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先忧而忧,后乐而乐

先忧而忧,后乐而乐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金榜题名,登堂入仕大中祥符八年,范仲淹不负苦功,高中进士,荣登仕途。此等隐患不除,日后定会酿成大祸。随后范仲淹即被征调为兴化县令,全权督办建堤事宜,那一年他35岁。范仲淹作为包工头,自然不能无视这种传闻。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吕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

48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金榜题名,登堂入仕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不负苦功,高中进士,荣登仕途。

此后,他先是被任命为司理参军(掌管诉讼的官员),官阶从九品,不久后又升任为节度推官(幕僚,相当于现在的参谋),官阶从八品。期间,他回了一趟朱家,一报养育之恩,二接生母赡养。同时正式改名为范仲淹,从此告别了朱说的世界,踏入了范仲淹的仕途。

由于在基层表现良好,范仲淹于天禧五年( 1021年)被调任为盐仓监官,奉命前往泰州海陵(今江苏东台)。期间,他除了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多次深入基层考察,了解当地情况。

他发现,当地的防护海堤多年失修,已经失去屏障作用,汹涌的海浪时常侵扰居民的生命安全。此等隐患不除,日后定会酿成大祸。

为此,范仲淹向上级请示,希望能在泰、通、楚、海四州之间新建海堤,一为防海护民,二为疏通堰塞。随后范仲淹即被征调为兴化县令,全权督办建堤事宜,那一年他35岁。

那时候科技并不发达,人力难与海斗,修堤之事难免遇到诸多困难。期间曾发生过一次大型海潮,百来名工人丧生。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官员都在私底下议论,修堤之事有违天意,不宜继续。

范仲淹作为包工头,自然不能无视这种传闻。不过,他也知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得,需要疏通。因此,他干脆也不去堵这些闲话,直接光着膀子站到修堤最前线,任凭风吹浪打,他自岿然不动。

范仲淹就是这样以带头和鼓动的方式,率领数万民工将防护海堤给修了起来。此堤一成,对于兴化人民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为此,淳朴的百姓用修堤剩下的石材为范仲淹建了一座祠堂,私底下将海堤命名为范公堤,以此纪念和感谢范仲淹的利民举措。

周济学者,大兴教育

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范母病逝,范仲淹毫不犹豫地辞官回去守孝。

当初范仲淹将母亲安顿在了应天府(当时名为南京,即今商丘),因此理所当然地回到了他曾经求学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年,是范仲淹一生中难得的清闲时光。这段时间,范仲淹的校友、至交好友晏殊,正巧是南京留守。晏殊知其才华卓著,遂极力邀请他到应天府书院任教。

范仲淹本就是应天府书院的高材生,如今有机会为母校做贡献,自然非常乐意。于是,他干脆搬回应天府书院居住,一为偷得浮生半日闲,二为方便教学和管理。

任教期间,范仲淹除了改革学院教育外,还时常结交往来的学者。这些学者大多出身贫寒,而范仲淹也是过来人,非常理解大家的难处,时常拿出自己微薄的俸禄招待他们。

据说有一次,一位姓孙的穷秀才一边游学,一边乞讨,千里迢迢慕名而来,专程拜访范仲淹。范仲淹感念其志,毫不吝啬地送了一些盘缠给他。第二年,这个孙秀才再次前来,范仲淹有些不解地问他为何不安定下来做学问。

孙秀才苦笑着回答说:家有老母待赡,没有条件读书啊!范仲淹被他一席话勾起了对病逝母亲的思念,同是天涯沦落人,便决定帮助这个穷秀才,为他在学院谋了份差事。如此一来,孙秀才既能赡养老母,又能安心读书,也算功德一件。

范仲淹当时只是出于善心,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要求回报。可就在十年后,连范仲淹自己都快将孙秀才遗忘的时候,满朝文武却争相谈论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此人在泰山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声名远播。他不是别人,正是范仲淹周济过的孙秀才。

听说此事后,范仲淹十分欣慰。他没有想到,自己当初的一个小小善举,居然能收获如此硕果,真谓善因得善果。

不仅如此,范仲淹还曾向晏殊推荐过一位洛阳才子——富弼。

此人才华不显于史,但其文采连范仲淹见了都啧啧称奇,晏殊更因此将其纳为女婿。范仲淹和晏殊都曾推举过不少人才,其中不乏欧阳修、王安石等千古名人,但当中真正与他们二人的仕途发展息息相关的,非富弼莫属。

譬如范仲淹官拜宰相的那几年,富弼以副宰相之身份,无条件支持范仲淹的任何决定,仅此一点,已经为范仲淹省了很多麻烦事。至于范仲淹极力促成的“庆历新政”,富弼更是出力甚巨。

可以说,范仲淹一生种下了许多善因,最终也收获了许多善果。

光耀三部曲

天圣六年(1028),服丧期满的范仲淹经晏殊推荐,荣升秘阁校理,表面是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实际是皇上的文学侍从。

范仲淹得此美差,顿时如鱼得水,整天除了看书就是看皇帝,还能听一听朝堂的八卦或者机密。

有一次,他听说实际把持朝政的刘太后将于冬至做寿,竟要让仁宗和百官一起,在前殿给她叩头庆寿。

这可如何使得,仁宗如果以儿子的身份给母亲叩头拜寿,那并不为过。但与百官一起叩头,便是让仁宗以皇帝的身份磕头,成何体统?

皇帝乃是九五之尊,跪天跪地跪祖宗,却无皇帝跪太后之说。

为此,范仲淹上奏说:家礼与国礼,不能混淆,不然会损害君主的尊严。

这么一上奏,那可就不得了了,因为当时的仁宗不过二十岁,大权尚不在手,实际把控朝政的是刘太后及其爪牙。如今范仲淹明着跟刘太后斗,如入虎口,岌岌可危。

晏殊急忙把范仲淹叫去,责备他为何如此轻狂,难道不怕连累举主吗?

范仲淹素来敬重晏殊,这次却寸步不让,沉脸抗言:“我正为受了您的荐举,才常怕不能尽职,让您替我难堪,不料今天因正直的议论而获罪于您。”说得晏殊无言以对。

回到家中,范仲淹又写信给晏殊,详细申辩,并索性再上一章,请刘太后撤帘罢政,将大权交还仁宗。朝廷对此默不作答,却降下诏令,贬范仲淹寓京,调赶河中府通判。

秘阁的僚友送他到城外,大家举酒饯别道:“范君此行,极为光耀呵!”

三年之后,刘太后去世。仁宗召范仲淹回京,派作专门评议朝事的言官——右司谏。从此他上书言事更无所畏惧了。

明道二年(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又闹蝗灾,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仁宗不予理会。他便质问仁宗:“如果宫廷之中半日停食,陛下该当如何?

仁宗幡然醒悟,遂让范仲淹前去赈灾。他归来时,还带回几把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了仁宗和后苑宫眷。

其时的宰相吕夷简,当初是靠讨好刘太后起家的。太后一死,他又赶忙说太后的坏话。这种狡诈行径,一度被郭皇后揭穿,宰相职务也被罢免。但吕夷简在宫廷中的因缘关系,依然根深蒂固。

不久,他便通过内侍阎文应等重登相位,更与之沆瀣一气,欲借仁宗的 家务纠纷,废掉郭后。堕入杨美人、尚美人情网的年轻皇帝,终于决定降诏废后,并根据吕夷简的预谋,明令禁止百官参议此事。

范仲淹明白,这宫廷家务纠纷背后,掩藏着深刻而复杂的政治角逐。他与负责纠察的御史台官孔道辅等径趋垂拱殿,求见仁宗面谈。他们伏阁吁请多时,无人理睬;司门官又将殿门砰然掩闭。数人手执铜环,叩击金扉,隔门高呼质问:“皇后被废,为何不听台谏入言!”

眼看无济于事,大家在钢虎畔议定一策,准备明日早朝之后,将百官统统留下,当众与吕相辩论。可是,第二天范仲淹没接到上朝的通知,却收到了降职的诏书。

范仲淹这次被贬为睦州知州(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临行前,到城郊送他的人虽已不多,仍有人举酒赞许道:“范君此行,愈为光耀!”

过了几年,他由睦州移知苏州,因治水有功,又被调回京师,并获天章阁待制荣衔,任开封知府。其时一同遭贬的孔道辅等人,也重归朝廷。

范仲淹在京城大力整顿官僚机构,剔除弊政,把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仅仅数月,号称繁剧的开封府就“肃然称治”。

期间,范仲淹见宰相吕夷简广开后门,滥用私人,朝中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在景祐三年( 1036)呈给仁宗。他指着图中开列的众官调升情况,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

吕夷简不甘示弱,反讥范仲淹迂腐。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吕夷简更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吕之争的是非曲直,不少人都看得分明。偏偏吕夷简老谋深算,善于利用君主之势而最终取胜。

仁宗这年27岁,尚无子嗣。据说范仲淹曾关心过仁宗的继承人问题,或许谈论过立皇太弟侄之类的事。这事虽出于兴旺宋廷的至诚忠直之心,却不免有损仁宗的自尊。加以吕夷简从旁中伤,范仲淹便被褫夺了待制职衔,贬为饶州知州。

余靖、尹洙、欧阳修等人也因为替范仲淹鸣不平,纷纷被流放边远僻地。从此,朝中正臣夺气,直士咋舌。

这次到都门外送范仲淹的亲朋,已寥寥无几。但正直的王质,却扶病载 酒而来,并称许:“范君此行,尤为光耀!”

几起几落的范仲淹听罢大笑道:“仲淹前后已是三光了,下次如再送我,请备一只整羊作为祭!”

为此,范仲淹的诗友梅尧臣,还特地写了一篇《灵乌赋》寄给他,告诉他说,他在朝中屡次直言,都被当做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他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

范仲淹立即回写了同题《灵乌赋》给梅尧臣,斩钉截铁地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50岁前后,范仲淹先后被调到润州(今江苏镇江一带)和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作知府。这时,一桩重大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改变了他的命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