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语中请求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特点

汉语中请求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特点

时间:2022-04-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古代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体现在修辞学的领域中,用委婉这种修辞手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汉语历史中单纯的研究请求与拒绝的言语行为少之又少,不甚发达。之后,便形成了对“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热潮,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

一、汉语中请求与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特点

传统的语文学,是统称为“小学”的对文字、音韵、训诂的研究,在周斌武选注的《中国古代语言学文选》中有着大量相关的文章。虽然古代语言学对“言语行为”没有进行系统地研究,但是古代典籍中的一些论述也足见古代学者对言语的重视。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中提到: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我国古代对拒绝言语行为的研究体现在修辞学的领域中,用委婉这种修辞手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大量的研究都体现在委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上。在修辞学领域对委婉这种表达手法的研究是历史悠久的,而且,这些研究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如何合理、规范地使用拒绝言语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情欲信,辞欲巧”,要想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言语就要润色加工,这是古代我们国内对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视角和方向。汉语历史中单纯的研究请求与拒绝的言语行为少之又少,不甚发达。比之于古代对拒绝言语行为零散的、单一的研究,现当代的研究则是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综合性的研究。语言学领域中,20世纪70年代,语用学被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而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范围,国内大量翻译、研究语用学的书籍问世,胡壮麟主编的《语言学教程》,葛本仪主编的《语用学概论》,何自然、陈新仁编著的《当代语用学》,何兆熊主编的《新编语用学概要》等书籍,翻译介绍了语用学理论,其中包括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发展、归属等内容。之后,便形成了对“拒绝言语行为”研究的热潮,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