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作为交际的外语教学与交际策略能力

作为交际的外语教学与交际策略能力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交际策略是外语学习者为了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障碍,有意识地使用某种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或技能。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可以尝试培养大学生的如下交际策略能力:1)转述策略就是运用近义词、释义、造词或举例说明的方法来保持交流畅通和延长交流时间的手段。

作为交际的外语教学与交际策略能力

胡 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外语教学部 201600 中国上海)

摘 要:外语教学的本质是交际。交际策略有各种分类,但概括起来主要有求成策略和缩减策略两种。前者主动求成,意欲延长交际时间;后者消极回避或放弃,意欲调整交际目的。培养大学生交际策略能力主要是提高他们的求成策略能力。

关键词:交际,交际策略,交际策略能力

现代语境中“交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往来。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对“communicate”下的定义是:(1)to make opinions、feelings and information,etc.known and understood by others,e.g.by speech,writing or body movements(交际就是使用言语、书写和形体动作手段等使对方明白和理解自己的观点、情感和信息);(2)to share or exchange opinions,feelings,information(交际即交换观点、情感和信息)。根据这两个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交际”的以下特点:(1)交际活动是双向的;(2)交际手段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3)交际的内容既包括信息层次,又包括情感层次,即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4)交际的目的在于沟通(understood or known by others)。基于对“交际”的上述认识,那么,我们如何认识外语教学呢?

一、作为交际的外语教学

教学是什么?这是关系到如何认识教学本质的问题。一般认为,教学“一方面包括教师的活动(教),另一方面也包括学生的活动(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但外语教学有其特殊性,由于它不是系统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语言能力的培养,所以,外语教学的实质是“交际”或“语言的使用”。

首先,外语教学内容以交际为主(Teaching is of communication.)。外语教学本质上是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语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即一种人际互动。外语教学不应该是我教你学的模式,而是双向交流。由于交际的主体是人,而人都是有情感、有理性的。所以,交流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信息,而且包括思想情感。外语教学既要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又要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的交流。

其次,外语教学的手段即交际(Teaching is by communication.)。外语教学是交际活动。活动的手段是丰富的,可以是语言手段,也可以是非语言手段(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语言、形体语、实物、图片、电影、动画等等)。可以是操作性的,但也具有思想性。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就是在物质操作和思维操作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交际的手段也不断更新。外语教学可以是人际交流,也可以是人机交流。可以近距离交流,也可以远程交流。交际的时空限制被打破了。现代外语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段来完成交际任务。

再者,外语教学的目的也是交际(Teaching is for communication.)。外语教学是有目的活动,师生双方的认识活动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学生的认识主体是语言(外语),目的是“使他们(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1]。教师的认识主体是教学规律,目的是探讨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双方都向对方提供信息,外语教学就是为了促进这种双向交流。

二、交际策略能力与交际策略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本质是交际。要实现交际的目的,就要考虑交际内容、交际手段、交际对象与交际场所,采用不同的交际策略(communicative strategies)。交际策略是外语学习者为了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障碍,有意识地使用某种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或技能。交际策略有很多种分类,但根据Faerch&Kasper 1983[2]的分类,可以把它们概括为:求成策略(achievement strategy)和缩减策略(reduction strategy)[3]。求成策略是指说话者意欲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而采用的一些延长交际时间的方法或技能,包括转述策略(paraphrase)、造词策略(word coinage)、求助策略(asking for assistance)、迂回策略(circumlocution)、手势语(body language)等等[4]。缩减策略是放弃话题或回避某一语言项目,以调整原来的交际目的手段,包括话题回避(topic avoidance)、语义回避(message avoidance)等等。前者主动求成,意欲延长交际时间;后者消极回避或放弃,意欲调整交际目的。

交际讲究策略,而策略能力是可以提高的。何为交际策略能力呢?它是学习者在具体的语言交际时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心理能力(mental capacity)。它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把语言知识运用于交际目的,从而获得更多的语言输入,保持交际渠道的畅通,或者增强交际信心,克服焦虑感。对于大学生而言,只有学习交际策略以及表达交际策略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他们才能在交际遇到问题时利用策略加以解决。在实际的外语教学中,可以尝试培养大学生的如下交际策略能力:

1)转述策略就是运用近义词、释义、造词或举例说明的方法来保持交流畅通和延长交流时间的手段。为了让学生掌握这种策略,我们可以从复述训练开始。复述就是重复听或看语言材料,复述虽然依赖于记忆,但又不同于机械的背诵。背诵是原材料的复制(copy),但复述中掺插着说话者个人的理解与发挥。枯燥的背诵或模仿,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而且时间长了学生还会厌烦。复述由于渗透着个人的理解与发挥,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语言应变能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听或读一段文字,然后请他们讲述大意。学生可以重新组织顺序或按原顺序复述自己听到或读到的内容。这样既可使用自己的习得语言,也可以采用释义、同义词,或举例说明的方法。在训练初期,教师可让学生找“key words”、“key sentences”、“main idea”等;然后,再给予适当的提示或暗示,比如提供具体的数据、地名、事例(supporting details)等等。还可以让学生相互提示,相互补充来共同复述。

对于大学生来说,复述材料的选择很重要。不管他们的层次如何,选择合适他们程度的材料是必要的。供学生复述的材料要难易得当,选择的内容要切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生活,既有知识性和教育性,又有趣味性和启发性。比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如NBA、英超、意甲等)、影视娱乐圈里的趣事、当下时事新闻等等。

此外,教师在学生复述过程中不必见错必纠,不要破坏和打断学生的正常思路,让他们尽可能放松些,消除紧张情绪,待问题集中后统一进行指导或纠正。

2)求助策略即直接或间接向对话者询问正确的表达法。应该说这是初学者常用的方法,当词汇有限,交流受阻时,求助策略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应的表达方法,比如当我们询问对方某个英语单词的表达法时,我们可以这么说:What’ s the English for...?What is that again,please?等等。这些问题能巧妙地把矛盾转移给对方,希望得到对方的合作与帮助,这是使交流顺利畅通的良好方法。

3)拖延策略、迂回策略等等。拖延策略不同于求助策略,它的目的不是求助对方,而是通过重复、套语等手段赢得思考时间,依靠自己解决问题。常用的套语有Let me think...,I like to say...,That is to say...,What shall I say...,You see...

迂回策略是学习者使用目标语描述某物或某行为的典型特征或某物的部分,以让对方明白其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迂回策略:造词法如用“airball”指balloon,同义词法如:it has a similar meaning with the word“perseverance”(指“persistence”),反义词法如:The opposite meaning is“generosity”.(指“mean”)

4)非语言交际策略(non-verbal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指用表情、手势、神态等手段达到交际目的。交际理论认为,It is impossible not to communicate.人与人接触可以不说话,但不能不交际,因为你的表情、手势、动作、神态都会传达某种信息。所以,非语言交际无处不在。一名优秀的外语教师应该是一位艺术家,擅长用表情“说话”,用形体语言传达思想。同时,也能敏锐去捕捉学生丰富的形体语言,并做出得体反应,维持交流的畅通。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形体语言,以实现外语教学的真正互动。虽然过多的形体语言可能会妨碍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但得体的形体语言会丰富交际的内容、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和促进交流的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

[2]Faerch C.and G Kasper,Strategies in 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M],1983

[3]王立非,《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

[4]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2—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