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展干部要培训

发展干部要培训

时间:2022-03-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干部要培训胡锦涛同志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一是狠抓党政干部的培训。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为临夏州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干部培训的最大亮点。
发展干部要培训_民族地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5要

发展干部要培训

胡锦涛同志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创新路,强调的是改革创新问题;求实效,强调的是质量问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探索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新举措新方法。一定要强化质量意识,始终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第一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临夏州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和“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适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于干部素质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适应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总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干部教育条例》,不断改革创新、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探索培训机制、深入开展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有效提高了全州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有力推动了全州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临夏州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开局良好

临夏州干部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全州工作大局,坚持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在狠抓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狠抓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狠抓组工干部的培训的同时,重点突出了党政干部的培训。

2007年以来,全州培训党政干部7400余人(次),选派513名干部参加了中央、省级有关部门的培训,其中地级干部22名,县级干部170名,科级干部141名;选派1964名干部参加了州委党校的学习培训;集中利用了三年时间,对全州692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基本轮训了一遍,使干部培训工作在促进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单位,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临夏州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一)坚持分类指导,统筹抓好各级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

牢固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加强对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基层干部等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增强服务本领。一是狠抓党政干部的培训。以加强党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为重点,突出抓好州直科级干部、乡镇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近三年来,全州共举办各类培训班933期,培训各级各类干部90473人次,有效提高了各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全州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二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为临夏州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干部培训的最大亮点。针对临夏州村干部文化程度低、致富带富能力弱的实际,从2006年开始,州上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计划”,与甘肃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合作,举办村干部大专班。首届村干部大专班168名学员已完成全部学业毕业,第二届村干部大专班招收学员189名。村干部大专班的举办,有效调动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了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培训程度,2007年在省委组织部的关心支持下,在永靖县创办了临夏州第一所农村基层干部专修学校,两年来共举办基层干部特色培训班9期,参训人员达734人(次)。认真实施村干部“走出去”培训项目,2009年,对全州1149个村的村干部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组织1100多名村党支部书记赴北京、福建涟江、江西井冈山、山东寿光、陕西杨凌、宁夏等地进行了学习考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村干部发展农村经济、处理村级事务的能力。

(二)丰富培训内容,切实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和州委、州政府确定的“打民族牌、走民营路、谋富民策、建和谐州”的总体发展思路,紧扣基础、抓教育、兴商贸、建高效能产业、保民生、促和谐的要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重点,不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突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培训。在州委党校各类主体班次中,把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州党代会精神等,纳入重点教育内容,举办了全州县级干部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培训班和县级干部、州直单位科级干部、乡镇领导副县级青年干部、“三方面”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共培训县级干部740人(次)、科级干部954名。二是突出省情州情培训。在每期主体班上,都把深化省情、州情认识作为培训的重点内容,组织学员认真学习省、州党代会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理论对临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进一步深化对省州发展思路、发展重点、发展措施的认识,深化对临夏社会经济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思考,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拓展发展思路,增强开展工作的主动性。三是突出能力素质培训。根据各级各类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的培训、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干部的能力素质。四是突出民族宗教政策培训。从临夏州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需要出发,坚持不懈地对各级干部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三个离不开”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团结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本领。五是突出项目知识培训。坚持把争取项目、运作项目、建设项目作为各级干部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举办项目知识培训班、外出考察、交流观摩等方式,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立项目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以先进理念谋划运作项目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

(三)创新培训手段,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坚持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作为关键来抓,不断转变观念,改进培训方式。一是不断调整工作思路。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把以往以培训科级干部为主转变为培训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为主。二是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坚持做到课堂教学与“走出去”教学相结合,灌输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学习考察相结合,提高了培训效果。积极推行研究式、讨论式、案例式、答疑式及“菜单式选学”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较好地发挥了教师和学员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积极推行客座教授授课制度。根据培训任务和干部队伍的实际,从州纪委、宣传部、统战部、财政局、发改委、经委、扶贫办等部门聘请了12名主要负责人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并积极邀请一些县委书记、县长为客座教授。

三、坚持改革创新精神,按照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做好新一轮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迫切需要全面提高各级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这就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民族贫困地区来说,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促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发展。

(一)把干部教育培训放到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干部教育培训无论是对推动科学发展,还是干部个人的顺利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充分认识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的战略意义。坚持克服重实践,轻理论(或重理论轻实践)、重使用、轻培养、重工作、轻学习的思想,形成“培训出人才,培训出效益,培训出发展”的观念。

(二)把以人为本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进一步明确受训干部的主体地位,把握干部人才的成长规律,进一步增强对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岗位和不同经历的干部的针对性。一切教育培训工作都要从有利于干部尽快成长,全面发展出发以人为本,按需施教,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三)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从内容创新上来说,首先,要大力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教研力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中心内容,进一步推进“三进”(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其次,要以能力提高为重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做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就重点培训什么,干部缺少什么知识和专业就补什么知识和专业,使培训内容既体现原则性、新颖性,又体现实用性,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学到解决问题的真本领。

由于各级领导干部的级别、履历、教育程度不尽相同,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差异性,因此,必须在教育培训的方式上增强针对性,体现时效性。首先,积极借鉴世界各国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其次,要大力推广研究式、参与式、互动式、体验式教学。把研究问题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再次,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和电化教育,进一步拓展培训的空间和载体,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途径。

(四)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首先,建立科学灵活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提高待遇等手段广泛招纳人才,把那些专业水平、政策理论水平、党性修养都出类拔萃的人才选拔到教员队伍里。其次,注重对教员的教育培训,不但要鼓励在职教员的自我进修,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使其在教研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再次,要拓宽视野,放开思路,采取聘用、兼职等形式,聘请一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客座教授,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满足党员干部对知识的不同需要。

四、努力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

《甘肃省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实施意见》指出:“从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他们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本领。”临夏境内居住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22个民族,其中东乡族和保安族是全国独有的两个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干部培训工程是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五大工程”之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所在,也是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少数民族干部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懂得本民族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需求。没有他们的积极努力,民族问题就难以解决,民族团结就会受到影响,“两个共同”就难以实现。因此,大胆探索,改革和创新少数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建立一支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摆在少数民族地区各级党政部门、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干部培训机构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工作中,首先,要对受训者进行学习需求的调查分析,了解少数民族干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什么理论知识、能力和技能。干部培训机构要和民族地区的党政部门以及组织人事部门紧密合作,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国内发展较快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根据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需要,确定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需求。首先在干部培训的质和量上缩小差距。当前,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干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现代管理、法律、社会政策、市场经济、政治学、社会学、现代科技、国际形势、金融外贸、外语,以及民族理论与政策、民族文化知识、宗教理论等。通过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培训机构和教师可全面了解少数民族干部的学习需求,以便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能有的放矢地安排培训内容。其次,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要结合实际,不能照搬照套。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发展战略,必须以务实的态度,运用发展的观点,根据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实际情况设计培训内容。培训的内容有现实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也要有民族特色,使教育培训不仅很“解渴”、对“胃口”,而且真正成为少数民族干部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加油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