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交谈型对话

交谈型对话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交谈型对话这种类型对话的对象大多对记者抱有戒备心理: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对记者的意图不摸底、不知情,因此不能对采访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或冷淡或躲避,使采访陷入僵局。这时,记者就要以坦诚的态度,运用交谈型对话的种种技巧,打破隔膜,与对方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交流感情、和谐气氛,为进入正式采访作好铺垫。沃尔斯特有一次采访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欣然接受了这个话题。

二、交谈型对话

这种类型对话的对象大多对记者抱有戒备心理:怕说多了对自己不利,对记者的意图不摸底、不知情,因此不能对采访采取积极配合的态度,或冷淡或躲避,使采访陷入僵局。这时,记者就要以坦诚的态度,运用交谈型对话的种种技巧,打破隔膜,与对方建立融洽的朋友式关系,交流感情、和谐气氛,为进入正式采访作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有通过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谈话策略和内容的透彻观察力。

“以情感人”是这类对话的特点和技巧的核心。具体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就近取材法

通过谈话迅速发现对方的兴趣点之所在,然后顺应这个兴趣点谈开去,可以最快捷地建立起与对方的友谊。美国名记者斯诺的前夫人韦尔斯曾把此法命名为“斯诺法”,她说斯诺采访的主要方法就是在特定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话题,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氛,同采访对象一见面就像老朋友似的谈起来,无拘无束。

韦尔斯本人也是运用此法的老手。她采访毛泽东时就拿出斯诺当年拍的一张毛泽东的照片,引起毛泽东的回忆。见到王震就说:“我们俩是同岁,我在延安时是28岁,现在72,你是不是72岁?”这个问题引起王震的兴趣。随后她又对大家说:“我还会唱《南泥湾》呢!”结果,大家都笑了。[4]

(二)借题发挥法

不用找许多话题去揣摸对方的兴趣点,只是针对对方手中正在从事的事情或周围任何一件能引起双方注意的事物,把它当作话题。前法侧重于产生新的刺激以引起双方的注意,而此法则侧重于加强原有刺激。从表面上看对方的注意力还是集中在现有事物上,实际上当记者加入到对话中时,对方注意力的指向已发生了变化,开始注意这个陌生的插入者,并且产生一种好奇心或一种交往的欲望。并不是所有的眼前之物都能成为借题发挥的话题,只有那些正为对方注意力指向的事物才能充当此任。要做到选准话题,采访前的调查摸底就显得十分重要。不但要了解对方的大背景,而且应努力搞清他目前正从事的工作和想法,并且显示出你对他所干的事有热诚的关怀。记住戴尔·卡内基的话:“要赢得友谊,关怀对方比引起对方的注意更重要。”

(三)巧转话题法

寻找话题间的内在或外在联系,把一串话题连起来,逐步引向深入,引向采访目的而始终保持谈话的愉快气氛。运用此法,关键在于“接话茬”的技巧:善于为他人的讲话引路,当对方说完自己该说的话时,你紧接的一两句话不仅要自然、舒贴,还能给对方留下再叙述的余地。这里重要的是一个“接”——接住对方的话头;一个是“转”——过渡到另一个可谈性强的、你需要他说的话题上。沃尔斯特有一次采访美国总统尼克松。尼克松要求只谈他自己的夫人。谈了一阵,沃尔斯特接过话题:“总统先生,我们已经谈了您的家庭,现在我们来谈谈困扰着美国这个大家庭的问题吧!”尼克松欣然接受了这个话题。

(四)委婉陈述法

记者向对方娓娓地谈些自己的经历、体验,然后在情绪的感染作用下,对方自然而然地同你交谈起来,在一个主题下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一般地说,对那些特别重感情的人,那些感情纯真的人,以及那些内心孤独、寂寞的人,使用此法往往会产生奇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