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娘离家仪式

新娘离家仪式

时间:2022-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优先或强加的婚姻规则新中国成立以前,土族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有很多优先或强加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今天,这种服役婚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彩礼依然是土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的一个重要负担。
婚姻习俗_中国土族

第五节 婚姻习俗

婚姻是一种社会行为,是关系到民族生息和繁衍的重要社会活动。土族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习惯性形成了一些在择偶婚配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禁忌。这些规则和禁忌的形成有宗教的原因、历史的因素、观念差异、生存的需求,也有约定俗成的惯例。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这些规则和禁忌也在不断变化,有的得到强化,有的则趋于消失,但是他们都曾经在土族男女的婚配生活中存在过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形成了明显不同的婚姻家庭建构模式。

一、配偶选择的规则

(一)通婚禁忌

1.同姓通婚的禁忌

这种婚配禁忌的主要原因是村民们认为村庄里的同姓是一家,是一个家族繁衍的后代,存在着血亲关系,所以长期以来同姓村庄的土族青年男女在婚配时回避同姓通婚;即使不是同一个村庄,同姓的青年男女也要在确定没有亲缘关系以后才能够通婚。这种同姓通婚的禁忌表明,土族实行严格的外婚制。

2.近亲结婚的禁忌

近亲结婚的禁忌是随着对生命认识的发展而在土族中形成的一种新的婚配禁忌,是优生优育的科学观念深入土族同胞心目中的直接反映。过去“亲上攀亲亲又亲”的观念曾经在土族居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土族父母在为子女物色配偶时,往往会把目光首先投注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亲戚身上,选择近亲结婚。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亲结婚对后代发育的严重影响被科学理论所证明,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因近亲结婚而生育出不健全子女的现象也对村民起到警示作用,所以近亲结婚成为一种新的婚配禁忌,并逐步深入人心。

通婚禁忌是在土族婚俗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维持这种禁忌的是一种传统习惯的力量。一旦有人违背了这些禁忌,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也会产生一定的宗教和道德压力。人们是在一种严格的自律状态下,维护着这些禁忌。

(二)优先或强加的婚姻规则

新中国成立以前,土族在选择配偶的时候有很多优先或强加原则,这些原则构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那些带有落后和愚昧色彩的优先原则和强加原则正逐步从土族青年男女的婚姻中消失。

1.交表婚

以前,姨表、姑表优先婚配的交表婚在土族中非常盛行,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优先婚配在土族中依然存在。交表婚的盛行主要是为了维护两个既成婚姻家庭的利益和关系,同时也与父母包办婚姻的习俗息息相关。由于亲戚关系使父母之间比较熟悉,在协商婚姻搭配的过程中比较方便,结婚后家庭之间的关系也要容易处理一些,因此交表婚的婚配模式逐步成为一种优先婚配模式。姨表、姑表之间的优先婚配存在的基础是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所以当父母包办婚姻的规则趋于消失以后,这种优先法则也就逐步消失了。

2.夫兄弟婚

在土族婚姻习俗中,年轻女子在丧偶后由死者的哥哥或弟弟顶亲,这种婚姻制度叫夫兄弟婚。这种婚姻不举行婚礼,只要在家族内部举行一个简单的顶亲仪式就能够重新缔结姻缘,使两个婚姻家庭的利益得到维护。夫兄弟婚是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实行这种婚姻制度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女方需要考虑遗孤抚养的问题,而和已故丈夫的哥哥或者弟弟结合成新的家庭,便于抚养孤儿成长;第二,女方认为男方的家庭情况比较好,不愿意离开,同时也有比较合适的兄弟能够顶替婚姻,而且也有人愿意顶替;第三,顶替婚姻可以为男方省去一些彩礼费、婚礼费等,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家,这种顶亲的婚姻结构就比较普遍。在土族中,夫兄弟婚不是一种习惯法,没有强制性,男方家庭也没有将儿媳妇转嫁的权利,而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优先选择死者的哥哥或弟弟,使原有的婚姻家庭关系得到维持。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夫兄弟婚在土族中已经成为极个别的现象。

3.妻姊妹婚

所谓的妻姊妹婚就是在婚姻关系成立之后,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女方死亡,丧偶的男子娶亡妻的妹妹或姐姐为续弦。和夫兄弟婚一样,在一些土族聚居区,妻姊妹婚虽然存在,但是也没有强制性,而是双方愿意维持既成婚姻关系的结果。根据土族老人的介绍,妻姊妹婚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女方父母比较喜欢自己的女婿,不愿意因为女方的死亡而终止既成的婚姻关系,同时也对丧失妻子的女婿十分同情,所以就把其他的女儿许配给男方。这种婚姻制度需要的彩礼也很少,婚配的程序也十分简便,所以对于穷苦人家来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婚姻构成。

二、配偶选择模式

(一)父母包办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土族青年男女基本上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只要男女双方的父母商量好了就可以决定婚姻,而且在结婚前双方一般不能单独见面,父母包办婚姻的色彩特别浓重。在这种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下,青年男女只有到进入洞房之后才有权利见面,即使是从小就相互认识的本村男女青年,在确定婚姻关系后在田间地头碰面的时候也要相互回避。这种婚姻制度衍生出来的是指腹为婚等婚姻模式和大量的近亲结婚案例,结果造成了许多婚姻悲剧。

(二)服役婚

新中国成立以前,一些贫困人家的男子由于没有经济能力支付彩礼,所以到富裕人家服役当长工,不直接拿工钱,而是由富家做主为其说亲娶妻,以劳动力抵偿东家所交的聘礼聘金。若是娶了亲还没有偿还彩礼钱的,则夫妻俩要再服役一段时间,直到还清礼钱方可离开。这种婚姻制度就叫做服役婚。从服役婚这种独特的婚俗习惯中我们可以看到,彩礼是土族在婚配现象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没有足够的彩礼,结婚的愿望就难以实现。今天,这种服役婚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彩礼依然是土族男女青年结婚时的一个重要负担。多数青年男子家庭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筹措彩礼钱,有的男青年为了筹措彩礼钱而长年累月外出打工的现象也司空见惯,很多时候结婚前欠下的彩礼钱还要新婚夫妇劳动偿还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所以这种严格而苛刻的彩礼制度可以说是服役婚的根源所在,只要这种彩礼制度依然存在,本质意义上的服役婚也就必然要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承下来。

(三)换门亲

换门亲是一种在土族中普遍流传的婚配方式。是男女双方两家都有未婚女儿和儿子,经过协商后,双方把己方的女儿许配给对方的儿子,将对方的女儿娶为儿媳。这种婚姻模式互相不送彩礼,只按照协定聘礼数额为各自的女儿准备嫁妆即可。如果两家的女儿年龄相差较大,则先娶的一方送聘礼后结婚。在父母包办婚姻制度下,换门亲是两全齐美的婚姻方式,它为家庭省去了筹备彩礼而带来的麻烦,但是也付出了牺牲儿女们自由婚姻的代价。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姻逐渐减少,成为一种较为少见的婚姻现象。今天,随着婚姻自由观念得到广泛传播和社会的现代化,这种带有浓重包办色彩的婚姻制度也正在走向终结。

(四)从妻居

在土族婚姻历史上还出现过从妻居的婚配模式。所谓从妻居就是指旧时贫苦人家的未婚青年由于无法承担彩礼负担,可到缺少劳动力而有少年女子的人家去劳动,3~5年后成婚,女方陪嫁全套嫁妆。婚后可以在女方家自立门户居住,也可以带妻子回男方家。这种婚配模式实际上也是服役婚的一种,只不过比服役婚显得更人性化一些。在土族婚配历史上,这种婚配方式虽然比较少见,但是还能找到现存的案例。这种婚配方式一般发生在女方家庭相对富裕,占有的土地较多,但缺乏劳动力的家庭。选择女婿的决定权多在于女方家,所以能够从妻居的一般是比较能干而且家庭比较贫苦的男子。

(五)入赘

男女青年在结婚时,由于男方家庭男性比较多,彩礼负担比较重,所以就有一部分男性需要入赘到女方家,为女方家继承香火。以前,男方一旦入赘女方便需要跟随女方改名换姓。这种婚配制到现在依然存在,只是男方已经不必要改名换姓了。入赘婚配缔结的家庭所生育的小孩要和女方同姓,至少男孩要同姓,以便能够继承女方香火。在这种婚配模式下,男女双方的角色要对换,也就是女方家首先要派人到男方家说亲,取得同意以后还要到男方家说彩礼,最后才可以将入赘的女婿娶回家。

(六)奔婚

在父母包办的不自由婚姻状况下,土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恋爱的信念并没有被完全磨灭,于是出现了一种叫做“奔婚”的婚配制度。奔婚亦称同意婚,青年男女在婚前自选配偶,互相赠送礼物,如男送帽子、腰带、戒指、衣料等给女子,女子送手巾、裤带、鞋袜、兜肚、烟袋等给男子。自选配偶一般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尚未许配时,相约私奔,暂隐匿于亲戚家,再托媒人出面向双方父母提出婚姻要求,不必经过合婚手续,只须议定彩礼,而且彩礼的数量也少于正常婚配的数量,也不举行结婚大礼;另一种是与情人相约私奔,远离他乡,重建家庭。这种婚姻形式是土族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一种方式,很多有情的土族男女还是以这种方式追求到了美满的爱情。

(七)童养媳

旧时,贫苦之家因债务或其他困难,多将自己的女儿卖为童养媳,父母可获得一点身价。也有多子女而无力抚养者,只好将女儿送给婆家收养。八九岁的童养媳长至十三四岁时便完婚,婚礼比较简单,结婚后夫妻同去认娘家。新中国成立后,这种婚姻制度被废除。

(八)父母包办与自由婚姻相结合

随着社会发展和自由婚姻制度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土族社会中逐渐出现了自由婚姻和父母包办相结合的婚配制度。这种婚姻制度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其特征是青年男女虽然没有权利自由选择自己的配偶,但是父母在选择配偶时至少会把对方的情况告诉子女,甚至还会把对方的照片让子女看一看。现在,土族青年的婚姻基本上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确定下来的,只有少数到外面打工的青年以自由恋爱的方式缔结婚姻。

一夫一妻制是土族社会的基本婚姻制度,但在过去,由于受夫权制和男尊女卑思想影响,婚后的女子终身不能提出离婚的要求。男子在夫妻生活确实不能维持的情况下才可以退婚。40岁以上女子丧偶后,在家守业做寡妇或招亲,40岁以下女子丧偶,一般回娘家重新改嫁。男子丧偶后一般娶寡妇为妻,婚礼也很简单,彩礼一次性付清。结婚时女方挑一担水过门,第二天开始料理家务。丧偶后必须满百天方能改嫁或娶亲。

三、不同地区的土族婚俗

(一)青海互助土族婚俗

在互助的土族地区,以前普遍存在着早婚的习俗。当男孩长到二三岁时,有的父母便已开始考虑给他们说一门亲事。到十二三岁时,大多数父母便紧锣密鼓地开始张罗婚事。若男孩的父母相中了哪一家的女孩,便先请一位媒人带上两个锅馍和两瓶酒(瓶颈系一束白羊毛),到相中的女方家征询意见。若女方家接受了礼品,则表示同意考虑,然后双方商议择吉日正式定亲。届时,男家主人和媒人带上定亲礼(一般为16个花卷、红布包起来的2瓶酒、1双鞋、1方手巾和1个针扎),去女方家求亲订婚,媒人和男女两家主人共同认定子女的婚姻关系。女方家要回赠两瓶酒(用蓝布包起来)。男女两家互赠的酒要让族内人喝,并让他们承认子女婚姻。这种礼仪也叫“浪胡·尤力嘎”(即互赠酒瓶)。定亲之后,每年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男方家要主动拜访女方家,除了送节日礼物,还要给姑娘送一些衣服、手巾、针扎等物品,称之为送节礼。

订亲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短则数月,长则一二年)后,男方家择吉日协同媒人,携带茯茶、酒、“浪胡波士”(专赠给亲家母的长衫布料)等聘礼,到女方家说彩礼,女家则邀请族内人作陪招待并在席间商定彩礼。彩礼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上是色布14~18匹(每匹为5米多)、银耳坠大小各1副、礼帽1顶、金边毡帽2顶、彩绸带2条、各式衣服各2套,彩礼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应女方要求也可先用幼畜等物顶替聘礼。现在,除了上述的首饰衣物之外,彩礼已上升到万元以上。

姑娘出嫁的前一天是女方家的贺喜之日,称做“麻泽”。女方家不仅会提前邀请亲戚挚友特别是面请舅舅和阿姑(姑姑)参加,而且会在“麻泽”前夕召集族人,详尽地计划和安排接待等事宜。“麻泽”这一天,所有亲朋好友都前来贺喜。招待客人的宴席,普通人家大都是传统三道饭宴席,即第一道饭是img73锅馍、“包适左”和酥油茶,第二道饭是“烧麦”,第三道饭是熬饭或面条。富裕人家则要摆全羊席,这是土族人家规格最高的宴席。贺客来齐后,还要将所有嫁妆摆在庭院里,供大家观赏。这一天,男方家还要派一位长者或媒人来女方家送“麻泽”礼,一般是羊肉或猪肉若干斤,血肠、面肠各一节,同时礼节性地通知女方家迎亲吉时。

在女方家举行“麻泽”当日,男方家的娶亲队伍便会择时出发。男方家的娶亲使者叫“纳什金”(土语,娶亲人,也写为“纳信”),一般由新郎姐夫承担,也可特邀善歌舞、有经验的两人分别担任主角大“纳什金”和配角小“纳什金”。“纳什金”在整个婚礼中是最活跃、最风趣,也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身穿白褐衫,不扣纽扣,不系腰带,敞着衣襟(其他场合绝不允许),从到达女方家门口直至新娘上马,始终要以歌舞应对各个仪式场面。“纳什金”与新郎前去娶亲时,除携带迎亲礼物(新娘的上马衣着首饰、一腔羊肉、礼馍等)外,还要赶一只叫“央立”的白母羊(象征纯洁、财富,亦有新娘赎身之意),牵一匹马(为新娘专乘)和一头驴(驮嫁妆箱用),约于女方家“麻泽”当日的傍晚时分到达女方家门口。

当娶亲队伍走到离女方家门几十米远的地方时,一群穿着盛装的土族阿姑便会兴高采烈地排成两列,手挽手前后摆动,唱起婚礼曲《拉隆罗》以示欢迎。其中两位阿姑取下“纳什金”身后褡裢里的羊肉腔子,其他阿姑则放声歌唱,嫌拿来的羊肉不新鲜,味不香,不愿接受。阿姑们边踏歌而唱,边徐徐后退。临近大门口时,执事人等热情迎接问候,殷勤地帮助牵马、拉羊、拿东西,并先请贵人(女婿)进家。这时阿姑们转眼间退进门内,关上大门,从门内唱起问答《唐德格玛》,要娶亲人对歌,同时从门头顶向娶亲人身上泼水。娶亲人与阿姑们对唱,直唱得阿姑们无歌以对或娶亲人词穷歌尽,才肯启门邀至家中。娶亲人来到堂屋,献上礼物后被邀至炕上,以丰盛的饭茶招待。而阿姑们则站在窗外唱起嘲弄纳什金的《纳什金斯果》《尖加玛什则》《从哪里来的人》《你们拿来了啥》等,奚落的歌声像连珠炮似的一曲又一曲,使娶亲人啼笑皆非,观者个个捧腹大笑。随后阿姑们冲进房里,拉娶亲人到庭院、到麦场上去跳“安昭”舞,让其领舞领唱,并不停地拿扁担、草圈相要挟,逼得“纳什金”央告求饶不迭,歌舞一直到深夜方才结束。

黎明时分,新娘的改发仪式正式开始。新娘的姐姐将嫁奁、首饰、衣物等送到新娘跟前,并请新郎至闺房,让新郎亲手解下新娘原发辫上的红头绳,拴在自己的脚脖子上,用男方送的梳子先梳三下自己的头,然后梳三下新娘头发(意为“千里姻缘一线牵,结发夫妻永相伴”),尔后解下红头绳,把梳子交给新娘的姐姐,由她给新娘改发,穿戴衣着首饰。新娘改发之际,“纳什金”要在闺房外一边舞蹈,一边唱《依姐》《梳头歌》等赞美新娘。新娘改发仪式之后,紧接着举行冠戴新郎仪式。新郎站在堂屋的白毡上,主持人高举酒杯高诵赞词,新娘父亲亲手给女婿穿戴衣帽鞋袜,颈系哈达,腰系红带,同时新郎向主持人和岳父行礼致谢。改发和冠戴仪式结束后,将穿戴一新的新娘请到堂屋,让她坐到设于堂前的小桌(桌上铺红白毡)上,并开始由母亲或上辈妇女主持的“罗目·托日”(祝颂词)仪式,伴娘把预先准备好的象征财产、吉祥如意的物品一一递给主持人,主持人拿起物品一一在新娘头上盘旋,边唱祝颂词,不同的吉祥物用不同的祝颂词。此时,“纳什金”在堂屋门外拼命扇动白褐衫衣襟舞蹈,并与“罗目·托日”的主持人同唱《依姐——罗目·托日》歌。祝颂结束后,由伴娘和送亲的人用红毡把新娘抬起来,让母亲坐到姑娘坐过的小桌上,并抬着姑娘绕母亲左右各三转,接着抬到院中绕圆槽(中央竖嘛尼旗杆)左右各三转,然后直送大门上马。

新娘上马启程之前,还要举行“夫热·道达”仪式,一方面祝愿女儿出嫁后万事如意,另一方面又希望女儿不要带走娘家吉祥的财气。届时,由新娘父亲手擎“扬达尔”(护佑神箭),一面在姑娘头顶挥舞,一面呼唤姑娘的名字,请留下吉祥“阿扬”的“夫热”种子,等姑娘给回声后,父亲立即回到堂屋,然后又跑至大门外,在女儿头顶上挥舞护佑神箭叫名字,如此反复三次。新娘的乘马也要回头牵三次,表示留下了吉祥“阿扬”的“夫热”种子,并有留恋和惜别之意。在整个“夫热·道达”仪式的过程中,“纳什金”边舞蹈边扇动衣襟(意为扇掉不洁、驱邪避煞),并一直不停地唱《依姐——夫热·道达》歌,歌词内容主要唱新娘首饰、衣着、鞋,从乘马的耳尖、鞍鞯直到蹄子一一叫吉祥,一一留“阿扬”,唱毕则礼仪全部结束,新娘上马启程。

在娶亲回来的路上,还要举行“图斯乎”(土族语意为迎宾酒)仪式。即沿途各村凡新娘家的阿姑、姑夫和外甥等至亲,都提酒致贺,喜客饮酒后,回赠几寸叫“散苏”的红布条,以表谢意和祝愿万事如意。喜客在回来途中,仍受到迎宾酒的礼遇,此次回赠一块猪肉,表示至亲们赴宴安然无恙。这两次敬的是“阿姑图斯乎”。

当娶亲队伍走到距男方家一箭之地时,男方派两名代表执壶举杯前往祝“图斯乎”酒,此谓“斯木·图斯乎”;喜客走到离家门不远处,男方又派人敬第二次“图斯乎”,同时牵羊表示热忱相迎,此谓“合尼·图斯乎”,系土族礼俗中最为庄重的礼节,也是最高的礼遇;喜客到达男方家大门口时,则东家执事迎上前去代表主人热情问候,并再次敬“图斯乎”,同时献哈达,此谓“吾迭·图斯乎”。新娘迎到婆家大门口后,由“哇绕其”(伴娘与送亲者)和新郎左右搀扶,新娘左腋下夹宝瓶,由两位妇女在前拉着红白毡,新郎新娘同步跨进门槛,但先跨进者为幸。此时,庭院铺上红毡,新郎新娘并立在毡上。喜客中推举长者或德高望重的人充当主持人,他高擎酒杯,朗诵祝词,新娘新郎则向天地众神、帝王首领、父母尊长磕三个头,同时从厨房泼一点水到院子里,以示洗礼。礼毕,新娘到厨房把宝瓶供在灶神案上后步入洞房。

送亲喜客吃过头道饭后,设案将嫁妆和礼品统统摆上案头,让男方的亲戚朋友们观赏。届时还举行“抬拉”即抬送针线礼品仪式,由喜客中的主事人或德高望重的长者手擎酒杯,向男方及围观众人唱嫁妆名称、数量,并高诵致歉词。唱完所有嫁妆后,按男方辈分顺序一一敬酒,并抬送针线,不断唱许多歉词。抬送礼品大小多寡提前商定,没有统一标准数额。抬送礼毕,接受礼品的人都得往箱内投响钱(即箱钱),也有用红枣、img74锅馍等替代的。在摆嫁妆的同时,要由姑姑、姐姐、嫂嫂等至亲女宾陪伴着新娘唱哭嫁歌,其内容大致是诉说父母养育之恩、惜别之情。在摆嫁妆、抬送礼品之前,还要答谢媒人,即先备齐酥油、炒面、酒、木匙等,在酒瓶颈和木匙上系一束白羊毛。在主持人给媒人敬酒诵词时,其他人往媒人额头贴酥油,嘴里喂炒面,还不停地灌酒,众人高唱谢媒歌《西买其·瓦日哇》,场面热烈风趣。在送亲喜客入席饮宴之际,也有许多仪式。其中“苏哈达”是男家款待喜客,于席间商量的一种附加聘金,相当于奶母钱。

img75

土族新娘认门

次日早晨,男方家设启发席款待送亲喜客,席间由执事向喜客、媒人、“纳什金”等敬炒酒(酒中掺有蛋花,又名鸡蛋酒),并唱不同内容的歌曲。启发席的最后一道饭是一碗长面条,俗称启发面。喜客启程之际,男方亲友手捧酒碗,放声唱“赫杰”(即送客曲)表示欢送。出门时,众人给喜客敬出门三杯酒,喜客上马后又要敬“适达强”(即上马酒),在百米路上往返三次,气氛热烈欢快。

新娘出嫁后的第三天早上,新娘的父亲初次认亲家探望女儿,男方家在大门口设案隆重迎接。并请亲友作陪,以丰盛的菜肴及烟酒款待。早晨还要举行新媳妇下炕开口仪式,即让新媳妇端一升白面,上放若干元钱,从洞房送到厨房。婆母说一段如何做孝敬长者、提携弱幼、勤俭持家的贤妻良母等祝词。然后,新媳妇下厨,擀长面及准备有关茶饭。男方家招待亲家的最后一个仪式是下面,即吃当天新媳妇擀的长面。吃罢,各自要在碗内放钱或红枣等向新媳妇致谢,端盘人还会替新媳妇向长辈和兄嫂讲价钱,提高压碗钱,还要相互取笑逗乐,气氛热烈。

(二)青海民和土族的婚俗

在民和三川土族地区,青少年男女一般10岁左右就可以由家中定亲。先由亲友们互相介绍,初步选中对象,经双方父母同意后,男方请媒人或主动上门说亲的人给女方家送去一瓶酒。如果女方不同意定亲,把酒瓶原封不动退还给男方。当女方把送去的酒打开给媒人喝时,表示同意了,由男方决定定亲吉日。定亲那天,媒人带上礼品(一般为衣服若干件、钱若干、馒头10个,酒3瓶,其中2瓶用红布花线扎起来)到女方家。女方家请来亲房,从媒人带来的扎好的两瓶喜酒中解开一瓶,给亲房和媒人分享,空瓶里装满绿豆,并与另一瓶喜酒一齐交给媒人带回男方家。男方家也同样请来亲房家务,喝完从女方家带回的那瓶喜酒。

在娶亲前的一二年,还要选择吉日或月初举行认亲仪式。届时,男方家备好大部分彩礼,由男青年和其父亲及媒人一同前往女方家。在女方家,新女婿认岳父岳母,并叩头致礼,女方家则盛情款待。认亲后双方就算是正式亲戚,遇有红白喜事或节庆期间,互相往来。

临近娶亲日时,男方家先要“告户”,即在娶亲前几天召集家务主要成员,商议并分工办理婚宴及婚庆的各项事宜。婚宴的规模一般分3个等级:大动,即大摆,宴请所有的亲戚、家务、本家,待客的菜肴相对比较丰富;小动,不请亲戚,婚礼由亲近眷属们料理,但对前来贺喜的宾客照样接待,贺礼较简单,待客的菜肴也相对比较简单;“引娃娃”,即在除夕晚上,由媒人和女婿到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在厨房供奉的灶君娘娘面前梳头改发,对送亲客人,以4盘菜招待,男方家的诸亲眷和本家皆不请。如今第三种情形已不多。

婚礼的第一天叫“收客”,各处的亲戚朋友带着衣料、鞋袜、刺绣、针顶等贺礼陆续前来,并向东家敬酒,互致贺词。“收客”当天下午,待全部亲友到齐后,由负责婚礼的总纳(总管事)统计人数,安排坐席。女方的送亲人员和男方亲戚在“收客”的第二天招待,本家及其他贺客均安排在第三天(即贺席的一天),其他前来贺喜的亲友当天端4盘菜肴及烟酒招待。在收客那天早上,媒人从男方家驮着一个羊腔子或猪腔子、馒头、完亲酒到女方家。到门口时,阿姑们堵住媒人开始骂媒。媒人拿出随身携带的零钱和针分给阿姑们,才能进门入座,阿姑们又拥到窗口上继续骂媒。媒人把男方家带来的所有礼物交付给女方东家,又拿出针和零钱分给阿姑们,骂媒才算罢休。在收客的当天,还要举行抓手巾仪式,即女方家中将陪送给新娘的部分嫁妆、皮箱、毛毯、被褥等一一在庭院内支桌摆设。

img76

骂媒

入夜,男方家选派两名“阿合亲”(娶亲者)前去娶亲。“阿合亲”除了牵一匹备好马鞍的马或骡子,带上一件羊皮袄、一条新白毡和羊毛长腰带以及灯笼、铜锣、马串铃、零钱、整包的缝衣针等物品外,还要带上新娘棉袄一件,耳坠一副,黑纱手帕一条,这三样物件叫“赎衣”,第二天女方送亲时必须原样带回男方家。“阿合亲”唱着“道拉”(即婚礼歌)走出院门,一出大门则收藏好铜锣、马串铃等,摸黑向女方家进发。“阿合亲”快到女方家大门时,都要采取隐蔽的手段突然闯进门内。假若暴露了娶亲人的身份,则会被阿姑们阻挡在大门口,骂“喜客”(即娶亲者)。阿姑们把“阿合亲”堵在门外戏谑折腾一番后,将其接到堂屋里。在“阿合亲”上炕喝茶之际,骂“喜客”达到高潮。两位“阿合亲”一次又一次地从腰包里掏出零钱和针分给阿姑们,阿姑们的戏谑之词令人捧腹大笑。接着,阿姑们边舞边唱“阿里玛”等曲子,并邀请两位“阿合亲”唱《观天地》等婚礼曲,一直唱到新娘上马的时刻。

新娘上马之前,有一位老者手托红布裹着的树枝和香表,收“达拉尕”(即收财气),老人在院门外巷道里边转边喊“呼日——”(古老的土语,来的意思),并从各处带回一撮土,放在院中花园里,点上香表。其意在于将吉祥财气收回来,不让新娘带到男方家中。新娘上马时,“阿合亲”点燃灯笼,给马戴上串铃,勒紧肚带,唱着“道拉”出门,按规定方向牵着马等候。这时,新娘被扶到堂屋里,坐在一张铺毡的方桌上,面朝门,手拿一把筷子边哭边唱哭嫁歌,并把筷子朝左肩方向猛甩出去,新娘即刻被宾客抬出去上马。

娶亲返回的路上,“阿合亲”鸣锣开道,放声“道拉”,遇上寺庙或峨博,撒几片写有墨字的红纸。在路上若两处娶亲者相遇,则将两位新娘擦眼泪的手帕互相交换,以避邪恶讨吉利。当娶亲队伍临门时,男方家早已摆好桌凳迎接。新娘下马后脚不踩地,被送亲者抬至火堆旁,让新娘坐“金斗银升”。此刻,男方女眷中与新娘属相相合的一名妇女拿一个双齿的木梳在新娘头上梳3次,意味着改变了新娘的发型。接着男方着盛装的妇女们排成行,在新娘面前唱迎亲歌,土语叫“上当起拉”。边唱边把新娘接引到按方位临时搭起的草铺里,等新娘更换新服饰“拜堂”(按选定的时辰举行)后方能进入洞房。新娘和送亲伴娘坐稳后,男方妇女们在木盘上放酒杯、猪肋巴、馒头等,唱《赎衣歌》,从送亲人那儿领取“阿合亲”送去的“赎衣”。新娘进门后,陪送的一对箱子卸在门口两条长凳上,新娘的弟弟坐在箱子上压财,直到男方给压财的客人搭一条红,才肯下来。此时,还要举行遛马仪式。女方娘舅骑在马上,手擎酒杯,祭奠天地神灵,来回遛马3次,问道:“金银财宝,五谷米粮进了门了吗?”众人答应“进了门了”,娘舅于是下马。遛马仪式结束后,送亲宾客与男方接亲人们从两边抬上陪箱,唱起优美动听的“道拉”,把送亲贵客接引到房舍,然后上茶吃酒。

第二天早晨,用过早餐后,再给所有的客人待一次茶,借此清点喜客人数,确定席位。媒人入首席正中位,男女方阿舅陪坐左右,其他亲戚依次入位。凡入座客人须向众人作揖“告席”后方能入座,如果上下辈同坐一席,下辈须向上辈敬酒叩头“告席”后方能同席。众宾客就位后,男方家两个“执壶”(即敬酒者)唱《安席曲》,然后按席位次序唱《媒人歌》《阿舅歌》等,客人也开言回唱,对主人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谢。在贵客开言唱曲之际,新郎要上前侍候,并叩拜三次。

临近下午,由女方送亲者给男方亲戚和亲房抓枕头鞋袜。男方亦举行“谢媒人”“谢娘恩”等仪式。其中,男方给媒人一个大猪头,一条毛红(旧时自制的土布,现在多用红色绸缎被面代替),给阿舅放带尾巴的猪背子,给新娘母亲放一块肉方,或送衣料、钱、茶等。女方送亲者在接受这些礼品时一再推让,最终受其一半左右,其余退还东家。在举行上述仪式时,分别致“谢媒人词”“谢娘恩词”,对媒人、娘亲的大德深恩尽情赞颂。

贺席那天,要请新娘的父亲到男方家赴宴,当地叫“谢酒”。当新娘父亲临门时,男方在大门口支桌摆酒菜迎接。入席时,与本家最年长者一并坐首席。上酒后唱敬酒曲等多种曲词。在举行婚宴的晚上,男方家要把所有亲眷家务都请到桌上,品尝“着颗”。吃“着颗”时,新郎和新娘给亲房家务的长辈们叩头,受拜者要给新人赏钱或其他物品。

新娘嫁到丈夫家的头3天中,与新郎不同房。3天后,新娘要回娘家。新娘临走时,要到厨房把3个碗轻轻抹3遍。在门口,男方家的妇女们装扮得怪模怪样,并在新娘面前做出各种滑稽动作,戏闹新娘,等新娘开口笑后才可放行。新娘返回婆家,分当日返回和第二天回马两种。第二天回马时,新娘的母亲陪送到男方家。而男方家的妇女们早早擀好面,等待新娘到来。新娘进门后,先到厨房切面条,将擀好的面切成宽宽的三绺后放好。据说切成宽面,日后新娘的心宽。晚上全家吃叫“十道面”的面条,饭后新娘拿出从娘家带来的“串串”馍(在面粉里调清油烙成的,中间穿孔所以叫“串串”),切成小块,一半分给大家品尝,另一半带回给娘家人吃。

(三)甘肃天祝等地土族婚俗

天祝等地土族婚姻仪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但大致要经过提亲、定亲、送礼、完婚、谢宴等程序。当土族男孩到十几岁,父母便开始为其选择对象。若看中某家的女孩之后,便请两位媒人前往女方家提亲。届时,媒人要带上哈达、酒和蒸好的油面包子等礼物。如果女方家应允婚事,则只把空酒瓶退回;如果不答应,便会把所有送去的礼物都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只是油面包子要蒸上新的。卓尼土族还另送6双礼饼,如女方同意,就在提亲的酒瓶内装入青稞或小麦,瓶口拴上白羊毛,让媒人带给男方。

男方家得到女方家的应允后,再请媒人携哈达、酒和衣物到女方家定亲,若双方都没有异议,就算正式订婚了。定亲后,男方家还要请媒人到女方家去议聘礼,讲定聘礼的数目、色彩、款式、质料等,然后请媒人分期分批送礼。卓尼、积石山一带的土族在送礼后,姑娘一般就开始呆在闺房里,绣花做衣,学唱哭嫁歌。

嫁娶仪式是婚礼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都选择在每年正月的吉日举行,吉日一般由僧人、苯本子推算,也有请民间懂此行者推算的。娶亲的头一天是女方家的嫁女宴,称为“麻泽”。事前,女方家须派人持红帖通知亲戚、邻居等。是日早晨,本家各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会带着礼物前来祝贺。礼物一般是红绿布、蒸馍、礼钱,关系很近的亲戚还要带花靴、袖头。女方家则设宴招待。男方家在这天下午请四五个能歌善舞的娶亲人,带上酒、馍等娶亲礼物和新娘穿戴的衣饰,拉上一只白母羊,陪同新郎到女方家去娶亲。在娶亲人中,“纳什金”仍是十分关键的人物,他们身穿白褐衫,头戴白毡帽,在娶亲的队伍中十分惹人注目。当娶亲队伍到来时,女方家的阿姑们便会迎上来,故意不给“纳什金”开门,并有阿姑唱起悦耳的花儿,让“纳什金”对歌,还从门顶上向“纳什金”泼水,以示吉祥。直到双方词穷歌尽,才开门将娶亲人邀入院内,设宴招待。晚上,女方家的青年男女出种种难题,逗笑、戏谑“纳什金”,阿姑们冲进屋里拉起娶亲人到庭院跳“安昭”舞,歌舞连绵,直到深夜。次日,在黎明前迎娶新娘起程。女方家也要派人送亲,少则三四人,多则二三十人。临行时,举行上马仪式。天祝一带新娘坐在红毡上,女方家一人将摆在堂屋里的佛经、柏香、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等依次移动,娶亲人在屋外唱歌跳舞,屋内移动什么就唱什么,一直唱到上马起程。卓尼土族则是新娘先向家神叩头告别,然后由伴娘扶着退出家门,前面由其父或一长老诵经开路,其母用擀面杖顶住锅台,意思是不让灶神跟着女儿一起走掉,新娘长兄从右侧将新娘抱上马,这时女子们则拉住坐骑唱送亲歌,表达对新娘的美好祝愿。积石山土族新娘在上马前,先坐在堂屋中央盛有粮食的升斗上,唱祝福歌,唱毕,将一把红筷子从头顶向后抛去,上马时女子们拉住马缰,唱上马曲,新娘也在马背上唱哭嫁歌告别。

当新娘和送亲人快到男方家时,天祝一带男方在数里外迎接敬酒,送亲人则向敬酒者回敬一尺红布。男方在门前放置盛满麸皮的升斗,上插系有哈达的箭,另放牛奶和一根柏树枝。送亲的人们到门前后拿起柏树枝,蘸上牛奶洒向四方,并围绕升斗边撒麸皮边歌舞,新郎新娘手扶一个用红布裹着的瓷碗,踩着毡慢步走入庭院。积石山一带则是男方在数里之外唱歌迎接送亲人及新娘,在门前设便宴敬酒,由新娘的弟弟坐在陪嫁箱上向门内洒酒祝福,然后男女双方抬陪嫁箱边唱问答歌,边进入庭院。新娘下马后坐于门前的升斗上改发,然后进门坐于草铺上,等婚礼仪式完成后进入洞房。新娘改发式时,要新郎亲手把新娘头上的头绳解下来,缠到自己的腰带上,再用木梳先在自己头上向上梳几下,然后在新娘头上向下梳几下,最后由改装的姐姐或姑姑完成改装。卓尼一带新娘上马后绕道出村,到男方村外下马,进门时用牛奶洗脸,然后由一名妇女在前撒青稞引路到厨房,坐于厨房的毡上。各地土族在女方到达男方家不久,新郎新娘便并排走到铺在上房台阶上的红毡上,先叩拜神佛、天地,再叩拜父母,正式成婚。随后,新娘被领入洞房。这天上午,是男家亲友前来贺喜的时候。贺喜的人大多带1条哈达、1瓶酒和16个花卷蒸馍。主人在客人回去时回赠2个花卷,称做回盘。主人待客,是边来边接待,请客人喝茶、饮酒、吃肉、吃馓子。客人中除至亲外也是随来随走,吃不完的肉份子可以带走。当天下午,男方家正式宴请女方亲戚。宴席开始后,先喝茶吃馓子,然后由男方陪客端上酒盅,一边敬酒,一边说唱,代表参加婚礼的人向两家祝贺,给新郎新娘祝福。等到亲朋好友们酒酣耳热,满场都是酒曲时,妇女们便结队翩翩起舞,边跳边唱,直到日落天黑,酒席才告结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土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族际交往的增加、婚姻观念的变化,各地土族的婚俗也在随之发生变化。如:随着婚姻自主、科学婚育等观念的普及,以前在土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二三岁时定亲、十三四岁便成亲的早婚现象越来越少,很多土族青年到法定年龄时才结婚,通过自由恋爱婚配成亲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象;婚礼仪式更加注重经济实惠,婚礼仪式的传统程序也越来越简约化,很多耗时费力的婚礼仪式已经逐步被取消;传统的土族婚宴三道饭席、圈圈席等,基本为新式的婚宴所取代;定亲过程中女方家所要的彩礼,除了一些必需的婚服外,大多是现金,金额少者数千元,多者动辄数万元;在传统的婚礼中,女方应当准备绣花枕头、精美的鞋垫等手工刺绣作为陪嫁物,如今许多土族女青年宁愿外出务工挣钱,也不愿耗费精力和时间去做针线活、备嫁妆,而是花钱买经济实惠的嫁妆,如摩托车、组合柜、沙发等现代化设备;土族婚礼中最富有魅力的婚礼歌——“道拉”和“唉喉”,40岁以下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会唱,而年轻的姑娘在出嫁时几乎都拒绝哭“唉喉”。

尽管土族婚礼在时代变迁的潮流中不断发生着变化,但土族婚礼仪式仍然是本民族历史、宗教、生活习俗、审美观念及民族特性方面的总体反映,是研究民族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重要依据。正如《土族音乐文化实录》中所说:“土族婚礼犹如一部辉煌的歌剧,它举行的婚礼都是用歌声来表达其中的方方面面。它又像一部舞剧,‘安昭’舞优美的舞蹈贯穿始终。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其中有土族人民的历史、宗教、生产、生活文化艺术及人情风俗。”2006年5月,土族婚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