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殖民的双重使命

殖民的双重使命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印巴分治,和英国人殖民时期蓄意扩大的印度教和穆斯林的矛盾等一系列后殖民问题,使得如今独立后的印度,依旧深深地受着殖民文化的影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

印度是印度共和国的简称,位于亚洲南部,是南亚次大陆内最大的国家,与孟加拉国、缅甸、中国、不丹、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英联邦成员国,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有着很多绚烂的古代艺术瑰宝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在古代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在印度创立了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当今的印度因其在软件科技方面的迅速发展,使得印度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但是在印度国家内部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社会问题,人口的激增,以及贫富的巨大差距,甚至还有残留的落后的种族等级制度等。这些因素在某些方面也在拉印度发展的后腿。

近代史中的印度,也和其他东方国家一样遭受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命运,在印度,第一个建立殖民的是葡萄牙,后来荷兰、英国、法国也加入其中,瓜分印度的殖民权利,由于当时的西方通过几次国家间的霸权争夺,使得战胜方的英国在印度取得了绝对的权利,于是在1818年,英国在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的支撑下,获得了印度的宗主权,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使得印度的殖民权利由东印度公司转移到了英国政府的手中,虽然这期间印度民族运动没有间断,但是由于英国人利用印度教和穆斯林的矛盾,催生的全印穆斯林联盟使得印度民族运动彻底分裂。在1885年以后,印度每年都会举行民族集会,但是在漠视印度人权利的英国人眼中却没有得到重视。随后,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得英国在西方世界的实力急剧下降,这也使得其对印度的掌控能力变低,在实行了蒙巴顿方案后,在印巴分治的条件下,印度走向了独立。由于印巴分治,和英国人殖民时期蓄意扩大的印度教和穆斯林的矛盾等一系列后殖民问题,使得如今独立后的印度,依旧深深地受着殖民文化的影响。

拥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印度在与中国的比较下统一的时间只有短短的750年,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古印度的内部,不同的权利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有着不同的政治目标,当然也有着外来民族的大量流入的关系在历史上,波斯人,匈奴人,安息人,突厥人,蒙古人,他们都曾进入到印度的社会中来,他们或许会保留自己原有的宗教习俗,生活习惯,社会体系,但是看看现在的印度,似乎历史上的外来的异邦人已经完全融合到了印度的社会中去,但是在1600年来到印度的英国人,虽然对于印度来说依旧是异邦人的身份,但是在英国殖民者在印度长达300年的殖民历史中,英国人却没有融入到印度的社会中去,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当时的英国的科技、文化、政治的发展水平几乎可以说是领先于世界的,有谁愿意将先进的现在体制在统治异邦的时候回归原始,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英国殖民印度的过程中,英国较以往的其他侵入印度的国家不同,首先英国是使用武力使得当时印度国土上的大大小小的邦国臣服,但是武力统治的手段并不先进,在获得印度人的认可后,英国将自己本国的政治体制,风俗习惯,法律政策带入到印度,让印度消化。这种做法其实就是在用自己内部的优势融合到统治区域,使得统治区域在内部和自己本人达到同一。再到后来,英国便直接将自己国家的官僚制度移植到了印度。印度就像一张白纸,英国在拿着各种颜色的笔在上面涂抹,最后这张白纸上的画,就是英国。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中曾经这样说过“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基础”。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为马克思对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的影响,并且对这种影响做出了评价。对于这两句话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人说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持肯定的态度,因为他从客观上有着进步的作用。但是另一种声音说,马克思这句话中有着对英国殖民者的批判意味,表明马克思是站在被殖民的人的一边,他的话中没有对殖民者的行为表示赞扬和肯定。

但是如果从历史的真相出发来看,英国在经历了长期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之后,为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必定要寻找一个商品的输出地,在当时由于落后的科技与国家体制,使得众多亚洲国家沦为了资本倾销地,也成了资本主义的原料生产地。在远洋文明和蒸汽时代的英国与封闭世界的农耕文明下的中国和印度相比之下,印度的被殖民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当然英国在印的殖民历史确实使得印度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具有积极影响的,有的则是有阻碍因素的。比如说,在印度被殖民的前夕,印度国内属于四分五裂的割据状态,由于殖民者的到来,为了能使自己的商品更加快速有效地倾销,于是英国使用武力使得分裂的邦国在最高权力上有了统一的认可——英国。同时因为英国殖民者的到来,蒸汽产物在印度也得到了使用,铁路的建立,蒸汽的使用,使得分裂孤立下的邦国联系为一个整体。同时铁路的应用也影响到了印度的农业和军事命令的快速执行等。

在殖民时期以及之前的印度存在着以手工业,农业为基础的自给自足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为专制统治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印度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村社制度是由部落社会的氏族公社演变而来的。村社是一种天然的经济共同体,这种制度在初期还能对印度的经济起促进作用,但是发展一久,就成为了印度社会的一种诟病,马克思认为,印度之所以会停留在孤立的落后状态,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村社制度,村社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把它囊括的成分完全与外界隔绝起来,所以如果要打破这种封闭和孤立的状态,就必须先瓦解村社制度。但是这种瓦解行为对于印度本身来说,需要几个极长的时间和过程,而英国人的到来就像是催化剂一样,在向印度融入自己的体制的时候,就把村社制度给瓦解了。

在英国人到达印度之后,英国人想要把印度作为自己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生产地,但是印度的自给自足的村社制度,却成为了阻碍英国目标的重要因素,英国对此施行了很多瓦解村社制度的政策,如降低税率,延长修订地税的周期,部分地区按照土质的好坏定税,在其明确规定纳税者可以自由支配其土地,暴扣、抵押、专卖。这些政策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印度的生产,使得英国所需的原材料在没有强迫的情况下,在印度得以大面积的种植。由于农作物的产量得到提升,农民就会把剩余的农产品拿出来卖掉,这种自给自足到商品贸易的转变,就表现了印度由封闭开始走向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之中,走向了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在印度的传统文化中,宗教的成分占有着很大的比例,印度同中国有着相类似的地方,在古代印度,也有着很多的宗教,如婆罗门教,以及在印度产生的佛教,如今的印度教等,在早期由于婆罗门教的腐化和门徒的减少,使得当时的印度出现了多教并存的现象,在佛教产生之后,佛教迅速赢得了印度底层社会的认可,在阿育王时期,由于阿育王的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佛教,使得佛教达到鼎盛的阶段,成为了当时印度最大的宗教。佛教在当时印度人的海外传播的作用之下,如今已经发展为世界性的大宗教之一。但是佛教在印度的统治并没有走到最后,在20世纪,佛教在印度的统治走到了终点,取而代之的则是当今印度境内的两大宗教之一的印度教,印度教出现于古代印度的笈多王朝,是婆罗门教形态转变后的一种体现。它对于婆罗门教来说是继承中有着革新,革新中有着容纳百川。在印度古代由于曾经的入侵者在印度建立国穆斯林王朝,加之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印度本土的宗教多样化,矛盾化,这种矛盾直接导致如今印度的后殖民问题之一的印巴问题。由于宗教的多样性和发展的长久性使得宗教因素深深地影响到了印度的文化,如穆斯林的流入催生了世界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而佛教的鼎盛则在印度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阿尼陀石窟。另外宗教对于印度的印象也体现在歌舞民俗等方面。

马克思说过,在印度斯坦的宗教的古老传统早就得到了体现,在印度的宗教体系中,既有自我享乐的肯定,也有自我折磨的禁欲思想。这使得印度在政治上处于分裂孤立,在底层人民的生活中又处处体现着悲惨。随着英国人的到来,以及英国人带来的他们的教育体制,使得印度文化中的宗教思想的核心地位受到了挑战,在接受了西方教育体现出的新的思想之后,这种思想便与传统落后的印度文化对立起来,科学思想的传播极大地触动了保守迷信的思想,但是在英国教育体制下的具有新时代思想的人,在最终又回归到挑战英国殖民的立场上。

由于英国人教育体制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挑战了印度封建落后的种姓等级制度,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印度的种姓制度使得高级种姓的人群与低级种姓的人群完全隔离,这就使得种姓间的流动,特别是出身贫寒的人想要融入上层社会的困难。英国走入印度,使得印度的文化在某些方面也不如了西方世界,但是这种落后的等级制度,得到了西方人的否认,西方人认为印度的宗教在这种制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于是西方人希望利用宗教来改变印度落后的习俗,在19世纪,西方便有着不少的传教士来到印度,宣扬基督教文化,在这同时,也大力地创办学校,在西方人的学校中,种姓制度被可以忽略或者说压制起来,在接受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之后,不少的印度人对自己原有的宗教体系产生怀疑,并且在这种教育下的人,在后来的印度风俗改革中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如在1872年颁布的《特别婚姻法》中,就有着明确的体现,禁止童婚和多妻制,虽然在种姓制度上并没有得到特别的进展但是在风俗进步上却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但是种姓制度受到挑战在印度社会也有着不小的体现,如在职业的变化上,在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职业分工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冲击,初步体现出分工和职能化,由于村社制度的逐步瓦解,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确立,人们开始摆脱种姓和职业的限制,逐步地变成自由和独立的个体。而且在以前的印度,法律都是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英国人为了在印度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改良了古有的印度法律,英国人将自己国家的法律体制逐渐地移植到了印度,使得印度法律摆脱种姓制度的困扰。

但是种姓制度就如同中国的官本位思想一样,在经历了历史上的无数变革与战乱之后,依旧存在于社会之中,这就可以看出这种思想的彻底消灭是不现实,只能是改善,如今的印度社会也没有完全地摆脱这种落后思想的阻碍。

由于基督教的传入,使得印度教影响下的一些印度风俗也受到了冲击,西方人在坚持他们的“人性主义”之下,对印度一些落后的习俗也做了改革,如杀婴的习俗,刹蒂的习俗(贞妇为丈夫殉葬)等落后习俗。这种对印度落后风俗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印度思想的转变。

如果要谈及到印度的近代的文化,那就要说道两个印度近代甚至是世界上的思想巨人,一个是泰戈尔,一个是甘地。印度的传统文化具有语言多样,宗教信仰多样,哲学流派多样的诸多特点,在古时的印度或者说是被殖民之前的印度,印度的传统文化是以印度教和印度中世纪文化为核心的,到了20世纪,圣雄甘地如此表示,印度的文化只有三个要素:耕田的犁,手工的纺织机,印度的哲学,其中农业文化和宗教哲学为印度文化的核心。同时甘地也反对种姓制度,主张宗教合作,以及非暴力不合作精神。而泰戈尔作为诗人,他的作品中多数反映着反封建意识和人文观念。在西方教育体制和基督的传入以及人文思想的影响下,印度由注定被殖民走向了独立,虽然印度在1947年摆脱了英国人的统治,但是英国人对其的双重影响却还体现在一方面英国使当时的印度接触到了先进的西方事物,一方面就破坏了印度原有的原生态生存,这正是如马克思所说的,英国来到印度就注定要完成他所要做的双重历史使命。

16—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分别在美洲大陆和印度洋沿岸占领领土,建立最早的殖民帝国。英国商人在王室的支持下除向北美扩张外,还急于跻身东方香料市场。1600年由英王批准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后数十年,东印度公司又从国王议会手里获得了建立军队,对非基督民族宣战及统治所征服殖民地等特权。这样,公司就不单是一个商业机构,而是成了集商业,军事,政治,司法于一体的四合一组织了。这正是原始积累时期英国赖以殖民扩张的主要工具。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从1757年征服孟加拉算起,到1849年,兼并旁遮普止。共用了92年的时间。

一、印度殖民开端及对殖民者的态度

18世纪中期后的印度,虽然莫卧儿朝廷依然存在,实际其统治地域不超出德里周围,整个印度已分裂得十分细碎,大大小小的独立半独立王公有500多个。较大的国家有孟加拉,奥德,马拉特联盟,迈索尔,海德拉巴,旁遮普等。

18世纪中期,殖民者的机会终于来了。东印度公司针对印度实际,采取了多种手段并举的侵略方式:一、插手一王公内争,收买帮培植代理人,以便在发动军事进攻时里应外合。二、利用王公间的矛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特别是阻止他们联合抗英。三、采取直接兼并和建立附属国体系并举的办法,选择几个大国进行军事征服,杀一儆百。四、建立士兵队伍,用印度人打印度人。公司采取与附属国订资助条约的办法,把军费分摊到印度人头上,巧妙地解决了庞大的军费问题。 由于使用上述办法,扬长避短,使自己从劣势变成优势,这样逐步积累的结果,终于得以以小胜大。

在英国征服印度的过程中,印度王公坚决抗英者是少数,多数人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不少人还认敌为友,主动引狼入室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即使抗英者也总把自己的私利摆在首位,不能实现王公间的联合,这正是封建主义印度的悲剧。

印度在英国统治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由公司直接统治,叫“英属印度”,公司直接统治,另一部分是众多的附属国,叫“土邦印度”,实行间接统治。土邦共554个,遍及印度各地。英国实现了印度的统一,却又人为地把分裂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来,保留众多王公,让他们互相牵制,造成统一中的不统一,对后来印度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非常有害的作用。

在司法方面,全印建立了几个高等法院,其下为地方法院。也建立了正式的军队,全国划分为3个军区,军队是招募的,士兵主要部分是印度士兵,军官绝大多数是英国人。 东印度公司得到印度这个无限大的财源本来是想独霸的,然而英国广大工商业者和社会上层也要分享。这种力量逐渐壮大,终于促使议会通过立法插手管理。逐步削弱公司的管理权,把决定方针的权力收归议会。在法院体系之外设立英国王室法院系统,为印度制定法典,推广英语教育,提高素质,建立印度文官管理等,受英王委托管理印度。这离英王最终收回印度的统治权仅有一步之遥了。1857--1859年,印度大起义给了英国议会以充分的理由来定期完成这最后一步。直接由英国女王接管并以她的名义统治。

18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的剥削政策无处不体现原始积累时期那种赤裸裸的,不顾一切后果的暴力掠夺的特点。一、直接搜刮国库。 以更换货币,扶植王公强迫战争赔偿费的方法,国库通常被搜刮一空,无休止地勒索,常常逼得王公走投无路。二、垄断贸易,排挤印商。 三、在金融信贷领域排斥印人。四、强买强卖(对于特别精细的产品,公司为了保证货源,采取强迫手工业者接受订货为它生产的办法,有时公司把织户集中到商馆,在皮鞭下日夜不停做工。城乡织户成了商馆的苦力,以致有人为避免被抓而宁愿砍掉自己的拇指)。五、土地税的疯狂榨取。结果,农民被迫卖儿卖女,成群结队逃亡,造成许多村庄十室九空,遍地荒凉。18世纪末,孟加拉有大量耕地变成野兽出没的草莽。1770年的饥荒饿死1000万人。这不顾一切的榨取,只几年工夫,便把征服地区农村抢得精光,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为继 。

殖民当局虽然对印资工业发展实行种种压抑措施,例如对印度棉纺织品加征出厂税,以削弱其与英国棉纺织品竞争力,对英国产品进口给予低税优惠等,但印度实业家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终于使自己站稳脚跟并得到发展。20世纪初,在英国不愿意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是印度实业家塔塔父子公司(TATA)1887年和比尔拉兄弟公司,最先建立钢铁厂,水泥厂,水力发电厂,为印度创立了最早的重工业部门。印度实业家更是踌躇满志,不仅筹划创办新的多种重工业部门,而且进军由英资垄断或主导的工业部门和银行,收购股票,甚至接管管理权。

二、殖民历史上的反抗意识萌芽

印度各民族主义组织在第一次大战中都是全力支持英国作战的,希望英国以德报德,战后允许印度自治,但这一希望落空。战后英国不但毫无此意,还加强民族运动的镇压。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甘地出现在政治舞台,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策略,资产阶级表示赞同,1920年国大党接受了这个新策略,从而确立了甘地在国大党中的领导地位。

甘地提出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突出的特点是:主张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不过,他心目中的宗教并非特指具体的神祇,而是一种内心的真诚的信仰和爱。是所有宗教的共同本质,他虽然是印度教徒,却告诉人们,任何宗教都应该追求真理,排斥别的宗教是没有理由的。神是什么?神是真理。

1942年8月8日,甘地提出要开展一场新的最大规模不服从运动,背水一战,迫使英国退出印度。但殖民者早有准备,为阻止运动,以突袭把国大党所有领导人一举逮捕。但却招来了一场暴力不合作风暴。这就是著名的“八月革命”,被当局血腥镇压。

第二次大战后,疲惫不堪地走出战场的英国,自知抗拒印度的独立要求力不从心,加之战后印度爆发海军起义,全国人民反英情绪高昂,国大党和穆斯林矛盾尖锐。英国人意识到再不撤就可能出现想走也走不了的危险局面。1946年3月,英国首相艾德里终于承认印度有独立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