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青年与生态科技普及的推进

青年与生态科技普及的推进

时间:2022-03-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青年们有志于参与生态科技研究的比例不高,有能力参与生态科技研究的青年更少。对此,应在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青年全面参与生态科技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调查显示,20岁以下青年接受过系统生态科技知识教育的比例最高,这可能与现在生态环保在教育中逐渐被重视有关。
青年与生态科技普及的推进_生态文明与当代青年:2013上海青年发展报告

三、青年与生态科技普及的推进

生态科技是尖端的科技、新兴的科技,是科学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要依赖的重要生产力手段。要推动生态科技的发展与普及,有赖于富于活力与创造力的青年。青年做好准备了吗?

我们的调查显示,上海青年在生态科技的知识储备、消费热情、参与能力等诸方面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多数受访青年对生态科技知识的了解停留在浅层面,对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生态科技知识一知半解,缺乏系统的生态科技知识教育。对新生的运用生态科技的商品,有一定的购买兴趣,但多持观望态度,在经济利益与生态环保的价值选择上比较保守。青年们对生态科技发展的参与还不够深入,缺乏大规模、大范围、有组织、有体系的动员与运作。青年们有志于参与生态科技研究的比例不高,有能力参与生态科技研究的青年更少。对此,应在三方面开展工作,推动青年全面参与生态科技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社团活动为辅助、发动青年学习传播,大力普及生态科技知识

学校教育是传播生态科技知识的主阵地。调查显示,20岁以下青年接受过系统生态科技知识教育的比例最高,这可能与现在生态环保在教育中逐渐被重视有关。我们应继续在学校教育中加强生态环保观念、生态科技知识的普及力度。我国这方面的教育起步较晚,国外的教育实践较早,很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1.日本

20世纪70年代日本的大学开始开设环境专业,系统地开展环境可持续的研究与教育,并以此为基础,对非环境专业学生开展生态科技知识的教育。1970年,日本文部省公布了新修订的大学课程标准,允许大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使环境方面主题的课程成为许多大学生重要的选修课。尽管这方面选修课的名称不尽相同,但内容基本都涉及环保问题、生态科技。为使生态科技教育深入开展、得以实际应用,日本的大学对教授这方面课程的师资也非常重视,建立了非常勤讲师制度,即在学校编内教师之外,广泛聘请从事环境保护的社会人士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19]

2.美国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一些高校开始探索高等教育中的生态教育问题,设立环境类专业的院校有几百所,但绝大多数美国高校学生未受正规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为响应《21世纪议程》提出的加强世界公民接受环境教育的号召,美国的一些高校使非环境类专业每一个学生接受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有责任的环境行为。这种教育被称之为大学环境文化教育,有些大学把这种环境文化教育作为每个大学生必须接受的素质教育之一。在专业设置方面,44%的学校设置了环境类主修专业,45%的学校设置了环境类辅修专业。除了主修和辅修外,61%的学校设立了跨学科培养计划。[20]

美国高校环境文化教育有多种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并被大多数院校接受的有以下两种:

Tufts-Harvard大学方法。该方法由学校制订计划,可通过研讨会形式帮助这些教师把环境教育融合于他们所教的课程中。如英文课程选用《寂静的春天》等作为教材,戏剧表演设置一些涉及环境问题题材的表演,机械工程可引入提高效能和环境问题的内容等等。目的是使学生在接受各自学科教育的同时,接受环境教育。

WISConsin-StevenPoint大学方法。在公共基础教育的课程中,设置环境文化教育课程以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并要求每个该校的毕业生需修完3个学分的环境知识课程。[21]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了走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基本方向,2002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推出了“可持续学校计划”,可持续学校(Sustainable-Schools)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理念的一种办学模式,也是一种面向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的实践模式,其突出特点如下:

首先,澳大利亚把培养学生的环境实践能力作为最重要目标。学校十分重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为大学生创造多种多样的环境实践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以发展他们各种具体管理环境、节省资源的技能和行为方式。

其次,澳大利亚在实施可持续学校过程中注重利用多种多样的教育资源。从他们的实践策略可以看出,一方面学校善于开发学校内部及周边的环境和生态系统作为环境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校注重与当地社区的合作,试图通过学校环境教育的有效实施实现社区环境的改善。充分利用学校外部众多的政府和非政府环境组织,有效地促进整个学校环境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环境教育资源和途径,这些都形成了澳大利亚可持续学校实施过程中开放性、资源丰富性的特色。

第三,澳大利亚可持续学校的评估体系有着很大的特色和创新。可持续学校评估的最终目的在于激励学校自身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个评估体系是把校外专家对可持续学校创建发展情况的评估与学校进行的自我评估结合起来,把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评估与一定阶段的总结性评估以及对可持续学校创建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的诊断性评估相结合,评估过程中重视考虑学校地理、文化等自身条件。

此外,要重视发挥青年社团的作用,在完成学校教育的青年中,要以青年社团为载体与纽带,引导企业中、社区中的青年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创新实践。在科研领域、社会管理领域、文化领域,引导青年以生态、绿色为主线,创新开展实践活动。利用青年对新理念、新知识的探索热情,推广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利用青年对社会问题的参与热情,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同时,要适应新媒体时代青年的特点,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推广中利用互联网等青年流行的信息平台,利用青年自身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组织沟通能力,开展生态科技知识的互相教育、自我教育,并向社会公众宣传生态科技知识、营造生态文明社会文化。

(二)以降低价格为主导,政策配套为措施,吸引青年家庭消费,大力推进生态科技消费

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大局上促成生态科技产品的消费市场。这不仅需要消费者消费观念在价值取舍上的转变,也需要产业的升级换代,规模量产,降低成本,降低售价。对此,我们一方面需要在生态科技的转化上下工夫、出政策,扶持从事这类生态科技产品研发与生产的院所与企业,在研究经费的投入上、在市场推广的宣传上、在销售流通的税费上、在使用便捷的配套上,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帮助与扶持,比如节能电器的售价贴补、新能源汽车的上牌等措施,都是值得肯定与赞扬的,但是要推动生态科技产业的形成,还需要更大的财政支持、更多的配套措施。另一方面,青年作为引领时代新风的群体,要树立环保为先兼顾利益的新消费观念,要有一定的环保责任感,在适当范围内超前消费,做利国利民利地球利子孙后代的生态文明消费者,引领消费风气与时尚,营造社会生态科技消费文化。

(三)以党团青年为骨干、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青年大胆创新,大力培育生态科技人才

要推广生态科技知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团员的作用,尤其要努力调动广大团员青年的参与热情。要重视共青团、青联等青年群众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优势,以其健全的组织结构、灵活的实践机制、多途径的资源整合能力,为生态科技知识的普及、生态科技文化的推广、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机制、政策保障。同时,要重视对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扶持,动员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在资金、骨干培训方面对其重点支持,通过青少年生态环保社团的社会化组织动员方式,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生态文明教育,构建生态文明教育的广泛社会基础。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的信息时代,青年人身上体现出了更为开放、主动的行为意识。青年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国际交流合作越发广泛而深入。这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青年人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适应,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绿色科技成果的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科技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要能培养出生态科技人才,因为他们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是推进生态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决定性因素,是发展生态科技的骨干力量。要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吸收、用好各类人才,这三个环节同样重要。培养和吸收是基础,用好是关键,要通过用好人才,把外面的人才吸引来,把本地的人才吸引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我们理应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大力实施生态科技人才发展战略,创新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机制,构建人才发展和谐环境,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用好用活现有人才资源,大力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努力抓好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生态科技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把各类优秀青年人才集聚到生态科技领域的各项建设事业上来,为实现“发展生态科技,推进科技生态化”战略构想和建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社会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注释】

[1]杜宇:《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科技》,《北方经济》2009年第1期。

[2][澳]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武锡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1期。

[3]杜宇:《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科技》,《北方经济》2009年第1期。

[4]Inglehart,R.1995,“Public 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Objective Problems and Subjective Values in 43 Societies”,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15.—1997,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Cultural,Economic and Political Change,in 43societie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5]洪大用:《环境关心的测量:NEP量表在中国的应用评估》,《社会》2006年第5期。

[6]洪大用:《中国居民的环境意识》,《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7]张雯:《草原沙漠化问题的一项环境人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8]Van Liere,K.D.&R.Dunlap,1980,“The Social Base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A Review of Hypotheses,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44.

[9]Shen,J.&T. Saijo,2008,“Reexamining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Environmental Concern:Evidence from Shanghai Data”,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8.

[10]北京市环保局:《环保关注度上升 环境意识总分下滑》,《环境与生活》2013年第5期。

[11]宋悦华:《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2期。

[12]洪大用:《中国居民的环境意识》,《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13]龚文娟:《中国城市居民环境关心及环境友好行为的社会性别差异分析》,《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

[14]McStay,J.R.&R.E.Dunlap,1983,“Male-Female Differencesin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6(4).

[15][澳]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武锡申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1期。

[16]包智明、陈占江:《中国经验的环境之维:向度及其限度——对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6期。

[17]华红琴、翁定军:《低碳城市从理念到行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8]黄玮琍:《大学生生态素养状况调查与建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第18期。

[19]李培超:《日本环境教育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0]方炎明、郭娟等:《美国高校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第2期。

[21]姚裙、赵野:《加强公众环境意识教育》,《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