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比语言学与日语教学

对比语言学与日语教学

时间:2022-04-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语教学法种类很多,如对比法、交际法、自觉实践法等。通过对比,加强了学生对待外语事实和学习外语的“自觉性”。外语课、外语教学法应同时具备实用目的、教养目的和教育目的。教师也应当是有对比语言学理论准备的人。[1] 王福祥:《对比语言学概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245。

日语教学法种类很多,如对比法、交际法、自觉实践法等。

一、对比法

1964年成立的“国际应用语言学组织”(ALLA),其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对比研究与外语教学问题。Gerhard Nickel认为:“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应用的对比语言学,都能对改进外语教学作出一定贡献。很可能,应用对比语言学的影响在对成年人教学中,比之对于少儿的教学中,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方面,会更大些,因为在教成人时可以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认知能力。但是总体上说,我们认为对比语言学对于所有年龄层次的外语教学都是适用的。”[1]为外语教学服务的语言对比研究的主要任务是:(1)确定两种语言由于差异而产生的教学上的难点;(2)研究教学中母语的干扰以及消除母语干扰的方法;(3)研究教学中运用对比的范围、具体内容和方法,从而为编写教学大纲、编写教材提供材料和根据。

二、交际法

胡文仲教授指出:“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无所不在。因此,不能认为只在高年级才能谈文化,但另一方面,也绝不是不讲阶段性,即学生刚一接触外语就立即灌输许多文化知识。总的来说,文化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愈显得重要,文化教学的比重也随之加大。”[2]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与其目前所开设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与国内出版的各种跨文化教材作一比较,他认为,许力生主编的《跨文化交流入门》贯彻了互动的教学原则,使用了大量的个案和实例,使得这部教材变得生动活泼,切实可用。但是,学生在组织活动有时不易做到。克服这一困难的办法是在班上组织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各自的看法,相互切磋,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敏感。他认为,还可以使用包含文化冲突和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电影。可以组织学生先看整部电影,然后将电影分成几个部分,教师就每个部分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之后小组代表在全班发言,最后由教师作总结。

交际法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几乎每件事都有一个交际意图,通过交际活动,学生运用大量的语言,如做游戏、扮演角色和解决问题。交际法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真实材料,如果能提供学生理解说本族语人的语言的机会,那是比较理想的。最后,交际法比较看重小组学生互相交流,这样就能给每个学生最多的交流思想的机会。

张伊娜认为,从交际法教学的目标与方法、学习理论、教学语境等几个方面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目标与方法是第二性的,教学环境才是第一性的,对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以此为前提。交际法将目标与方法置于语言教学之首,有悖于现代语言教学理论。究其实质,它倡导的是一种以方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给语言教师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教何样的学生为何种目的学习何种语言,教师所要做的最要紧的事便是以各种方法制造交际语境,帮助学生投入到教师所预设的交际活动中去。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将整个语言学习过程置于方法控制之下。方法成了决定语言教学成败的唯一因素。这种忽视语言教学环境做法是不可取的”。[3]

三、自觉实践法

自觉实践法理论奠基者是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波利万诺夫等。自觉实践法以巴甫洛夫关于第二信号系统的学说为根据,从高级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第二信号系统。母语习得的过程是建立以母语为基本内容的第二信号系统的过程。学习外语则是建立另一套新的第二信号系统。在这里,新老第二信号系统相同的因素,学生便会用来作正迁移,而相异的因素作负迁移。学生有了这些认识以后,便能在学习中自觉地进行正迁移,而对负迁移能自觉地加以抵制,能自觉地按照外语本身的特点正确对待外语,正确学习和使用外语。“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是该派的两条重要教学原则,而对比则是其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手段。通过对比,加强了学生对待外语事实和学习外语的“自觉性”。在此前提下,经过大量练习,达到最后自动化的“直觉掌握”外语的目的。

外语课、外语教学法应同时具备实用目的、教养目的和教育目的。实用目的指学习外语是为了获得一种新的交际工具和治学工具;教养目的指学习外语为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其中包括语文学修养;教育目的指为了有助于学生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培养他们的新道德质量和思想情操。教师也应当是有对比语言学理论准备的人。

言语熟巧是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大量实际使用才能培养出来的,因此就决定了要培养学生言语活动能力必须以练为主,以实践为主。根据自觉学习优于直觉的心理学普遍原理,让学生知道怎样练和根据练的要领去练,比起盲目的模仿要好。

学生是在已经掌握母语的条件下学习外语的,培养外语言语活动能力是在学生已具有在母语言语活动能力的条件下进行,这里迁移律便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地起作用,便发生了言语熟巧的正负迁移。两种语言中完全相同的部分,教师可以不讲,学生会自己主动去进行正迁移。两种语言中貌似相异的部分,必须通过少而精的讲解指出异点之所在,同时也提供克服办法、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更主要的是靠大量的练习,使学生更有效地形成正确的外语言语熟巧。

[1] 王福祥:《对比语言学概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245。

[2] 王福祥:《对比语言学概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248。

[3] 王福祥:《对比语言学概论》,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2,25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