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颜杲卿奋讨叛军

颜杲卿奋讨叛军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颜杲卿极为高兴。为了加强对叛军的攻势,颜杲卿大力征集兵士,加强军事训练,并发布檄文告示河北各郡县,称朝廷已派出二十万大军,即将进抵土门。王承业忌妒颜杲卿因功受到重用,竟拒不派兵赴援。当月,颜杲卿和袁履谦被押至洛阳。颜杲卿始终不屈,慨然为国献身,时年六十五岁。颜杲卿身处叛军要冲,在叛军气焰炽盛之时,挺身组织反叛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其义举令人为之慨叹。

颜杲卿奋讨叛军

颜杲卿奋讨叛军

唐(都长安,又称西京,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范阳(治所蓟县位于今北京市区)等三镇节度使(军政长官)安禄山发动叛乱,以诛杀宰相杨国忠为名,率十多万叛军自幽州(治所蓟县)南下。唐玄宗李隆基对安禄山一直信任无疑,事前未作任何防备。当时天下太平日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各州郡的守军不堪叛军攻击,纷纷溃逃或投降。叛军大举南攻,势如破竹,形势十分严峻。

颜杲卿时任摄(代理)常山郡(治所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太守(行政长官),为安禄山属官。他对安禄山反叛朝廷的举动深恶痛绝,但无力阻挡叛军南下,便与长史(事务长官)袁履谦商量,以屈求伸,出城迎接路经常山的安禄山等人。安禄山让他们留守常山,并让其养子李钦湊领七千兵士屯驻土门(位于今河北省鹿泉市西南)。

安禄山离开常山后,颜杲卿与袁履谦及真定(治所位于今河北省正定县)令(县长)贾深、内丘(治所位于今河北省内丘县)令张通幽在一起商议,决定起兵讨伐叛军。他们派人去联络太原(治所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尹(行政长官)王承业,相约配合平卢(治所位于今辽宁省义县)节度副使贾循率部攻取幽州。不久,此事泄密,贾循被杀。这时,颜杲卿的族弟平原郡(治所位于今山东省陵县)太守颜真卿派其外甥卢逖来常山,约定共同起兵,以掎角之势断绝叛军退路,牵制叛军西进的势力。颜杲卿极为高兴。之后,他与袁履谦诱召李钦湊议事,将其斩杀,遣散其部众。在此期间,颜杲卿还指令参军(军事参谋官)冯虔、豪杰翟万德、稾城(治所位于今河北省藁城市)尉(主管治安)崔安石等人先后诱捕返回范阳召兵的叛将高邈、何千年。颜杲卿因功被唐玄宗任命为卫尉卿(主管皇宫警卫)兼御史中丞(最高监察机关副长官),袁履谦被任命为常山太守。

为了加强对叛军的攻势,颜杲卿大力征集兵士,加强军事训练,并发布檄文告示河北各郡县,称朝廷已派出二十万大军,即将进抵土门。各郡县风闻朝廷大军到来,纷纷起兵响应,杀死安禄山任命的伪刺史,将其首级送到常山或平原郡。一时间,河北有十五个郡复归朝廷。由此,“常山、平原二郡兵威大振”。

十二月,安禄山领叛军攻下东京洛阳(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后,继续向西进逼京都长安。他行至陕虢(位于今河南省陕县西南)时听说河北州郡大多归附朝廷,急令其部将史思明率兵返回河北。

天宝十五载(756年)正月,史思明率叛军围攻常山。常山城内兵少,颜杲卿、袁履谦向王承业求援。王承业忌妒颜杲卿因功受到重用,竟拒不派兵赴援。颜、袁二人率部顽强抗击,直至城内井枯粮尽,城破被俘。

史思明劝说颜杲卿向他投降,颜杲卿没有理睬。史思明令人将颜杲卿的小儿子颜季明押来,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对颜杲卿威逼说:“你只要向我投降,就让你儿子活命。”颜杲卿仍然不回答。史思明随即下令将颜季明和卢逖杀害。

当月,颜杲卿和袁履谦被押至洛阳。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大发雷霆,质问他说“:我提拔你当上太守,哪一点对不起你,而你却背叛我?”颜杲卿瞪着眼睛骂道:“你原来只不过是营州(治所位于今辽宁省朝阳市)胡人的牧羊奴,皇上提任你为三镇节度使,有哪一点对不起你?而你却反叛天子。我家世代为唐朝臣子,坚守忠义。我恨不得把你这个叛贼杀死,报答皇上,怎么可能跟着你去造反?”

安禄山被骂得狗血喷头,更为恼火,下令将颜杲卿、袁履谦押至天津桥(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绑在柱子上肢解。颜杲卿大骂不停。叛兵砍下颜杲卿一只脚,又割下他的舌头,问他:“你还能骂吗?”颜杲卿始终不屈,慨然为国献身,时年六十五岁。袁履谦被砍断手足后,见叛将何千年的弟弟站在他身旁,将满口血水喷到他的脸上。叛兵竟将袁履谦一刀刀割死。

乾元元年(758年)五月,朝廷军队收复西京、东京以后,唐肃宗李亨(时唐玄宗已退称太上皇)颁发诏书,追怀颜杲卿、袁履谦忠贞壮烈,称颜杲卿“艰难之际,忠义在心。愤群凶而慷慨,临大节而奋发”。“身殁名存,实彰忠烈。夫仁者有勇,验之于临难;臣之报国,义存于捐躯。嘉其死节之诚,未备饰终之礼,可赠太子太保”。(《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颜杲卿传》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颜杲卿传》

《通鉴纪事本末》卷三十一《安史之乱》

【简评】

安禄山反叛朝廷,号称二十万大军南下,沿途州郡大多降服,唐朝廷措手不及。“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南朝·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颜杲卿身处叛军要冲,在叛军气焰炽盛之时,挺身组织反叛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其义举令人为之慨叹。后来,他和袁履谦战败被俘,二人大义凛然,临难弥坚,宁死不屈,壮烈殉国,其为国献身精神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