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仪式纷繁的婚丧嫁娶

仪式纷繁的婚丧嫁娶

时间:2022-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仪式纷繁的婚丧嫁娶◆绣罗直帔 宋代贵妇往往佩戴霞帔,至于普通妇女则是用一种类似霞帔的服饰来代替,多为直帔。缂丝是一种名贵的丝织品。缠足是一种错误观念影响下的病态美,自宋以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事实上对妇女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宋代饭的品种增多,配料精巧,尤其是各类什锦饭独具特色。宋代的饮食市场极为繁盛,是都市中最大的行业。货运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大力车等,以满足不同路程、重量的运输需要。

仪式纷繁的婚丧嫁娶

◆绣罗直帔
宋代贵妇往往佩戴霞帔,至于普通妇女则是用一种类似霞帔的服饰来代替,多为直帔。

◆翘头小脚银鞋
此鞋出土于浙江衢州的一座南宋墓中,鞋面与鞋底均以银片焊接而成,鞋头高翘,鞋底尖锐,全长14厘米,宽4.5厘米,高6.7厘米。鞋虽为冥器,但整个造型及装饰与真鞋相似。

宋代普通百姓的服饰与官服有很大不同,起初只许穿黑、白两色,濮头巾子,高不得超过二寸五分。太宗至道元年(995)才“许士庶工商服紫”。士、农、工、商各业人员的具体服饰颜色也有规定,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其卖药卖卦,皆具冠带。至于乞丐者,亦有规格。稍似懈怠,众所不容。其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在服装样式上,男子主要有深衣、紫衫、凉衫、帽衫、衫等;女子服饰变化较多,上身穿袄、襦、衫、背子、半背等,下身系裙、裤。石榴裙是宋代最流行的裙子款式。宋代诗人连文凤有诗曰:“娇红淡粉成春姿,石榴裙映樱桃花。见说此花三十种,只消莫画醉西施。”

◆缂丝百花攒龙纹包首(局部)
“缂丝”为中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是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缂”即织纬的意思。缂丝是一种名贵的丝织品。这件缂丝百花攒龙纹包首,以十七八种色丝,根据花纹需要,运用“平戗”、“勾边线”、“搭梭”、“绕”、“双子母经”、“合花线”等较复杂的缂丝技法,缂出栩栩如生的金龙花卉纹。龙飞腾在盛开的桃花、牡丹、茶花、秋叶、海棠、菊花等百花中。这种百花攒龙图案,自宋以来一直很流行。从缂丝技术、配色方法以及花纹特点等分析,这件包首实为南宋缂丝中的精品。

宋代在与辽、金、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长期的交流程中,受到了他们影响,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在服饰上有所表现。朱熹曾云:“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宋朝妇女“缠足”的陋俗开始普遍,女子自小就用布帛包裹双脚,使足骨变形,脚形尖小,以之为美。就连苏东坡也曾专门填词赞赏缠足之美:“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缠足之风起于五代。南唐李后主的宠妃娘能歌善舞。为使其舞姿更为优美,李后主令人制作了六尺高的莲花台,并加以缨络装饰,供其跳舞所用。娘起舞前,用帛缠足,使脚背弯曲呈新月状,然后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此后,“人皆效之,以纤弓为妙”。到宋代,更是“人人相效,以不为者为耻也。”缠足是一种错误观念影响下的病态美,自宋以后,缠足之风愈演愈烈,事实上对妇女造成了严重的身心伤害。

◆粉盒

■饮食之鲜

中国饮食源远流长,以五谷为主、蔬菜鱼肉为副的饮食结构在宋代得到发展,形成更为丰富多彩的饮食体系:中原地区的“北食”、“北馔”;长江以南的“南珍”、“南食”;长江上游的“川食”;以及西北少数民族的 “虏食”。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饮食体系中,各具特色的烹调技术也大放异彩,远远超过前朝。

宋代的主食品种大致分为饭、粥、面食、糕点等四大类。宋代饭的品种增多,配料精巧,尤其是各类什锦饭独具特色。盘油饭、二红饭、蟠桃饭、乌米饭都是当时流行的饭食。宋代粥品更是达到300余种,豆谷、花卉、瓜果蔬菜、肉类都能入粥。粥在宋代不仅是士庶民间的常见食品,还成为了供奉佛祖的虔诚食品。宋朝还出现了专门的面食店,不仅北方人常食,宋室南迁后,面食在南方也逐渐推广,滑软的水滑面就很受欢迎。这种面“用十分白面,揉搜成剂,一斤作十数块,放在水内,候其面性发得十分满足,逐个抽拽,下汤煮熟。抽拽得阔薄乃好。麻腻、杏仁腻、咸笋干、酱瓜、糟茄、姜、腌韭、黄瓜丝作荠头,若加煎肉尤妙”。水滑面传至日本,大受欢迎,至今仍是日本人的常食。宋代的点心品种也十分丰富,仅杭州的饼类就多达数十种。著名的有菊花饼、甘露饼、枣箍荷叶饼等。

彩绘砖雕·推磨
这块砖雕是宋代墓葬砖雕。此砖为青灰色,砖雕一个磨房,内有两位妇人用力推石磨,墙上挂有箩筐、簸箕等物。画面生动真实,是研究宋代民俗的重要资料。

宋代的名菜佳肴也迅速发展,这是宋 代饮食市场的兴盛和南北方交流融合的产物。宋代的饮食市场极为繁盛,是都市中最大的行业。开封城中的白矾楼“乃京师酒肆之甲,饮徒常千余人”。兴盛的夜市中更少不了餐饮,“马行街者,都城夜市酒楼极盛之处也。”都市饮食店铺的大量开设,为各类佳肴美味提供了施展空间。而南北方的交流、宫廷菜和市民菜的融合又极大地丰富了菜品种类和口味。北宋的东京和南宋的临安,是当时南北饮食两个交流中心,两城中都有“北食店”、“南食店”和“川食店”等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餐馆。北宋时期,南方的烹饪技术传入东京,北馔、南食、川饭等几种菜系互相竞争,各方美食同城竞技,互相促进。宋室南迁,大量北方人口的迁入,使南北的饮食再次得到交流,已是“饮食混淆,无南北之分矣”。

◆银童子花卉托盘
杯、托各一件,均为银制镏金。杯内底錾花瓣形纹,中间焊一盘坐的男童。外壁在凸起的四季花卉的两朵莲花上各焊一女童,作为银杯双耳;盘口沿錾刻卷草纹。盘心錾有牡丹花一朵,四周为凸起的童子花 卉图案。

宋代菜肴中羹汤极为普及,莲子头羹、虾玉鳝辣羹、集脆羹等各式羹汤深受欢迎,甜味羹汤增多也是当时的一个特点。由于宋代捕捞和养殖技术的发展,大量的鱼虾得以入菜。北宋后期的蛤蜊酱被士人“以为珍馈”。用鱼肉制成的“水龙圆子”也深受市民欢迎。在宋代,冷盘菜和素食菜也得到推广,各类“精细乳麸、笋粉素食”受到了佛教徒的青睐,食之可“不误斋戒”。

在菜品不断丰富的同时,两宋的烹饪技术也已经相当高超,更加注重选料、刀工、调味、行色。单单烧制方法,当时就有烹、烧、烤、炒、爆、溜、煮、炖、卤、蒸、腊、蜜、葱拔、酒、冻、签、腌、托、兜等几十种不同烹饪手法。

■交通之便

宋代制车技术有了改进和提高,“北方大车,可载四五千斤,用牛、骡十数驾之。管车者仅一主一仆”。货运车有太平车、平头车、大力车等,以满足不同路程、重量的运输需要。人们出行则可选择独轮车、舆轿等。宋代的船舶制造业也十分发达,不仅能制造内河航船、湖中画舫,也能制造远洋航行的大型海舰,航行起来“巍然如山岳”。

交通工具的改进也推进了宋代交通的建设。宋代城市交通极为便利,京都汴梁不仅旱路畅通发达,水运也十分发达。“舳舻岁岁衔清汴”,“联翩漕舸入神州”。在遍布全国的邮驿制度上,交通之利也体现得极为明显。邮驿的畅通和高效运作依赖着各地星罗棋布、四通八达的道路。宋朝规定,每隔20里有驿,驿有歇马亭,每隔60里有馆,由“衙前”差役负责接待。

◆汴河客船
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复原。

五彩缤纷的岁时节令

形成于汉代的四时节令到唐宋已基本定型。从正月一日开始,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重阳、立冬、冬至等重要岁时节日,均有民俗活动,而且极为讲究。宋代的岁时节令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反映了宋代社会生活的多彩侧面。

◆门神秦琼、尉迟恭
秦琼与尉迟恭,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将。传说李世民即帝位,睡觉不安稳,常半夜惊醒,后以秦琼、尉迟恭守卫门外,即能安睡。到了北宋末年,秦琼、尉迟恭逐渐替代钟馗成为门神,贴于户上。

元旦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今春节),即正月初一,是中国古代最盛大的节日,宋代亦袭此节,家家户户“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北宋末年,唐代名将秦琼、尉迟敬德取代传说中能打鬼驱邪的钟馗成为“门神”。由于宋代印刷技术的进步,还出现了木版年画,张贴于家中,增添节日气氛。自宋代发明火药后,从除夕夜到元旦,燃放爆竹也是一景。王安石的名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对此的生动描述。南宋时期临安城还要在元旦燃放焰火。

◆货郎图(局部)
《货郎图》是宋代风俗画的优秀作品。画面上,一位朴实和气的货郎,担上装满各种玩具、日用杂货,头上也插挂着各种物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妇女、儿童,充满喧闹 欢快的气氛和民间生活情趣。

新年伊始,家家户户还要拜天地、祭祖先、互相祝贺。上层士大夫中还流行送名片以代替登门拜年,自己不能亲自拜年,就差仆人持“刺”(名片)登门祝贺。节日里还有大量的娱乐活动,“皆结彩棚,铺陈冠梳、珠翠、头面、衣着、花朵、领袜、靴鞋、玩好之类。间列舞场歌馆,车马交驰”。这一天,“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

■元宵观灯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也称灯节。唐代时,灯节为3日,宋初延长为5日。宋帝多强调元宵节应“与民同乐”。城内处处张灯、人人观灯,南宋时临安城内“四十里灯光不绝”。元宵节灯品繁多,以“苏灯”为最,圈片大者,径三四尺,皆五色琉璃所成;山水人物花竹翎毛,种种奇妙,令人佩服。新安(今安徽歙县)灯“益奇,虽圈骨悉皆琉璃所为,号无骨灯”。

宋朝还出现了“猜灯谜”的节日活动。南宋时,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将谜面写在纸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如“日”字的谜面为:“画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因为谜语既具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所以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宋代民间过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以永嘉(今浙江温州)为上味”。

■寒食与清明

寒食为宋代三大节之一,节前做好饭菜,节日期间禁火。北宋时期放假7天,南宋时缩到5日。节前,宋人还有家家折柳插门的习俗,江淮尤其盛行。南宋时期,临安一带的市民还有乘舟游西湖、看龙舟的习俗,不少士庶在湖中饮宴行乐,“至晚携西湖土宜(土产)而归”。

寒食节的第三天为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节日,“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皇室也早早“发宫人车马往绍兴攒宫朝陵。宗室南班,亦分遣诸陵,行朝享礼。”扫墓时还要烧剪成圆钱或元宝形的“纸钱”。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夏季的重要节日。“自五月一日至端午节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共餐,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北宋时期盛行“合泥做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或用朱砂写“荼”字倒贴在墙上,南宋民间还要制作小红袋,装入雄黄,系于身上,都是为了达到驱邪避瘟的目的。端午期间人们还要吃粽子,饮雄黄酒、菖蒲酒等。

◆瑶台步月图
此图绘月色之下,几位女子在楼台之上,饮酒闲谈之情状。设色妍丽,人物刻画 生动。

■中秋与重阳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秋季的重大节日,也是赏月的最佳时节。两宋赏月之风不减前朝,“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赏月之余,石榴、梨、枣、栗等中秋助兴佳品也是不可或缺的。

除赏月外,赏桂、观潮在宋代也十分盛行。尤其是宋室南迁后,临安观潮更是热闹。从八月十一日开始,到八月十八日达到高潮,二十日结束。中秋之夜,钱塘江上还放数十万盏羊皮小水灯“一点红”,以祭江神。

九九重阳,自秦汉以来逐步形成的登高、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习俗在宋代依然兴盛。北宋汴京民众在重阳节“多出郊外登高”,在郊外高山上聚会行乐。宋代还极为流行赏菊、佩菊,著名的菊花品种有万龄菊、喜容菊、木香菊等,不少酒楼还用菊花“缚成洞户”。宋代重阳糕的制作也更加精致,“大率以枣为之,或加以栗;亦有用肉者,有面糕、黄米糕或花糕”。最为著名的是狮蛮糕,“供衬进酒,以应节序”。

◆玉兔捣药
西藏日喀则地区夏鲁寺琉璃饰件。八月十五,一轮明月挂在空中,人们不免想起传说中的月宫,说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中秋赏月是宋朝人的一项节日盛 事,不但在中原地区盛行,边疆亦受影响。

■冬至与除夕

冬至与寒食、元旦为北宋的三大节日,至南宋冬至则与元旦并列,称为“亚岁”。北宋汴京“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杭州也是“最重一阳贺冬”,“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南北宋两朝在冬至之日,都要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称为“南郊”,以祈求上天保佑子民。

冬至还有吃馄饨、喝稀豆粥的饮食习俗。民间有“冬馄饨,年 ”的谚语。“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 ”。小小一碗馄饨也有十几种花样,宋代饮食的精巧细致可见一斑。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宋人称为交年节,也称小年。这一天要举行“醉司命”、“照虚耗”、“诵经咒”、“扫屋宇”等多种节日活动。

从小年夜开始,到除夕“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由于除夕是“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宋人还有守岁的习俗,“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

花样百出的娱乐休闲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富裕闲暇的市民阶层对娱乐休闲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安逸享乐的心理诉求席卷了整个社会,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行业的发展。都市中酒楼茶坊林立,瓦舍勾栏密布,棋牌游艺花样百出,备受欢迎。凡此种种,都奠定了宋代市民生活娱情乐性的基调。

■瓦子:购物、娱乐两不误

宋代城市中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北宋东京又称瓦子为瓦舍、瓦肆。瓦子的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据宋《燕翼贻谋录》记载:“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瓦肆的生意之兴隆可见一斑。

在瓦子中,有许多用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当时东京著名的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50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在瓦肆中,市民不仅能购买到南北东西的货品,还能欣赏到曲艺、杂耍、神课、博彩、驯鸟、斗鸡等节目。

因为宋朝取消了宵禁,开设夜市,这也改变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夜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人们在晚上也能外出游玩。

◆婴戏图

◆蹴鞠铜镜
蹴鞠即踢球,它起源较早,原为皇室、官僚的娱乐游戏,后渐在民间开展起来。这面铜镜直径11.3厘米,小圆钮,窄缘。主题为蹴鞠娱乐图。图中一男一女专习踢球,两侧饰男女二人及太湖石、围墙、山 峦,间以花草纹,形态生动活泼。

■球鞠之戏

既有普遍的娱乐性,又对身心有益的球类运动在宋代盛极一时。宋代的球类运动通称为“球鞠之戏”,足踢和杖击是当时最为风行的两种球类游艺方式。足踢式即为“蹴鞠”,类似于今天的足球,蹴鞠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在宋代相当普及。由于球类爱好者增多,“圆社”、“齐云社”等专业球类社团也应运而生。与现代足球不同的是,宋代蹴鞠的玩法更强调踢球的脚法、花样,除用脚外,还可用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来触球,有人甚至能达到“使鞠(球)绕身,终日不堕”的水平。宋人还著有《蹴鞠图谱》等专论踢球的著作,从理论上对足踢式球类运动进行总结。

杖击式球类运动在宋代称为“捶丸”,即用棍打球,由于“捶丸”需要游戏者根据不同的地形选择最佳击打路线,因而也十分锻炼头脑。“捶丸”由唐代的“步打球”发展而成,类似于今天的高尔夫球。“捶丸”所用的“丸”由树木主干上的树瘤制成,非常坚硬,耐击打。而用于捶打的球棍则用树木包裹牛筋制成,既韧又坚。球棒的类型也比较丰富,有扑棒、勺棒、撺棒等,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状况。比赛时,选取空旷而起伏的场所作为球场,场内划定球窝,并在旁边插上彩旗以示标记,用较少的击球次数将球击入球窝者为胜家。风靡民间的“捶丸”也颇得宫廷青睐,徽宗本人就是一名捶丸高手。“捶丸”自宋定型,在金、元时期风靡一时,元人还编写了《丸经》,详细介绍了捶丸的历史沿革、比赛方式。

■风筝之乐

两宋时期,朝野皆好放风筝。徽宗“即位之初”曾在“罢朝余暇”放纸鸢为戏。市井小民也经常在清明等重大节日呼朋引伴于户外放飞风筝。“桥上少年郎竞放纸鸢,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正是清明时节儿童放纸鸢的生动描述。南宋时期风筝艺人还能在大众娱乐场所——“瓦子”里进行表演,这充分说明放风筝在人们生活中占有相当的地位。北宋宰相寇准曾作《纸鸢》诗:“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宋人高承还专门著书对民间风筝的历史渊源、名称等进行了详细地考证。在他们的笔下,北宋时期民间放风筝已是一项饱含传统节日习俗、富有娱乐气息的大众娱乐活动。

■棋行天下

宋代棋类游艺也开创了崭新的境界。象棋、围棋等棋类活动都是为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棋类游乐方式。

◆蕉阴击球图
此图描写两小童在庭院内玩耍的情景,图右还有一衣着华丽的夫人,当是小童的母亲。夫人右边还有一仕女,两人正专注地看着前面两个击球的小童,表情恬静。院中芭蕉树生长茂盛,颇具生活情趣。

象棋在宋代最终定型,并形成了大象戏、小象戏、广象戏、七国象戏等多种游艺方式。大象戏渊源流长,被视为正宗,棋盘共有11道纵横路,棋子34枚,包括偏、裨两种棋子。小象戏就是现在的象棋,小象戏盘纵九路、横十路,双方各有将一枚,车、马、炮、象、士各两枚,卒五枚。小象戏出现较晚,但到北宋已是最主要的竞技方式。此外还有广象戏,棋局由纵横11路增至纵横19路,棋子由34枚增至98枚。由司马光所创的七国象戏也采用19路棋局,将“唯可容二人”流行的大象戏扩大为七人对弈的“七国象戏”。广象戏与七国象戏由于太过繁复,不久就淡出棋坛。

围棋在宋代也开始走向成熟化、系统化,成为中国围棋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宋代举国上下都对围棋十分推崇。宋代诸帝从太祖、太宗直到徽宗,都对围棋情有独钟,宋代社会各阶层也以围棋为乐,并涌现出了以一代棋坛宗师刘仲甫、李逸民为代表的大批杰出国手。李逸民所编写的《忘忧清乐集》正是集围棋千年发展大成的一部经典之作,对围棋的战术、理论都进行了详细回顾和总结,也折射出宋代围棋发展的辉煌景象。

仪式纷繁的婚丧嫁娶

婚丧嫁娶历来是中国人生活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欢乐喜庆中,一段人生新的历程得以展开;在悲伤肃穆中,生命轮回的期盼生生不息。在宋代社会世俗化的整体氛围中,追求现世之乐的宋人乐于用种种习俗规矩来烘托渲染新婚之乐,更能以一种达观的心态来面对身后事,洒脱而豁达。

■婚嫁之仪

宋代“男十六可娶,女十四可嫁”,婚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亲大多通过媒人。宋代媒人也有等级之分,“上等戴盖头,着紫背子,说官亲宫院恩泽。中等戴冠子,黄包髻背子,或只系裙,手把青凉伞儿”。有这样详细的等级区别也反映出当时媒人作为一种职业的兴盛。

◆定窑孩儿枕

宋代婚俗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六礼。但由于较为繁琐,在实际操作中大致分为纳彩(议婚)、纳币(定婚)、亲迎(完婚)三部分。议婚分为送草贴问卜、回定贴、相亲。所谓草贴就是记录男女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及家庭情况的帖子。男女双方先送“草帖子”,后送“细帖子”。互送细帖认可后,称为“定贴”。定贴后,男方备酒礼送至女家,择日“相亲”。相亲中男方处于主动地位,有决定权。相亲后,举行定聘之礼,男女双方正式定婚。定聘又细分为下定礼、下聘礼、下财礼三步。“自聘送之后,节序不送”,直至亲迎之前。亲迎,即是完婚当天,男方到女方家迎亲。亲迎前三天,男方向女方送嫁衣、脂粉等“催妆”之礼。亲迎前一天,有“铺房”之礼,即“女氏使人张陈其婿之室”,预送部分嫁妆。宋代尤为重视此礼,女方往往以此来炫耀家财。迎娶当日“以车子或花檐子发迎客,引至女家门,女家管待迎客”。娶亲队伍回到男家,还有繁琐的下轿入门之礼。首先是乐官、伎女、抬轿、鼓吹等人“拦门”讨“利市钱物”,为婚礼增添欢乐气氛。然后行撒谷豆之礼,以求消灾解难。最后是新娘行跨马鞍之礼。新妇进门后坐在床上,称为“坐床富贵”。随后在中堂举行的参拜大礼是整个婚礼的高潮。“婿于床前请新妇出,二家各出彩缎绾一同心,谓之牵巾。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新婚夫妇要参拜父母、家庙,礼毕后回洞房行交拜礼,再次坐床。此时,礼官将金银钱、杂果等撒在床上,称为“撒帐”,取其吉祥之兆。撒帐后,新郎、新娘喝交杯酒,行交卺礼。南宋时期临安还流行合髻礼,将男女双方的少许头发合梳为髻,以这种结发仪式祝福双方白头偕老。完婚之后,男方还去女方家行“拜门”之礼,而女方则于婚后三日送“三朝礼”,“三日送食,俗谓之暖女,有温存之义”。新婚一月之后,还要举行“贺满月会亲礼”。宋代婚俗甚多,即是当时经济繁荣的表现,也反映当时文化的高度昌盛。

◆玻璃葡萄
葡萄粒大小不一,有圆形、椭圆形。腹壁极薄,中空。颜色以棕色为多,白色和绿色的较少,均半透明。玻璃料质略显不纯,杂有白色的旋状纹,表面有黄色锈蚀斑块。

◆青釉蟠龙人物瓷瓶
高25.5厘米,口径7.6厘米。这种瓶俗称“五谷瓶”,或称“鬼瓶”。多出土于南方墓葬之中,很少有纹饰完全的。其堆塑内容相当丰富,是研究当时民俗史和宗教史的形象资料。此瓶瓶颈堆塑一条龙,另堆塑有飞鸟、圆日和两个人,一人仰卧龙身之 上,另一人则揣手站立。

■丧葬之制

宋代丧葬中的礼制和等级区别已渐渐减弱,日益世俗化的风气使人们更强调当下的生活,而对明显属于“身后事”的厚葬渐渐失去兴致,厚葬之风逐渐消失,政府也三令五申禁止厚葬。宋代“丧葬令”规定棺内不得放置金玉珠宝,也不能用石板来构建墓室和棺椁。各级官吏的墓田面积、坟茔高度、石兽数量也都有明确规定。土葬和火葬是当时主要的葬法,由于火葬具有省地、省钱的优点,从宋初开始,火葬逐渐盛行,“虽孝子慈孙,亦不以为异。”佛教寺庙也修建“化人亭”,大力宣传火化。在丧葬仪式中,纸钱和纸制明器也运用得很广泛,以致“堤边纸钱灰若雨”。百姓在寒食节因禁烟火,也经常将纸钱挂在墓旁。使用纸制品来代替实钱和实物陪葬,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的一次重要进步。在丧葬过程中,还要“用乐”。除了聘请乐队奏乐“娱尸”之外,在出殡时还要由僧侣敲打花钹、鼓槌与丧家的哭号声相互呼应。宋人信奉后代能否富贵发达全赖风水好坏,因而对墓地风水空前重视,多请阴阳先生或“葬师”来勘验。在选定墓址之后,还要选择安葬时间,亦求逝者庇护后人之意。

◆彩绘砖雕·法事僧乐
宋朝的丧葬习俗上,佛道二教给予了较深的影响。图为出土于宋墓的彩绘砖雕,画面从右到左,有两位俗家弟子与一位僧人正在奏乐。这组僧乐砖雕对研究宗教音乐 及宋代葬俗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