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求助时该不该帮

孩子求助时该不该帮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当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时,也是孩子和你沟通的过程。但是,3~5岁的孩子,其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争取活动和行为的自主性、自由权,使自己感觉到“我能行”的力量。所以,孩子的天性就是想要自己去摸索和尝试,想自己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的积极响应是第一位的。另外,当孩子没有主动提出请求帮助时,家长或老师是可以继续旁观的,以免干扰孩子的自主探索。

场景4 孩子求助时该不该帮

前不久,我听说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1.场景

某幼儿园比较崇尚让孩子自主学习,并鼓励孩子们多进行户外运动,冬天也不例外。有一次,一个4岁左右小女孩带着手套玩水,结果手套微有结冰,于是去找老师。老师在看书,认为孩子可以自己解决,就让其自己摘手套。小女孩只好自己想办法,最终取了下来,但手却有些冻伤。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虽然有点不忍心,但还是比较理解老师的做法,至少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自己动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谁想过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2.如果是你遇到类似情况

我来描述另外一个场景,大家来比较一下:

某天你在公司上班,你需要拿一件东西,这东西是你旁边同事顺手就可以拿到的。你请求同事帮你递过来,可她说正忙着,让你自己去取。确实,你走几步就可以拿到,但你听到同事这样说,不管对方是否真的忙,你有什么感觉?如果反过来,你是那个说自己正在忙的人,你这样说又会给对方什么感受呢?

我想,同事这样回答你,十有八九你心里不太高兴,举手之劳的小事对方却拒绝帮忙,难免让人心中有疙瘩。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是有意,但这种反应都有可能让你不舒服:这人怎么这样?她是不是对我有意见啊?这点小事都不肯帮忙,看来以后趁早少来往吧。唉,真郁闷,心情都变差了……。

其实,成年人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对对方的倾听,对其精神层面的呼唤和内心的需求,往往会忽略。当我们向一个人请求帮助时,往往不是我们自己做不到,更多的是寻求理解,以及感情上的需要。

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遭遇这样的情况,也许不会有太多的想法,但结果会比我们成人更严重,因为他们会对我们是否值得信任产生疑问。由于年龄和能力的限制,孩子经常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需要家长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

对幼儿来说,建立信任感的有效方法,就是真诚积极的回应和关注他。所以,当孩子向你寻求帮助时,也是孩子和你沟通的过程。从中,他们渐渐在内心建立起对人的信任,同时也对陌生的世界产生信任。

3.对孩子请求帮助要积极响应

从孩子的心理上看,他们寻求帮助的时候会有下面几种情况:第一,不一定是真的需要帮助,而是希望你和他/她在一起;第二,自己还做不好,比较费力,有你帮助会感觉好一点;第三,真的不会做,希望帮忙。

所以,你的孩子向你寻求帮助,千万要有对应的响应,不能置之不理。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就在他们身边,随时可以提供给他们需要的帮助。这对提高幼儿的安全感非常好。孩子天性是喜欢探索,但只有在他们感觉到充分安全、踏实时,才能勇于面对外面的世界。

在孩子的眼里,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他们不理解、不能控制的事情,内心一定会有困惑和惶恐。学会理解孩子,是孩子成长的强烈渴求,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这需要我们摒弃成人的思维方式,学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去思考问题。

也许有人会担心,这样是否会导致孩子丧失主动性?其实,这种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是,3~5岁的孩子,其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于争取活动和行为的自主性、自由权,使自己感觉到“我能行”的力量。所以,孩子的天性就是想要自己去摸索和尝试,想自己完成一项“任务”。我们不必担心我们帮助了孩子,会让他们无法独立自主。

需要强调的是,对孩子的积极响应是第一位的。当我们放低姿态,弄清当时孩子的真实心理后,针对孩子需要的帮助,是可以分别对待处理的。也就是说,不是孩子一提出帮助就一定马上帮忙,而是在这个互动过程中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当孩子没有主动提出请求帮助时,家长或老师是可以继续旁观的,以免干扰孩子的自主探索。但是一旦孩子可能面临危险的时候(孩子还不能完全自我保护),家长一定要主动介入,尽到家长的看护职责。

回到最初的例子,我认为老师处理得不够恰当。假若是我,我会先观察孩子的心态,如果孩子表现平稳,就会建议“我帮你牵一个边,然后你自己来?”;若情况比较急,就会说“我帮你摘一个手套,然后你自己来?”;当孩子已感觉到疼痛,就二话不说,直接帮助孩子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