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终身信仰

让法治成为人民的终身信仰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刘双丰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前提是作为一个法治政党、法治政府,必须为人民树立遵纪守法的典范,而这个典范就是8600万党员和全体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公务人员的一言一行。因为所做的这些都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权益。届时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信仰定会油然而生。
法治成为人民的终身信仰_中国梦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

刘双丰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讲到信仰问题,我们其实并不陌生。简单说,信仰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主义,是一种权威,无论作为个人还是团体都是一辈子的不懈追求,这种追求源自信仰者对一种信仰的内心的笃定和拥护。所以作为教徒有宗教信仰,作为共产党员有共产主义信仰,即政治信仰。那么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的拥护和真诚信仰,作为人民为什么要对法律的权威心生信仰呢?怎样才能达到全民性的终极法治信仰呢?接下来还有一个连带问题,即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人民需要怎样维系这种常态化信仰?单凭广大人民群众本身就可以说服自己的意志吗?综合考虑以上问题,笔者有这般拙想。

一、要想人民对法律的权威产生信仰,那么就该让人民切实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和法律带给人民的权益保障

因为法律的权威说到底要靠人民来维护。前提是作为一个法治政党、法治政府,必须为人民树立遵纪守法的典范,而这个典范就是8600万党员和全体为人民服务的国家公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为官者不为百姓的衣食住行所奔波和担忧,真的不如去“卖红薯”。因为作为执政者本身,既要无条件的为普通百姓服务,又要洁身自好,尊重法律红绳,遵守法律底线。为普通百姓指引如何尊法和遵法的明确方向。韩非子曾经这样警示过秦朝统治者,“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习总书记也不止一次引用。这就说明只有执政者依法行事,为普通百姓做实事,只要是关乎普通百姓的事情,就没有小事。群众利益真的无小事。只有好不打折地把这些“小事”都做好,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国强方可民不怨,民心继而向齐。怎么才能不打折扣地做好普通百姓的事呢?作为我们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本身而言,必须有法律作为行为准绳,严格按照法律的标尺,毫厘不差地心系百姓的所需所急所想。从“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正是执政者“奉法”的具体表态,而且没有停留到文字层面,而是发力践行,将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的有条不紊,步步紧逼,没有半点松懈;同时在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统筹兼顾,引领全社会遵纪守法之形势蔚然成风;党和政府做的点点滴滴,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因为所做的这些都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权益。试想,如果执政者不按法律法规依法为民办事,而是巧用语言来代替法律和规则、运用无限的权力来施压法律以及法律的践行者,很显然势必使人心向背,整个社会大环境也势必被“法律雾霾”所笼罩,让人民对执政者失望透顶,倘使真的到了这一步,人民还怎么可能信仰什么所谓的法律权威?幸好我们的党和政府在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时,没有选择消极回避,而是积极应对,更重要的是从源头和根本上遏制“法律雾霾”。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切实做到依法行使政令,保证政令畅通;都能做到依法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急事;都能够真正做到遇到只要是合乎法律范围之内的事一律为民开“绿灯”,不拖沓,多搭桥不拆桥、不变相吃拿卡要;相反,一旦遇到违法违纪的事都毫不犹豫、毫不留情地亮起“红灯”,真正做到在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同时,把实实在在的权益留给人民。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在行使法律权力时做到了“红灯停、绿灯行”,所以当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时,人民自然乐于响应。但是欲速则不达,应该对人民有耐心,就像人民对党和政府有信心一样。人民需要从遵守和敬畏法律开始,一步步自觉地进入到法治信仰模式。当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质、法治观念信念深深印刻到脑海之中,一切就会顺畅通达,就会自觉做到“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常态化行为。

二、我国的法治建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一系列问题

很多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甚至在某些特殊领域,法律的触角还未能及之。所有这些问题和盲区都需要及时解决,即加快相关立法进程及提高法律成熟度;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正义不动摇,不为谋求短浅的个人利益而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对于冤案错案要敢于给予坚决平反,“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存在,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心灰意冷。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诸多方面的相关要求,“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17年前,我党在十五大上提出了依法治国,这次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次进行了伟大部署。彰显了我党在治国理政上又有了新的跨越和突破。但究其本源,如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对我国法治建设的耐心与信心显得尤为重要。历史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发自内心的拥护,才能使践行法律的整个流程顺风顺水,一路畅通无阻,继而使人民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里,积极主动地培养起对法治的好感,循序渐进地感受到法治带给整个社会的和谐、文明、阳光、向上。届时相信广大人民群众对法治信仰定会油然而生。正如四中全会所言,“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三、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来不得半点马虎

这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关键之所在。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权力与责任并存的思想意识。权力有多大,责任就相应比权力还要大。但是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很多党员干部在金钱权色面前,还是选择了犹豫不决,久而久之步入了浑浊的思想深潭,难以自拔。同时还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绝不做一个给党和人民抹黑的污染源,不能遇到好事就往前冲,遇到困难就畏缩不前。这样的党员干部怎么能让普通百姓信服,怎么能让普通百姓甘心情愿跟着我们党走。百姓自然会心生疑虑,法律对党员干部有约束力吗,约束力有多大?试想,一旦普通百姓有了这样的想法,还能使法律的权威在其内心成为信仰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四、要想使法治信仰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作为人民本身更应该不断加强社会诚信素养

人人讲诚信,人人履行诺言,使整个社会有一个和谐向上的法治环境。当全社会都认可诚信比黄金还重要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定然会有质的提升。对于进一步遵纪守法大有裨益。同时还应加强全民思想道德建设,优秀传统文化到什么时候都不丢,两千多年的思想精华绝不能尘封片刻,与时俱进不等于抹杀过去的一切,而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到什么时候绝不做忘本的中华子孙。这对培养深厚的法治道德功底,引导全民积极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法治观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为引领全民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新风尚打下最厚重的精神铺垫。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历史性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的伟大进程中,维护法律的权威离不开人民,只有党和人民群众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最终形成无坚不摧的合力,届时,法治信仰之花定会开遍整个中华大地!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