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传说的启示

传说的启示

时间:2022-03-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传说的启示关于中国上古社会的传说,现在可见的最早文献是西周的《诗》、《书》。虽然人物不多,大都只与各自的氏族有关,而且事迹简略,但都是从文明初曙时代留传下来的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真实”故事。前已说明,禹的传说反映的是中原民族龙图腾崇拜的朦胧历史;商的传说则反映了东方鸟图腾信仰民族上古时代的社会生活;它们的意义最主要的是与农业生产的历法时代有关。
传说的启示_夏商时代的社会文化

第一节 传说的启示

关于中国上古社会的传说,现在可见的最早文献是西周的《诗》、《书》。《诗》中有关“禹”的传说: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诗·大雅·信南山》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诗·大雅·韩奕》

“丰水东注,维禹之绩”;《大雅·文王有声》

“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诗·商颂·长发》

《诗》关于“商”的传说: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颂·玄鸟》

“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有绒方将,帝立子生商,玄王恒拨……相土烈烈,海外有截”《商颂·长发》

由玄鸟和有绒氏(《天问》《帝繇》中称简狄)诞育了他们的始祖契。

关于“周”的传说: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履帝武敏欣,……载生载育,时维后稷”《大雅·生民》

“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率西水浒,至于歧下,爰及姜女,聿耒胥宇。”《大雅·绵》

“在昔后稷,惟上帝之言,克播百谷,登禹之绩”《逸周书·商誓》

《尚书·吕刑》中说,上帝曾派下来三个神人“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殖嘉谷。”稷是周的宗神,伯夷是周的婚姻氏族姜族的宗神。

《诗》、《书》中的古代传说,是最古老的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产物。虽然人物不多,大都只与各自的氏族有关,而且事迹简略,但都是从文明初曙时代留传下来的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真实”故事。前已说明,禹的传说反映的是中原民族龙图腾崇拜的朦胧历史;商的传说则反映了东方鸟图腾信仰民族上古时代的社会生活;它们的意义最主要的是与农业生产的历法时代有关。周族始祖后稷的故事与前二者比较起来,其派生性就明显得多。周人是龙崇拜的民族,周人一直视自己为夏民之后裔,上古龙崇拜的主要文化遗产《易经》由周人而始发扬光大应该不是偶然的。后稷和禹、商一样,都是以农业生产专家的身份出现的,只不过禹和商的身上由于笼罩着一层更古老的图腾崇拜的灵光,所以难以辨别。但后稷由于“辈分”稍晚,身上就只剩下我们现在还很熟悉的祖先崇拜的影子。

到战国以后,诸子百家兴,神话人物及其事迹亦日益繁多复杂起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官学下渐,原来传布于民间的上古事迹得以上达;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过去的历史自觉和反省的结果。历史发展到那样的时刻,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的关口,未来的路到底怎样走,大家有很多意见的分争,这种分争的结果就是诸子百家的诞生。为了光大己说,大家纷纷“引经据典”、“以史为鉴”,正是在这个反省的过程中,上古社会的历史就日渐清晰或繁杂起来。

对过去的人物和历史传说记叙最完整的莫过于《世本》。《世本》有《作篇》,专门记述上古社会的人物制作,兹摘录如下:

[燧]燧人出火。造火者燧人,因以为名。

[神农](一)神农和药济人。

蚩尤]蚩尤作兵。蚩尤以金作兵器。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

黄帝](一)黄帝见百物,始穿井。(二)黄帝乐名《咸池》。(三)黄帝造火食、旃冕。黄帝作旃冕。黄帝作旃。黄帝作冕旒。黄帝作冕。(四)羲和占日。(五)常仪占月。羲和作占月。(六)后益作占岁。(七)臾区占星气。(八)大挠作甲子。黄帝令大挠作甲子。(九)隶首作算数。隶首作数。(十)伶伦造律吕。(十一)容成造历。(十二)苍颉作书。苍颉造文字。沮诵、苍颉作书,并黄帝时史官。(十三)史皇作图。(十四)伯余作衣裳。(十五)胡曹作衣。胡曹作冕。(十六)於则作屝履。(十七)雍父作舂杵。(十八)胲作服牛。(十九)相土作乘马。……(二十五)挥作弓。(二十六)夷牟作矢。(二十七)巫彭作医。

[颛顼]祝融作市。

[尧](一)巫咸初作医。巫咸作筮。巫咸作鼓。(二)无句作馨。(三)化益作井。

[舜](一)舜始陶。(二)垂作规矩准绳。(三)垂作耒耜。垂作耒耨。(四)咎繇作耒耜。(五)伯夷作五刑。

[夏](一)鲧作城郭。(二)禹作宫室。(三)奚仲作车。(四)夏作赎刑。(五)仪狄造酒。

《世本》之外,诸经、诸子记载古代之人物制作,亦可与《作篇》相参证。如:

《易系辞》:“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离。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卦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槨,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决。”

《管子》:“虑戏造六滱,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黄帝作钻燧生火,以熟荤臊。”

《尸子》:“宓羲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吕氏春秋》:“大挠作甲子,黔如作虏首,容成作历,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仪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驾,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图,巫彭作医,巫咸作筮。”

《山海经》: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番遇是始为舟。吉光始为木为年。般始为弓矢,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义均是始为巧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均定九州。

《白虎通》: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黄帝作宫室,以避寒署。

《说文》:古者芒氏初作罗。古者夙沙氏初作煮海盐。黄帝初教作糜。古者黄帝初作冕。古者掘地为臼。古者共鼓、货狄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古者女娲作簧。古者随作笙。古者挥作弓。古者昆吾作匋。古者垂作耒枱,以振民也。古者垂作钟。古者马曹作簿。车,夏后氏奚仲所造。

《汉书》:“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释名》:“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

诸此种种,不一而足。《礼记·考工记》说:“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考工记》作者的这一席话透露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中国的上古圣王,或者祖宗神,或者人神,他们之所以成圣王、宗神、人神,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的制作和事功,他们是上古社会的发明家、专家和领导者。

离我们最近,已经站在文明门槛边上,从而得以引导先民初窥文明之堂奥的是尧、舜、禹三位传说很广的圣人。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鏖裘,夏日葛衣,虽临门之服养,不专职于此矣。”《韩非子·五蠹》

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野人者几希。”《孟子·尽心上》

禹“操櫜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孟子·尽心上》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史记·夏本纪》

禹“行山表木,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撵。左准绳,右规矩”。

我们所知的上古圣王,无一不是有大功于民,是吃苦耐劳的实干家。当然,战功也被后世说成是他们之所以成为神圣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中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战争和掠夺不是积累财富和文明进步的主要方式。在中国上古的传说中,只以战功显赫的圣人是没有的,中国没有战神。鲧殛羽山,一说因他治水无功,一说因他反对尧的继承人而被列为“四凶”之一(事见《韩非子·外传说》),他虽然治水不成,但毕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始作城郭,过不掩功,故仍不失为神。正如《国语·鲁语上》所云:“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扦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在上古社会,民智未开,生存弥艰,人类必须靠集体协作,才能从自然界获取必需的生存资料,在这种与大自然的严酷斗争中,族群的领袖必须是有才智、有能力、能吃苦的行家。如果偶然有什么制作,那就更加是圣(神)人了,他也因此被追认为宗神。禹、商和后稷是其中最杰出的三位。所以中国上古传说中的圣王,宗神,其实都是专家,发明家,带头人。只是因为他们杰出的才智和卓越的引领,我们的祖先才得以从蒙昧一步一步艰难地迈向文明的门槛。每一位上古祖先的传说和故事无非中国上古先民文明之旅的一个又一个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里程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