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写作中的抒情技巧

写作中的抒情技巧

时间:2022-05-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写作中较为常见的抒情方式,比直接抒情具有更大的效应。看来只是冷静客观的叙述,实则字字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冷静中显炽热、平静中现激情的写法是一种高超的抒情技巧,可使感情的抒发格外真挚、深厚、蕴藉。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写来抒发写作主体的情怀。

五、抒情

(一)抒情的涵义

抒情是抒发和表露写作主体或作品中的人物主观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

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一篇文章对读者的教育影响,不仅仅取决于文章反映事物的固有意义以及写作主体的评议解说,同时也取决于写作主体对所反映事物的感情和态度。抒情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作用。在抒情类文章中,它起主要作用;在小说、戏剧和记叙文中,它是次要的,常常配合叙述和描写使用;在议论文和说明文中,它运用得更少,但恰当地运用,可增强文章的鼓动性和生动性。抒情的基本特点是主观感情的表露,即表情性。它常常带有抒发着本人的鲜明个性特点,同时也必然和应该具有不同程度的普遍性。抒情的作用,简单一句话就是感染读者和推动文章情节的发展。

(二)抒情的方式

1.直接抒情

又称“直抒胸臆”。指写作主体不借助于任何其他手段直接表白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此法宜于表达浓烈的情感,形成强烈的感染力量。此法用之过多,可能会流于空泛,一般应在感情激昂难以控制时喷发而出,易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殷夫的《五一歌》:“在今天,/我们要高举红旗,/在今天,/我们要准备战争!/怕什么,铁车坦克炮,/我们伟大的队伍是万里长城,/怕什么,杀头,枪毙,坐牢,/我们青年的热血永难流尽!”又如关汉卿笔下的窦娥,在刑场上的几段痛快淋漓的曲词:“[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哪,却不把清浊分辨,可知道错看了盗跖、颜渊!有德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哪,做得个怕硬欺软,不想天地也顺水推船。地啊,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啊,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在这里,行将含冤受刑的窦娥放声疾呼,诅天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的罪恶。

2.间接抒情

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景、物,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成为可以被观赏者再体验的对象,可以收到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的效果。它是写作中较为常见的抒情方式,比直接抒情具有更大的效应。主要分为融情于事、融情于物、融情于理、融情于景多种。

(1)融情于事。通过记叙事件来抒发感情。此法的要点是将浓郁的感情融于笔端,表面看是冷静的记叙,而实则表现了写作主体真挚细腻的情感,特别要抓住传情的关键细节,重笔渲染,使人可触可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骨肉之情的抒发融于父亲车站送行的事件叙述之中,特别是对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买回橘子的细节,作者作了重笔的渲染:“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样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看来只是冷静客观的叙述,实则字字却饱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冷静中显炽热、平静中现激情的写法是一种高超的抒情技巧,可使感情的抒发格外真挚、深厚、蕴藉。

(2)融情于物。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描写来抒发写作主体的情怀。如王昌龄所说:“搜求于象,心入于境,神会于物,因心而得”(见《唐音葵签》卷二)。即“心神”与“物境”交融贯通,借“物境”传达“心神”。此法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写作主体下笔处虽无喜乐哀怒的字眼,只是对事物的冷静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就是把对老妪、亡母、亡妻的深切怀念贯注到项脊轩这个具体事物的描写之中的。文中写道:“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多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文中无一“情”语,而字字都是情语,读来倍加感人。运用此法,应注意所写事物是真正融注和牵动写作主体的感情的,生拉硬扯,虚情矫饰,必为读者所鄙夷。

(3)融情于理。把感情融注到对事理的议论和评价之中。此法的要点是:以含情之笔说理,以明理之言诉情,融言情、说理于一炉,说理是为了更深厚更诚挚地抒情。

例如,林觉民的《与妻书》:“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地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此文融至理与至情,句句说理,亦句句抒情,委婉曲折,千丝万缕,情深意挚,分外感人。运用此法应注意理真情切,谨防失之浅露虚假。

(4)融情于景。即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写作主体的主观感情。此法要点是移情于景,将写作主体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写作主体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运用此法可使诗文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在行文中,有时候景语情语同时出现。

例如,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时只出现景语,不出现情语,只是以景物画面的呈现和变化来透露出作者的情感。例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去,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运用此法应注意感情的真挚、健康,景和情之间色彩调和,水乳交融,切忌矫揉造作,景情隔离。

(三)抒情的原则

1.真挚自然

情真才能意切。古人云:“情不深,则无以惊心动魄。”要以情造文,不要为文造情。文章里体现的感情,应该是写作主体真实情感的流露,而不是矫揉造作的。试想,如果满纸虚情假意、华而不实,哪能感动读者?

叶圣陶先生在《朱自清新选集序》中,论及朱自清著名散文时说:“只有早期的几篇,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不免有点儿着意为文,并非不好,略嫌文胜于质,稍后的《背影》、《给亡妇》就做到了文质并茂,全凭真感受真性情取胜。”这个评论给人的启迪是:感情真挚自然,才会更有力量,它比技巧更重要。

2.情趣健康

人的感情是有社会性的。因此,文章中的“情”,一方面应该是个人的真挚自然的感情,但另一方面它又要自觉地与整个社会协调,即这个“情”必须是健康之情。否则,将会污染社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真、善、美的情感要抒发,假、恶、丑的情感要鞭挞。

3.具体丰富

人的感情是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所以,执笔抒情的时候,要注意写出感情的类别、程度、复合、转态和控制。

人们常说的“七情”:喜、怒、哀、欲、爱、恶、惧。这只是基本类别,实际上种类要多得多,每种类别也有程度的差别,如悲哀就有从遗憾、失望到难过、悲伤、哀痛等多种等级。人在触物生情时,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并非说喜只是单纯的喜,说悲是单纯的悲。为国捐躯的英雄的亲人,既体验着对英雄的荣誉感,又感受着失去亲人的悲伤,还会有其他多种感情因素,这是感情的复合。有时候,兴高采烈流眼泪,愤怒悲哀哈哈大笑;所谓“打是亲来骂是爱”、“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有时候,强烈的感情深藏不露,高兴或者悲哀到了极点,外表却若无其事,炽热的感情用淡淡的笔墨写出等等。这就是抒情的转态和控制。执笔抒情时,只有写出了感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读者才会觉得文章所抒发的感情是准确的、具体的、丰富的、可感的。否则,即使感情很强烈,人们也会觉得干瘪和贫乏。

阅读与探究

1.把新凤霞的《剪辫子》改写为有倒叙、有插叙的第三人称叙述的文章。

剪辫子

我从小就喜欢留长辫子,很多人劝我剪掉我不剪。1951年我参军到了军委总政文工团,我都没有剪头发。那时还请示了领导,特批我留长辫。

我几十年的演员生活就剪过两次辫子,都不是出自我的本意剪掉的。我第一次剪辫子,是1946年。我跟小白玉霜合作演戏,她很关心我,看我梳着一根长辫子,就说:“你现在还梳着一根辫子,太土气了,剪掉吧。”我一听就说:“不!我喜欢,我就留着。”小白玉霜常常拿着剪刀吓唬我说:“我非给你剪掉不可!”

没过几天,小白玉霜叫我一起去洗澡,到天津旧日租界福仙池,那时是有名的女澡堂。她喜欢在澡堂里吃饭喝酒。我陪她吃完饭,喝完酒。她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在我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把我的辫子一剪刀剪下来,装着喝醉了的样子:“剪了,你怎么办呢?”我心疼地拿着剪掉了的辫子直哭:“真剪了……是啊!怎么办哪?”后来,她领我去理发店,修理,吹风,作了一下头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留长头发的人祸从天降,满街被人拉去硬剪掉辫子,说什么留辫子是“四旧”,是犯罪!我梳一根长辫子,成天提心吊胆。

就在这最紧张的时刻,电话铃响了,电话里很低、又很急促的声音告诉我:“快把辫子剪掉!不然明天一早上班要检查头发,会给你剪成十字鬼头的。你赶快自己剪掉!剪到耳朵边就算合格了。明天剧院大检查,不单剪头发,还要打人。”显然,这是我们剧院的人,但他不说姓名,他是个好心人。挂上电话,我狠心地把辫子剪下来了。

我剪掉辫子后,又和小白玉霜一起被“专政”,一同“劳改”,一同扫院子倒垃圾。小白玉霜看着我不讲话,闭着嘴笑。我问她:“笑什么?”她说:“你这回剪辫子怎么不哭了?看你那难看样,剪的又这么短,活像个鸡毛掸子!”突然,旁边站着看守我们的“革命小将”大吼起来:“干什么!你们还笑!不老老实实交代!出来!”叫我们两个站在太阳地里晒,站在一个凳子上晒了很久,正是大热天,晒得我们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回来后,小白玉霜又笑,偷偷地跟我小声说:“别怕他们!没有什么,回家照样吃喝。别怕,这算不了什么!”

小白玉霜从来胆子大,在旧社会她见过世面,坐过牢房,斗过青红帮头子,她是饱经恶势力欺压的,但她都没有屈服过,我敬佩她。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她挨打最多,什么折磨都受了。她天天在剧院挨打,更苦的是回家也受气,日子真不好过。“四人帮”的一条小爬虫戚本禹说小白玉霜是白旗,一定要拔掉!大字报上点出她的名,当晚她喝了大量安眠药自杀了!

从第二次剪掉辫子,我再没有留起长发了。从那以后,我再没有演戏。转眼过了14年,每天早起梳头发时,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头发,便想起小白玉霜,想起这个“文化大革命”,两样都忘不了。

(摘自《新凤霞的回忆》)

2.选取一个人物对象,仿照巴金描写夕阳,运用白描和细描两种方法,各进行一次肖像描写。

3.续写下面这段心理描写,要求至少有两个比喻。

老师提问的时候

“下面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这个问题,看看理解得怎样。”老师向全班同学扫了一眼。

我抬起头,目光正好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的心动了一下,接着就猛烈地跳动起来。……

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完成训练作业:

趵突泉,一名瀑流,又名槛泉,宋代始称趵突泉。在山东济南市西门桥南约0.5公里许,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春秋》记公元前694年鲁桓公“会齐侯于泺”,即此。泉自地下岩溶溶洞的裂缝中涌出,三窟并发,浪花四溅,声若隐雷,势若鼎沸,平均流量每秒1600公升。郦道元《水经注》有云:“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泉池略呈方形,面积亩许,周绕石栏,池内清泉三股昼夜喷涌,状如白雪三堆。池水澄碧,游鱼可数。水质清醇甘洌,煮茶最宜,宋曾巩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句。(《中国名胜词典》)

泉太好了。泉池差不多见方,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足呆呆地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冬天更好,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草藻上飘荡着,使你不由想起一种似乎神秘的境界。(老舍《趵突泉》)

要求:

(1)比较、总结这两段文字在表达方式上的区别,写成500字左右的短评。

(2)选择校园内最美的一处建筑物或景点,按描写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短文,表现其一年季节或一日三时景色变化。

(3)再按说明的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介绍该建筑物或景点的特点与布局。

5.分别以“得意”和“失意”的心情,续写下面这段景物描写和结合描写进行抒情。

一阵凉风轻轻吹过,毛毛细雨就不知不觉地无声无息地下起来了。我抬起头来,看见木麻黄的松针,穿着一串串圆圆的透明的水珠儿。空中的雨滴,细的像白色的粉末似的随风飘荡,落在……

6.同学之间相互出个话题,进行简短的论证训练,并说明自己采用了何种论证方式。

参考文献

[1]蔚天骄主编.基础写作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