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年生态环保行为

青年生态环保行为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上海青年的环保实践中的时间投入从图5.1我们就可以得知,相较于青年愿意为环保投入的时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为环保所付出的实际时间着实不多,尤其在一些花费时间较长的环保行为上,如只有11.9%的青年经常“多花1小时时间学习或普及环保知识”,经常“多花2小时时间参加环保活动”的青年则仅为7.4%。
青年生态环保行为_生态文明与当代青年:2013上海青年发展报告

二、青年生态环保行为

环保行为是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和减缓环境污染的行为。青年的生态环保志愿行为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青年有意识采取某种自认为能够保护环境或节约能源和资源的行为,但有时候期望的结果和实际并不一致;二是从对环境影响结果的角度,看青年的某种行为是否有利于环保,如是否节约了能源。

斯特恩(P.Stern,2000)把公众的环保行为分为四类:(1)激进的环境行为,如参与环保组织和示威游行等;(2)公共领域的非激进行为,如为环境问题而请愿、支持环保法规和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更高税收等;(3)私人领域环保行为;(4)其他环保行为,如技术人员愿意设计出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银行把环境标准作为发放贷款的条件等,这类环保行为更多地表现为企业行为。[3]

我们所探讨的环保行为聚焦于私人领域。主要包括:(1)能源节约,如用洗脸的水冲洗马桶或随手关灯等节约能源和水的行为;(2)绿色消费,如购买节能电器和节水马桶,或是购买有机食品和购物时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手提袋等行为;(3)资源回收,如回收利用报纸、瓶子、电池和垃圾分类等行为;(4)环保出行,如优先选取公共交通方式而不是开私家车,或购买环保型的小轿车等等。我们主要从青年在环保实践中的经济投入和时间投入两个方面对以上四类行为进行了考察。

(一)上海青年在环保实践中的经济投入

已有研究表明(李宁宁,2001),环保意识将使人的行为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评价性、调节性和自我控制性等特征,使个体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有选择地注意、接受信息,主动地认识、评价与保护环境相关的事件,自觉地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之更符合环境规范与环境道德。因此,环保意识是环保行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而对于环保行为的直接参与也会反过来加深人们对于保护环境的认识,强化人们的环保体验,使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但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有时是相互分离的,环保意识的具备并不表明必定会有相应的环保行为出现,环保行为也不一定是环保意识的使然。[4]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66.7%的青年愿意为环境清洁支付更高的费用。然而现实中,真正做到这一行为的青年不多,17.8%的青年表示自己经常这么做,45.7%的青年表示自己有时候会这么做,还有36.5%的青年从未这么做过。

关于意愿和实践中的差距,青年对此有着自己的认识,根据自我剖析,62.7%的青年认为自己在参与环保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习惯了大量消耗资源所带来的便捷,56%的青年认为是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45.6%的青年认为很多青年存在“搭便车”心理,总希望别人多出力,此外,44.3%的青年认为造成环保认识和环保行动之间差距的原因是很多青年认为环保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己无关(这一分析也呼应了我们前文的调研结果)。

当然,大多数青年在环保问题上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当问及青年“如果发现企业把污水偷偷排放到河里,您会怎么做?”时,41.7%的青年表示会“立刻向环保部门举报”,只有8.6%的青年表示“有重奖才会去举报”,这也从侧面论证了,金钱并非青年践行环保的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问题中,还有两个信息值得我们注意,一是有38.4%的青年表示“想向环保部门举报,但不知道如何举报”,说明这方面环保知识的宣传还不够到位,此外,4.5%的青年表示“不管它”,另有6.7%的青年表示因担心受到打击报复而不敢举报,这分别说明少部分青年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而且青年的环保行为会受到社会不良势力的影响。

此外,在日常消费中,如果对所需商品的甄选可以达到环保的效果,大部分青年并不会吝惜这部分支出,比如当受访青年被问及“假设家装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一笔较高的前期投入,但系统发电后,除自用外还能将多余电力输送电网并得到一定经济回报,您是否会考虑家庭安装?”时,73%的青年表示考虑安装。如果说这个问题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还稍远的话,那么,更多的青年表示自己在购买电器时,会很自然地考虑到电器(84.7%)的节能效果,13.4%的青年偶尔会考虑到,只有1.9%的青年从不将该项指标纳入考虑。可见,绿色选购也已然成为青年践行环保的一部分。

(二)上海青年的环保实践中的时间投入

从图5.1我们就可以得知,相较于青年愿意为环保投入的时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为环保所付出的实际时间着实不多,尤其在一些花费时间较长的环保行为上,如只有11.9%的青年经常“多花1小时时间学习或普及环保知识”,经常“多花2小时时间参加环保活动”的青年则仅为7.4%。当然,很多青年都能做到“多花1分钟时间随手关灯或随手捡起地上垃圾”,也经常“多花5分钟时间爬楼梯上下楼”或“多花10分钟时间环保出行”。

表5.10 不同就业状态青年的环保时间投入行为(%)

img84

不同人群在环保时间中的时间投入的区别(表5.12)主要体现为,在校学生仍然是花时间最多的群体,在职青年次之,无业青年最少,但这里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数据是“在花费2个小时参与环保志愿活动”项目中,无业青年的参与比例是最高的(10.7%),就数据的绝对值而言,这个比例还是非常低的,但是考虑到在职青年和在校青年平时要上班和上课,较少有机会能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去参加此类活动,故而使得这两类群体在这个选项上的比例下降不少,反衬出无业青年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从性别来看,男性青年和女性青年在仅需花费1分钟的环保行为上没有差异,在投入5分钟和10分钟的行为上,男性实际付出的时间更多,而女性则在一些需要花费更多时间(1小时及以上)的环保行动上投入了更多时间。

此外,受教育水平对青年实际的环保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也主要体现为,受教育水平越高,实际上为某些环保行为投入的时间也越多,当然,例外值也同样出现在需要花2小时参与的环保行为上,更多高学历的青年表示,从来没有为环保花费2个小时的业余时间,这其中可能也与这个群体普遍工作或学习压力较大有关。从政治面貌来看,中共党员和其他青年的区别在于他们具有更好的环保习惯,而且,对于特地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的环保行动,党员青年实际也会更多地参与其中。

鉴于此,我们的研究得到与国外研究类似的一些结果,即环保行为与诸如受教育水平、性别等人口学变量相关,此外,与国际经验不同的是,上海青年的政治面貌在环保行为上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表5.11 不同受教育水平青年的环保时间投入行为(%)

img85

续表

img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