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语料库的重译研究

基于语料库的重译研究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Robinson Crusoe的两个中译本,藉此探讨语料库在重译分析中的用途。研究表明,语料库是重译研究的有效辅助手段。另外,在评估重译质量时主要依赖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判断,评述的客观性有时难以保证。总之,现有的重译研究缺乏有效的手段系统描述译本间差异。鉴于此,二者历时跨度大,可比性强。

本章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Robinson Crusoe的两个中译本,藉此探讨语料库在重译分析中的用途。研究发现,重译文本与旧译本在语言运用质量上有差异,表现为词汇运用的多样性、句子和句段长度的控制、修饰成分的使用频率,以及篇章的组织方式。研究表明,语料库是重译研究的有效辅助手段。

优秀的异域文化产品总会吸引译者跃跃欲试,优秀文学文本的重译自不例外。文学领域的重译是在源语文本既有释义基础上的丰富和扩展,通常被视为正面现象(Baker and Saldanha,2009:233)。Landers(2008:11)更是指出“重要文学作品需定期重译以使译本继续发挥其桥接不同文化和时代的功能”。在国外,基本上每30到40年重译一次经典名著,这是语言经过一个代际的发展后必然的需要,所谓一代人读一代书(余中先,2010)。优秀的重译本既能满足当代读者的欣赏视野和审美期待,又能使翻译工作走向繁荣(郑诗鼎,1998;刘晓丽,1999)。不仅如此,重译能取旧译的长处,再加上自己的新心得,这才会成就一种近于完全的定本(鲁迅,1984:298)。所以,从历时的角度看,后来的译者比前一译者更有优势,译作也可能更受同代读者的欢迎,翻译是一件没有终止点的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国文学文本在我国被多次重译,有关重译的研究也应时而兴,大部分研究主要涉及重译质量问题,研究方法一般为定性分析,如典型例证分析,即选择有代表性的译例,但其代表性不易把握;而且,由于观察范围有限,难以把握译文语言的总体特征。另外,在评估重译质量时主要依赖研究者个人的主观判断,评述的客观性有时难以保证。总之,现有的重译研究缺乏有效的手段系统描述译本间差异。鉴于此,本章尝试运用语料库描写方法对比分析多译本,系统描述译本间在语言使用上的异同,探讨重译在文化传播中的意义。

自古以来,重译和有关重译的研究绝大部分关注文学文本,部分为宗教文本。在传统研究范式下,重译研究有两个翻译假设,一是认为初译一般认为要压制他性(alterity),为了照顾到较高水准的可读性,译者需要突出删改(Berman,1990);二是译本不像原创文本那么“年轻”,会随着时间变得陈旧,需要重译以求与时俱进。这似是表明,初译本较归化,后来的重译会更多倾向于异化;重译还能使语言表达更有时代感。这和Williams & Chesterman(2002:7174)提出的重译研究问题密切相关,如:提出的文本和前一个文本有哪些差异? 如何将初译和重译的各种差异观察并总结出来? 总结出来的特征能否代表一般的倾向? 这也是本章要谈的问题。

11.1 研究内容:Robinson Crusoe的两个汉译本

研究选取的是郭建中译《鲁滨孙漂流记》译林出版社(1996)和徐霞村译《鲁滨逊漂流记》(1934年商务印书馆初版)。选择这两种译本有以下考虑:①两译本均为社会认可的好译本,徐译本是半个多世纪来多次再版的名著名译,郭译本已列入中小学普及读物;②出版时间跨度较大,两个译本的出版间隔时间长达六十余年;③两个译本都使用现代白话文翻译,有助于从中观察白话文使用的时代特征。鉴于此,二者历时跨度大,可比性强。另外,由于本章探讨的是当下受读者肯定的流行译本,Robinson Crusoe的文言译本(林纾译)以及其他未能流传广远的白话文译本(至少七个)都不在考察之列。

语料抽样:采用随机抽样抽取译文样本。使用Excel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全书页码数为总体对郭译本进行抽样,随机抽取20%的页码为样本,共(323×0.2)=64页,约24000词;以抽样后的郭译为准抽取徐译及Defoe著Robinson Crusoe中的对应文本。

语料处理:对两个汉语译本进行分词和标注,并用Paraconc将原著和两个汉译本实施句、段对齐,生成可检索语料库;

语料检索:使用Word Smith5对文本进行宏观描述和统计;使用Antconc中的正则表达式工具对汉语译文进行检索;使用Paraconc进行平行语料检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