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方块楷书的创造者

方块楷书的创造者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楷书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以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有人认为,三国书法大家钟繇是楷书的创造者。同时,楷书的出现,使汉字的实用功能大大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书写的书法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楷书是对隶书略加改造的一种字体。大约在东汉末年形成,到魏晋时代就逐渐成熟了。它保存了隶书的结构,去掉了隶书的波挑,把隶书的扁形改为基本上呈正方形。后来人们常把汉字称为“方块字”,就是针对楷书讲的。

关于楷书的产生和发展,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说:“真书之变其在魏汉间乎?汉以前无真书体,真书之传于今日者,自吴之《葛府君碑》及元常(钟繇)之《力命》《戎格》《宣示》《荐季直》诸帖始。至二王则变化殆尽,以迄今,遂为大法,莫或小易。”他说的真书,就是楷书。六朝以来,这种新字体被称为真书、正书。到了唐代,这种字体又有了大的发展,大概是由于它可作为人们学习模仿的楷模的缘故,被称为楷书。

楷书的特点是字画横平竖直,结构紧凑,气势流畅,形体优美。历史上的书法家有不少精品传世。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赵孟以独特的风格把楷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被世人称为“楷书四大家”。

由于楷书比隶书好写,比草书好认,所以魏晋以后楷书就逐渐取代了隶书,成为通用字体,一直应用到现在。到了宋代,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在楷书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一种专供印刷用的字体,后来称为宋体。如今,电脑排版和各种印刷物上所用的宋体、仿宋体、黑体等,都是楷书的变化应用。

有人认为,三国书法大家钟繇是楷书的创造者。钟繇,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卒于魏明帝太和四年(230年)。钟繇是三国时期的书法名家。三国以前,汉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等阶段,加上楷书、草书,从中可以发现,汉字的发展规律是由简到繁,繁简交替,又发展演变为由繁到简三大阶段,总的趋势是从繁杂到简单,从难写到易写,这是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必然。

【钟繇书法作品】

书法随时代而发展的另一面,是时代决定着书法的发展进程。三国时期,书法艺术的提高有四个方面的社会原因。其一,魏晋时期的思想解放是书法艺术迅速发展变化的基础。钟繇认为,“用笔者天也,流美者地也”,意谓书法创作犹如

自然元气赋予万物,从而产生、创造了奇异美妙的艺术。这种崇尚自然、提倡自然天成的思想,是思想解放的结果。其二,物质条件的进步是书法艺术成熟的前提。此时,作为书写材料的笔、墨、纸、砚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纸张的改良与运用,使笔墨发挥了圆润、柔韧的特长,消除了简帛呆板坚硬的束缚。这为书法各种风格争芳斗艳铺平了道路。同时,楷书的出现,使汉字的实用功能大大提高,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从事书写的书法家,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三,碑铭文大量出现,加强了汉字的实用价值,客观上促进了书法艺术的提高。记功刻石与祭祖立碑成为时尚,蔡邕就是一个以书写碑文著称当世的著名书法家。其四,与书法达到繁荣期同步,传统的书法理论与文艺思潮相适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指导了书法艺术向至淳至美的方向发展。有了这几个条件,便奠定了三国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楷书大家林立,像王羲之、王献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等均为楷书的巨匠。

【曹鸿勋楷书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