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组训竞争资源时该不该妥协

组训竞争资源时该不该妥协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社会共生关系是动态系统,具有何种机制?换言之,社会共生论必须回答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生,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维系,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改变?这个“何”,便是社会共生的机制。然而无论哪种理论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人的任何需要之满足,皆离不开资源。斗争与妥协的互动,是社会共生关系运行和演化的机理,也是社会的活力。万物皆存在于两种关系之中,这两种关系就是“阴”和“阳”。
社会共生机制_社会共生论(第二版)

19-1

社会共生关系是动态系统,具有何种机制?换言之,社会共生论必须回答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生,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维系,社会共生关系因“何”而改变?这个“何”,便是社会共生的机制。

19-2

人与人之间的互斥性。人伸展个性表现为各种需要。由需要产生动机,由动机驱使行动,从而达到目标,满足需要,而满足需要则必须资源。A·H·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68]。鲁迅认为,人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69]。人的需要,有多种分法。除了基本的需要之外,个人的需要千差万别。关于人的需要的研究,还有多种学说,这里不必一一列举了。然而无论哪种理论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承认:人的任何需要之满足,皆离不开资源。衣食住行,能不要资源?获得安全保证,得到爱和归属,能不要资源?至于发展和自我价值之实现,那就更需要丰富的资源了。而资源是稀缺的,于是,便引发出形形色色关于资源的纷争,或为了争夺经济资源,或为了争取政治资源,或为了争夺文化资源,或为了争取人口资源。这些纷争,或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或发生在家庭与家庭之间,或发生在团体与团体之间,或发生在民族与民族之间,或发生在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团体、个人与国家之间,或发生在家庭与团体、家庭与国家之间,或发生在团体与国家之间,等等。矛盾常在,纷争时有,这并不奇怪。大凡社会,无不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怎会没有矛盾和纷争?问题在于每个利益主体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都想占有更多的资源,如果对资源分割不当,势必会加剧矛盾,引发激烈冲突,酿成严重后果。请看当前那些令人忧虑的社会病,如官场腐败、贫富差距过大、耕地大量被占用、国资流失、生态遭破坏、城市文脉被践踏等,哪个不是因为疯狂争夺资源而引起的?而资源具有稀缺性。你需要资源,我需要资源,他也需要资源,于是处在同一环境中的人之间会出现纷争、矛盾、冲突,此乃互斥性。为了争夺经济资源,商家们会有矛盾,争夺土地、石油、煤矿,市场的纷争还少吗?为了争夺政治资源,政治家们会有矛盾,争夺选票、权力、影响力的纷争还少吗?为了争夺文化资源,学人们会有矛盾,争夺职称、课题、名望的纷争还少吗?为了争夺信徒,宗教人士之间有矛盾;为了争夺观众,明星们会有矛盾;为了抢消息,记者们会有矛盾;为了争夺恋人,朋友间会有矛盾。如此等等,人与人之间何处没有互斥性?人与人之间的互斥性,间接地表现在人与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家庭之间存在矛盾,个人与自己所在组织之间存在矛盾,个人与其他组织之间存在矛盾,个人与国家之间存在矛盾,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互斥性,间接地表现在社会组织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存在矛盾,团体与团体之间存在矛盾,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矛盾,家庭与团体之间存在矛盾,家庭与国家之间、团体与国家之间存在矛盾,等等。

19-3

人与人之间,因动物性欲望而存在的互斥性,图示如下:

社会主体(个人、社会组织),因自我实现而存在互斥性,图示如下:

19-4

据此互斥性可以推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有利益冲突,发生斗争。必须说明,这里斗争一词是广义的。各方主张自己的权利而发生的摩擦、纠纷、冲突、对抗、战争等等,都属于斗争。工人与老板之间有斗争,买家与卖家之间有斗争,商店与顾客之间有斗争等等。

19-5

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人伸展个性需要资源,许多资源必须由他人提供,因此人与人之间还有互补性。你要成家,需要异性;你要吃饭,需要农民;你要穿衣,需要人织布;你要读书,需要教师;你要教书,需要学生;你要看病,需要医生;你要购物,需要营业员;你要看戏,需要演员;你要演戏;需要观众;你要看球赛,需要运动员;你要当球星,需要球迷;你要开厂,需要工人;你要打工,需要老板;你要出书,需要读者;你要看小说,需要作家;你要交通安全,需要警察。不必一一列举了,社会方方面面哪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间接地表现在人与社会组织之间:个人与家庭之间存在互补性,个人与自己所在组织之间存在互补性,个人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互补性,个人与国家之间存在互补性,等等。人与人之间的互补性,间接地表现在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存在互补性,家庭与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互补性,各种社会组织之间存在互补性,家庭与国家之间存在互补性,社会组织与国家之间存在互补性,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互补性,等等。社会主体(个人、社会组织)之间互补性可以图示如下,有些资源受到他人屏蔽,无法直接得到,欲得到这些资源,必须借助他人。

19-6

据此互补性可以推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以及各种利益主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利益互补,会导致妥协。必须说明,这里妥协一词也是广义的。劳资之间有妥协,买卖之间讨价还价、拍板成交是妥协,政治家之间有妥协,政党之间有妥协,国家之间有妥协,民间组织之间有妥协,等等。

19-7

互斥性与互补性,决定了社会主体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既存在围绕资源的斗争,也存在围绕资源的妥协。斗争与妥协的互动,是社会共生关系运行和演化的机理,也是社会的活力。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0]何谓“阴”和“阳”?“阴”和“阳”可指事物内部之要素,则言事物包涵“阴阳”两种要素;可指事物之性质,则言事物具有“阴阳”二重属性。显然,“阴”和“阳”亦可指关系。万物皆存在于两种关系之中,这两种关系就是“阴”和“阳”。“万物负阴抱阳”,就是拥有“阴”和“阳”两种不同的关系。“负”与“抱”,表示万物在“阴”关系中与在“阳”关系中,不一样。“冲气”者,阴阳互动也,“以为和”者,形成阴阳协调也。若视斗争为“阳”,妥协就是“阴”。社会主体之间,经过斗争(阳)与妥协(阴)的互动(冲气),形成共生关系(以为和)。《系辞》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斗争与妥协是太极图中旋转的黑白二瓣,是阳爻与阴爻,还是少阳、老阳与少阴、老阴,是四阳卦与四阴卦。也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阴阳:“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社会共生关系是个双主体(多主体)控制环。相互控制工具:斗争(阳)和妥协(阴)。相互控制的关系很复杂。甲为主体,乙为控制对象:(1)甲输出斗争,乙反馈斗争;(2)甲输出斗争,乙反馈妥协;(3)甲输出妥协,乙反馈斗争;(4)甲输出妥协,乙反馈妥协。乙为主体,甲为控制对象,情况类似:乙输出斗争,甲反馈斗争或妥协;乙输出妥协,甲反馈斗争或妥协。图示如下:

19-8

控制之中,谁主导?也就是说,共生关系之中,谁的权力大?共生关系,是一种关于资源的关系。无论是直接交换资源,还是共同分享资源,或是相互竞争资源,都是关于资源的权利和义务的交换。对于交换过程中双方的控制问题,彼得·M·布劳在《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里,作了有意义的分析,并归纳出四条规律。“这些规律是:(1)如果个人越没有共给者需要他能予以作为回报的东西,那么共给者的权力就越大;(2)如果接受者越是没有可替代的共给者可以求助,那么共给者的权力就越大;(3)如果接受者越是不能用强制手段获取其所需要的服务,那么共给者的权力就越大;(4)如果接受者没有得到服务或找到替代物,那么他不会使自己服从。”[71]以买卖共生关系为例:甲为主体,乙为控制对象:货币为输出,商品为反馈。乙为主体,甲为控制对象:商品为输出,货币为反馈。若是在卖方市场中,乙处在主导地位;若是在买方市场中,甲处在主导地位。图示如下:

19-9

当然,由于社会共生关系千姿百态,主体之间的斗争和妥协,自然会形形色色。不同类型的社会共生关系中,斗争和妥协各有其特征。例如,均衡共生关系与偏正共生关系中,主体之间的斗争和妥协的特征当然不同。因此,研究社会共生关系之中的斗争和妥协的互动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切不可生搬硬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