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贵州省侗族大歌:乐苑奇葩世界遗产

贵州省侗族大歌:乐苑奇葩世界遗产

时间:2022-08-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她,就是蜚声世界的乐苑奇葩——贵州省侗族大歌。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便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叁拾贰 侗族大歌:乐苑奇葩 世界遗产

有一种歌唱,是藏在深山里的一种传奇:她没有文字不用记谱,没有麦克风也不用伴奏,明明是集体大合唱却无人指挥,各人在不同的声部尽情酣畅高歌,合声之后却成了一首和谐生动的“交响乐”。这便是流淌千年的侗族大歌。她如山林间一簇簇鲜艳的奇葩,如海洋里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日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闪耀着熠熠的光芒。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入选中国上海世博会开幕盛典仪式前的表演。她,就是蜚声世界的乐苑奇葩——贵州省侗族大歌。

一、侗族文化的根脉里流淌出和谐之音

img66

欢聚鼓楼 唱响大歌

《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地区形成的一种多声部、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便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一)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和谐“交响乐”

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大歌高音部分并非一人“独领风骚”,而是三位歌手接龙似地轮换高歌;低音部分也并非一个声部,而是岔分出多个声部奇妙组合。合唱能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等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让人听起来应接不暇,只觉得节奏自由,缓急有序,高低协调,混声和谐。

侗族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构成。一般分为四类: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其中的“声音大歌”是最精华的部分,声音的标题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的名称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民间合唱音乐一走出国门,立刻引起世界音乐界的震动,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多声部和声艺术、没有复调音乐的谣言不攻而破。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执行主席约瑟芬·玛尔格维茨听了侗族大歌后激动地说:“在亚洲的东方一个仅百余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能够创造和保存这样古老而纯正的、如此闪光的民间合唱艺术,这在世界上实为少见。”

(二)天籁之音,渊源有自

侗族大歌,这样古老而纯正的民间合唱艺术,是怎样被侗族人创造的呢?这至今是一个谜。没有人可以解释躲在崇山峻岭间生活了2500年的侗族人拥有着一种怎样的音乐魔力。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歌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学术界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1)侗族大歌源于自然之音。侗族大歌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相传在500多年前,一群侗家青年男女上山干活,歇息时,他们的嬉笑声逗乐了山上的鸟儿虫儿,霎时百鸟齐鸣,百虫齐唱,声音有高有低,有先有后,有起有落,把大伙都陶醉了。于是他们开始模仿鸟唱虫鸣,有的学高音,有的哼低音,大伙越唱越好听,这样一种大家和声的歌唱形式也就代代传了下来,逐渐形成了侗族大歌。侗族先民受了这种天籁和声的启发,慢慢便创作出多声部和声的合唱,产生了侗族大歌。

(2)侗族大歌源于侗族民间文化。侗族大歌之所以能像一簇簇鲜艳的奇葩般日夜散发出迷人的清香,因为有侗族文化这片土壤,有侗族钟鼓、对歌文化和“外嘿”等异常瑰丽的民间民俗文化。鼓楼是大歌演唱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对歌是侗族人的习俗,从劳动耕作到谈情说爱都要对歌,“外嘿”就是集体出动到另一寨子去做客,每当客方的歌队进入主方的必经路口或门楼前,主人就会用板凳、木柴等杂物设置障碍堵住路口,并唱“拦路歌”,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们则唱起“开路歌”,就这样一唱一答,一来一往,主客两边的气氛非常热闹。

(3)侗族大歌的产生与侗族语言关系密切。就侗族大歌流传的地区来看,主要分布在侗族南部方言区,包括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等地,而这一带侗语声调尤其多,多达九个调值,人们说侗语就像唱歌一样,悦耳动听,从这样具有音乐感的语言中提炼出侗族大歌的和声与旋律,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侗族人的精神食粮

侗族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是侗族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侗族人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族人的尊重。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族人常说的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族人民认为“歌”是养心的粮食,他们世代都爱歌、学歌、唱歌,以歌为乐,以“会唱歌、会歌多”为荣,用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歌来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大凡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甚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可见侗族大歌的精神力量。

二、打造大歌品牌促进文化旅游

侗族大歌作为侗族人的血液与生命,是侗族文化乃至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打造大歌品牌,促进文化旅游,既是对侗族大歌的发展,也是对它的另一种形式的保护。

(一)传承侗族大歌,给力文化旅游业

侗族大歌过去仅在民族村寨传唱。20世纪80年代初,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开始将侗族大歌引入中小学课堂,先后在民族一中、城关四小和部分乡镇中小学开办了多个侗歌班,在乡村成立了业余侗歌队、侗戏队,聘请当地民间歌师义务任教,每周安排2-3个课时专门给学生讲授侗歌课。从那时起,侗族大歌开始越唱越响。1986年,由8名侗族姐妹组成的侗族大歌表演队随文化部第一次出访法国、德国、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她们在法国演唱了8场,引来数万观众,场场爆满。侗族姑娘们那如天籁之音般的美妙歌声让人如痴如醉,轰动了巴黎,就连当时的法国总理和夫人也禁不住走上台来跟她们握手合影。1994年,黎平侗族艺术团的姑娘们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引起轰动。2002年2月,黎平侗族大歌登上了中国音乐的最高殿堂——北京音乐厅,在这里进行了90分钟的专场演出。2006年,黎平60名少女组成的侗族大歌合唱团又在福建举行的“2006·中国厦门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上获得金奖……

为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黎平县开始利用侗族大歌这一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黎平县大力发展乡村侗族风情旅游,在全县新建了100多家侗族民族接待站,直接参与经营的侗族群众有4000多人,接待游客量逐年大幅增加,每年实现旅游收入数千万元。

(二)唱响侗族大歌,推进文化产业

贵州省从江县的小黄是誉满中外的侗族大歌发源地,先后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11月,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从江为传承这一民族文化遗产,也采取了产业化发展路径,使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首次签订跨国演出协议。为传承、推介侗族大歌拓宽新路,打造品牌,2009年10 月21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上,从江县小黄侗族大歌与挪威、比利时、立陶宛三国签订了意向性演出协议。在之前10月17日晚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演出交易会暨“金秋闵行”第二届上海合唱节开幕式上,小黄侗族大歌九姐妹合唱团与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支合唱团队伍同台演出,并荣获优秀推介演出奖。这次上海演出,小黄侗族大歌在两个方面有新的突破:一是找到了一种我们的文化市场与世界对接的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即依靠我们原生态民族文化背景、文化的实力到市场上去打拼去竞争;二是确立了“九姐妹”这一品牌。“九姐妹”是侗族大歌小姐妹在随温家宝总理出访时使用的名称,这次演出让这一品牌在全国以至全世界更多的地方叫得更响。

其次,为着力把侗族大歌打造成民族旅游知名品牌,从2004年开始,从江县连续6年成功举办了原生态侗族大歌节,推介、宣传优秀民族民间文化,有效推进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为更好地展示“侗歌之乡”的魅力,每年八月十五,小黄都要举办“赛歌节”,当地的老、中、青、少儿歌队分别进行比赛,并邀请周边侗寨共同参与。许许多多省外、国外游客到小黄村,就是冲着侗歌而来。

再则,从江县借“多彩贵州”之风努力营造歌乡氛围,专门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播公司和旅游开发公司等产业化开发组织机构,具体负责产业规划、旅游产品营销策划等。从江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侗族大歌“四个一”活动:一是人人树立从江是“侗族大歌之乡”的理念,以热爱侗歌、唱响侗歌为乐为荣;二是人人会唱一首侗歌;三是人人都有一套少数民族服装,并且在节日期间或正规场合必须穿戴;四是人人都会跳多耶舞,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人人爱侗歌、个个唱侗歌、夜夜笙歌的歌乡氛围。他们成立侗歌研学会,组建艺术团,建立侗族文化室,组建了56个歌队,让侗族大歌进入课堂,着力打造中国侗族大歌第一村、不夜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意欲将侗族大歌铸造成旅游业的“金字招牌”。2007年4月12日,9名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员随同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目前,小黄村共有53户人家从事“农家乐”和“歌堂旅馆”经营,11户从事旅游纪念品销售,8户从事芦笙、侗笛、牛腿琴等民族乐器加工。2009年涌入小黄观光旅游的游客就达2.36万人次,旅游收入276万余元。

三、让民族文化代代传承

img67

侗族邮票

侗族之所以能创造出震惊世界的艺术瑰宝——侗族大歌,和侗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侗族是一个爱好和平、团结的民族,他们的各种民俗活动都以集体为主,如集体做客、集体对歌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友谊、团结、爱美和群体意识较强的文化精神,也是侗族审美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即在直觉状态中去体验爱情、人生,发现、领悟、寻觅、感叹人生的究竟和意义,同时也展现出侗族人民对人生的执著、热爱和追求。这些民俗和民俗精神就是侗族大歌生存的良好土壤。

千百年来,侗族大歌的生命经由侗民的口传心授而代代相传,已融入侗族人的血液和生命,成为侗族人民的精神食粮。侗族大歌是灵魂搭起的和谐之桥,是侗家人用一生的血汗和辛劳汇集成的和谐音符,是侗族文化乃至中国民间文化的奇葩,因此,充分发挥侗族大歌在侗族文化旅游文化市场营销中的作用,有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有利于旅游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形成大歌的品牌效应,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场,把侗族大歌所代表的侗族优秀民族文化推向世界,推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侗族大歌不仅仅是一种音乐艺术,而且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然而,随着人类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全面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在一些地方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尴尬境地。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能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现在,从侗族地区的各级政府到各个侗乡村落的民族群众,都意识到了保护、传承侗族大歌这一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并且在传承中保护、在开发中传承,让侗族大歌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就在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延续了上届春晚的“混搭”之风,不过这次搭档的不是流行歌手,而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歌手是来自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从江县的农民和凯里学院的在校学生,这说明侗族大歌的影响力日益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当黎明的钟声敲醒大地的时候,在那侗族的鼓楼上,在那向山外延伸的青青石板路上,侗族大歌和谐的歌声正通过侗家人甜美的歌喉传承着千年的文明,在每一天太阳升起时都唱响着和谐与精彩。

(中南大学 吴辉 执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