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赞美成为习惯

让赞美成为习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赞美是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这样,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可见,赞美对人的情绪有多么大的影响。看到刘梅被老师赞美,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特别是一些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勇敢地举起了手,纷纷抢着示范朗读。受到老师赞美的影响,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第四节 让赞美成为习惯

赞美是对于美好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恰如其分的赞美能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往,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

需要赞美是人的本性,赞美具有不可替代的力量。马克·吐温说过:“一句精彩的赞辞可以作我十天的口粮。”赞美学生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它要求老师应看到人性的美好,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倾向,都有聪明、好学、向善的一面。同时,必须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每一个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次进步,自然而然就会发现学生的每个闪光点,欣赏他们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拥有自豪感。对待学生的失败和错误,教师不能采取责骂、惩罚的态度,而要以一种宽广的胸襟给予谅解和鼓励,并为他们指出一条解决问题、改正错误的途径。学生长期生活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美的氛围中,就能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就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探索新方法、研究新问题。这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而且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着掌声、笑声,充满着决心和信心。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1968年曾在加州的一所小学中随意挑选出20%的学生。他私下对老师们表示这些学生都是最有前途的。老师们“知道”教室中坐着一些与众不同的学生后,虽然依约没有明言,却一直对这些学生充满着热切的期待,而学生们也感受到了老师们的这种期待、暗示和鼓励、赞美,因此刻苦求学,锐意进取,孜孜以求。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这些被随意抽出来的学生,包括以前平时成绩中下的,学习成绩全部优秀,而且与他人关系融洽健康。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是社会交往动机,二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教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和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基于上述两种动机,若要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学,教师就应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的各种优点。

每个人都需要善意的赞美。善意的赞美实际上是一种投入少而收益大的感情投资,是一种驱使人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的动力源泉。每个学生都有其值得称道的优点,教师应视学生的具体优点,进行私下赞美或当众表扬,做到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这样,赞美将会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刻苦求学的巨大动力。

经典案例1

张鸣是我曾经教过的一名学生,他脑子很够用,非常聪明,但就是爱玩游戏,不喜欢学习。

为了让他按时完成作业,他的父母竟然许诺: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前完成作业可以玩半小时的电脑。这样一来,这孩子的作业是能够及时完成了,但明显是敷衍了事,作业质量很低。

我经常在想应该怎样帮助一下张鸣,让他的聪明用在学习上,进而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提了一个问题,别的孩子都想不出来,没人举手回答,我非常恼火,心想这节课是白上了,没有一个人知道。

这时,张鸣举起手来,这一举动真让我非常吃惊,因为他平常是很少举手的。平时要是让他回答个问题是极其困难的,这回不知为什么这么积极。我立刻叫他起来,只见他流利地说出了他的想法,答案出乎我的意料,跟我原先设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我转念一想,思路转了个弯,这样解释也合情合理,真不错呀,这不禁让我对他另眼相看。“真是有创意,老师都没你想的全面!”我特意提高音量赞叹道。同学们一听我说,仔细想想也觉得有道理,纷纷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他,我发现他的眼中闪出从未有过的光芒!

我想了想,打铁要趁热。于是,当学生们读课文时,我走到他身边,俯下身,轻轻说:“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回答问题又这么有见解,如果学习态度上再认真些,那你肯定会赶上班里的优秀生的。”他不好意思地看了看我,点了点头。

事后,我仔细观察他一段时间,发现在我讲课时,他听得很认真,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能积极与其他小组成员配合,大胆举手发言。他的声音很响亮,我们班每次参加歌咏比赛都是他担任解说词的朗诵。所以不管他回答得是否完整,我都会耐心地倾听,对满意之处表示赞赏;对有错误的地方,及时与同学给予引导。从此,课堂上他发言的次数多了,洪亮的声音常常在教室里响起。

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和赞美。”马克·吐温也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可见,赞美对人的情绪有多么大的影响。

经典案例2

上海市奉城第二小学优秀教师何秋妹非常善于运用赞美的方法。下面是她的一个教学片断:

有一次,何老师教授《我爱三峡》一课,学习完课文后,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她让学生们齐读课文。但让何老师恼火的是,这么一篇文字优美、富有情感的文章竟然被学生读得不愠不火,就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学生们一个个应付差事似的读着课文,让人看不到一点兴趣和积极性。

面对这种情形,何老师只好打断朗读,自己来示范。她有意识地一会儿睁大眼睛做惊羡样,一会儿闭目做享受态,通过自己抑扬顿挫地朗读和变幻的眼神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的美丽与壮观。

读完课文后,何老师问道:“哪位同学想示读一下?”

几只小手举了起来,都是平时课堂上比较积极的学生。这时,何老师发现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的刘梅也举起了手,但却举得很低,刚刚高过课桌,似举似不举的样子。显然,刘梅有些胆怯。何老师并没有马上叫她站起来朗读,而是微笑着向她投去真诚的目光,似乎在对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在老师鼓励目光的注视下,刘梅的小手举高了。

“请刘梅来读一读好吗?”何老师喊起了刘梅。

刘梅羞涩地站了起来,开始读得声音有点小,随后渐渐地投入到课文当中,读得声情并茂,把三峡的雄、险、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时,何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着刘梅,大声夸奖道:“你读得真棒!你的朗读给大家以美的享受,真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老师希望以后能经常听到你优美的朗读声。”

听了何老师的赞美,刘梅心里乐滋滋的,用喜悦的眼神望着老师。

看到刘梅被老师赞美,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特别是一些平时不爱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勇敢地举起了手,纷纷抢着示范朗读。见此情状,何老师一一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读完课文后,何老师又继续分析讲解课文。受到老师赞美的影响,接下来的时间里,学生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抢着回答问题,课堂气氛热烈而有序。

案例分析

研究表明,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尊重、被认可的渴望,尤其是精神世界正在形成期的少年儿童。他们非常需要得到老师的认可,特别是在学生努力后,这种证明自己努力没有白费的需要尤其强烈。当接受赞美的学生听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后,自然就会产生成就感,而成功的喜悦更能激起一个人的斗志,正如古人说的:“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而部分缺乏自信的同学被鼓励后,能使他们跃跃欲试,并且努力做得更好。这就是赞美对学生情绪的积极作用。

据一份报道分析,对孩子的褒贬,以黄金分割比例最恰当。即对孩子的表扬和赞美要占三分之二左右。教育孩子既要有大量赞扬和肯定,也要有批评和分析,而且要尽可能掌握好事实和比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明白自己的缺点;既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有一定的耐挫能力。

总之,赞美是每一名学生都渴望得到的,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很容易做到又不太容易做好的一件事。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每个学生,使其永远保持奋发向上的动力,确实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问题。老师的每一句发自内心的赞美都将成为学生永恒的、甜美的回忆,也必将成为他每一个进步的里程碑。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等,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请不要吝啬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所以,教师应该学会赞美学生,乐于赞美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使学生在赞美声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