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寻找毛泽东,

寻找毛泽东,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寻找毛泽东3.寻找毛泽东“寻找毛泽东”代表了当时中国青年一种积极的思想走向,但对过去的追寻往往也意味着对现实的迷茫和逃避.20世纪90年代,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不知何故,有关领袖毛泽东的书籍走俏。寻找毛泽东,正是青年出于自身的需要,自身的体验,自身的了解而进行的理性行为。总体上说,“寻找毛泽东”代表了当时中国青年一种积极的思想走向。

寻找毛泽东

3.寻找毛泽东

“寻找毛泽东”代表了当时中国青年一种积极的思想走向,但对过去的追寻往往也意味着对现实的迷茫和逃避.

20世纪90年代,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一些令人注意的现象发生了。不知何故,有关领袖毛泽东的书籍走俏。一时间,《红墙内外》、《掌上千秋》、《走下神坛的毛泽东》、《走向神坛的毛泽东》成为大学生们争相阅读的热门书。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当年的毛泽东身边工作的警卫员、机要员、医生、护士大多接受各种媒体的采访,有的还亲自受邀到各大学讲演、回忆毛泽东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话都引起了广大青年学生的强烈兴趣。原先尘埃落满的《毛泽东选集》,尤其是其中的《实践论》、《矛盾论》等理论著作在“毛泽东研究小组”中很受青睐。谈论毛泽东的性格、评价毛泽东的思想、探讨毛泽东一生的曲折逐渐成为热门,就连在中国人民大学读书的毛泽东的孙子也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而经摇滚歌手崔健重新演绎的《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俨然跻身于青年们喜欢流行歌曲榜。

人们把这些现象概括为“寻找毛泽东”。它发生在1989年的那场风波以后。它发生在青年身上,耐人寻味。这种“回到毛泽东”的情感归依给人们以怎样的启示呢?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的杨雄先生对此问题的看法值得重视。他认为,启示是多方面的。进入90年代,青年们开始重新思考社会,社会也需要他们进行反思。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青年不断注入新思想活力,他们曾经以全身心的热情投入社会、参与社会,但是为什么到头来又不被社会所接受和理解?青年一代的独立思考,无疑是社会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青年的创造性主要就体现为一种思维的独创性、敏锐性、开放性和批判性,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驱力,也是文明社会的构成要素,如果缺乏了这份活跃和生气,社会将是死水一潭。但另一方面,求索之舟必须要有正确的航道,青年的思考也应有理性的指导,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青年还有一定偏差。

80年代以来,社会进步的每一个脚印都与青年的思考密不可分。青年用一个个的问号构筑着自己的成长之道。他们思索的范围很大很宽,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有关于社会主义命运的,有关于人生观的,有关于改革观的,有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也有关于民主政治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几乎所有的现象和问题都进入了他们的视野,都被他们认真地加以审视和研究。这样一种精神是弥足珍贵的。

遗憾的是,他们是在“理论饥饿”和“理论缺氧”的状态下对各种问题进行求解的。这就使他们在费劲地走出现代迷信之后,又陷入了价值虚空。在经历了一场政治大动荡以后,许多青年头脑中原有的带有西化色彩的理想价值体系崩溃了。理想和现实再次面临激烈碰撞,使得他们不得不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寻找,以确立自己生命之河的航标。经历了风和雨,对明天更向往。

就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向他们走来,或者说他们回到历史,回到了毛泽东。这不是偶然为之,青年们反思之后发现了自己的致命伤: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却不了解这块土地。毛泽东的成功使他们受到深刻的启迪: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国情的道路。对国家的改革也是如此,焦躁不得,冒进不得。植根于中国土壤的毛泽东思想正是以其切合实际的魅力,吸引了经历短暂“失重”状态后又在重新寻找支点的一代大学生。

其实,早在毛泽东之前,已有不少人物被青年寻找过,其中有萨特、尼采、叔本华、弗洛姆、马斯洛等等西方的各路“好汉”。但是,当时的寻找往往不是基于理性思考上的自由选择,而是一种从众行为,是用一种迷信来反对另一种迷信和盲从,是生怕自己落后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姿态。长期以来,我们对西方哲学采取的是否定的态度,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教育工作中又存在着机械和教条,这就诱发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当他们一旦接触那些“好汉”们所说的闻所未闻的理论,便生吞活剥、饥不择食地蜂拥而上,一时间,西方哲学热此起彼伏。

他们更多的不是通过详细阅读西方哲学家的著作而是通过一些通俗的介绍性的报刊或带有评述性的小册子来了解某种思潮,目的也不是为了学问而是为显示自己的先锋,显示自己对“需求”、“自由选择”、“本能”、“压抑”之类扎眼的词不陌生而已。

这恐怕也是青年价值追求过程中不可随意超越的阶段。从统一到多元,从趋同到分化,这是社会进步和青年成长的趋势。在种种的理论、学说都转眼成烟云之后,青年们会对社会现实有更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也学会如何把握自我。他们要通过冷静的反思,真正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问题,他们需要独立的比较,自主的选择。寻找毛泽东,正是青年出于自身的需要,自身的体验,自身的了解而进行的理性行为。它与前几年的西方哲学热相比,显然少了几分焦躁,多了一点踏实;少了几分浅薄,多了一点深沉;少了几分盲从,多了一点思考。大学生对毛泽东的寻找虽然从表面现象上看未必像西方哲学热那样风行一时,为青年群起而效仿之,但更为扎实,更能体现青年人的主见。

在“十年文革”中,曾经发生过狂热的造神运动。毛泽东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罩上了神秘的光环。“文化大革命”过后,在清算极左路线流毒的同时,社会上又曾掀起过一股否定毛泽东的潮流。有人不加分析地把所有的愤懑情绪宣泄到毛泽东身上,毛泽东的形象在青年中被逐渐淡化,甚至遭到否定。这里面的偏激性和反叛性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急于否定他,却并不真正了解他,有的甚至对他一无所知。

十年以后,青年们在经过了另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后,开始重新审视一切,包括他们曾经认同或曾经排斥过的,于是他们完成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这是对自我的逆反,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在这个超越的过程中,他们离真理近了。他们得以在各个不同角度认识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完整形象。

总体上说,“寻找毛泽东”代表了当时中国青年一种积极的思想走向。

毛泽东代表了一个已逝去的年代。正在寻找毛泽东的青年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那个辉煌的时代,但上一代人的叙述却使他们对其产生无限神往,作为那个时代的象征,毛泽东理所当然地受到他们的缅怀。不过,对过去的追寻往往也意味着对现实的迷茫和逃避。对过去的缅怀,也表明了一部分年轻人对现实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同时,作为过渡时代的“过渡人”,他们同样一时难以摆脱传统投射在他们身上的影子,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存有与传统相合拍的因子,很容易与“毛泽东时代”产生意识共振或心灵默契。

不过,“寻找毛泽东”也可以理解为新的迷茫、徘徊阶段的暂时现象。这在某种意义上又不无反讽性。一时间,既然我们提供不出足以令青年大学生信服的典型和楷模,而长久地忍受精神支柱的空白局面是不可想象的,于是毛泽东成为当时的一种“替代”和“安慰”,这种替代当然不是情绪性的,而是理性的权宜之计。一旦社会生活出现新的转机,“寻找”活动就会很快被打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