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也说牧野之战

也说牧野之战

时间:2022-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牧野之战的确切地点究竟在哪呢?换言之,清水(今卫河)以北直至朝歌,也就是说汲县与淇县之间的广大地区,都是牧野之战的主战场,其余皆为辅助战场。据《说文解字》称:“牧野,朝歌南七十里。周书曰:武王与纣战于此。”

三千多年前,在卫辉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发生过一场改朝换代扭转乾坤的著名战役,那就是“牧野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卫辉人姜尚精心策划并全力实施的经典军事杰作。这一仗终止了殷商王朝六百年的统治,为西周王朝的确立和礼乐文明的兴盛开辟了通路,并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这场改写历史的“大决战”便被载入史册,“牧野”这个地名也因此而威震中原。

可是,牧野之战的确切地点究竟在哪呢?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朝南说”、“新乡说”、“汲县说”三种,可谓各执一词,“三足鼎立”。其实,牧野只是一个地域性概念,就是京城朝歌之外放牧的原野。严格说来,它指的是靠近商都朝歌(今淇县)南郊这一大片地方的总称。换言之,清水(今卫河)以北直至朝歌,也就是说汲县与淇县之间的广大地区,都是牧野之战的主战场,其余皆为辅助战场。如今,持此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了,较之于前者所偏重的民间故事,中者所仰仗的地名信息等,“汲县说”则无疑是靠言之凿凿的史料记载而令人信服。这就是文献的力量。打开史书你会发现,在诸多权威的历史典籍中,但凡提及“牧野”这个古战场的名字,无不在其后面加上“河南汲县”这样的注解,这都为“汲县说”的字正腔圆和理直气壮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佐证。

据《通典》记载:“汲,牧野之地,即纣都近郊三十里即此也。”《中州杂俎》载:“牧野卫之汲,舆地广记,故商牧野之邑”。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上也说:“牧野(河南汲县)一役商纣被周武王攻灭。”又云:“武王牧野(河南汲县)誓师……”翦伯赞先生在《中国史纲要》中也说:“武王的军队顺利地渡过了黄河,没有遇到抵抗,不久即进据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北),这时商王纣发兵仓惶应战。”据《竹书纪年》佚文之《汲冢周书•克商第三十六》所载:“周车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帝辛从(十三年正月牧野商郊纣出朝野二十里而迎战之),武王使尚与伯夫挑战也,王即以虎贲戎车驱商师,商师大败”。郭沫若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国史稿》中也都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

还有更确切的呢。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所述:“清水(今卫河)又东与仓水(今沧河)合,水出西北方上,山西仓谷,谷有仓玉珉石,故名焉,其水东南流,潜行地下,又东南复出,俗谓之雹水,东南即牧野。”又云:“自朝歌以南,南暨清水,土地平衍,据皋路泽,悉牧野矣。”那么,查朝歌以南至卫河,其所指牧野之地,正是卫辉沿卫河以北的城郊乡与安都乡的一部分和顿坊店乡的全部地区,包括沧河潜入地下又复出地面的东南,即顿坊店乡的前后稻香村、上下马营村以及倪湾和上乐村镇闳夭以北的大部分地区。谭其骧教授撰修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显地标注了牧野所在的位置就在汲县与淇县之间,它与《水经注》中所讲牧野的位置完全一致。

那么,既然“汲县说”如此有根有据,铁证如山,可为什么还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呢?问题同样出在文献记载上。

据《说文解字》称:“牧野,朝歌南七十里。周书曰:武王与纣战于此。”唐代地理志《括地志》也云:“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三里朝歌故城是也。”以上两说可能被今人误认为牧野是在今淇县南七十里处,而今汲县城区距淇县城区仅五十里,从而得出牧野之地应在今汲县城区以南二十里的论断。殊不知,《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于公元100年至121年二十年间编撰的,所说牧野距朝歌七十里,它不可能是以现在的里长来说明当时两地的距离。其实这一点范文澜先生早想到了,据《中国通史简编》中对历代度量衡尺度的比较,东汉的尺相当于今米的0.216(23.6厘米),折合为0.71市尺,里长差按此比例计算正好相当于今五十华里。

只是,古城的前尘旧事业已退远,曾经的剑戟争鸣,沙场逐鹿,慷慨悲歌,篝火狼烟,早已坠入沧河的沉沙。今天,它五十里也好,七十里也罢,它新乡也好,汲县也罢,还重要吗?需要我们记住的只是那场正义战争本身,它成了历史的一个拐点,这一拐点赋予了历史极为重大的意义。

(来源:历史探秘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