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绿色重建》:《同质化变迁》序言

《绿色重建》:《同质化变迁》序言

时间:2022-03-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书以“同质化变迁”理论为学术工具,以中国西部为一整体,首次为清至当代中国西部社会与环境变迁这一庞大对象,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性解释的理论体系。清代迄今近400年间,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是中国西部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最为急剧的时期,是探讨西部环境问题的关键。
主要创新_云南省第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成果简介

该书在理论上、学术上具有显著的原创性、开拓性。

1.该书的第一个贡献,是对西部整体环境史的开拓。对本问题的系统的专题研究迄今尚无人做过,其中所涉许多重要问题迄今也尚少有学人关注。本书将“中国西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以60余万字的篇幅,对近400年来中国西部社会与环境变迁这一重大问题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架构进行了探索、揭示,学术上具有明显的开拓性。

2.该书另一个贡献,是原创性理论“同质化变迁说”的提出。近400年来中国西部各地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变迁千差万别,其间有没有一种具有普遍性、规律性的内在趋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它加以把握、解释?既往研究多切入某一具体方面,往往难以关照问题的全局和根本。本书以“同质化变迁”理论为学术工具,以中国西部为一整体,首次为清至当代中国西部社会与环境变迁这一庞大对象,构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性解释的理论体系。(详见第514页“结语:本书主题概述”,第35页“同质化变迁”。)书中对“农业社会主义”的重新定义及所提出的“强适应性作物”“孱弱社会”等原创性学术概念,也均是对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研究的新拓和深入。

3.该书路径上的另一突破,是借社会学工具审视环境史,提出若干有创见的新观点,以此对西部社会变迁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的内在根源,尤其对现当代中国西部环境问题的社会机制,进行了严肃直面和揭示。书中提出:(1)清至当代中国西部生态环境的大尺度变迁,本质上是发展同质化与地理差异化巨大矛盾的结果;(2)西部社会/生态同质化变迁的一个基本特征及其症结,在于它的“外生性”(第17页);(3)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其最根本的社会机制和体制背景,在于强势政府、半统制经济与“孱弱社会”的畸形社会架构,在于社会的严重失衡(第十章第三节)——亦因此,绿色重建将基于社会重建。

4.该书的又一工作,是对西部环境史一批重要课题的开拓,如“现当代部分”:“赶超型重工业化道路及其环境影响”“农业社会主义的生态影响”“运动化经济驱动方式及其环境影响”;“当代”:“西部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革命’的社会机制”等,大多迄今无人做过专题研究。

5.该书的现实意义。清代迄今近400年间,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年间,是中国西部社会/生态环境变迁最为急剧的时期,是探讨西部环境问题的关键。该书通过对社会与生态互动关系的深入探讨,提出了西部发展的“适度性”“共生性”等原则,剖析了当代“环境革命”的社会机制,均有助于为西部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资源和学术咨询,使国家的西部战略更为理性和审慎。因此,该成果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