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单家集的启示

单家集的启示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单家集的启示李耀松单家集因历史上单姓回族居多且集市贸易活跃而得名。如果把单家集的经济比作一块“大石”,撬动这块“大石”的“杠杆”就是日益活跃的集市贸易,“支点”则是日见成熟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经营。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四次对单家集小学进行了改扩建,集资新建了单家集回民小学,并帮助离村部较远的后湾组修建了教学点。单家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单家集有着和谐的民族关系。
单家集的启示_今日单家集

单家集的启示

李耀松

单家集因历史上单姓回族居多且集市贸易活跃而得名。几十年来,这里的群众不等、不靠、不要,在宁夏南部山区创造了堪称“单家集模式”的乡村建设与治理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的独具特色的路子。

单家集是西吉县南部兴隆镇所属单北、单南两个行政村的统称,位于六盘山脉西麓、甘宁两省区六县的交界地带,中(卫)静(宁)公路、好(水)兴(隆)公路穿村而过,交通相对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总人口3947人,其中回族占99.4%。2005年,该村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226元,与全国平均水平仅差29元,高出宁夏平均水平717元。

(一)发展经验及成效

依托市场带动“抓产业”。如果把单家集的经济比作一块“大石”,撬动这块“大石”的“杠杆”就是日益活跃的集市贸易,“支点”则是日见成熟的产、加、销一体化产业经营。改革开放以来,村两委牢固确立“扩市场、强龙头、建园区、创品牌”的理念,坚持“壮大商品型畜牧业、发展效益型种植业、培植循环型农业”的经济发展思路,团结带领群众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

单家集以活畜交易和屠宰加工为主的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是方圆有名的“旱码头”。他们依托活畜交易市场的孵化、放大效应,坚持不懈地做大做强商品型畜牧业,形成了以产品销售带动屠宰加工、屠宰加工带动活畜交易、活畜交易带动贩运流通、流通贸易促进繁育养殖的牛羊产业良性运营格局。目前,全村年上市交易牛5.4万头,羊3.2万只,交易额1.3亿元左右;年屠宰牛3.2万头,羊2万只,牛羊肉交易总量达8000多吨;年畜产品销售总收入5800多万元,纯收入640多万元,农民人均1600多元。

单家集属葫芦河流域河谷川道区,地势相对平坦,一半以上的耕地属于水浇地,发展种植业有一定优势。他们立足实际、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通过打井提灌提高粮食单产,通过“三粉”加工实现增值增效。全村水浇地由1980年前的500亩增加到现在的2940亩,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800亩以上,有年淀粉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民营企业18家,粉制品手工作坊240多户,年完成总产值593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50万元。

单家集人在发展经济、发家致富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对陡坡地全部实行了退耕,荒山荒沟栽植了经果林,山台地种上了多年生牧草,林草覆盖率由1980年前的0.8%提高到30%。通过种树种草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养殖业发展的饲草资源;“三粉”加工为牛羊育肥提供了充足的饲料来源,牛羊屠宰后的污血和畜粪又为种植业提供了充足的肥源;地力的培植使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反过来又有力地支持了草畜产业健康发展。立足基础建设“修门面”。近年来村上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综合治理的原则,积极实施“五通四建三改”工程,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话、通广播电视,建专业市场、民营医院、五保供养中心和文体娱乐场所,改厨、改厕、改圈,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发展文化教育“培育人”。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四次对单家集小学进行了改扩建,集资新建了单家集回民小学,并帮助离村部较远的后湾组修建了教学点。目前,全村上下重视教育、崇尚科学、尊重知识蔚然成风。多年来坚持组织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每年还利用农闲季节,自筹资金举办篮球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吸引十里八乡的群众前来参加。

发扬优良传统“促和谐”。单家集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5年10月,红军长征途经单家集,毛泽东同志曾留宿清真寺。单家集非常珍视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革命遗址保存完好,并捐款建起了“人民救星、一代天骄”和“饮水思源”两块纪念碑,将其定为党员入党宣誓的地点,经常组织群众到这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单家集有着和谐的民族关系。受“和气生财”的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影响,单家集回汉团结,邻里和睦。回族北大寺内数米宽、几十米长的贺幛是汉族群众集资挂起的,汉族戏楼、巨钟是回族群众捐款帮助建起的。

抓好基层党建“强班子”。多年来,村党总支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探索增收途径,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发挥了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修路修桥、通电通水、建市场、打机井、输出劳务、计划生育、举办文体活动、慰问困难群众等一件件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难事、实事、好事,无一不凝结着总支部一班人的心血和汗水。村上每年的工作安排中,都要确定党员帮带农户的对象、目标和要求。近年来,通过开展“五个一”带头致富工程,使76名党员在种、养、加工方面找到了各自的致富门路;通过开展“双培促双带”工程,先后有3名致富能人被培养成了党员、6名党员被培养成了致富能手;通过开展“四联双定双评”活动,使72名无职党员在14个岗位上发挥出了先锋模范作用。

(二)有益的启示

“单家集模式”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雏形,创造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示。

1.发挥市场带动作用,构建农村产业新格局

单家集的经验证明,以市场带动产业开发是贫困地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目前,固原市的草畜、马铃薯等支柱产业和小杂粮、瓜果菜等特色产业在基地建设上已有一定规模,但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体系建设仍很薄弱。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积极实施市场带动战略,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做优做精特色产业,更好地发挥产业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的支撑作用;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一步完善风险共担和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真正进入产业化经营,得到更多的实惠。

2.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广辟农民增收新途径

固原农村地理分割特征明显,各地情况差别较大,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构建“一业带动多业、广开经营门路”的增收格局,不断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渠道、开辟新的致富途径;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和品牌化程度,提高输出稳固率和劳务收入水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的集聚和带动功能,引导更多的农民到城镇创业,到第二、第三产业就业,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3.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倡导乡风民俗新风尚

单家集在教育农民、移风易俗方面坚持多管齐下、齐抓共建,比如,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减少人口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重视发展教育科技和文化卫生等农村社会事业,解决上学难、看病难、娱乐难等问题,积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确处理新时期的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团结、邻里和睦、村风淳朴、社会和谐;重视对老弱残疾等特困人口和困难群体的救助帮扶,做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贫有所济;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等等。这些做法对贫困地区有着普遍意义。

4.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乡村面貌新变化

单家集在招引客商、吸引资金、开拓市场等方面之所以有着较强的“磁场效应”,除了他们坚守诚实守信、文明经商、互帮互助、勤劳致富的经营理念和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风气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基础条件差、发展后劲弱是贫困山区普遍存在的问题,要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机遇,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突出特色,切实搞好乡村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为推广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实行林、田、房、路、电、水等综合治理,加快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风貌各异、环境优美的新村镇。

5.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新机制

单家集两委班子之所以赢得村民的普遍信任和拥护,一方面在于他们真心实意地为村民谋利,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办事民主公道,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贫困农村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发挥基层组织核心作用与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探索建立新时期乡村建设与治理的新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建设与党的建设、民主建设协调共进。

(摘自《宁夏日报》2006年8月1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