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报道策划的主题确定

专题报道策划的主题确定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专题报道策划的主题确定专题报道策划除了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选择一个好的主题。矿工生存利益的报道与矿工家属的报道分别占25.9%和10.4%,社会救援工作的报道占17.9%,政府政策性的报道则较少。为此,《楚天金报》召开专题策划会,将瑞雪报道调整为递进式策划思路:瑞雪——忧患——雪灾。专题报道是对一类问题、现象的分析研究,大多属于策划的报道。

二、专题报道策划的主题确定

专题报道策划除了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选择一个好的主题。一个好的主题关系到整个专题报道的成败,在具体策划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客观全面,选题求实

专题报道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复杂事实的综合演绎。为了把新闻事实在最短时间内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反映出来,往往需要派出多组记者,进行分头采访。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事实,采取平行、对比、递进、立体交叉等多种形式将有关文章进行组合,通过叠加式积累,产生强势传播效果。

2007年3月6日,《广州日报》A7版头条报道,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为了让民众更深入地了解这一问题,《广州日报》对“师范生免费教育”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不仅有会议消息,采用新华社电讯,对近百年来我国师范类学生的学费问题进行回顾,同时还“连线广东”,从广东省的实际来谈。在内容上,该专题报道注重广度和深度。文章从始至终都用较为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在问题提出时,策划者就通过全国人大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来说明问题的总体情况;而在分析问题时,不仅从专家的视角分析广东省在实行这一政策上的有利条件和担忧,同时也从普通网民的视角来分析问题的矛盾所在,从而非常清晰地看出,策划者在注意问题的广度即普遍性的同时,也非常注意认识、理解、解决问题的深度。为了更为清晰地说明问题,策划者不是泛泛提出问题,而是由一个个代表式的观点表现出来的。

(二)说理透彻,选题求深

专题报道是以其揭示问题的深刻而见长的,这种深刻性首先表现在它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上。但是,这种思想性和理论性不是通过空洞的说教和理论的演绎来表现的;它需要的是既能感动人又能使人在感动之后悟出深刻道理的生动素材和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取舍和整合。

2005年,新浪网自11月28日至12月6日对黑龙江“七台河矿难”进行了专题报道,报道总条数162条。矿工生存利益的报道与矿工家属的报道分别占25.9%和10.4%,社会救援工作的报道占17.9%,政府政策性的报道则较少。新浪网采用来自新华网的《安监总局:任何隐瞒都是对遇难矿工生命的凌辱》,从国家有关机构态度的角度,将此次矿难放到中国煤矿安全的大背景之下。同样采用来自新华网的《新华时评:让矿工有权选择安全》从具体事故到煤矿安全大局,分析了此次矿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矿工本身,而是在于煤矿领导为了谋私置矿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以及制度的缺口。而且还有分析微观层面的报道《黑龙江七台河矿难:探寻明星矿光环背后》,揭示了“明星矿”背后暗藏的事故原因;《四问七台河矿难:安全管理是否存在漏洞》从劳动组织的不力、安全管理的漏洞、生产能力的超常、矿难频繁根源四个具体的角度进行理性化挖掘;在《知情人披露煤矿内安全漏洞小矿工不会用自救器》中揭示了安全内幕。[3]

如果说新闻是一个平面镜,提供的是全景,那么理论评论则是显微镜和望远镜,从高处审视事件,从细处透析本质,二者结合,就将题材做透了。

(三)超前思维,选题求新

当今的媒体已经进入一个“同题竞争”的时代。每天,大大小小几个热点,几乎在所有报纸上都能找到,甚至安排的位置都不谋而合。然而,“同题竞争”更见水平的高下,新闻价值的开掘和表现仍能分出“先手”与“后手”,仍有“视角”与“观点”的独家。在这种“同题竞争”中,他们依靠策划、依靠群体智慧,以及思维的超前性,屡屡抢得“先手”,屡屡找到“独家”的感觉。

2008年1月,全国大范围降雪成灾,湖北省也是一个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危机,媒体应如何体现自身的社会责任?《楚天金报》注重策划,在雪灾报道中做出了一定的尝试。

1月12日晚,荆楚大地落下了2008年第一场大雪。在这场大雪来临之前,武汉各大媒体均以“受众期待”的视角,做了多次预告性报道。瑞雪兆丰年,已经成为媒体和受众的思维定势。但大雪带来的持续冰冻,导致菜市供应吃紧、居民用水困难,特别是一些低保户的生活正面临着严冬的考验。根据当时气象部门的预告,这场大雪还将持续、加大。为此,《楚天金报》召开专题策划会,将瑞雪报道调整为递进式策划思路:瑞雪——忧患——雪灾。在雪灾报道中,该报注重前瞻性和建设性,在同题报道中寻求独家视点。比如,在全国各地媒体大量报道高速公路关闭的消息时,该报则以新的视角,组织采写了《高速公路遇雪,能否以疏代堵》。报道在肯定高速公路遇雪封闭的合理性时,提出了新构想,并以美国为例,然后分析中国的技术条件,同时还介绍了北方的经验。此报道对雪灾公共危机的化解,提出建设性思路,让人们看到解决类似问题的前景。该报总编辑在总结这组报道时指出:“前瞻性报道不仅使媒体在公共危机报道中有了独家视角,更有利于人们探索化解、防范公共危机的新思路,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4]

(四)发散思维,选题求变

在专题报道的策划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同一类型的事件或大致相同的情况会连续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运动和发展着,它给我们专题的报道者出了一个难题:按照同一种方法表现,读者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没有新鲜感,此类选题不好报道;但是,对于不断变换的读者来说,仍然需要知晓,每次发生的情况总不会完全一致,仍然需要报道。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同一或类似的选题,在不同时间进行报道时,需要不断地变换报道手法。

以新闻为本,突出新问题。专题报道是对一类问题、现象的分析研究,大多属于策划的报道。但是,一张新闻纸不同于杂志和书籍,只是作一些纯理论的研究,而是将新闻事件作为专题报道的基础,在专题报道中可以看到新闻人对新闻事件的关注,所以记者即使在研究问题,也必须始终以新闻事实为依据,而且要有很强的时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