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人际传播的演变趋势

网络人际传播的演变趋势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罗杰·菲德勒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强调,媒介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21世纪初人际交往的状况。七种网络人际传播技术的传播特点如表9-2所示。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归纳出网络人际传播模式发展演变的几大趋势。这是一个相对较为明显的趋势,除电子邮件依然“保持”一对一传播的形态之外,其他传播技术都逐渐走向了多种传播形态的相互集成。

罗杰·菲德勒(Roger Fidler)在《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一书中强调,媒介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21世纪初人际交往的状况。(20)以电脑为媒介的互联网络最终成为个人的延伸,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界线也将随之消解。互联网将成为人类展开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无形背景,通过网络的人际交往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未来的人际交往将几乎完全架构在网络空间之上。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体的更新换代的周期日益缩短,人际传播的方式也随之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传播学者能够紧跟发展的节奏,对于新的传播形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我们不妨对上文中常见的七种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形态进行回顾和梳理。为了进一步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对比,我们在这里从传播模式的角度对它们加以归纳和总结。一般而言,传播模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1)公开性/私密性;(2)传播形态;(3)传播时位;(4)互动对称性;(5)传播符号;(6)主要传播功能(21)。七种网络人际传播技术的传播特点如表9-2所示。

表9-2 七种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形态的传播模式特点

资料来源 张放:《虚幻与真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0—64页。

因此,我们可以尝试归纳出网络人际传播模式发展演变的几大趋势。

这一趋势所描述的情形是指,具有公开性的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没有逐渐被私密性的技术所取代,反之亦然。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来看,其背后的动力非常明显,就是传播技术的使用者既有与他人或群体公开交流的需要,也有私下交流的需要。只有能达到不同私密性程度的多样性网络人际传播技术的同时存在,才能更好地满足这样的需要。对于传播时位而言也是如此。

如果说曾经存在过“同步传播优于异步传播”的论断的话,那么这一论断已经被网络人际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所证伪。类似于传播的公开性与私密性,传播技术异步、准同步、完全同步等多样化的时位特征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并没有消弭或同一,而是各自按照自身的轨道前进:电子邮件历经近40年发展历程仍然采用异步方式;网络游戏走过的岁月与电子邮件相差无几,虽然界面、显示、场景、人物形象等一变再变,当年的2D画面也已经被3D所替代,但同样也保持了同步传播的形态;BBS和博客,发展历史一长一短,然而准同步传播始终是准同步传播。显然,这样的特征严格也是基于网络人际传播技术使用者需要的多元化;异步传播侧重于内容存储的便利性和提取时间的灵活性,便于使用者在方便的时候查看;同步传播则可以强化使用者的会话感,提高交流的效率;准同步传播的内容则介于异步与同步之间,即具有前者的优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交流的效率。

可以预见,无论网络传播技术在未来怎样发展,公开性与私密性以及不同传播时位的差异一定会继续存在下去。

这是一个相对较为明显的趋势,除电子邮件依然“保持”一对一传播的形态之外,其他传播技术都逐渐走向了多种传播形态的相互集成。

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传播,总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一对一传播、群体传播或是组织传播的,甚至可以使用媒介进行大众传播。无论是何种网络传播技术,其发展方向都是无限逼近面对面传播这一种所谓的“最佳”传播形态。这实际上也从侧面凸显了网络媒介技术仿真现实的发展趋势。而且,看上去使用一对一传播技术——电子邮件,所表现出来的传播形态也只是表象而已。由于电子邮件传播的异步性,当使用者用其进行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的时候,把其中的每一条传播线路孤立起来看,都表现出一种表面上的一对一形态。而一旦将多条一对一的传播线路综合在一起从宏观的角度加以审视,便会发现它们其实只是某个群体传播或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电子邮箱的服务供应商(一般为门户网站)通常还利用运营之便,向用户的电子邮箱中发送各种新闻链接,从而使电子邮箱设计了大众传播的传播形态。这就说明,所有的网络传播技术都在朝着集成并能自由切换各种传播形态的方向发展。

归纳上述传播技术的对称性特征可以发现,除博客之外,其他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在互动对称性方面的特点都是对称互动。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尝试提炼出以下几点:

首先,正如我们在论述上一个演变趋势的时候所提到的,网络传播技术存在的初衷是为打破人际传播物理上的空间隔阂提供可能,因而主要是仿真现实中的人际传播(包括一对一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形态。而现实中人际传播的最大特点就是对称互动,这一点与大众传播形态不同,后者是非对称的,虽然也存在信息的反馈,但反馈的渠道和传播的渠道是不一致的,信息量也不在同一个水平上。因此,绝大多数网络传播技术都是人际传播的工具,其实现的互动都是对称的。

其次,博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网络人际传播技术。虽然它可以通过访问者留言、博主回复的方式实现准对称互动,但究其本质而言,与其称之为网络人际传播的平台,不如说它更多地属于一种“自媒体(we media)”。“自媒体”一词最早就是针对博客提出的,它所强调的是一种不同于专业媒体的个人媒体及其新闻信息生产机制。然而,尽管自媒体和传统的专业媒体在新闻生产的运作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毕竟是媒体的一种。这就意味着博客的主要传播形态其实是大众传播。既然是大众传播,非对称互动自然就是其中的应有之义了。可见,将博客归入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实际上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形象一点来说,它可谓是“兼职”的网络人际传播平台和“专职”的大众传播媒体。明晰了这一点,就可以看清网络人际传播技术发展的趋势必然以对称互动为主流,以非对称互动为补充。

由于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界面都非常简陋,故只能以英文单词和一些符号作为传播符号,称之为字符。过于简单的传播符号体系很难传达人的情感,也很难进行社会性的交际互动,给人以机械化的、冷冰冰的感觉,因而主要用于达到任务导向性的目的,但这样是不能满足人的固有需要的。心理学家格拉曼·马斯洛(Graham Maslow)认为,人作为“人”始终都有“爱与归属的需要”,而无论是爱的表达还是群体的融入都需要情感的表达,这就必然促使网络人际传播的方式向能够满足人们交际需要的方向发展。因此,计算机的传播符号系统就一直处于一种不断多元化、仿真化的演进之中。从最初的单一文字符号,到文字、图形符号结合,再到各种视频与音频格式的出现,最终形成一个更加直观、更容易为使用者所掌握的多元并行的传播符号体系。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术语来说,就是“界面越来越友好”。而多媒体技术就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成为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

不过,就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水平而言,虽然实现了历史的飞跃,但仍然以视听符号为主,尚未达到能充分调动人类全部感官功能的完全模拟仿真水平。可以预见,在强大的需求推动下,多媒体技术还将发展得更快、更远。

一方面,各种网络人际传播技术的主要功能越来越呈现出差异化的趋势。

电子邮件可以低成本、低耗时地传输文本和其他文件,凸显出通信联络的功能。网络游戏让使用者体验到越来越多的乐趣,显现出的是娱乐功能。BBS既便于保存讯息,又能实现准同步互动,是讯息公开发布、评论和探讨的最佳平台:CSCW能够促使使用者的业务合作,使需要多个分布式参与者完成的大规模协作任务的完成达到更高的效率;IRC则是通过互联网结识陌生人的理想渠道,仿佛一个俱乐部充斥着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物,社交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博客是一个自我表达的空间,让使用者充分享受到“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待遇;IM可以让使用者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保持联系,并在需要的情况下随时聊上几句,真正实现了古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愿望。可见,这些传播技术都是有一个自身最为侧重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是其他传播技术所无法替代的。从最开始的基本通信联络功能,到自我表达功能、完全同步的即时交流功能,网络实现的特定功能越来越多,但仍然远远赶不上人们的需求。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可实现的传播功能将呈现分化的趋势,会针对具体的需要越来越细致。

而另一方面,各种网络传播技术之间又出现了相互融合的趋势。例如,现今的BBS绝大多数都同时兼有IM的功能,ID之间可以通过BBS附带的IM工具进行即时交流;而专门的IM服务大多数也绑定了电子邮箱和博客空间,使用户能够在即时交流之余接收他人发来的信件,并且拥有自己的“个人媒体”。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融合其实并非一种从内在结构上发轫的有机结合,而只是实现不同功能的各种传播技术之间的互相绑定和集成。因此,对于某一种网络传播技术而言,功能呈现出细化的趋势;但对于具体的网络传播系统、软件或服务而言,功能又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