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传播在网络

人际传播在网络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人际传播来说,这样一种趋势无疑使得人际传播更多元、更复杂,同时公开的人际传播也有可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图1-7 网络身份标识符号化资料来源 http://123.125.41.247/read_4723346_1_0.html.而随着网络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web2.0代表了一种从匿名化变为假名化的趋势,也就是说网络人际传播的参与者都有自己较为长期稳定的身份标识,这也是参与者为了能够更方便、持续地参加网络人际交往的考虑。

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出现与演进不仅意味着大众传播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革新了人际传播的方式和渠道,赋予人际传播新的特征。其中,移动终端的出现更加扩大了网络的这种影响力。麦克卢汉提出的两个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变革。一方面“媒介是人的延伸”,即媒介是由人身体中的各种功能延伸的,例如书籍是人类的视觉延伸,广播是人类听觉的延伸。如此看来,网络人际传播与现实中的人际传播有共通之处,譬如网络符号与表情是现实中人表情的虚拟化,而网络中的讨论与表达是现实中人思维和观点的延伸。也就是说,网络和移动终端的人际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现实中人际传播的延伸。而另一方面,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也就是说一种媒介的出现并不仅仅是技术的变革,也意味着人类新的传播实践(practice)的出现,对人的传播、交往方式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影响作用。网络媒介、移动终端的革新也意味着人际传播新特点的出现。

随着web2.0的发展,各类社交网站出现使得信息传播不再仅能够从大众媒体流向大众,而使得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传播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有机会把自己的信息传达给其他人。因而如今信息的来源不再仅仅是个人体验和大众媒体,个人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源。因此,人际传播获得的信息、讨论的话题有了更广泛的来源。我们与他人所沟通的信息,可能来源于转发的一条短信、一条微博、某个名人的博客等等,而不仅仅是传统媒体所传递的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学者认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趋向于融合:大众传播趋向于个性化,为个人定制要传播的信息,并且更加注重管理受众的反馈;网络中人际传播所传递的信息也可能像大众传播一样面向不确定的大众。对于人际传播来说,这样一种趋势无疑使得人际传播更多元、更复杂,同时公开的人际传播也有可能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人际传播的内容不会受到政府、商业力量的控制。政府依然能够通过对信息发布源头的控制实施对网络的监控,商业力量依然能够通过各种营销与传播活动渗透到人际传播的信息中。但是这样一种去中心化至少意味着公众有更多的途径获取信息,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比较和鉴别。

在网络人际传播中,每一位参与者在网络上都通过昵称、头像、签名、介绍等方式赋予自己在网络中的身份一个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将自己参与者的身份符号化。网民给自己贴一个标签就是这种符号化的体现,诸如吃货、宅男、文艺青年、知名作家、学者等等,都是个人在现实中身份的符号化,有助于展示自己的身份与个性,也有利于他人迅速地了解自己。

图1-7 网络身份标识符号化

资料来源 http://123.125.41.247/read_4723346_1_0.html.

而随着网络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web2.0代表了一种从匿名化变为假名化(或称为真名化)的趋势,也就是说网络人际传播的参与者都有自己较为长期稳定的身份标识,这也是参与者为了能够更方便、持续地参加网络人际交往的考虑。这也意味着网络人际传播逐渐地接近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参与到其中的身份更加具有真实性,成为现实中人身份的延伸,而非仅仅一个虚拟的符号。

网络的出现使得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人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交流,而移动终端的技术变革则使得网络的覆盖能力更强,每个人有机会能够随时随地与其他时间和空间的人进行交流。通过邮件、MSN、飞信、TWITTER等多种工具,我们能与异国他乡的朋友进行交流,也能够在顷刻之间与不同的人分享我们的心情感悟和思想观点。网络使得人际传播所受到的时间与空间的拘束更小。

而另一方面,网络与移动终端的存在使得人际传播的参与者能够自由地选择时间上的同步还是异步传播。自古以来,人们就通过信件、字条等书面方式实现了异步的人际传播,但选择还是非常少的。而在今天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反馈时间长短不一的媒介。如果需要即时的互动,我们除了通过面对面的传播外还可以通过打电话、视频聊天等方式与他人进行沟通;如果需要一段时间间隔后的反馈,可以通过短信、邮件、社交网络上的评论与留言等方式进行。而新近出现的微信、飞聊等软件,不但能够快捷地异步传播文字信息,还能够传递语音信息,这使得人际传播的参与者能够更加自由地选择反馈和传播时间,避免了一时语塞的尴尬,同时也能够传递更加丰富的信息。

信息时代的信息量呈现爆炸式增长,每天有无数的信息都可能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这大大丰富了人际传播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与此同时,公共议题和商业信息的传播也发生了变化。

前面提到网络发展呈现出去中心化的趋势,这使得每个人都有机会将自己的信息传递给公众,人际传播发挥更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为人们讨论公共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社会公共议题更加有可能成为人际传播的焦点,并且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这与网络时代公民参与意识的提高也相辅相成。

而网络和移动终端使得人际传播更加方便、快捷、多元,这也使得企业必须更多地从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尊重消费者的利益。但与此同时,企业也能够从公众的人际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反馈和信息,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营销传播,这使得商业信息进一步渗透到人际传播中。一段病毒视频广告、一个吸引消费者的公关活动,都有可能成为社交网站等网络媒介中被人广泛讨论与传播。

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的人际传播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这并不代表传统的传播方式会被取代,一个礼貌的握手、一个温暖的拥抱或者几个老友相对而坐共度的一个下午都还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但同时旅行中通过只言片语、几张照片与远方朋友分享心灵体悟,利用闲暇的几分钟与网友进行观点的交锋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当然,这也意味着更多零散的时间都可以用来进行人际传播。

在网络人际传播中,传播符号作为现实中符号的延伸,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贫乏到丰富的过程。现在我们既可以看到像“:”、“==”这样的简单符号,也能看到视频、动态图片等丰富的符号,也逐步能够接近现实中人际传播的语言与非语言符号,能够更加人性化。

图1-8 网络符号人性化

资料来源 http://www.bbrtv.com/2011/0901/91585.html.

[研读专栏]

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23)

人类现有的传播活动基本上分为两大类型,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李彬认为,所谓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一般是指人们相互之间面对面的亲身传播,所以又称面对面传播,人对人传播。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大众传播活动是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于近代出现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第一张著名廉价报纽约《太阳报》的问世,才称得上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此后,随着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就成了现代大众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正是在这段时间,现代大众传媒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人类社会传播全面进入了现代大众传播时代”。从传播学诞生后传播学界研究的主流来看,传播学几乎等同于大众传播学。这是由大众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和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需要决定的。即使如此,与大众传播研究著述的丰富相比,人际传播领域也不乏人问津。但已有的人际传播研究多集中在人际关系和人际交流领域,从学科上来说,大致可归为社会心理学范畴。从传播学媒介分析角度对人际传播媒介的研究是罕见的。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超出了面对面传播的限制。文字产生以后,为异地人际传播提供了很好的媒介。王人恩在《古代家书发展史略》中提出,现存的年代最早的家书,产生于战国末、秦代初。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于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郊睡虎地4号墓发掘出土木牍两件,均两面墨书秦隶,内容为从军出征的士卒黑夫和惊兄弟俩写给家里兄弟中(亦作“衷”)的家信。这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两封家书实物,也是迄今发现的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1988年,美国学者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凯思林·里尔登在《独白、对话和电子对话》一文中,提出了电子对话(telelog)的概念。她们认为传播技术本身并不能构成传播形态,诸如视传电信会议、电子布告栏、双通道(双向)有线电视等信息传播新技术同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分享的共同点,分别超出了其互动性(交互性)和电子性的表面特征。它们同人际传播及大众传播形态或多或少地分享着一连串特征,正是这些共享的特征使之成为传播形态。她们认为,大众传播是独白式的传播形态,人际传播是对话式的传播形态,而以信息传播新技术为手段的传播,则是电子对话式的传播形态。桑德拉的传播形态三分法不管是不是科学的,但提出了电子对话的概念,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斯蒂文·小约翰认为,任何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都是媒介。媒介:media,原意为中间、适中、平均、调节人、传导体等,也可解释为手段、工具等。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与机构,是传者与受传者之间进行传通活动的桥梁。对传播学而言,媒介分析是一个重要领域。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同时是人类传播媒介变迁演进的历史。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的使用或人的延伸都改变着人际依存模式,正如它改变我们的各种感觉的比率一样。即使是对人际关系领域来说,研究人际传播媒介的演变也是很有帮助的。对传播学来讲,关于媒介的研究也需要细化到人际传播领域。罗春明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撰文指出,人际传播媒介就是人际传播活动中使用的中介物,指那些“介于从事传播活动的个体之间的物理中介形式”。人际传播媒介的本质表现在它能够将信息传送给身份明确的、特定的社会个体。罗春明认为,在当前的“媒介革命”中,媒介演变的总趋势是传播主体个人化。传统的大众传媒正丧失其某些重要性质,甚至丧失根本性质,人际传媒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信息高速公路将逐步贯通全球,最终演变为以人际传媒为主体的全球一体化点网状媒介系统。罗春明提出人际传播媒介概念,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美国传播学家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1)示现的媒介系统。即人们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主要指人类的口语,也包括表情、动作、眼神等副语言符号,它们是由人体的感官或器官本身来执行功能的媒介系统。(2)再现的媒介系统。包括绘画、文字、印刷和摄影等等。在这一类系统中,对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来说需要使用物质工具或机器,但对信息接收者来说则不需要。(3)机器媒介系统。包括电信、电话、唱片、电影、电视、计算机通信等等。这些媒介不但传播一方需要使用机器,接收一方也必须使用机器。

哈特的媒介三分法已经把人际传播领域纳入传播学媒介分析的视野。我们发现,电子对话形态借助的媒介属于哈特划分的机器媒介系统。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随着人体的延伸,人际传播媒介也在不断的变化演进。这一演进过程总体上是一个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的过程,也是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性的过程。下面我们就对人际传播媒介的变迁作一初步分析。

一、面对面传播:示现媒介系统时期

在传播媒介演进发展史中,丰富的语言文化资源记录了各种人际传播现象。例如耳提面命、道路以目、颐指气使、三人成虎、指鹿为马等。这都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现象。在面对面人际传播中,有三个必要的要素,即两个以上的传播参与者、传播符号和意义(信息)与人际传播媒介(语言、声波、光波、听觉、触觉、嗅觉、视觉、肌肉运动、助听器、服饰等工具或载体)。示现媒介系统时期主要的传播媒介是口语和人的听觉。“听觉……具有高度的审美功能,它是精微细腻的、无所不包的。”口头文化在行动的同时要作出反应。面对面传播是高效的和即时的。

传播参与者是指传播者和受传者(人际传播中一般情况下两者是频繁交替的)。符号按感觉方式可分为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两大类,对应于面对面传播,听觉符号和视觉符号分别是语言符号和副语言符号。在这里我们不过多涉及符号的分类,因为本文的主题关注的是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如上所述,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与机构,是传者与受传者之间进行传通活动的桥梁。符号本身也是运载意义的媒介。对应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媒介不仅指符号,还包括运载和传递符号本身的载体,例如声光电荷各种传播“道具”。

李彬认为,人际传播的特征在于符号互动。根据符号互动论者戈夫曼的观点,人际传播的过程就是人们表演“自我”的过程,但这个“自我”并非真实的自我,而是经符号乔装打扮了的“自我”。因此,人际传播者实际上是带着符号制作的“假面具”的表演者。我们如果把人际传播置于典型的环境——话剧舞台上,那么关于面对面传播也需要媒介就很清楚了。舞台上的演员不论表演什么节目,毫无疑问的是他们之间在进行某种人际传播,同时,演员和观众之间也在进行人际传播。这两种传播要进行下去,必须依赖声光电等物理媒介。同时,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具备编码、释码和译码的能力,即有视觉和听觉。我们很难想象漆黑一团寂静无声的舞台和剧院的传播效果。正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一样,缺少媒介的人际传播不但是停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危险的。

模式是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传播模式可以帮助人们认清具体繁杂的传播过程,解释力强的传播模式对人际传播媒介研究是很有帮助的。施拉姆曾经在奥斯古德模式的启发下提出过一个人际传播的循环互动模式。这个模式是这样的:

这个模式对于面对面人际传播过程有一定解释力。该模式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人际传播的主体,通过信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之中,强调了人际传播的互动性。但是该模式没有涉及人际传播渠道中的各个环节,即没有媒介的概念。如上所述,我们认为人际传播是有媒介参与的。因此笔者试图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加入媒介环节,增加这个传播模式的解释力和准确性。

笔者认为,经过编码的信息只是符号代码。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释码者,同时也都是编码者和译码者,这是从传播者体内的自身传播系统来说的。因为语言只是人的意识的符号。意识要以语言为媒介传播给对方,神经系统就必须先对意识进行编码,然后传达给人的发声器官,人的发声器官进行译码和释码并转换成声带的震动,通过空气传达到对方的耳膜,耳膜和神经系统对震动进行译码、释码和编码,把信号传送给受传者的大脑形成意识。如此循环,完成一次人际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符号的传播要使用的媒介有空气、声波、神经系统、发声系统、收听系统等,副语言符号的传播要使用的媒介有光、光波、神经系统、视觉系统、触觉、味觉等感觉系统。这么多的媒介,最终传播的是传播双方的意识。

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际传播必定要摆脱面对面传播的局限。随着人类传播经验的积累和文字的出现,人际传播媒介进入了体外媒介系统时代。

二、延时传播:再现媒介系统时期

再现媒介系统是人的体内传播系统的技术延伸,特别是视觉系统的延伸,从此人类的传播活动摆脱了本能,进入了技术传播时代。文字是异地传播的主要媒介。我国丰富的文学遗产中描述文字传播的比比皆是,例如罄竹难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唯恐说不尽,临行又拆封”、“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等。文字和书信对古人来说是跨越时空的唯一媒介形态,我国语言中流传下来的这些关于文字和书信的诗句表现了再现媒介系统的巨大价值和曾经的不可替代性。延时人际传播过程的要素有三个,即传播者、受传者和媒介(绘画、文字、纸张、印刷机、油墨、邮政系统和时间等)。

延时传播的传播者和受传者角色转换是延时的(书信),甚至是不可逆的(报纸、书籍、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字作品、绘画、建筑、雕塑、碑文等)。绘画是人类最古老的延时传播媒介,据考古发现,人类用图形或绘画来传递信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将对自然界及自身的认识绘成简单的图画,刻在岩壁或各种石器上。关于文字产生的时间,多数学者推定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的汉字,如果从仰韶文化晚期刻绘在陶器山的几何图形或符号算起,其形成与发展至少已有5000年的历史。文字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对人际传播具有重大的意义,使人际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语言产生于人们相互交流的动机,而文字的创立一开始并非由于迫切地传播愿望所致。文字最初只是作为一种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的手段,而不是或者说不主要是作为传播的基元。人们一旦找到一种适合的文字体系,就把它用到人类活动的其他方面。借助以文字为代表的体外化传播媒介,人际传播过程出现了新的特点。从积极方面来看,体外化传播媒介使人摆脱了面对面传播的限制,延伸了人际传播领域。相隔万里的人们可以借助书信互通音信,相隔千年的人们可以借助文字体验共同的情感和永恒的人性。

文字媒介给人际传播带来了时间上的延时性和空间上的拓展性,同时也把人际传播引向了隔膜和疏离。人类是通过图像而非抽象符号看世界的物种,习惯于对口头语言作出即时反应。这些以及其他前技术传播形式中的人际传播都丧失在了印刷中,口头传播丧失在了抽象而延迟的全球性传播中,所有的一切都变得碍手碍脚。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作为我们感知的延伸,必然要形成新的比率。不但各种感知会形成新的比率,而且它们之间在相互作用时也会形成新的比率。作为视觉功能的强化和延伸,拼音字母在任何有文字的社会中,都要削弱其他官能(声觉、触觉和味觉)的作用。麦克卢汉认为,听觉是高清晰度和低卷入度的热媒介,视觉是低清晰度的、高度抽象的冷媒介。文字是视觉的延伸,拼音文化“赋予人行动是压抑情感和情绪的手段。只行动而不用作出反应,不用卷入其间”。麦克卢汉对听觉和视觉有过精辟的阐述:耳朵世界的拥抱性和包容性远远胜过眼睛世界的拥抱性和包容性。耳朵是极为机敏的。眼睛却是冷峻的和超然的。耳朵把人推向普遍惊恐的心态。相反,由于眼睛借助文字和机械时间而实现了延伸,所以其留下了一些沟壑和安全岛,使人免受无孔不入的声音压力的回响。

文字是一种沉默的和匿名的人际传播媒介,传达性和反馈性差。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一种纯粹的体外媒介系统。作为符号的符号,文字本身没有意义,它不是一种自明的符号系统,必须首先进入受传者的注意范围。文字的人际传播效果,受到选择性定律的约束。选择性定律是就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存储而言的,它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层含义。这条定律的基本思想是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势必都要根据个人的需要和意愿而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甚至有所曲解,以便使所接受的信息同自己固有的价值体系和既定的思维方式尽量地协调一致。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就像保护着受众的三道防卫墙。在人际传播中,以书信为代表的文字传播媒介往往会形成传而不通的现象。这一方面是文字传播的延时性造成的,另一方面就是受传者的选择性机制在起作用。并不是寄出去的每封书信都能达到传通的目的,即使受传人阅读了书信,信息也不一定会反馈给传播者。法国大文学家雨果收到过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法国最伟大的诗人收”,他没有拆,而是把信寄给缪塞,而缪塞又寄给拉马丁。这些文坛巨人都自认为没有资格来拆开这封信。这封信也成了一封没有被人开启的信。历史上投递时间最长的信是哥伦布写给意大利皇后的“瓶装信”,这封信在海上漂流了359年才被人发现。

李忱在《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一文中,通过对传播发展历史进程的理性观照,揭示了“传播的本质具有对话的特征”这一道理,并深入分析了传播本质的对话特征由肯定到异化,再到回归的变化脉络。我们认为,对话是人际传播的本质。对于所表达的事物而言,语言是直接符号,文字则是间接符号,或者说是代表符号的符号。

朱光烈认为,一切传播媒体都是语言的载体和奴仆。他认为,原始人类生活在纯粹的自然环境中,当人类创造了第一件工具的时候就开始了自己制造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在所有的人造环境中,语言是人类给自己制造的最根本、最伟大、最全面的人造环境。从此,作为人专有的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再也不是自然环境直接的反映,而是经过语言的代码加以改造、结构之后的环境反映,经过这样的改造和结构,人类对于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社会也借重于这种不断深化的认识不断发展。这个过程也是人类与自然不断磨合的过程。随着这种磨合的需要,这个过程又是媒介不断发展的过程。虽然媒介对于语言有影响,但是,就其本身来说,所有的媒介都是语言的载体和奴仆……

行文至此,好像人际传播媒介已经山重水复疑无路,既然人际传播本质是施者和受者的对话,那么,文字和印刷媒介的延时传播岂不是偏离了人际传播的本质而走入了歧途?其实,针对人际传播媒介变迁的分期并不是前后代替的线性排列,而是一个媒介系统的叠加过程。本文所列的人际传播媒介分期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示现媒介系统时期贯穿在人际传播媒介形态变化的全程。公元前3000年左右,以文字的出现并应用于人际传播为标志,人际传播媒介又增添了再现媒介系统。在再现媒介系统中,信息的流通与物质的流通、人的流通是等速度的,换句话说,信息的传递也是通过交通工具进行的,书籍、报刊、信件的运输并不比人流和物流的速度更快。因此,信息传播的速度是延时的。1837年,美国人塞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电子通信工具的出现使得远隔万里、重洋阻绝不再成为人类沟通信息的严重障碍。信息的发送和接收借助机器可实现瞬间传输。人际传播媒介增添了机器媒介系统。

三、电子对话:机器媒介系统时期

1988年,美国学者桑德拉·鲍尔洛基奇和凯思林·里尔登在《独白、对话和电子对话》一文中,提出了电子对话(telelog)的概念。这对本文人际传播媒介的分类提供了典型参照系,但二者外延并不一致,机器媒介系统使人类借助机器实现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影像信息系统。电子对话是人际传播机器信息系统的典型的和鲜活的代表。通过电话、手机、手机短信和互联网等机器系统,人们可以实现异地即时人际传播。

肖复兴在《一辈子能写多少信》中不无痛心地哀叹了手写信函的衰落。谁都知道,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越是发达,人们越是懒得动笔写信。几个电话一打,什么事情都说清楚了,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尤其是电子时代的到来,“伊妹儿”和手机短信更简便易行地成为手写书信的替代品。有时候,真觉得科技是人类情感的杀手,用貌似最迅速的速度和最新颖的手段,扼杀人类心底最原始的也是最朴素的诉说。只是手指在键盘上轻轻几下击打的“伊妹儿”,不仅将人们相互情感的表达变得懒惰,冰冷冷的缺少了身体的温度,更变得千篇一律的格式化。

手写信函是文字出现之后产生的古老人际传播媒介。传统家书作为中华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纸张等文化的综合载体。千百年来,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展示了个性的光芒,也真实地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家书映照出美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生活准则、优良的行为操守与道德传统。家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随着电报、电话等即时人际传播媒介的出现,具有延时性的信函慢慢演变成礼仪性媒介,信件本身的感情色彩越来越浓厚(公函和商业信函除外)。手写信函的邮寄速度已经难以适应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据报道,北京地区每天多达9万封信件无法投递,人口流动性增加是重要的原因。可见,手写信函的衰落也是不无原因的。这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谁也无法逆转。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代也许将不知家书为何物。2005年4月11日,新华网收藏频道发表了费孝通等46位文化名人抢救民间家书的倡议书,认为为国家计,为民族计,为子孙计,抢救民间家书,迫在眉睫!有人戏称,现在的人越来越“言而无信”。我们认为,人际传播从耳提面命到言而有信再到言而无信,现在则变成了“言而短信”、“言而彩信”,这是人际传播媒介从多媒体到视觉媒体再到听觉视觉媒体的一次螺旋式上升过程,是一种传播本质的回归。

对于传播媒体的“人性回归”,被学界称为“媒介哲学家”的保罗·利文森曾提出过一份三段提纲,即人们(1)最初享受一个虽未扩展但却平衡的传播环境(视觉、听觉和记忆是其极限);(2)发展媒介打破这些限制,但作为突破的代价牺牲了平衡和人类的其余要素(从字母文字到真实世界总体而言缺乏类同之处就是首要的例证);(3)日益探寻那些保持和继续过去的延伸性突破,同时又可获取曾经丢失的人类传播世界中的自然性要素的媒介。在电信、电话、唱片、电影、电视、计算机通信这些机器媒介系统中,人际传播方面的最新方式,要数手机、手机短信和互联网人际传播了。

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张一玮对电影《手机》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传播学解读。他认为,手机作为最重要的个人通讯工具充当着私人生活中的超级帮助者或者超级反对者,在众声喧哗之中短暂地承载着瞬间即逝的语词文本,演绎和见证着无数悲剧或喜剧。悲剧与喜剧的精神都渗透和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在承载着交往信息的各类文本中打下了烙印。影片展示了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为人际传播带来的影响。这在影片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在群体交往之中,手机对话是群体对话的干扰因素。(2)通过手机进行的对话行为丧失了面对面现场感,接受者一方接受的信息有限,助长了谎言。费墨说:手机连着你的嘴,嘴巴连着你的心,拿起手机你就言不由衷。影片中这种谎话连篇状况的确有些夸大,但现场感的丧失确实为交往行为中的谎言创造了条件。(3)手机是个人随身携带的私人通讯工具,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人的身份和存在。拨通某人的手机似乎就等于对某人讲话,而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电影开头的一幕,严守一把手机忘在家里,结果妻子接听了情人的电话,结局是一个家庭的解体。

张一玮博士对手机持批判的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活节奏加快和人们活动范围扩大的现代社会,手机是有史以来最便利的通讯工具。张一玮博士认为,通过现代媒体工具进行的言语行为中,人的言语和身体则被最大限度地间离了。但我们认为,正是人的言语与身体的分离,体现了机器时代人际传播的特点。如前所述,在人际传播机器媒介时代,机器媒介系统使人类借助机器实现了空间距离和速度上的突破,它形成了人类体外化的声音信息系统和体外化影像信息系统。对于不得不进行异地传播的人们来说,它延伸了人的听觉(语音)和视觉(手机短信和彩信)两种感官,机器媒介系统为人际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沟通方式。

计算机和互联网媒体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新方式,出现了CMC人际传播方式。茅丽娜认为,CMC人际传播即指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非面对面信息交流活动,而因此建立、维持和发展的相互关系就叫CMC人际关系。

对互联网人际传播,目前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CMC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两种前所未有的传播工具进行传播,其在动机、性质、手段、外在影响上就必然与传统人际传播存在差异。但CMC拥有的最大优点是:它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交往空间和交际范围,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加快了人类全球化进程,这正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彭兰曾概括了网络人际传播的五个特点,即以文字交流为主、广泛性、偶然性、匿名性和多重性。她认为网络人际传播过程是一个从全面试探逐步走向深入的过程。这些观点着重提出网络人际传播同现实人际传播的不同之处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另外一些观点则对网络人际传播这种新事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李国庆认为,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不仅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而且还具有超人际传播的特性。在电脑媒介传播过程中,交际双方有时比面对面交流更易于建立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电脑媒介的特点和它所依赖的视觉语言符号(文字、图像、图形)的特点使通过电脑媒介的人际传播具有超人际传播的特性。电脑的特点表现在超时空性和理性化设计对方和认识自我。视觉符号包括文字和拟态文字符号。

以上两种观点,对网络人际传播或审视或赞誉,都是一时之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任何观点都有可能成为明日黄花。现在点对点网络、音频、视频聊天室泛滥成灾,网络人际传播已经超出了文字符号的限制。据了解,新浪网聊天室几乎全部改为音频或视频聊天,其他各大网站也有这种趋势。据公安部透露,“点对点”网络、“BT”论坛和视频聊天室在宽带网用户和学生中使用十分普遍,注册用户达到几千万。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联网。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真正地消除了中间环节。每个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借助点对点技术,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明确和自由,排除了把关人的参与;音频和视频聊天则为网络人际传播增添了多媒体功能。这可以说实现了保罗·利文森所说的“人性的回归”。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拼音文字是从听觉空间到视觉空间的延伸,电子技术是从肢体延伸走向大脑的延伸。他说,在机械化时代,我们实现了自身的空间延伸。如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之后,我们一再全球范围内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延伸,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了时空差别。目前我们正在很快地接近人的延伸的最后阶段——意识的技术模拟阶段。在这个阶段,知识的创造性过程将被集体地、共同地延伸至整个人类社会,如同我们已通过各种媒介使感官和神经系统延伸一样。麦氏的意识的技术模拟,就是人工智能。借助日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已越来越清晰,但目前我们还不能判断独立自主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毫无疑问的是,人类的传播技术不会停滞不前,在不远或者是遥远的将来,人际传播媒介必将出现新的变革,这是技术进步和人类选择的必然结果。

研读小结

人际传播对人类来说有着很漫长的历史,自从人类诞生自己的语言起,人们之间的语言交流,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一种人际传播,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人际传播是人类传播活动中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形式,一切其他形式的传播都无不以人际传播为基础,都是人际传播的某种延伸或变形。

随着历史的推进和经济的发展,传播的媒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际传播在经历了面对面传播、延时传播和电子传播三种形态时,相对应的传播媒介分别以语言、文字和电信号为代表。人际传播媒介系统由此也相应分为三个时期:示现媒介系统时期、再现媒介系统时期和机器媒介系统时期。根据这种分类,介绍在这三种时期中人际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过程。

人际传播是一个成长速度非常快的领域。这一变化发展过程,一方面代表了人际传播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更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提升。因此,传播学习者要能够根据时代的变迁,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理解人际传播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

————————————————————

(1)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2) 根据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8页;董天策:《传播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0页;石庆生:《传播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3—56页;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页;《传播概念的演变》,http://student.zjzk.cn综合而成。

(3) 根据张迈曾编著:《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273页;石庆生:《传播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14页;董天策:《传播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26页综合而成。

(4)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5) 根据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4期,第72—79页;石庆生:《传播学原理》,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121页综合而成。

(6) 泰勒等:《人际传播新论》,朱进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7) 段京肃、罗锐:《基础传播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8) 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页。

(9) 张迈曾编著:《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10) 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11) 黄晓忠等编著:《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2) 胡春阳:《人际传播学:学科与概念》,2007年7月第7期,第36—40页。

(13)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4) 胡春阳:《人际传播学:学科与概念》,《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第36—40页。

(15) 根据董天策:《传播学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142页;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张迈曾编著:《传播学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3—84页综合而成。

(16) K.杜加克斯、L.S.赖茨曼:《八十年代社会心理学》,矫佩民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3页。

(17) 根据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85页;奚洁人等编著:《简明人际关系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207页;沙遒仪编著:《实用社交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7—12页综合而成。

(18) 根据周庆山:《传播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0、63—65页综合而成。

(19) 理查德·威瓦尔:《交际技巧与方法》,学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20) 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21) 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7页。

(2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23) 梁小建:《人际传播媒介形态的变化》,《传播学论坛》2005年4月,http://www.chuanboxue.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