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文字学理论建设存在的不足

古文字学理论建设存在的不足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古文字考释工作的深入,人们开始总结古文字形体发展变化和形旁相互通用的一般规律。《古文字构形学》提出的新的研究领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这部书研究的具体方法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但是,古文字学界还没有深入探讨形旁相互通用的原因以及不能通用的情况。

随着古文字考释工作的深入,人们开始总结古文字形体发展变化和形旁相互通用的一般规律。在这方面最值得称道的是唐兰先生的《古文字学导论》,书中“字形演变的规律”一节对字形偏旁的演变规律有细致的分析和总结,研习古文字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指导和借鉴。

刘钊先生的《古文字构形学》〔30〕探讨古文字形体构造的规律,这个研究同样是非常有价值的。《古文字构形学》提出的新的研究领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就这部书研究的具体方法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首先,仅从形体上判断一个形体与另一个形体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危险的。如14页谓altalt为倒书,是同一个字。事实上,alt在卜辞中应该是个地名:

《合集》8216:“贞勿……往于alt

《合集》8217:“丁卯贞:于alt,若。”

《合集》8218正:“争贞:在alt奠。”

此三例alt显然为地名。

《合集》21586:“庚午卜,我贞:乎alt获。”

乎后的宾语为altalt不得为动词甚明。alt既为乎的宾语,其意当为“alt地之人”。

而卜辞中alt字作动词为攻杀之意,如:

《合集》6577正:“辛丑卜,alt贞:今日子商其alt基方缶,弗其alt。”我们根据《殷墟甲骨刻辞类纂》收入的卜辞统计,18条可以明确确定字义的alt所在的卜辞中,alt均是地名〔31〕;7条可以明确确定字义的alt所在的卜辞中,alt均是动词为攻杀之意〔32〕;但是,《合集》8216:“贞勿……往于altalt显然是地名。这个例外应该解释为误刻,或者altalt为不同的地方。可见,altalt二者不同字。

再者,由于没有从表意方法的角度去分析古文字的形体构造,有不少字的形体分析有误。如81页谓“铸”的金文作alt,乃加alt为声符。其实,坩锅里面的alt是个提示符号,提示矿石和还原的铜液。请参考拙著《汉字文化学》99—101页的考证。〔33〕96页谓甲骨文alt,金文作alt,乃是加alt为饰笔。其实,alt应该是提示符号,这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饰笔,没有它,字的意义就说不清了。请参考本书第二章第四节的介绍。刘先生是中年学者中的佼佼者,刘先生书中出现了些许错误,这也正好说明研究“汉字如何用一定的形体表达意义”的理论问题是多么重要!

还有不少学者注重总结古文字形旁相互通用的一般规律,如高明先生《中国古文字学通论》〔34〕提出30余组“义近形旁通用例”:

大—人  人—女  儿—女  首—页  目—见

口—言  心—言  音—言  肉—骨  身—骨

止—足  止—辵  辵—alt  走—辵  攴—戈

鸟—隹  羽—飞  虫—黾  alt  禾—米

米—食  衣—巾  糸—索—素 系—alt  宀—广

土—田  土—阜  谷—阜  山—阜  水—雨  木—片

牙—齿  日—月  火—光  牛羊马鹿犬诸兽旁

王慎行先生《古文字与殷周文明》〔35〕总结“古文字义近偏旁通用例”22组:

alt

总结“古文形近偏旁混用例”18组:

alt

于省吾先生《甲骨文字释林》通过大量的以形、音、义相结合的方法考释古文字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考释古文字的具体方法,还总结了古文字形、义方面的若干规律:

1.古文早期之人形,从止(趾)与否本来无别。

2.古文从止从altalt均表示行动之义,每互作。

3.古文字从止从altalt之字每互作。

4.古文字从爪与从又一也。

5.古文字从alt与从又有时通用。

6.从alt与从宀本来有别,而有时混用不分。

7.古文字中笔画之单双每无别。

8.早期古文字的偏旁,alt木无别,单复也无别。

9.古文字从altalt无别。

10.古文字从幺的字也作糸。

11.舟凡皿三字,早期古文字每互作。

12.从凡与从巳之字往往通用。

13.升斗二字在古文偏旁中往往互作无别。

14.alt和从alt之字多含有惊恐之义。

15.古文偏旁中从戈从弋间有互作者。

16.说文在偏旁中往往讹从口为从曰。

17.甲骨文偏旁的位置,在内与在外往往无别。

18.从实点与从虚廓一也。

19.甲骨文动词当作名词用的习见。

但是,古文字学界还没有深入探讨形旁相互通用的原因以及不能通用的情况。举个例子说,我们发现,古文字从“人”与从“又”也往往通用,如:“圣”作alt与作alt同义,但是尹作alt,为什么不能作alt?这样的问题要深入探讨下去以最终研究得出古文字的形义理论。

注 释

〔1〕 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语。见《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 于省吾《从古文字学方面来评判清代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得失》,《史语集刊》1962年6期。

〔3〕 详第四章:形声字发展问题研究。

〔4〕 郭小武《说文八法疏证》,向光忠主编《文字学论丛》第一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5〕 我在拙著《汉字文化学》74-78页指出,同源词的产生一是王力先生《同源字论》所论的分化(包括方言语转),二是概念的类推。方言语转而别造新字,如《方言》:“alt,火也。楚转语也。犹齐言alt也。”这就是通语的“火”,楚人读与“果”同音,于是另造新字“alt”。《诗·周南·汝坟》:“王室如燬。”陆明德《经典释文》:“楚人名火曰燥,齐人曰燬,吴人曰alt,此方俗讹语也。”火与altalt、燬就是因方言分化而形成的同源字。这些字,义存于形而以不同的声旁别语转,故形旁相同而声旁音近,从语源上说是同源字;从每一个新字与通语用字的关系上说,是转注关系。概念的类推产生的同源字,义存于声而往往以不同的形旁别各个字表达的新的概念,甚至字形完全不同于源概念用字,如“分”又有“多”、“乱”义:《鬼谷子·抵巇》:“天下分错。”《后汉书·张衡传》:“吉凶分错,人用朣朦。”分错即纷乱之义。曹植《盘石篇》:“蒹葭弥斥土,林木无分重。”分重犹纷重,盛多的样子。由此类推:事物头絮多、分乱如麻也叫“分”,字作“纷”。曹植《七启》:“故甘灵纷而晨降,景星霄而舒光。”纷即多义。《楚辞·招魂》:“放陈组缨,班其相纷些。”王逸注:“纷,乱也。”天空为水气笼罩,也叫“分”,字作“雰”。《玉篇》:“雰,雾气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川泽严凝,寒雰结为霜雪。”玉冰注:“寒雰,白气也。其状如雾而不流行,坠地如霜雪,得日晞也。”树木众多、交错生长也叫“分”,字作“棼”。宋·佚名《南郊恭谢三首·导引》:“林棼彩仗明初日,瑞气满晴空。”《正字通》:“棼,林木棼错也。”事物色彩多而杂乱,也叫“分”,字作“斑”、“辬”。《说文》:“辬,驳文也。”《礼记·祭仪》:“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道路。”注:“发杂色也。”这些字,虽属同源字,但是不存在转注关系。

〔6〕 孙先生在《论六书之转注——揭开转注字千古之谜》一书中依据转注的原则找出了大量的转注字。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代以后出现的文字。我在拙著《戴震朴学研究》20—23页谈到转注的实质时不赞同孙先生的转注说,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些转注字都不在《说文》当中。不过,根据我现在的认识,孙先生关于转注实质的论述是正确的。

〔7〕 《释甲骨文俄、隶、蕴三字》,《中国语文》1965年4期。

〔8〕 《甲骨文虚词探索》,《古文字研究》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版。

〔9〕 参考第二章第五节。

〔10〕 这些字与我们前面所说的在勾勒事物轮廓的同时,加注提示该事物所处的环境或所作的用途等内容的符号造的象形字是不同的,那些象形的部位是直接表示事物的本身的,这里的“目”则表示眼睛的动作,前者是以其名物本身的身份参加造字,而后者是以其所具有的某种功能参加造字。

〔11〕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98—99页,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2〕 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76—80页。

〔13〕 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106—107页。

〔14〕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5〕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正在撰写《〈说文解字〉补说》。

〔16〕 李先生说“逆”字的字义是古人运用移位造字法将人体alt(大)倒置所创造出来的形意表词方式的字,藉以表示动词“逆”的“逆迎”义(《甲骨文文字学》132页)。也是不对的。

〔17〕 香港《语文建设通讯》40期,1993年。

〔18〕 陆俭明教授2009年3月12日在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作“计算机时代‘提笔忘字’与汉字书写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之我见”的演讲中说:“根据我们对汉字发展的历史的分析,对汉字与汉语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对汉字输入法发展前途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可不必担心汉字文化的前途。汉字会永远和谐地记录汉语,汉字永存,汉字书写文化也将永存。”(香港《语文建设通讯》92期,2009年5月)

〔19〕 日本曾经提出要废除日文中的汉字,但又不得不在1946年公布了1850个字的《当用汉字》,说明日本文字少不了汉字。1981年,日本政府又发布了在《当用汉字》基础上新增了95个汉字的《常用汉字表》,“常用”即“经常使用”、“持久使用”的意思,这表明了日本将再也不会提出废除汉字的意愿。

〔20〕 详吴璵《中国文字的特性》,香港《语文建设通讯》40期,1993年。

〔21〕 向光忠先生有专文谈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性,详见《论汉字对汉语的适应性》,《汉字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请读者参考,此处不详细介绍。

〔22〕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68—172页。

〔23〕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24〕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 《甲骨文字诂林》944页,中华书局1996年版。

〔26〕 大多数学者认为蒸与登是一回事,我不这么看。登是表示尸祭的字,蒸是普通的献祭。

〔27〕 宜是熟肉,蒸宜就是献熟肉。

〔28〕 《甲骨文字诂林》943—944页,中华书局1996年版。

〔29〕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30〕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1〕 这18条卜辞是:21586(3条),6536,6537,7418,7419,7420,8217,8218正,10703,10704,27914,29394,36752(2条),英2525,英2565正。

〔32〕 这7条卜辞是:6571正(3条),6577(2条),10711,10712。

〔33〕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4〕 65页—14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5〕 1—66页,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