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叛军”回京韩通失分寸

“叛军”回京韩通失分寸

时间:2022-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汴梁南门,老赵的“叛军”遭遇了一次悲剧性的抵抗。他俩很可能已经得到了石守信或王审琦的通知,要求届时开门放入老赵的“班师大军”。但他们综合各种情报,得出了所谓“班师大军”其实是预谋推翻后周王朝的“叛军”。陆、乔二位卒长早知大势已去,一开始就没有抱定必能拒“叛军”于城外的胜算。并决定将“祗候班”易名为“孩儿班”。严重时刻来临,仓促间,韩通失了分寸。“后周史”上,韩通有章有节。

陈桥之夜,赵普等人派出心腹进入汴梁,与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审琦联络,这二位赵匡胤的昔日老友听到兵变消息,没有犹豫,就做好了内应,留守禁卫军迅速布置开来,占据京师要津,准备迎接老赵入城。

史称老赵陈桥兵变之后,兵不血刃。但是后周九年祚运,也颇培养起几个忠义之士,老赵践祚,并不顺利。

在汴梁南门,老赵的“叛军”遭遇了一次悲剧性的抵抗。

这一天应该是正月初四。

老赵的禁卫军主力从陈桥还军,来到汴梁南门。

南门不开。

守卫南门的将士不少,其中有一支常备治安武装,不足百人的“祗候班”。这是后周时期据守城内各地具有治安性质的准军事部队。大宋沿袭这一制度,至南宋时有二十四班,各班有名号,总二千二百五十二人,立为定额。(见《文献通考》卷155)诸班皆隶属于殿司管辖,以中军统制兼教练。此际,守卫汴梁南门为首的二位“卒长”,一个姓陆,一个姓乔。石守信、王审琦应该是他们的最高领导。他俩很可能已经得到了石守信或王审琦的通知,要求届时开门放入老赵的“班师大军”。但他们综合各种情报,得出了所谓“班师大军”其实是预谋推翻后周王朝的“叛军”。于是,一股“忠义之气”左右了他们的决定:不能开门,否则即等于纳降!至于成败利钝,早已置诸脑后。

老赵叫门不开,也没有强行攻城,而是转道北门进入汴梁。

陆、乔二位卒长早知大势已去,一开始就没有抱定必能拒“叛军”于城外的胜算。所以当威名赫赫的殿前都点检从北门进入京师之后,二人拒绝投靠新政,仿佛“义不帝秦”宁肯蹈海而死一般,他们慷慨自缢。老赵亲自来到“祗候班”值班室,看到了两具年轻人的尸体。

这一刻,老赵应该受到震撼。

更重要的是,就在这一刻,老赵的政治智慧和天良心性开始发挥作用。

众目睽睽之下,老赵带着激动的感情叹息道:“真忠义孩儿也!”真是讲究忠义的好孩子!

随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为两个“忠义孩儿”建庙纪念,赐名就叫“忠义庙”。并决定将“祗候班”易名为“孩儿班”。这个值班小分队队员的打扮也作了特殊设计:每人的帽子后垂头巾两条,粉青者一条,代表为周世宗服丧,绯红者一条,代表祝贺宋太祖登极。值班室的正门,周围还装饰黄罗缎,另外傍穿一小门,供日常出入。这一切,史称“旌忠”。直到三百年后,一个叫陈世崇的人著作《随隐漫录》记载这件事时,“孩儿班”的治安军士们还是这个打扮、值班房还是这个形制。

大军入城,先头部队由散员都指挥使王彦升率领。

直到这个时刻,后周朝廷才得到确切情报:老赵反了!

此刻早朝未散,后周大将韩通闻言大惊。

韩通当时的官职是: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时还兼任着在京巡检——最后这个职务相当于京师公安局长。

他开始“自内廷惶遽奔归,将率众备御”,从朝堂惊恐地匆忙往府邸跑去,准备组织府中家丁抵御叛军。

韩通最初的想法和谋略,今天已经不可知。复盘当初的现场,韩通最初是向家中跑去。俗云“府罗将相”,也许他的亲信都在府上。在没有无线联络的紧急时刻,举目望去没有亲信可以派遣,似乎只有独立支撑。也许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感慨,韩通确实是以一己之力扛起了后周的危局。

但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在他这一边,他扛不起这个危局。

史称韩通为人“性刚而寡谋,言多忤物,肆威虐”,性情刚烈而缺乏谋略,说话经常与人顶撞,放肆自己的威风和酷虐。他没有好人缘,见人好瞪眼,有绰号“韩瞠眼”。他的儿子大约患有小儿麻痹症,自幼驼背,也有绰号人称“橐驼儿”,体形像刘罗锅儿,却是一个“颇有智略”的天才。后周时代,这个残疾天才就已经看出了赵匡胤的不凡和人脉,故常常劝父亲“早为之所”,也即早做打算:要么跟老赵早早对着干,要么结好老赵搭伙做一捻子。但韩通“刚而寡谋”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接受这个意见。

严重时刻来临,仓促间,韩通失了分寸。

就个人经历言,韩通与老赵确有一拼,俩人同时在周太祖郭威帐下,各有战功。战斗中,韩通曾经为郭威前驱,“身被六创”越战越勇;郭威称帝,韩通也有推戴之功;周世宗时打太原,韩通甚至玩过“地道战”,将地道修到太原城下;高平之战中,韩通也曾独当一面,大败北汉契丹联军。这些战功,都不在老赵之下。此外,他在西北边防、京师改造、疏浚汴渠、北击契丹多个方面都是功勋卓著的人物。“后周史”上,韩通有章有节。

老赵的功勋与韩通比较,伯仲间耳。但老赵后来的地位,论武职,为殿前都点检,在韩通的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之上;论文职,韩通的同平章事,却在老赵之上。在认长枪大戟的五代乱世,老赵的影响力超过韩通。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老赵地位在韩通之上,虽然只不过高那么一点点,但韩通长时期来不与老赵通好,必有不相能处的地方。从人物分析看,他俩应该存在着小说家言的“性格冲突”——虽然各自都还不过隐忍未发。

这位“韩瞠眼”没有朋友,他没有更多的情报来源。直到老赵大军已经进城了,“闻有变,惶遽而归”。从早朝的后周大殿到韩府应该有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成为他的不归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