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也说“挤兑”和“挤对”

也说“挤兑”和“挤对”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说“挤兑”和“挤对”目前一些词典将“挤兑”解释成“许多人争相到银行兑现”,把“挤对”解释成“逼迫,难为,排挤”。也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指出“挤兑”和“挤对”误用的情况,尤其是表示“逼迫,难为,排挤”意思时使用“挤兑”的情况。可以说,这是目前所见辞书对“挤兑”一词较为全面、恰当的解释。

也说“挤兑”和“挤对”

目前一些词典将“挤兑”解释成“许多人争相到银行兑现”,把“挤对”解释成“逼迫,难为,排挤”。也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指出“挤兑”和“挤对”误用的情况,尤其是表示“逼迫,难为,排挤”意思时使用“挤兑”的情况。

然而,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表示“逼迫,难为,排挤”意思的不只有“挤对”,“挤兑”同样具有这一功能。

“挤兑”表“逼迫,难为,排挤”意思的用法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不乏其例,下面例句都出自名家之手:

(1)到底老龙不写婚书是什么心意,没婚书拿什么作凭据?我并不是有心挤兑您!(《老舍文集》卷1)

(2)在政治压力和习惯势力的双重挤兑下,“明哲保身”早就成为牢不可破的处世哲学。(《柯灵七十年文选》)

(3)戏班里的事,也挺复杂,三叔二大爷,师兄,师弟……你踩和我,我挤兑你,又合啦,又“咧”啦……(《汪曾祺作品集》)

“挤兑”这一用法早在清代就有了。例如:

(4)本来无心与姑娘交手,被这两句话一挤兑,把卢公子的火,挤兑得就发躁起来了。(《小五义》)

(5)醋糟,你原来是挤兑我,你倒是明要,我双手奉送,你这绕脖子……绕了六里地的弯子,还是归到宝剑上了。(续《小五义》)

(6)妹妹别挤兑哥哥啦,哥哥到了什么时候啦。(《三侠剑》)

在当代文学作品中,这一用法更加普遍。例如:

(7)这房子嘛,我看你们也别挤兑马老婆子,也别挤兑周瑞成,都他妈够可怜的……(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8)朕自以为能把持得定,不论别人怎样挤兑,总不能叫太子这没娘孩子吃亏。(二月河《雍正皇帝》)

(9)咱们谁也别挤兑谁!都是中国人,都离不开省钱的一个“省”字。(曹桂林《北京人在纽约》)

在一些报刊特别是一些权威报刊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用法。例如:

(10)然而,影视业的发展在挤兑文学的同时,也为文学添上了新的翅膀……(《人民日报》2008年4月18日)

(11)蒋公理在主持会议时,被秋旺挤兑着发言,他却用几个字回击对方:“对不起,散会。”(《光明日报》2008年5月6日)

另外,利用北京大学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检索系统对“挤兑”“挤对”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表“逼迫,难为,排挤”义的“挤兑”共出现60次,而表“逼迫,难为,排挤”义的“挤对”仅出现11次。这说明,在现代汉语中,表示“逼迫,难为,排挤”的意思较多的是使用“挤兑”,而不是“挤对”,“挤对”使用的频率远不如“挤兑”。

《汉语大词典》未收“挤对”,只收“挤兑”,释义为:1.人群持票据挤向银行要求兑现。2.引申指逼迫。可以说,这是目前所见辞书对“挤兑”一词较为全面、恰当的解释。

总之,客观地说,“挤兑”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许多人争相到银行兑现”,一个是“逼迫、难为、排挤”。“挤对”的意思只有一个,即“逼迫、难为、排挤”。在表示“逼迫、难为、排挤”时用“挤兑“是不能算误用的。

为帮助人们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词典最好两个词全收,并补收“挤兑”表“逼迫、难为、排挤”义的相关义项。可释义如下:

【挤对】逼迫,难为,排挤。

【挤兑】1.许多人争相到银行兑现。2.逼迫,难为,排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