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论文的选题

经济论文的选题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经济论文的选题一、经济论文选题的意义选题,即选择研究的课题。撰写经济论文,应以追求论文的价值作为目标和出发点。(二)比较法比较法,是认识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它被广泛用于科研的分析方法中。比较法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其中可同中求异,又可异中求同,再溯本求源,寻根问底,最后确定一个有价值的论题。

第二节 经济论文的选题

一、经济论文选题的意义

选题,即选择研究的课题。选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选题是指选择研究的领域、确定研究方向;狭义的选题是指选择经济论文写作的题目。选题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论文写作成败。

首先,决定学术论文价值的因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在本学科理论上是否有新的突破,二是在实践活动中是否有指导意义,即学术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经济论文的理论价值,是指论文所阐述的内容,对经济科学理论具有开拓性意义,或者使其理论更为丰富和完善。实用价值,是指论文所阐述的内容能对发展国民经济的实际工作起到指导和推动作用,进而使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得到实际效益。撰写经济论文,应以追求论文的价值作为目标和出发点。经济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与论题的选择关系极为密切。

其次,论题的选择还将影响文章的整个制作过程。论题一经确定,材料的搜集、整理、分析,论点的确立,提纲的编制,文献的选定、都要围绕它来进行。在围绕论题阐述道理、说明问题这一点上,不论哪种类型的经济论文都是一样的。所以,选好、选准论题是非常重要的。

二、选题的原则

(一)选择有实用价值或理论价值的论题

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常常是国家或某个地区经济建设和财经活动中新出现的、带有倾向性而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或过去由于条件所限,尚未解决,需要填补的研究空白;或现在有价值、过去虽然有人深入探讨过,但没有结论,或仍存在争议需要补充、修正的课题,等等。上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及时解决矛盾,对国民经济向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实用价值与学术价值并非绝对一致,有时某些选题目前看似乎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但却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将来也可能会产生出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诸如经济领域里的新理论、新发现,或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鲜经验进行系统的总结和科学的论证,就有很强的学术价值。

(二)选择具有前瞻性科研信息的论题

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常常会留心阅读国内外的学术刊物、科研情报、学术文摘、书报述评等,以便了解同行新的科研成就、新苗头、新动向,从而为发展和完善经济理论提供大量新鲜的带有独创性的研究课题。相反,如果科研信息不灵,就会丧失“价值判断”,做无效劳动,浪费时间。掌握科研信息的途径有:

1.查阅资料

写经济论文,可供查阅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①论文目录索引——这类资料只有论文篇目、作者姓名、刊物名称、期号。由于论文题目有“点睛”作用,查阅后,可以了解前人或目前社会上对某一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并掌握其切入的角度、基本观点等。如果需要,还可据此查找原文。目前,综合性的目录索引有《全国报刊目录索引》和《新华月刊》,各种大报纸每月也有索引,查动态可参看《经济学动态》、《国外学术动态》等;专题性的目录索引有《全国有关报刊财务会计资料索引》以及马、恩、列、斯、毛的著作的专题索引。②文摘类资料——这类资料经过筛选、摘录,兼有目录索引和资料汇编的价值,可弥补单纯目录索引所造成内容不详之缺陷,如《新华文摘》、《读者文摘》、《报刊文摘》、《青年文摘》等;而《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则学术性较强。③新书与刊物目录预告——前者是最新论著的简明介绍,后者则为最新论文的目录索引。经常留意此类资料,可及时跟踪新的科研信息,掌握学术研究的最新动向。④年鉴——是按学科门类编纂的编年性资料,如《中国经济年鉴》、《香港经济年鉴》等,它系统汇集一年内重要的经济活动、学科进展、各项统计资料与重要论文简介等,其学术价值较高。⑤报刊复印资料——其中较理想的有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出版的报刊复印资料,它不仅收集的资料门类全,出版周期短,而且还重创新性,既复印收录近期有学术价值的专题论文原作,又刊登有参考价值的未收论文的专题目录索引,点面结合,很有参考价值。⑥网上查询。当前社会已进入网络经济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又为广大群众上网提供方便条件。因此,上述资料大都可以上网查询。

2.同行探讨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里引申为以不同的联系方式,如通过学术会议、学术沙龙等方式,与同行就经济活动的某一课题进行探讨,从中也可以获取最新的科研信息,受到许多意外的启发。总之,我们只有在充分把握本专业最新科研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对选题作出最佳选择。

(三)选择作者感兴趣又易于把握的论题

经济论文的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兴趣大小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因为自己感兴趣和爱好的问题,将激发作者产生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和耐受力,使他们在科研工作中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再说,凡作者感兴趣的课题,往往都是其专业所在,是他们多年苦心钻研的结果。因此,这种合于作者专长的感兴趣的选题,不仅有利于扬长避短,施展才干,而且也有利于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发挥更大的创造力,从而提高经济论文的质量。

当然,作者感兴趣的课题,并非都是他们易于把握的,这里还应考虑其科研能力大小的问题。例如,初学写论文的人,研究时间短,知识储备不够雄厚,如好高骛远,贪大求全,不切实际,不考虑主观可能性,就可能使课题研究归于失败,更写不出高质量的经济论文来。因此,感兴趣和有把握是选题的重要条件之一,应予重视。

三、选题的方法

经济论文选题的方法必须是对有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后,才能确定下来的一种带技能性的思辨方法。由于每个人搞科研的基本条件不同,选题的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但对于初写论文的人来说,不妨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一)捕捉法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有这种体会,在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会议交流,或在大量资料的浏览,在人们漫不经心的交谈中,往往会触发灵感,在几经深思熟虑之后,从中萌发一些新思想、新观念。再将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捕捉住,随手记下,据此深化、开拓,往往能从中获得一些重要而又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比较法

比较法,是认识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性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它被广泛用于科研的分析方法中。比较法可分为类与对比、纵比与横比等。比较法要求对客观事物作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其中可同中求异,又可异中求同,再溯本求源,寻根问底,最后确定一个有价值的论题。例如《知识经济呼唤知识创新》(载1998年7月6日《羊城晚报》)一文,就是把在同一时期内,美国决策层的立国之“策”与日本作对比:……克林顿总统上台后,把发展知识经济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在1993年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仅在信息产业投资就达2500亿美元,超过日本和欧洲总和。1997年,克林顿正式采用“知识经济”的提法,在全球掀起了知识经济浪潮。这是美国经济连续七八年呈现相对强劲增长势头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相反,日本曾经提出“技术立国”的国策,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奇迹,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停留在狭窄的技术领域里作有限的改造和调整,其创新能力慢慢落在时代后面,致使不同的经济决策行为作对比,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追根寻源,从中概括出“正确认识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的互动作用,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跨世纪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总结论点。

如果说上文用的是“异中求同”确定论题的话,《知识经济将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机遇?》(载1998年9月21日《羊城晚报》)却是以“同中求异”立论。文中指出:同处知识经济背景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却进一步拉大,原因是后者原有的资源、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作用在下降。如何缩短两者的差异呢?结论是:抓住机遇,更新观念,迎接挑战。即企业要变只追求产品总量增长以及只追求推销产品的观念为确立突出人才智力资源增长及确立以技术开发促发展的观念;政府则应变抓生产、抓项目为确立抓产业升级、科产结合,抓人才培养的观念。该文进而分析:抓机遇发展对欠发达国家之所以可能是因为理论上“科技应用的共享性,其发展、发明与学习的时差性”决定的。文中还列举日本1955~1970年以60亿美元的支出换回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全部先进技术,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经费,以及我国电子通信在落后70年的情况下如何赶上美国的典型事例作证明。可见,比较法实际上是对经济活动“同中求异”,或在“异中求同”的思辨中寻求解决矛盾的一种系统的思维模式,也是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总之,选题的具体方法不一,而且也因人因事而异,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深入思考,慎重选择,决不能马虎从事。这里应当强调的是,要敢于涉足无人问津或语之不详、不当的领域;要善于在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地带另辟蹊径,开拓前进;要注意抓住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独创性的见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