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报道的组合艺术

专题报道的组合艺术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专题报道的组合艺术专题报道由于占用了相对多的时间和版面,采用了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更要注意报道中的组合艺术,包括人员的组合和报道方式的组合。[12]专题报道中的人员组合,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报道的需要。实 践 题以你所在城市报纸最近的一次成功的专题报道策划进行评点。

四、专题报道的组合艺术

专题报道由于占用了相对多的时间和版面,采用了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形式,更要注意报道中的组合艺术,包括人员的组合和报道方式的组合。

(一)人员的组合

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新增加了厦门航点,各家媒体展开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厦门日报》作为当地的党报,承担着历史存档的责任,应全方位反映厦门各界为本次包机所做的积极贡献、反映闽台间的“五缘”情深、反映全国为促进闽台交流的切切深情。

他们为应对这样一次重大的新闻事件做了诸多准备,在此前不久设立的“海峡周刊”这一全新平台上开展工作,还抽调人员在编辑中心成立了台海新闻工作室,这在客观上使本次包机报道有了较大的空间。另外,《厦门日报》合理分配了采访资源,由采访中心负责厦门空港、编辑中心负责厦门航空方面的报道,两大部门相关人员各司其职,既有良性互动又有良性竞争,保证了在最大限度上利用新闻资源,先后推出了《促三通五载勤耕耘》、《2006两岸春节包机厦门航点全景扫描》等较有分量的长篇通讯,从全局的高度对包机进行全景解读。

同时,作为党委机关报,权威性也是《厦门日报》的独特优势。他们在整个包机策划中重视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利用本报新闻评论工作室的资源,并邀请国台办和相关专家、业内人士参加评点,从多角度、多侧面对本次包机的意义、影响进行评述。[12]

专题报道中的人员组合,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报道的需要。不同的报道对人员的要求是不同的。由于人员的要求不同,人员的安排也不一样。这是首先要明确的。不分任务的轻重缓急,一律机械地平均地安排人员是不妥的。第二,要从本单位人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任何良好的愿望都必须符合实际,否则便是空想。如果要将空想用于实践,必定会闹笑话。要根据本单位的人员实际和设备实际,做出实事求是的选择。在具体人员的安排上,要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才能全面地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二)报道方式的组合

在专题报道中,有以下几种内容和版面的组合形式:

1.相关组合

把空间或时间等要素相接近的新闻组合在一起,或就某一新闻现象组织读者参与讨论,与读者一起思考,引起读者共鸣。如在昆虫专题策划中,为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美丽,而又对生活有深刻影响的昆虫社会,编辑可对昆虫世界进行组合报道,组织“昆虫:地球第一大家族”和“如果地球上没有昆虫”等稿件,为我们展示一个人类并不完全了解的精彩世界;可以通过“蚱蝉的羽化”、“昆虫的婚恋”、“金蝉脱壳”等文章,揭示昆虫世界精彩美妙的一面;还可讲述千百年来人类与昆虫共同演绎的许多美丽故事。通过陈述一系列科学证据,在阐述昆虫对人类有害和有益的方面的同时,启发人们如何看待昆虫,如何和昆虫和谐相处。

2.系列组合

对一些时空跨度大的重大题材,需要较多的内容才能全面反映它的一个侧面,可采用系列报道的方式。2005年10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晚报》在发射成功当日推出了6个新闻版,外加一个32版的“神六号外”,“神六”顺利返回后又出了6个新闻版。记者和编辑在组稿的时候,一方面充分挖掘利用新闻素材,从一年前新浪网易、搜狐等各大新闻网站推出的报道中寻找读者最感兴趣的“新闻点”,另一方面对发射的最新信息进行重点报道,如费俊龙在飞船返回舱接连翻了四个筋斗等,报纸都不遗余力地加以报道。

3.追踪组合

这是一种对读者关注的、正在发展过程中的新闻现象所做的进行式动态报道,它具有很强的阶段性。不断从新角度反映新闻过程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反响,引起读者的兴趣。如对一些新闻事件的追踪报道,对一些老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目前的状况进行报道,能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并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

4.版面组合

这里讲的是专题报道中版面的组合艺术,包括运用消息、通讯、评论、理论、图片、漫画以及标题、线条等版面语言来宣传和突出本专题的主题思想。版面的组合虽然是最后一道工序,但它的好坏却直接关系到整个报道的成败。有时,专题的操作就是从最后的版面需要出发而事先安排的。

思 考 题

1.什么是新闻专题报道?它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专题报道策划的思路有哪些?举其一谈谈你的认识。

3.在确定专题报道主题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举例说明专题报道的几种形式。

5.在专题报道的策划中,如何处理好人员组合与内容组合的关系?

实 践 题

以你所在城市报纸最近的一次成功的专题报道策划进行评点。

【注释】

[1]蒋钦挥:《新闻角度与选择》,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2]刘爱民:《新闻专题策划七法》,《新闻天地》2001年夏季版。

[3]沈琪霞:《对灾难新闻报道的内外“人文”审视——由新浪网对“七台河矿难”的报道说开去》,《新闻三昧》2007年第1期。

[4]韩少林:《千里冰封:公共危机中的媒体责任》,《中国记者》2008年第3期。

[5]参阅《专题:成就报道再探》,《中国记者》2002年第7期。

[6]吴湘韩、甘露:《重大事件调查性报道的“爆破”——中国青年报“高考加分系列报道”的实践与思考》,《新闻战线》2007年第3期。

[7]熊家余、姜月波、夏一兵:《让舆论监督报道更具建设性——采写“改善湖北投资环境”系列报道的体会》,《新闻战线》2005年10月。

[8]刘刚:《形势报道与受众需求》,《中国记者》2001年第6期。

[9]陈微微:《多维视角下的节能报道——解放日报“建设节约型社会”专题报道浅析》,《新闻实践》2005年第11期。

[10]刘明华:《西方新闻采访写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11]吴锦才:《政策解读报道:来龙去脉皆新闻》,《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

[12]陈炜明:《准确定位:新闻报道成功的起点》,《传媒天地》2006年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