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造新的秦文化

打造新的秦文化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证明了这个道理。近现代前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又由三元结构转变为中西合璧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二元格局。作为地域性的秦文化,也有一个由基调而变调的发展过程。在当今时代,要适应新形势打造新的秦文化,关键在于文化精神的建设。
打造新的秦文化_东方智慧与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魅力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中,抓住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打造新的秦文化,重塑秦人新形象,是摆在三秦儿女面前的一项具有现代意义的课题。

提起西安或陕西,人们总会联想到周秦盛世、汉唐雄风,以及十三个封建王朝帝都之乡和八百里秦川物华天宝的殷殷盛况。但那毕竟是秦人时间序列中的过去,至于现在和未来,却需要我们这些后继者去浓墨重彩的重新续写,给这棵古老的文化大树增添更多的现代枝叶。

任何一种民族或地域文化,作为人类优化自身生命存在的一种物质和精神活动,也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他们只有与时俱进,与当代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生存发展。这就是说,任何具有地域性特征的文化,都要在新旧交替、世代相传中,不断吸取外来文化或外地文化的优秀成分,在其自身的文化基调与文化变调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一方面,既使自己不与传统隔绝;另一方面,又使自己不与现代淡漠,才能吸收多种营养,不断发展变化、传递、新生,保持自身文化的异质性和独有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证明了这个道理。早期的中国文化,即是以土生土长的儒家和道家文化互补,作为其基本的二元发展格局。后来佛教传入中国,这种文化格局遂又流变为儒释道融合发展的三元结构。近现代前后,随着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又由三元结构转变为中西合璧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二元格局。五四运动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文化又在马列主义政治文化、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所用的西方文化等三元结构基础上重建起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虽然也曾经历过曲折和困难,但其文化血脉不但一直没有中断,而且,犹如一曲节奏激昂、旋律优美的畅想曲,由基调而为变调、再由变调而基调,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并将自身深深的融汇到全球文化的巨流中,成为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地域性的秦文化,也有一个由基调而变调的发展过程。历史上的秦人文化,是在农业经济社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于现代工业文明,有其消极落后的一面,但其务实进取的人文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秦人的先民,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业的,为了生存发展,特别注重实用和功利,较少保守和封闭,具有较强的求实开放意识,善于吸取和引进当时东方诸国中的人才和经验,用以建设“殷盛富强”的大国。秦人这种善于取长补短,注重“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而兼容并蓄的包容观念,对秦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时代,要适应新形势打造新的秦文化,关键在于文化精神的建设。所谓文化精神,是指经过长期文化创造实践凝聚形成,并内含于不同文化之中的深层文化因素,是比较稳固并铭刻于该民族或该地域所有成员的潜意识中,成为其“日用而不知”的应付生存的惯常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以之影响后代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基本精神。笔者注意到,《西安晚报》曾组织关于“西安人”的讨论,许多作者发表见解,对西安人的性格、作风、优点、缺点,乃至心理状态进行细致深刻的分析,如此讨论,实质上已经涉及秦地文化的过去和今后的发展,也涉及秦人如何在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重塑自己的新形象和建设新的秦文化精神。

要从历史及现实的角度,对秦地的地域文化基本特征作出总体概括,确有一定的难度。由于人员的大量流动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秦地特别是陕西及西安地区的地域文化,已与原来历史上形成的三秦文化不大一样,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化特征和元素。但在对外贸易、经济往来、商业谋略、竞争意识、文化交流、思维方法、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我们仍然可以触摸到一些原有的文化记忆和文化轨迹,特别是同沿海一些先进省份相比,更可以看出秦地文化深层中那些独有的特色和缺陷。

由于秦地处于中国西部和黄土高原地带,又是高寒高温气候,干旱少水,农业经济还未完全达到现代化程度,交通和信息事业虽已大有改善,但仍有阻隔不灵之困。在饮食结构方面,又多以辛辣的面食和牛羊肉为主,这使秦人中相当多的族群具有宽厚笃信、尚德尚俭、勤劳敬业、豪爽彪悍等性格特征,其文化也多具有求实进取、热情奔放的人文精神,与南方那些思变求新、秀丽典雅的文化特色相比,实属粗犷豪迈类型的文化。虽有其所长,但也确有其短。相对而言,其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观念显得略有不足,而思想守旧和安于现状等文化弱点也有待克服。

在文化精神的建设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应在外树形象、内强自身心志等方面多下苦功。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四面联系、八方交友,走出去,请进来,多向境外学习,多向省外学习,虚心求教,赤诚相待,以“远缘杂交”的办法,取长补短,弥补我们自身文化之不足。

历史上的长安,曾是中国文化的中心,只是由于连年战乱,遭受破坏,才使文化中心于宋明之后渐次南移。我们应该以十倍的勤奋和百倍的努力来打造建设新的秦文化,使之再度在三秦大地大放异彩!

【注释】

[1]李晓东等:《从(日书)看秦人鬼神观及秦文化特征》1987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