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

为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一、问题的提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急需大批具有较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常言道“知道真理”并不等于“得到真理”,因此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而较为轻松的气氛则会有助于学生产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愿望,增强大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英语口语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话题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趋频繁,急需大批具有较强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人才。然而,在校大学生们的口头交际能力却远远不能胜任毕业后对外交流的需要。究其原因,可大致归纳为以下两点:

1.教材编写不当

目前口语教材可谓琳琅满目,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尤其是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材稀缺”(彭青龙2000: 40)。大部分教材的体例都是先罗列一段或若干段英文对话,然后再附上中文注释和对话的中文译文;有些教材中的对话干脆就是由一句英语加一句汉语译文组成的。使用这类教材,教师只能要求学生跟读或朗读课文,然后再检查、纠正学生们不正确的语音语调,而无法引导输出。还有些教材则是通过句型操练、背诵等方式让学生熟记语言结构和形式。这种练习是让学生“学”语言,而非“用”语言。常言道“知道真理”并不等于“得到真理”,因此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为了丰富词语达意,口语活动前的语言知识输入是必要的,但有些口语教材中的阅读内容篇幅过长,而且文中的生词过多,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阅读理解及查阅单词上,这样分配到练口语的时间所剩无几,不免让人感到喧宾夺主。另外一些教材名为听说教程,但实际上听力练习部分绰绰有余,而口语练习部分则严重不足。同时,又因口语练习部分所提供的活动形式单一,而且以“wh-”question居多,无法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样,使教学双方对口语练习的兴趣由渴望渐变为失望。

2.训练方法不当

提高在校大学生们的口语实际应用能力,需要教师创造一个产出性使用英语的实践机会。但“许多口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为了交谈而交谈”的层面上(王艳2001: 42)。为了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有些教师乐于在每节精/泛读课开始之前让1~2名学生做“What's new today?”的课堂报告,其内容是向全班其它同学报道前一天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还有的教师在讲完一篇精读课文后,把“Summarize the article in your own words”的作业留给学生,待下次上课时让学生进行口头总结。在专门设置的口语课上,教师也会常常搞一些类似角色扮演、短剧表演的活动……学生们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往往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交际行为却不是真实的。真正的交际行为应具有相对的不可预测性,这包括:遇事能即兴(impromptu)阐述个人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从形式上看,报道众所周知的“新闻”、口述已经写好的总结或者表演事先排练好的节目都是让学生们“开口”讲英语,但由于缺乏不可预测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因而达不到实际交际的目的。如何训练才能达到目的呢?我们认为开展课堂小组活动是一条可行之路。

二、小组活动的优点

1.小组活动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的机会

在我国大学里,一节课通常为50分钟。即便教师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去进行说前提问(warm-up questions)和讲解活动步骤,那么在一个35名学生的教学班里,在所剩下的45分钟里,均摊到每个学生的讲话时间就仅为1分多钟了。在需要大量实践的口语课上,这点时间显然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教师将45分钟的时间用于由3~4人组成的小组活动,那么每个学生就可获得约11~15分钟说英语的时间,情况将大为改观。我国大学近年来不断扩招,一个教学班的人数有时可达到60~70人或更多。如果仍旧采取一人发言、众人等待的练习模式,分配到每个学生说英语的机会只能以秒来计算了。可以说,小组活动解决了人数多,练习时间少的矛盾。

2.小组活动可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说英语的氛围

“虽然学生们想开口说话的愿望是强烈的,但阻碍他们开口说话的心理障碍也很强大。”(穆可娟2000: 44)受性格、动机、现有口语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不熟练的英语讲话时,会感到紧张、不自在。一旦出错,还怕被其它同学嘲笑。然而,越是紧张就越容易犯错误,越是犯错误就越不敢开口实践,结果形成恶性循环。相比之下,参与小组活动的每一名学生只面对2~3名同学,因此当众“出丑”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当学生们的自尊心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他们在课堂上的紧张情绪也就会随之减弱或消除。而较为轻松的气氛则会有助于学生产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愿望,增强大家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信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三、口语活动的设计

教师对小组活动要进行指导,这首先体现在对小组活动的设计上。我们认为口语活动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所设计的话题要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没有语言能力就谈不上交际能力。但是语言能力不会自动转换成交际能力。那些机械性操练对模仿交际是有益的,但不能让学生总停留在这一水平上,自由交际才是口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设计的话题应向学生们提供使用语言的真实语境,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开口实践的机会。

2.所设计的话题要具有时效性

可用于口语讨论的话题源于生活,但如果我们还在讨论诸如“电视的利与弊”、“代沟”等那些曾经热门、现在已毫无新意的话题,会使学生们兴味索然,更谈不上激发他们参与讨论的热情。现代生活日新月异,教师应有意识地发掘新事物,捕捉新现象,通过加工整理,把它们设计成贴近当代大学生生活的话题。从媒体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上聊天,以至于影响了学业。根据这一校园现象,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一个小组活动的话题: I'm a college student. A couple of months ago,I learned to surf the Internet and became addicted to it right afterwards. Whenever I have no class,I go to the Internet bar to chat with others. I know I spend too much time and money on it,but even if I try hard to focus my attention on my study,Is till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the Internet. As the final exams are around the corner,I'm quite worried that I may fail in the exams. Who can give me some advice?由于所设计的话题就是发生在大学生们身边的事,因此他们会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3.所设计的话题要宽窄适中

话题太大,学生们的反馈往往是杂乱无序的。以环境保护话题为例,如将话题设计成“Discuss the strategies that we can develop to protect our environment.”学生们会因话题太笼统而无法展开深入的讨论。反之,如将话题设计成“Discuss the strategies that we can develop to eliminate duststorms.”则又过于具体,学生们除了说plant more trees and grow more grass以外,便无话可说了。要想把一个好的话题设计得既不宽泛也不琐碎,可以考虑将该话题分解成若干个侧面逐一进行讨论。如果将环保话题控制在下面的广度就较为适中: People today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safety of our planet. The encouraging news is that many of us have realized that we can do more than just complain. Discuss the strategies that we can develop as individuals to practice3Rs: reduce,reuse,and recycle.根据生活经验,每个学生都能对3Rs中的做法举出一、二件实例。因此,学生们会积极踊跃的献计献策,小组讨论会变得十分热烈而活泼。

四、介绍若干种小组活动的形式

1.寻求最佳方案

首先交给学生们一个话题,例如: You are graduating this summer from university and now you are taking a job interview with a joint-venture company in your city. One of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rs asks you to think of as many methods as you can to publicize a new product for them. If your idea is imaginative and practical,you are more likely to be hired.然后,通过集思广益(brainstorming)的方式让他们罗列出为该公司宣传新产品的多种方案。除了学生们谈到的常见广告形式外,笔者还记录、并整理了他们的若干良策:(1) Hold a charity campaign for the disabled,meanwhile advertise the product;(2) First give the product to some celebrities free of charge,and then ask them to make a TV commercial for that product;(3) Have some students stand along a busy street each holding an umbrella on which the advertisement is printed;(4) Invite the consumers to the factory and show them the process of how the product is made;(5) Write a novel in which the characters use the new product every day.

接着,再让学生逐一分析每种方案的可行性和不足之处,最后选出一至两个最佳方案。

2.作出决定

港澳实业家为支援内地的教育事业,不断向一些大学慷慨捐资。霍英东、邵逸夫、田家炳等人就曾向北师大捐资修建教学大楼和图书馆。根据这一素材,就可以编出一个供小组讨论的话题: A rich Hong Kong donor has given five million dollars to your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his donation i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there. If the money is well-spent,he is very likely to give even more money in the future. No——you are required to discuss how the money should be best spent.

学生们阅读以上文字材料后,教师可在每个小组内指定一个发言人(spokesperson),让他们一边讨论一边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最后由他们向全班同学汇报该小组是如何使用这笔赠款的。

3.各抒己见

根据近一、二年出现的少数大学生不住在校园内的宿舍而是到校外自己租房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编写出一个供学生们表达不同观点的话题: Nowadays,a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have decided to live alone by renting a room off campus. Present your opinion on the topic: To Live or Not to Live on Campus—That's the question.由于住在校园里和在校园外租房各有利弊、且为学生们所熟悉,因此很容易营造出各抒己见的氛围。以下是笔者所记录、并经过整理的学生们的不同观点。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有下列一些理由:(1) It's not comfortable to live in the dorm because you have to share a room with six other people;(2) The dorm is too noisy like a market,so you can't fall asleep while your classmates are chatting loudly; (3) If you rent a room,you can enjoy yourself without being disturbed by others; (4) You can cook your favorite food if the room has a kitchen;(5) You can have more freedom; you can do whatever you want to do...而持反对意见的同学则认为: (1) Living in the dorm,you can lear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 classmates; (2) Whenever you are in trouble,your classmates may lend you a hand immediately; (3) It's dangerous for a girl to live alone outside university;(4) You have to waste a lot of your time on the way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room you rent;(5) You must take high rent into account...有的学生还为租房的大学生出主意,例如:(1) You can rent a room out of school for am onth,if the new life is suitable for you,you can go on; if not,you can just move back;(2) Before you rent a room,find a trustworthy classmate as your roommate and you both can share the cost...

4.猜猜看

北京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访谈式的文章:被采访者为一位女大学生,在网上与一位男大学生相识后,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最后决定见面。但那位男大学生在赴约的路上,接到父亲突然生病的电话,而在去医院的路上,手机又被盗。然而那位女大学生对所发生的事全然不知,在等待过程中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只是后来才了解到了事情的原委。从编写口语话题的角度看,我们可以略去那位男大学生未能赴约的原由,这样就能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们进行各种可能性的猜测。在猜测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回答五花八门,乐趣横生。达到了“大多数学生期待的能在游乐中提高口语”的目的(何宁1999: 42)。

5.采访

操作办法如下。先将全班学生分为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两组角色,然后发给他们不同的提示卡片,前者的卡片上是有关提问的信息,后者的卡片上是与回答前者提问有关的词汇。在让学生们讨论education这一话题时,采访者的提示卡上是这样描述的:

The interviewer: ask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prompting phrases below. You can also generate questions of your own.

a. people's attitude towards education

b. kinds of education available in China

c. people's opinions abou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d. people's views on privately-run schools

而被采访者提示卡上的内容是:

The interviewee: read the following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that can help you answer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s.

primary school,high school,university,qualified teachers,textbooks,compulsory courses,selective courses,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job-oriented courses,theory,tuition,facilities and equipment,Knowledge is power.

学生们在采访过程中始终都要自己创造对话,使语言得到了实际应用。

6.问卷调查

在阅读每个问题(statement)前,先给学生们五选项,分别表示:(1)= strongly agree,(2)= agree,(3)= neutral,(4)= disagree,(5)= strongly disagree。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进行选择。如: The Internet makes college students lazy. (1)(2)(3)(4)(5)。由于学生们的个体情况有差异,因此他们的选项也会有所不同。这样在陈述各自的选项时就需自圆其说、论据充分。当不同意对方选项时还可以引出争论,把话题引向深入。

7.辩论

在进行辩论前的分组工作中,老师在提出辩论话题后,可先让学生们自愿选择正方和反方。但为避免出现一方辩手人数大大超过另一方辩手人数的局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抓阄或指定的方法来硬性平衡辩论双方的人员组成。并告诉学生,辩论的目的是锻炼一个人的辩才,而并非一定要分在与自己真实观点一致的一方。

近些年来,不少大学由于扩招等原因,纷纷在郊区建分校。根据这一现象,教师就可以编写出一个供学生们进行辩论的话题: Dispute: Upward Development vs. Suburb-bound Relocation?正方反对搬迁,认为应该拆旧楼建高楼。而反方坚持要把部分院系所搬迁到郊区的分校。

由于这两种观点各有利弊、且关系到学生们的切身利益,因此很容易营造出争议的氛围。以下是笔者所记录、并经过整理的学生们的不同观点。正方主要有下列一些理由:(1) Wh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on two separate campuses,management problems will arise.(2)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equipment in the university makes sharing difficult.(3) For students,life is more colorful in the city than in the suburbs....而反方则认为:(1) Setting up a branch in the suburb will increase enrollment.(2) A new branch will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better study and living environment.(3) The cost of living in the suburbs is low....

显而易见,以上几种小组活动的形式自始至终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同学们完全是在即兴发挥中出主意、想办法、提建议、做决断,而只有这种不可预测性的语言活动才是有意义的交流。

五、教师在口语课上的作用

强调英语口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并非意味着教师的责任减轻,让学生去进行free talk,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秋芳1999: 209)。教师除了在课前是口语活动的设计者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起着以下必不可少的作用:

1.负责口语活动的组织工作

在每一个口语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要用精炼的语言讲解活动要领,并根据活动的不同需要,对学生进行编组。为避免有的小组谈得热火朝天,而有的小组出现冷场的局面,在人员的分配上,可考虑:(1)将较为善谈的学生和不太善谈的学生编在一组,并注意给不太善谈的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2)把口语水平较为接近的学生编在一起;(3)在讨论情感话题时还可以考虑将男女生混合编组。每当开始一个新的活动时,要适当变化人员的组成,使同学们经常有新鲜感。如果小组成员长期固定不变,成员之间会彼此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会把原本可以发挥的话题变得索然无味,未经任何争论便达成一致意见。

2.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和指导

彭青龙(1999)曾在200多名学生中就英语口语的困难作过一次问卷调查,其中87%的学生认为,词汇量是他们学习口语、尤其是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最大障碍。一般情况下,教师都会在口语活动开始前提供一些与讨论话题有关的词汇,但是讨论开始后还会有学生不断地向老师询问,如何用英语描述某一事物、如何用英语表达某一抽象概念等等。为了有助于学生们口头交流的准确性,每当讨论开始后,教师就要在各小组之间不停地走动,及时地向学生们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与汉语想法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和习惯表达法。其次,个别小组有时还会因思维枯竭而先于其它小组结束讨论,开始用汉语聊天。教师要及时发现,在了解到他们确实已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后,可向他们再提出一些追踪性问题,引导他们把讨论的话题引向深入。

3.要参与到学生们的活动中来

作为一名普通成员,教师在小组活动中同样可以对讨论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合理化建议等。这种参与会有助于活跃所在小组的气氛,丰富讨论的内容。而学生们看问题时也颇有鲜活的思想和深刻的见地,教师在倾听他们直陈己见的同时,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开阔自己的思路,可谓相得益彰。利用参与的机会,教师还可以检验自己设计的小组活动是否具有可发挥性和可讨论性,是否能激发学生们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和动力。如果发现讨论话题未达到设计要求,课上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课下还可以进行修改,使自己设计小组活动的水平不断提高。

4.对活动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进行适当的纠正

在口语活动中,学生们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是教师不能期待他们把英语讲得像母语是英语的人那样地道,也不应像批改学生作文那样将他们在口语中所犯的错误一一纠正。如果一个教师对学生的错误频繁地纠正,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压力,他们会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开口,不再开口。为营造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应注重学生们信息交流与传递的质量,而不是遇错必纠。当然,纠错也是必要的,纠错的目的是使学生们不再重犯同一错误。纠错时也要有所选择,除非那些会引起误解或顽固性错误要加以纠正外,对一般性的语法错误则可忽略不计。在纠错过程中,也要讲求方式方法,一要分清哪些错误适于在小组内部纠正,哪些错误适于在全班纠正;二要做到纠错应在活动结束之后进行,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5.待所有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还要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法是,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个发言人,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这样做一方面是让学生们相互学习借鉴别人的好想法;而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汇报对所有小组活动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学生们的交际活动进行评估。评估时应首先鼓励那些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独到见解、考虑问题全面和思想深刻的学生。接着也要指出他们在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许多学生都将“租房”说成了“rent a house”,应向他们建议改成“rent a room or an apartment”,并解释“rent a house”可能会对英语是母语的人引起误会。如有照片相助,学生们便可一目了然。最后,教师还要激发他们参加下一个小组活动的热情。

六、结语

要想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语教学目标,就必须设计出量多质高的小组活动来。为此,教师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善于从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搜集到适合当代大学生讨论的素材,并将其剪裁成不同形式的口语活动,让学生们在积极思考、主动输出的过程中掌握英语口语的实际交际能力。

参考书目

[1]彭青龙.思辨与创新—口语课堂上的演讲、辩论初探[J].外语界,2000,(2): 39-44.

[2]王艳.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策略能力[J].外语界,2001,(3): 41-45.

[3]穆可娟.从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谈如何加强口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0,(2): 44-46.

[4]何宁.英语专业口语课教学浅论[J].外语界. 1999,(3): 40-43.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09.

[6]彭青龙. 3D外语口语教学法[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12): 24-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