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黄芪的传说

黄芪的传说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棉、二人抬等。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为“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中的“王孙”并非指人,而是一味古老中药的别名,这味古老的中药便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所说的“补药之长——黄芪”。

黄芪亦名戴糁、戴椹、百本、箭芪、百药棉、二人抬等。相传古时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姓戴名糁,善针灸术,为人厚道,待人谦和,一生乐于救助他人,后因救坠崖儿童而献身。老人形瘦,面肌淡黄,人们以尊老之称而敬呼为“黄耆”。

耆者,年老也,指60岁以上的人,如耆老、耆年、耆绅、耆宿(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老人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便将老人墓旁生长的一种味甜、具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祛毒生肌作用的草药称为“黄芪”,并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间广为流传、应用。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时候,山里有一个姓高的大财主,开着一个“济世堂”的中药铺,卖尽假药、劣药,坑害了一方百姓。当地有户贫苦的青年,名叫张郎,父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就是吃了“济世堂”的假药去世的,还欠下了一笔药债。后来,张郎的父亲也得了重病,不得已又到“济世堂”赊了几服药吃,不想病却越发沉重了。原来,医生在处方上开的“党参”被抓药时用别的草根代替了。张郎看出卖的药不可靠,就自己上山去找党参。

张郎背着背篓和挖锄,在山里寻啊,找啊,到处是峭壁陡岩,冷风嗖嗖,黑雾漫漫,很是吓人。张郎又累又饿,终于倒在了一个岩洞里。模模糊糊中,他觉得好像是睡在花瓣铺的床上,软软的,非常舒适,面前还站着个年轻姑娘,面目俊秀,身材苗条,十分动人。姑娘问他到这里来干什么。他叙说了自己的苦处以后,姑娘告诉他说:“前面夹槽里有一大棵党参,你把它挖去栽在自己园里,再掐一片叶儿,给你父亲煎水喝,病就会好。”张郎醒了,原来是一场梦。这时候,天已亮了。他爬过悬崖,来到夹槽,果然发现了一棵党参。张郎小心地挖了起来,嘿,竟是一尺多长,且已成了人形,有胳膊有腿,有鼻子有眼,模样儿就像昨夜的姑娘。他双手连土捧起,理顺党参的藤秧,慢慢地放进背篓,一口气背回了家。他把党参栽到菜园里,搭好藤架,然后掐了一片党参叶儿进屋给爹煎水喝,不想爹的病一下子就好了。

此后,张郎天天给党参浇水,经常培土锄草,看得比什么都珍贵。终于有一天,党参架下走出了梦中的姑娘,并与张郎结成了夫妻,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后来被高财主知道了,他逼着张郎以菜园里的党参和他美貌的妻子还债。张郎自然不肯,财主就来抢。眨眼之间,党参不见了,张郎的妻子也不见了。财主恼羞成怒,就把张郎父子送到官府治罪。县官大笔一挥,竟判了张郎“私种毒药,窝藏民女”的罪名,戴上脚镣手铐,下入监牢。

党参姑娘回山以后,请动了山上的百合、柴胡天麻、牡丹、桔梗、沙参等百药之精,施展法术,杀了县官,宰了高财主,救出了张郎,夫妻双双回到了山上。后来张郎便化为一种药材叫“黄芪”。

黄芪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写作黄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释其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它来源于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古黄芪的根。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为补气要药。临床应用时习惯分为生用、蜜炙、麸皮拌炒三种,其药效各有不同。生黄芪多用于固表、托疮、利水等;蜜炙黄芪多用于补中益气;炒黄芪多用于益气健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