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话题的设计与实施

话题的设计与实施

时间:2022-03-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无边界学习”环境中,话题能够较好地体现跨界、综合、多元的要求。的话题设计,就是教师为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两处细节描写进行深究而引发的;这个话题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开阔。这个话题完全是基于文本的,它的展开使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高尚情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文本的阅读价值得到提升。但这类话题仍主要着眼于学科间的可整合的知识内容,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认识的整体视野。

一、话题的设计与实施

在“无边界学习”环境中,话题能够较好地体现跨界、综合、多元的要求。首先,“话题”并不完全等同于学科知识系统中的某一知识内容或知识点。它既可以生成于学科知识系统中的某一知识内容或某一知识点,也可以生成于跨越某一或某些学科知识系统的问题情景之中,将相邻、相关的学科知识内容统整在一起,甚至它还可以将跨越学科的多种文本,结合学习者的生活实践,综合复杂的社会背景,从生活情景,从自身成长发展的情景中,展开学习话题。从而使学习者能够从一学科、多学科、文本、生活体验和自身的成长发展的感受中,使学习和学习活动得到纵横贯通,较好地体现出“无边界学习”的思想精神。

(一)话题的生成

在“无边界学习”的情景下,话题的生成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即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生成,主要的生成方式如图2.1所示。

从图2.1可以看出,话题的主要生成途径有五条。

img5

图2.1 话题生成途径示意

1.基于文本的话题

这类话题的生成基本上仍囿于学科文本的范围内,通过对在教学设计内或教学设计外的生成性话题的捕捉、展开、捕捉、归纳、指向于对文本呈示的现象背后的规律、原理的揭示或文本遮蔽义的认识,有助于认识的深化。如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夜的工作》一文,有两处细节描写很感人:周总理叫“我”先去值班室睡一觉,到时叫“我”;他扶正被“我”带歪的小转椅。课堂上要启发学生在深入文本自读自悟的过程中捕捉话题,体会周总理对别人的关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案例2-1

《一夜的工作》课堂片断[1]

师:从文中我们感受到了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读了此文,你心目中还有一个怎样的总理呢?

生:总理还是一个关心下属,关心别人的人,文章第2自然段提到总理对“我”说“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可以感受到。

生:我还从文中“他过来把我的转椅扶正”猜测生活中的总理还是一个爱整洁的人。

师:是啊,总理不但体谅他人,还具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生:我还记得以前《品德与社会》课上曾读到过周总理少年时代语惊四座的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人小志高。

生:我下载了一篇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为大家读读。

师:这首诗很有名,课后我们再好好读读。周总理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此时此刻,我们脑海里又浮现出怎么样感人的画面呢?

生有的轻轻念起“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

要学生感悟文本细节描写,必须在教师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话题的预设。以上“读了此文,你心目中还有一个怎样的总理呢?”的话题设计,就是教师为了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两处细节描写进行深究而引发的;这个话题展开使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开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对总理人小志高心生仰慕;“握手故事”——学生对总理非凡的外交艺术心生佩服。将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延缓,课后下发给学生材料再展开,使阅读空间延伸,孩子们读后心中留下的是感动,是一份难以忘怀的记忆。课堂上学生最后轻轻念起“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把我们带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使我们沉浸在对总理无限的敬仰、哀思之中。

这个话题完全是基于文本的,它的展开使学生对总理伟大人格、高尚情操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文本的阅读价值得到提升。学生受到强烈的情感震撼,既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

2.基于学科整合的话题

这类话题的生成已经突破学科课程的界限,将原分散于各学科的话题,从不同知识范畴加以认识和研讨,统整为一个主题,成为对同一主题的多侧面、多层次综合性认知与考察。如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学科中的一个概念,将其上升为话题,可广延至小学美术课中的圆、体育课中的圆、语文学科中的圆等。由主题延展至多学科的知识内容,串成一个话题网络,形成一个话题,从而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认知。但这类话题仍主要着眼于学科间的可整合的知识内容,主要着眼于提升学生认识的整体视野。

案例2-2

《圆的认识》教学片断[2]

(一)导入主题

操场上,学生站成两横排,体育老师组织教学:今天我跟大家一起研究数学,感到压力很大,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先来做个抢球游戏。哨声一响,先抢到篮球者为胜。

一次抢球后,学生抗议:“老师这样是不公平的。”“我们要站成一个圆。你站中间,这样距离一样。”

两次抢球后体育老师小结:现在抢球,应该说比较公平了。看过篮球比赛的人都知道,开赛的一刹那队员也是站成圆形,裁判站中间,通过击球来决定球的方向,是吧。

(二)探究新知

1.“徒手”画圆

数学老师组织:从刚才同学的游戏中,我感到无比欣慰。同学们的数学知识非常丰富。的确数学上的圆在其他科目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现在大家都没有工具,你能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圆吗?你可以一个人想办法,也可以小组进行,3分钟后汇报情况。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1)体育老师介绍“圆”形体育场地的画法:卷尺和标枪画圆。

(2)认识圆各部分名称。数学老师利用体育老师画圆的演示过程引出“圆心、直径、半径”及关系特点。

(3)找刚才“徒手”画圆的“圆心、直径、半径”。

3.游戏“直径和半径”

(1)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圆中通过跑步演示了直径。

(2)学生在圆中演示直径

4.找“圆心”活动

(三)用圆规画

(略)

(四)小结回顾

在这堂与操场“亲密接触”课中,两位老师在课堂上分工明确、恰当,发挥各自特点默契进行教学。如“游戏”活动的创设、组织都由体育老师承担,对数学实质性的概念的把握、引导由数学老师负责。这样学科老师的优势得以整合利用,保证了课堂的高效运作。新的课程资源整合观改变了教师对教材的迷信。如把数学课堂搬进操场,让学生以徒手画圆为话题,使学生的潜能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与操场的“亲密接触”中,利用了体育老师的优势,从体育学科的角度诠释了“圆”的内涵,摆脱了只在数学学科看数学的“框框”,使学科资源得到充分的整合利用。在第一次抢球游戏中,学生提出站成“圆”形,第2次游戏话题为“请你在这个圆上,用一种体育运动表示出它的半径和直径”,这些与体育运动整合的话题赋予“圆、直径、半径”以生命力,提供了动感的视觉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画圆的过程,体育老师利用卷尺和标枪画“圆”形场地的充分展示,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3.基于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整合的话题

这类话题主要是在文本的学习中较多地整合进了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使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产生了较大的交汇。或是将文本话题置于更广阔的经验世界、生活世界加以认识、理解和感悟;或是将生活世界、经验世界的感兴趣的话题置于文本的知识背景上加以考察和理解。它可能产生于文本类话题生成之中,也可以产生于学科整合类话题的生成之中,但与前类话题的把重点主要放在对客体的把握是有所区别的。

案例2-3

《学在杭州——网上学府》[3]

(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10课,教材处理后课名为《人人都能当编辑》)

本教材是以“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杭州的学校→制作封面→插入学校介绍→展示自己的作品”这四块内容编写的,是一节复习性的综合课,主要是为了巩固之前所学的部分知识与学习“制作副本”这一知识点。然而在上一届学生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不高,甚至还有学生利用上网查资料的机会在网上做与课堂无关的事。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才知道,原来学生们对查找杭州学府这一内容不感兴趣,因为他们目前对上哪一所大学或中学并不关心,他们觉得这事不由他们决定,是父母的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中应该修改一下教学载体。经过一番比较和论证,发现学生每天与书本打交道的时间最长,而制作电子图书的过程与本课的知识要求、操作过程十分相似,所以就设想着让学生制作一本电子图书。后又考虑到笑话是深受学生喜爱的通俗阅读书本,而且它文章短小有趣,操作难度相对较小,所以最终确定将本课教学内容改成制作一本电子笑话图书,其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部分

1.谈话交流。

2.出示中青网中的“校园笑话”。教师或学生说笑话(机动)。

3.过渡语。

“看来笑话真是个可爱的精灵,可以为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为了答谢这个精灵,我给他美化了下,大家看看怎么样!”

4.展示电子图书《哈哈笑林》(见图2.2)。

5.提出本课任务:制作笑话类电子图书。

img6

图2.2 电子图书《哈哈笑林》组合图

“笑话”这一载体不仅是学生喜爱的阅读内容,更能为课堂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所以,学生从一开始讲笑话,欢乐就洋溢在整个教室里,哪怕是借班上课,也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制作电子图书这一话题的设计,不仅让学生一下就拉近与“编辑”一词的距离,而且马上就能产生一种成功感。通过制作电子图书,更易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效果,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所学内容的价值。让课程回归生活,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际,选择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信息技术活动的积极性,让文本话题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认知欲望,使文本话题同学生的经验与体会建立联系,搭起文本话题通向学生生活和世界的桥梁。生活中蕴藏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无穷无尽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一旦将生活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整合起来进入话题教学,学生就有可能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有可能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4.基于学习者个体经验的话题

这类话题的特点在于它是由学习者认知与观念的差异而直接产生的,话题实际上是已经经过学习者潜在思维的孕育、积淀而直接以对立的形式加以呈现的,体现了较高的思维含量和思维层级。在生活中,当医患关系在某种情境下形成对立,发生冲突,较为明显地生成基于学习者个体经验的话题。如对医院究竟该不该对因事故生命垂危但又无力交费的病人进行及时救治这一案例,甲方认为医院有经济核算,不交费当然不能施救;乙方认为救死扶伤是医院的天职,该及时救助,从上述两方对立的交锋中,引发出“在市场法则下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话题。这类话题在思想教育的二难选择中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当然,细心捕捉一下,在学科教学中也会呈现因学习者个体经验的差异而在学习过程中提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引发后继学习的话题。

案例2-4

压缩空气的实验[4]

(在活动“压缩水的实验”后进行)

师: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不可以被压缩?

生:可以。

生:不可以。

师:现在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有的同学说空气可以被压缩,有的同学说空气不能压缩。怎么办呢?

生:我们来做实验。

师:接下来,我们再抽取同样多的空气,用手堵住管口,分别推拉活塞,又有什么感觉?

(学生实验)

在探究活动“压缩水的实验”后,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水不能被压缩,继而老师提问:“水不能被压缩,空气可不可以被压缩?”学生想当然地会认为和水一样,当然也有持反对意见的。上述学生的“可以”与“不可以”,看似简单,实质两种观点在进行激烈的碰撞。课堂上学生也都各自摆出自己的理由,在两种意见不能统一时,老师顺学而导,出现下列话题:怎么办?实验证明吧。学生通过实验会发现用同样大的力量压缩空气和水,空气可以被压缩,而水占据空间的多少不会发生变化,学生在这样的基础上会明白空气的体积会发生变化的,也就是可以被压缩。

从以上案例中不难发现,老师在预设教案时恰如其分地利用了学习者的个体经验生发话题,从而充分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兴趣,点燃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的体验,使学生主动探究,促进话题学习的发展。

5.基于学习者实践体验的话题

这类话题通常在综合实践类课程中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往往表现为因事而议,有感而发。在我校百年校庆时,我们课题组推出一堂异龄组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祝福你,我的学校》,活动目的确定如下:查阅资料,了解母校昨天的历史,感受今日的辉煌,展望明天的美好,激发强烈的爱校热情和自豪感。尝试简单的测量,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体验大小同学互相关心的温馨感,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案例2-5

地方课程活动课《祝福您,我的学校》[5]

(一)真切感受

1.风景优美:师深情导入

2.历史悠久:简介学校历史

3.爱国传统:学生讲校友的英雄事迹

4.人才辈出

5.学生谈感受

(二)亲身体验

以小组为单位,亲身感受今日校园风采。

活动选择:

“亲近”泮池(量量直径、算算面积等)

“走访”教学楼(数数教室,算算人数等)

观测操场

采访(领导、老师等)……

(三)深情祝福

1.学生写祝福语

2.送出祝福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本课教学中生成的话题种类多,开放性程度高,但反思一下,其主流话题还是偏向学习者实践体验的话题。如同学们以了解学校悠久历史为话题,查了大量的资料,阅读《走近郁达夫》,校本教材《我们的学校》。接着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校庆图板,参观校史馆。最后谈谈感受,写写日记,编编小报等。每位同学都有了收获:看书认识了校友郁达夫及其文学成就;参观了解了学校的悠久历史;编报综合培养了各种能力;写写感受练了笔……展开系列活动,仅课前的活动就涉及了美术、习作、编辑、阅读等各门学科,一个侧重学习者实践体验的话题打破了单科学习的界限,成就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体验性学习活动。有了前面的铺垫,课堂上,同学们欣赏了优美的校园风光,深情地讲述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和校友的英雄故事,亲身体验校园风采,大大激发了他们的爱校热情。身为实验小学的一员,同学们无限自豪。课堂上,同学们运用竹竿、卷尺进行实地测量受益匪浅。

从上述对话题生成的分类上考察,其边界性、开放度体现一定的层级性。这种层级性的逐渐提升可以用图2.3表示。

img7

图2.3 不同类别话题边界性示意图

在图2.3中,“A”表示基于文本的话题,“B”表示基于学科整合的话题,“C”表示基于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整合的话题;“D”表示基于学习者个体经验的话题;“E”表示基于学习者实践体验的话题。这些话题虽然都是“有边界”的,但不同类别话题的开放程度是不一样的,即由“A”到“E”开放程度逐渐提高。

(二)话题的实施

如何将话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主导理念用于教学资源的组织并付诸教学实践,对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必须掌握有关话题的一般实施方式。

1.提炼式话题组织方式

提炼式话题组织方式是指对分散于各学科或学生生活中具有共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分析、提炼、归并,形成一个具有较高包容性、统摄性的公共论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的分层次、分角度的教学。

案例2-6

不同的学科对“水”有不同的认识。如果从某个学科的教科书叙述“水”,那么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仅限于具有某一学科性质的单向学习结果,而将眼光放到多个学科领域,将“水”的叙述立体化,那么就从多个角度提炼出了话题,学习过程变得渠道多多,方法多多,其结果丰富多彩(见表2-1)。[6]

表2-1 关于“水”的话题形成学科与内容对照表

img8

将上述分散于各学科之中的涉水的知识加以多向思考,综合提炼,就可形成一个有关水的话题,从自然性认识、社会性认识、文化性认识、自我性认识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综合的整体学习过程(见图2.4)。

img9

图2.4 “水”话题的展开示意图

这样,将包含于各学科的共性与个性的知识点加以提炼概括,形成一个贯穿各个领域多个学科的总话题来组织学习,从而就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教学界限,增强了横断的综合与联系,促进了学生整体视野、综合视野的发展。提炼式话题组织方式的结构可用图2.5表示。

img10

图2.5 提炼式话题组织方式示意图

下面我们以《用字母表示数》话题的形成为例加以阐述。

案例2-7

《用字母表示数》话题的形成[7]

1.出示CCTV和M

师:同学们,认识这两个标志吗?

生1:第一个是中央电视台的标志,第二个是麦当劳的标志。

师:如果M和麦当劳这两种表示方式让你来选择的话,你选择哪个?说理由。

……(学生一片嘈杂的议论声)。

师:用字母表示一些事物的标志,很简洁,也容易让人记忆。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生:……

师:看来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字母来表示,下面我们一起再来看看(投影)。

2.出示M

师:在我们数学里M可以表示什么呢?

生1:可以表示米。

3.出示数列:10,15,20,M,30,…

师:这里M表示什么呢?

生2:表示25。

师:这里M表示一个特定的数。(板书:特定的数)

4.出示表扬信

小毛在来校途中拣到M元钱,主动交还失主,特此表扬。

师:这里M又表示多少呢?

生1:可能是100元。

生2:也可能是10元……

师:这里的M表示变化的数。(板书:变化的数)

5.揭示课题

师:同样的一个M在不同的情景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用字母不仅能表示特定的数,而且也可以表示变化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让学生感受到用字母来表示事物更简单,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目的是为了盘活学生脑中的库存,让他们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把原本零散的生活经验纳入个体的系统化知识结构中。接着指着M问在数学中、在数列里、在表扬信中各表示什么,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同一个字母在不同的情景中表示的意思是不同的,同样表示数有时是特定的数,有时是变化的数。基于学生对上述M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认知,教师小结归纳,提炼出本节课的中心话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学习自然、形象。

2.捕捉式话题组织方式

捕捉式话题组织方式是指在学习流程中,捕捉超乎预设的议题,加以组织、运用的教学组织方式。它的特点是突发性、超预设性,不加捕捉运用,宝贵的教学资源就会稍纵即逝。如一位语文教师在让学生畅谈成长快乐时,在许多学生大谈成长是如何快乐之后,一位学生突然冒出“我宁可不要长大”的感叹,接着有好几位学生也发表类似的看法,这是课堂中突然冒出的一个议题,超出教学的预设,面对这样的话题,捕不捕捉,运用不运用,组织不组织展开,其深层蕴含着怎样的教育意义,就是捕捉式话题的生成问题。捕捉式话题的组织方式可用图2.6作简要表述。

img11

图2.6 捕捉式话题的组织方式示意图

案例2-8

“磁铁还能吸尘土吗?”话题捕捉[8]

《磁铁的磁性》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能被磁铁吸起来?大部分孩子认为铅笔盒、小刀等能被吸起来。有位学生却提出了一个教师没有预料的回答:尘土也能被磁铁吸起来。这个让所有人惊讶的回答使课堂探究陷入“停顿”的状态中。

由于背离了教师的设计意图,教师示意暂停,并冷静地问学生:有没有其他看法?这时,有学生站起来反对:“这是不可能的,磁铁怎么能吸住尘土呢?”“能的!”“不能的!”

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热闹极了。探究陷入争执与纷乱中,学生的情绪极其热烈,纷纷表示确认自己的观点而否定反方的看法。这时,教师说道:事实胜于雄辩,你们能否通过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一学生不慌不忙地拿出一块磁铁,往水泥地上轻轻一抹。然后,他高高地举起磁铁,说:“老师,你看,磁铁不是吸住尘土了吗?”老师仔细看了看,的确,那块磁铁上“吸”住了好些尘土。此时,下课铃响了。可学生的情绪却因“惊奇”而变得非常激昂,人人都不愿下课,一场更热烈的争论开始了。

老师因势利导,让大家课后查找资料再作解答。课后,大家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到了“静电”等现象。

许多科学原理具有相同性和相容性,这使得学生的科学探究行为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当课堂的探究行为遇到了“本课教学内容”无法解答,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又不能解释,探究行为陷入“障碍”时,课堂该如何导向?当探究障碍出现萌芽时,教师没有规避问题,而是正确地面对问题,巧妙地捕捉话题:“(对‘磁铁吸灰尘’这一说法)还有没有其他看法?”让学生对这个引发争论的话题畅所欲言。当探究群体陷于“群情激昂”时,又进一步以清晰明确的教学语言强化了学生的探究动机——能否提供事实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证据得到呈现,学生对“事实”再次陷于“障碍”时,又不失时机地开放课堂,借助“课后”的大舞台来拓宽课堂的空间,来延伸课堂的时间,从而有效地突破探究障碍,实现教学的最优化!该课的执教老师及时捕捉住这个突发性话题,变“超预设话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3.切变式话题的组织方式

切变式话题的组织是对于尚未达到公共论述的议题,通过抽象、概括、切换,最后转换成具有一定统摄性的、界限开放的公共议题的话题组织方式。与提炼式话题不同之处在于:其初始状态是不明确的、弥散的,需经切换才能具有较为明确的指向性和论述的公共性。例如从马路杀手、山洪冲毁校舍、风沙中迷路、晚自习发生踩踏事件、放学路上遭绑架等事件中,通过受体和指向的切换,最终形成“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防范”这样一个话题。因为在上述所列举的事件中,可议及的主题是多样的,可以从原因追溯中进行议论、可以从提高保障条件切入进行议论;还可以从改善法制环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切入进行议论,而切换成“青少年学生安全防范”这一话题,则主要把话题的展开移至青少年学生自身身上,这样能使话题的展开更集中,更有针对性。切变式话题组织方式的结构可用图2.7表述。

img12

图2.7 切变式话题组织方式示意图

案例2-9

众多具体话题切换成指向性话题[9]

话题1:他们要说我

镜头一:操场上,A女生摔倒了,一位正在打篮球的男生见了,赶紧扔掉篮球冲过去,就在他伸出双臂想把该女生扶起来时,突然把手缩了回去。转而朝旁边另外的B女生大叫:“快来!”B女生一人无法将A扶起,向另外的男生求助,可几个男生都只是让别人去扶,自己不愿意,在女生周围推推搡搡。

话题2:女生有秘密

镜头二:教室里,小伟拿着一个卫生巾东跑西窜,一边跑一边叫:“快来看,卫生巾,耶!”小青捂着脸哭了,旁边有很多女生围着她,在安慰她。所有的女生都在叫:“小伟,还给小青!”很多男生追着小伟跑,一边跑一边起哄。

话题3:打你是想和你玩

镜头三:《男生女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老师问:“在男生女生交往的过程中,你曾经和异性同学发生过摩擦吗?”一位高大的男生站起来,腼腆地说:“我专门去打女同学。”老师问:“你为什么去打她们?”他说:“我并不是真的要打她们,而是希望我打一下,她们来追我,这样很好玩的。”

话题4……

话题5……

一节心理辅导课,辅导老师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给同学们提供了以上几个镜头,学生对每一个话题谈谈自己的感受看法等。仔细聆听这些话题,我们就会发现主旋律只有一个,那就是关乎男生女生的“变奏曲”。至此,老师水到渠成地将话题聚焦、切换——青春期男生女生该如何交往并建立正常的友谊。开场的发散性谈论自己的看法比较模糊,待侃完全部的话题,发现师生将目光都汇聚在同一个话题上,课堂上不再就事论事,大家议论的中心已经非常明确集中,那就是男女生该如何交往。

(三)话题的展开

由于由话题展开的学习活动存在着视界广泛性、行进路线的不确定性及学习交互作用的弥散性等特点,因此在限定的学习单元时间(尽管其时间界限也可越界)要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必须重视其展开的策略。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在话题展开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可以用图2.8作粗略的概括。

img13

图2.8 话题类别分析

由话题展开学习过程,必将带来课堂组织方式的变革。由教科书文本为主导的学习活动,学习事件的中心展开点是既定的有待学生认知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这种课堂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表现为:感知、复现、识记、解答、提问、练习、应用等,而在由话题引发的课堂学习情景下:一是由于话题是共同感兴趣的,因而都有话要说,有话可说,首先是要表述、表达;二是由于话题所包含的边界并不清晰,需要在对话中进行明确和澄清,其间需要伴随知识的学习和思想观点的交流;三是话题展开的结果往往是共识,当然其中也蕴含常识和知识,它比文本教学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更宽泛的外延。因此,它要求的学习方式更多的是阐发、辩论、解释、解疑,它的进展流程与文本知识教学有较大的区别。其片断学习样式可以用图2.9作简单的表述。

img14

图2.9 围绕话题展开的课堂过程示意图

图2.9课堂流程的运用和把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课程资源可利用程度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使课堂教学的演进适应于学生的现实发展状况,开启和拓展探究的领域,促进学生在话题的展开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学习,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

下面以《节约能源,从我家开始》为例,试着展示上述话题展开的课堂教学流程。

案例2-10

《节约能源,从我家开始》[10]

班会流程:

1.班长宣布:“节约能源,从我家开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班干部介绍活动内容及要求:(略)

(看录像:《地球的最后景观》)

3.班干部发言:(略)

4.学生讨论:

(1)在我们家中有哪些需要用水、用电的地方?

电:洗衣机、电扇、空调、冰箱、电视、微波炉、热水器……

水:做饭、饮用、洗衣服、墩地、冲厕所、洗澡……

(2)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用水、用电时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学生举例:

①洗衣服时洗衣机用水量比用手洗费水多得多。

②洗澡时我发现不冲洗身体的时候,水也哗哗地流着,白白地浪费了。

③我们家的冰箱很费电。

④有时上班忘了关灯,一天没人,会浪费很多电。

……

5.班干部发言:同学们总结出这么多浪费水电的地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浪费一些不算什么,可是请大家算一算,我国有12亿人口,每人每天浪费0.5千克水,每天浪费多少?每月多少?每年又是多少?

(学生算好后汇报12亿人每天浪费6亿千克水,每月浪费180亿千克,每年浪费2160亿千克)

再请大家算一算,每人每天浪费半度电,12亿人一年浪费多少?

(0.5度/人・天×12亿人×365天=2190亿度)

6.班长总结:如果我们每个家庭每个月节约1吨水,1度电,我们全班55个家庭每年就能节约600吨水,600度电。日久天长,我们不同样为保护地球资源做出贡献了吗?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呢?制定措施:(略)

7.班干部读《倡议书》。

8.请家长代表发言:(略)

9.班主任总结:

……从今天开始我们记录一下,这个月在我们采取了节约措施以后比以前节约了多少,又发现了哪些新的节约方法?一个月后我们再来汇报。

10.班长宣布班会结束!

(反馈:一个月后,学生汇报有许多家庭这个月节约用水2~3吨,节电10度左右。家长认为这项活动很有意义。)

上述案例中,班长宣布的班会主题“节约能源,从我家开始”,其实就是由话题引发了一个课堂学习情景,此话题是同学们共同感兴趣的,因而大家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话题展开之初纷纷表述、表达,在对话中有明确和澄清,其间伴生各种即时性交流。当然在阐述的同时也尚有存疑之处:“同学们总结出这么多浪费水电的地方,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浪费一些不算什么”“哪些新的节约方法?”,通过师生家长的学习、论证、补充、完善,最后达成共识: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有责。从一个月后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已经初步树立环保意识,通过学生也调动了家长节约能源的积极性,从而使环保活动从学校走向家庭,从家庭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地球、爱护地球的良好认识氛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