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时间:2022-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传媒是一类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专事传播新闻的机构,它的人员知识结构以文科知识为主,使用最为通俗的语言,面向中等文化水平的普通人。这个故事的解释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故事已经讲出来了,你想收回去都不行了,这就是对科学的误读,如果扣帽子,就是假新闻。

四、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传媒是一类面向社会的大众化的专事传播新闻的机构,它的人员知识结构以文科知识为主,使用最为通俗的语言,面向中等文化水平的普通人。科学是极少数人从事的专业工作,它的语言体系与生活语言有迥然的差异。传媒报道科学,即使记者非常真诚地报道,也容易造成不够真实的情况,这是由于新闻报道与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不同,新闻工作的特点很容易造成科学新闻的失实。以下具体谈谈几种情况。

第一,记者对科学事实的选择偏重于事实的轰动性和影响力。这样一来,很可能发明一种营养液要比发现一种基本粒子更有新闻价值。比如考古,对于考古学家来说,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值钱的、精美的随葬品,而是要通过考古证实某些历史上的假设。北京老山汉墓挖掘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直播追求的是惊人发现,结果什么都没有,只挖出一块漆面板、一具尸体,而且已经被拽到棺材外面去了,因为这个墓被盗过。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他们觉得这个事儿好像很失败,而对考古工作者来说,他们认为这次考古发掘很成功,很有价值。考古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第二,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但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通常希望得到肯定的(精确)事实,而且是就是,非就非。

第三,以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表达科学术语,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科学的语言有它自己的体系,而传媒报道科学,只能使用大众化语言,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报道内容不够真实。

这三条都是天然存在着的新闻工作和科学工作之间的差异。即使你非常真诚地报道科学,你的报道对于科学来说,是不准确的。这种差异是允许的,只要大体把科学的情况说出来就可以了。但是实际上很多问题没有这么简单,媒体在报道科学的时候背后往往有各种动机。

技术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记者与科学家之间充分协商,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报道中使用的生活语言,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尽管这种认可有时对他们来说很无奈),尽可能缩小与科学真实之间的距离。

有些科学问题是很难用普通的话语表达的,报道者在使用一些科普小故事时,要尽可能与当事的科学家核实,一旦错误的故事流传,更正起来很难,多少年也纠正不过来。

比如,关于“苹果落地”的牛顿故事,上了小学课本,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事儿。现在你怎么更正,大家仍然这样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科学问题,但是媒体上编了这样一个故事:什么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呢?比如说你在谈恋爱,感情非常投入,五个小时你觉得只有五分钟;你做了一件很不情愿做的事情,其实只有五分钟,而你觉得过了五个小时,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个故事的解释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故事已经讲出来了,你想收回去都不行了,这就是对科学的误读,如果扣帽子,就是假新闻。记者毕竟是科学以外的人,不自觉地用人文逻辑解释科学。

由于记者缺乏理性,也曾经造成伪科学新闻的泛滥。这里的理性是指冷静的思考,即使知识不多,记者对一些问题也应该有常人的判断。可是,一旦发现奇特的关于科学的“事实”,不少记者头脑发热到丧失了常人理性的程度。

1980年以后的十几年内,我国传媒报道的各种人体特异功能的新闻,几乎全部是假的。这些新闻有时候甚至占据主导地位,反对者的声音非常微弱。从较早的耳朵认字,到永动机、水变油、邱氏鼠药,还有每隔几年总要重现的某人已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1+1”)的报道,等等。还有多起关于能治百病的医生的报道,没有一个是真的。这里展示的当年《新民晚报》的整版通讯《发现当代华佗》(图3-10),就是吹捧巫医胡万林的。为什么我们会持续出现如此多的假新闻?说轻了,当事的记者和传媒丧失了理性。

img39

图3-10 《新民晚报》吹捧巫医胡万林的通讯“发现当代华佗”

1998—2001年,《北京青年报》三次报道换头术假新闻。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一个人换个肝、换个心,能活五年以上,就是新闻了。现在有人告诉你,人的脑袋可以换,而且是男人的脑袋接到女人身上,还接活了,能信吗?科学幻想故事还差不多,但是它是作为新闻来报道的,而且放在报纸的“前沿新知”专版的头条(图3-11),恐怕是编辑发现“新闻”兴奋过度了吧。

img40

图3-11 《北京青年报》关于换头术的假新闻

还有核酸营养的假科学新闻。二十多年前,美国法院四次判决,核酸是没有营养的。然而到了中国,众多传媒报道核酸营养,最后由卫生部出面,开了听证会,此类报道才消失。然而,2005—200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和“3·15”商品打假的晚会上,核酸营养广告再现,而且是晚会标志性广告之一(图3-12)!

img41

图3-12 2005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播出的“3·15”标志广告“珍奥核酸”

除了新闻从业人员缺乏理性思维外,新闻源通常会与利益挂钩。例如,利益集团请出院士来证明其产品的科学性,他们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一旦走出他们熟悉的领域,说的话很难科学。他们被别人牵来牵去发表讲话,被利用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传媒喜欢报道“专家说”,你这个专家一定要找准,确实是这方面专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科学从理解性知识越来越多地向工具性知识转变。什么意思呢?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现在要开始转到应用方面去了,一转到应用方面就有利益了,背后越来越多地站着利益集团。传媒在报道科学的时候,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弄不好会危及社会,因为有些东西若是有毒的、害人的,传媒在责难逃。

因此,遇到以下情形时,做记者的要特别小心:

第一,当问题属于科学暂时无能为力的领域的时候;

第二,当问题处于科学探索的困惑时期的时候;

第三,当问题面对随机性和复杂的因果关系的时候;

第四,当人们渴望健康和幸福而现实尚不能完全实现的时候。

如果有人忽然宣布自己在某一个这类问题上,一下子全部解决了问题,提供的事实越精彩、故事的矛盾冲突越集中、越有高度的情感或趣味,就越要冷静地考察新闻源。新闻源来自何方?是否权威?是否科学?因为越是精彩、越是矛盾集中、越是有情感有趣味,往往就是瞎编的故事。生活中如此集中地发生这类事实的几率极小。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译文有改动,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8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5页。

[3]《人民日报》1952年12月21日。

[4]《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128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5页。

[6]同上书,第39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51卷,第262页。

[8]见2006年3月15日《北京青年报》C3版。

[9]《真实——新闻的生命》,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