的云存储网盘,支持电脑、手机、Web等多种终端数据存储与同步。用户将新浪微博小助手与自己的微博账号绑定,就可以把本地文件方便地分享到微博,便于微博粉丝下载、分享、传播,帮助提升微博关注度及粉丝量。

图9-19 新浪微盘的截图

资料来源 新浪微博微盘首页,http://vdisk.weibo.com/。

13)企业版微博:企业官方互动平台/个性展示平台/智能管理平台

企业版微博是新浪为企业、机构用户量身打造的服务平台。它具有更丰富的个性化页面展示功能,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服务,以及更高效的沟通管理后台。新浪微博企业版将帮助在微博中的企业更便捷地与目标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提升营销效果转化,挖掘更多商业机会。

图9-20 麦考林的企业微博截图

资料来源 http://e.weibo.com/mecoxlane.

3.SNS背后的黄金法则(18)

1)六度分隔理论

社交网站用户数量的迅速崛起,依靠的是用户自身关系网络的传播。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被看作是社交网站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不管是MySpace还是Facebook,最开始都是依靠相互之间的介绍,让现实中的好友都来注册,结成网络中的好友关系。

互联网的盛行,更好地证明了六度分割的现实性。微软的研究人员过滤出2006年某个月份的MSN短信,利用18000万名使用者的约300亿通信信息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任何使用者只要通过平均6.6人就可以和全数据库的1800亿组配对产生关联。约87%的使用者在7次以内可以建立联系。

借助已经广泛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社交网站得以在用户之间快速地相互影响和传播。社交网站成功地实践了六度分隔,并因此取得了惊人的成长。

社交网站的独特就在于,它将用户所具有的人际关系网络,从线下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转移到了网站之上。六度分隔为众多社交网站的扩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而社交网站也证明了六度分隔的强大威力。

2)神奇的邓巴数字

1998年,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指出,每个人一次所认识的人的数量是有一个上限的。他注意到,人类和猿类都是通过某种互相梳理的行为来发展社交联系。邓巴的理论认为,猿类和人类的大脑都只能处理有限数量的梳理关系;人类花了大量时间来闲聊、交流八卦消息等,而猿类则是把时间花在了互相找虱子上。邓巴还观察到,猿类群体的数量往往不超过55名成员。由于人类大脑容量比猿类大,邓巴计算得出我们的最大社交关系数量也会多一些,平均在150人左右。事实的确如此,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人类群体在达到150人左右时就会自然减缓增长,因此150又被称为“邓巴数字”。

“邓巴数字”,随着通信技术发展而有所增加,但其增长依然缓慢。对于一般人而言,虽然电话这样的通信网络延伸了人们交流的物理距离,省去了交通上的时间,但是交谈所要占用的时间和精力与会面交流相比甚至更大。即使拥有IM这样的网络通信工具,即使沟通依然占据较长的时间,人的社交关系也因此而受到局限。

3)“弱联系”社交

Facebook这样的社交网站的出现,让用户可以拥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社会关系当中的那些“弱联系”。

“弱联系”(Weak Ties)一般是指关系一般的熟人,了解不太多的朋友等。他们可能是在某次大会上认识的,也可能是某位刚刚在Facebook上把他们加为好友的高中同窗,还可能是某年节日Party上认识的某人。

在社交网站出现之前,这类点头之交的朋友通常会很快消失于你的生活意识之外。而现在,用于一旦在社交网站上建立了好友关系,用户在网站上发布的每一条消息,好友都可以接收到。通过这样的方式,用户可以更多地了解那些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好友的些许信息,并通过社交网站进行随意地评论和交流。

Facebook的News Feeds功能,提供了好友动态的信息聚合,提高了用户处理“弱关系”的效率,使得用户在不多的时间内,可以与更多的好友进行较弱形式的沟通和维持联系,从而使得“邓巴数字”超过了以往。

英国有一位名叫艾维·比恩(Ivy Bean)的妇女,已经有104岁高龄,她住在英国约克郡西部布拉福德一所养老院,经常上网,并在网上记录自己的生活内容。在短短两年内,她在Facebook上结识了至少4800名网友。当Twitter火热起来后,比恩也迫不及待地注册,成为微博客网络社区上年纪最大的英国写手。

图9-21 Ivy Bean的Facebook页面截图

资料来源 http://tech.blorge.com/Structure.

图9-22 Ivy Bean与她的Twitter页面合影

资料来源 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10/jul/30/ivy-bean-obituary.

弱联系的增多,会给用户带来更大的收益。社会学家很早就发现,弱联系能极大地增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方说,你正在求职并向好友们求助,但他们可能帮不上多大的忙,因为他们手中并没有多少你不知道的线索,这时候反倒是在关系网中距离你较远的熟人会有用得多,因为他们的触手伸得更远,而他们与你的交情也足以使他们愿意为你提供有用的帮助。

Facebook就这样成为了Web2.0时代最火热的SNS网站。大量的用户在Facebook的网站上进行互动交流,用户之间所包含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联系,都被Facebook包含在内,使得Facebook成为了网上的社会空间。

4.SNS社交网络的功能

“社交网络”功能无疑是SNS网站最具威力的功能,它能实现在一台服务器上,让多人一起工作、交流和娱乐的需要,甚至能把成百上千人召集在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照片、欣赏音乐。在它之前出现的人际传播技术形态,主要是为了完成通讯交流等功能,而SNS则不同于此,它的功能日益完善,涵盖了从个体导向到群体导向,从简单的通讯到群体的网络协同作业的全面功能。具体而言(19)

首先,它促使虚拟社会与物理世界通约。有学者认为,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之间存在着“虚拟实在与物理实在的差异与不可通约性”,网络社会不能取代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世界。例如网络人际传播的匿名性,会使得个体的网络表现与他在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网络人际传播的偶然性使萍水相逢的交流对象缺乏信任,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预热期,在他们达到真正的交流之前会产生较多的冗余信息,由此造成人际交往的效率低下、广种薄收。

SNS的出现真正动摇了“物理实在”与“虚拟社会”之间存在的不可通约性。SNS的价值来源于真实性。在Web1.0或者门户时代,用户常常只是一个ID符号,而基于Web2.0的SNS却能以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为特色,使用户以鲜活的姿态出现。

SNS的发展方向是建立一个庞大的人脉圈,而每个会员都会有详细的真实信息,充当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的信息。例如国内一家专注于商务人士社交的老牌SNS网站——联络家网站,它所提供的电子名片下载功能,就基本上保证了“实名注册”。如果你是咨询师,你可以搜索到其他的咨询师,或者找到“对口”公司的主管、CEO等。

SNS的走俏,与人们对网络应用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网络社会化应用的发展,网民对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等方面,而是希望其能对工作、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支撑和帮助,因此,SNS提供的网络真实性的社交服务,自然得到了网民的信赖和喜欢。

SNS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网络化社区可以模拟真正的社会群体,在这里,工作、感情和现实的生活都紧密相连,相互之间传达的信息真实、可靠,并付诸于真实的思维和行动,从而成为真实生活中的一部分。可以说,整个“物理实在”已经或正在被“虚拟化”,这种“虚拟实在”正成为眼下社会的本身,网络生活和现实生活渐趋融为一体。

第二,SNS使得人际关系网络化。在SNS技术结构中,中心的意义被大大弱化甚至完全消解,去中心化的特点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网络传播结构的扁平化特点也会进一步凸显。SNS由若干个节点,即“人”组成。人们应用技术的同时会自然地愿意分享和交换,愿意透过值得信任的节点相互连接。这些点就是各种信息的来源,通过不同参与者的信息收集和快速分享传播,参与者通过SNS告知和被告知,说服和被说服。

在SNS的帮助下可以轻松认识“朋友的朋友”,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扩展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更科学地管理人际资源网络,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你可以通过一些工具来找到和你这个点最相似的点,你们可以交朋友,可以合作,可以成为学习的伙伴。这些点又会依据不同的职业、爱好等组成各种各样的小圈子,人们将在各个小圈子里找到需要的信息。如联络家网站,它专门面向大中华地区拓展商务人士的交际圈,有严格的好友分类管理、层级设置,用户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要和某人建立联系,以及要通过何种途径去接触或结识某人等,这也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隐私。这样,原本在现实社会中才能建立的人际关系,在网络社会中同样实现了,而且交际的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更快,交流得更深入。

“部落化→非部落化→重新部落化”,这是麦克卢汉的一个著名公式。人们曾经在部落化时代,面对面地进行口耳交流,而现代化的发展则使人类锁进了各自的“盒子”,不知道隔壁住的是男是女,成为现代人的常态。SNS的出现使人类重新部落化,但不再是以居住地为纽带,而是以职业、爱好等等各自真实的面貌聚集成不同的“部落”,人们终于又回到了个人对个人真实交往的形态,这也显示了人们对于回归真实人际交流的内在需求与渴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SNS传播模式是网络人际传播向传统人际传播的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