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题思路与选题意义

选题思路与选题意义

时间:2022-11-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信用制度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成企业融资活动的保证。从我国信用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融资方式发展的轨迹,信用制度的变迁,支持了企业融资方式的发展,信用制度供给不足,信用制度发展的不均衡,也给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在信用制度变迁中,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现实中,我国企业因融资而导致许多问题,如企业负债率偏高。

0.1 选题思路与选题意义

货币资金,从宏观角度看,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运行的血液,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因素,美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大推进理论中就强调了足够规模的资金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从微观角度看,货币资金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任何企业在投资之前,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都需要融资,企业融资的实质是对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配置。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配置是以货币资金的运动及资金资源的配置为先导的,当经济运行中存在闲置资源时,可以通过资金的横向融通加以解决,以此促进闲置资源的利用,而信用媒介调剂着资金的横向融通。宏观经济中的盈余部门和亏绌部门各有不同的经济利益,将盈余部门的储蓄转化为亏绌部门的投资,必须采用信用形式调剂货币资金余缺,因此,信用是资源配置的媒介,是企业融资的基础。

信用制度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完成企业融资活动的保证。信用关系制度提供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使得资金能以不同形式进行配置,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金融市场制度提供了资金资源配置的流动性条件;信用组织制度将社会上分散的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再以信用方式运用出去,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直接扩大社会再生产资本总额;信用工具制度提供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实现载体。信用制度对企业融资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信用制度变迁决定和影响着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企业并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企业没有融资自主权,加上信用制度不完善,信用渠道单一,信用工具简单,金融市场封闭,企业获得资金的来源渠道非常窄,企业不可能自主选择融资方式,也没有选择融资方式的外部环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获得资金的来源渠道也在拓宽。对企业而言,如何通过不同渠道融资,满足企业基本经济活动的资金需求,是十分重要的现实问题,对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我国信用制度变迁路径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融资方式发展的轨迹,信用制度的变迁,支持了企业融资方式的发展,信用制度供给不足,信用制度发展的不均衡,也给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在信用制度变迁中,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呈现出一些明显特征。比如,内源融资比例较低;外源融资中,银行信用融资仍占主导地位;证券信用融资发展很快,但证券信用融资比较低,而且发展不均衡;商业信用融资逐渐增加,但商业信用功能低效运行;国家信用融资只偏向国有企业;国际信用融资正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租赁信用融资发展缓慢等。使得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形成了以银行信用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以证券信用融资为主的直接融资发展不够的格局。如何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就应该从根源上去寻求答案,这也是本书选题的意图所在。

企业融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选择会形成不同的融资模式,产生不同的效应。就既有的西方国家融资模式看,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信用、金融背景不一样,形成了三种比较典型的模式:美国证券融资模式、日本主银行融资模式和德国全能银行融资模式。现实中,我国企业因融资而导致许多问题,如企业负债率偏高。从1993~2000年,国有企业负债率一直维系在60%~70%的较高状态,流动资产负债率也在80%以上。企业负债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银行贷款一直是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从1992~2001年间,除了1999年和2000年,银行惜贷,减少了向企业发放贷款,其余年份银行信用融资在企业融资总额中都占到72%以上,接近80%的比例。企业十分依赖于从银行借入资金,尤其是一大批效益低下的企业借入资金,没有很好地运用,难以形成还款能力,导致银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产生大量不良贷款,1999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率高达32.1%,2003年也还在10%~20%左右,巨额的不良资产威胁着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成为银行危机的潜在隐患。我国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机制、所有制结构、市场发育程度、信用制度发展状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如何借鉴经验,如何通过合理选择企业融资方式来优化资源配置,调整银企关系,化解银行潜在危机,以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就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

本书研究的意义在于:理论上,尝试一种研究企业融资的新视角,国外企业融资研究已形成了一套基本的理论,国内企业融资研究正日趋成熟,信用问题研究也逐渐增多,但这些研究中,并没有系统地将企业融资与信用制度联系起来。本书揭示了企业融资实质是在信用基础上进行的资源配置,信用制度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保证,从而建立了一个将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置于信用制度变迁中的新的理论分析体系,这有利于企业融资研究领域的拓宽和丰富企业融资理论。书中所做的成本、风险比较中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银企关系,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资本结构优化、治理结构调整等分析,以及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改善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对策,又能对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